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孝义木偶戏

 

 

 

 

 

  木偶戏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用木头刻成各种人物、兽类等偶像,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这些木偶活灵活现,有人一般的丰富情感,也许它们就是精灵的化身,为人们表演一场又一场的精彩。

  木偶源起

  制作木偶,供人玩乐,源于周代,《列子·汤问》中有记载。木偶戏形成于何时,曾有两种传说。
  一种是木偶戏始于春秋战国之说。传说月皇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的一个老臣。有一次,月皇受命于楚庄王,领着戏班到民间演出,因也想登台演戏,但又碍于自己是朝廷重臣怕人耻笑,就用木头制作城偶像,穿上衣服,挑出来让人观看。因发明了木偶戏,月皇成了这一行的祖师爷。
  另一种是木偶戏源于西汉之说。宋代《事物纪源》《都城纪胜》《武林旧事》等史料中均认为世传木偶起源干汉高祖平城之围。传说,大将陈平造木偶巧计解围,所以也有世人奉陈平为木偶戏祖师爷。
  到了唐代,木偶戏开始兴盛起来,《古都百戏考图》中记叙唐玄宗李隆基提倡影戏,当时木偶戏也用灯光映影,所以木偶戏当时也属影戏。唐玄宗李隆基在《偶儡吟》一诗中曾写到:“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叟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展现灵动——孝义木偶戏

  木偶戏分为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铁线木偶戏四大类。
  孝义的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戏,制作精巧,形象生动,表演细腻,内容丰富。据考,孝义的木偶戏于宋代时期传入。早先,木偶、皮影各成班社,孝义木偶戏用孝义秧歌干板腔调,以后用皮腔调,中路梆子兴起后采用中梆子腔调,即晋剧声腔。上演的剧目也以移植晋剧剧目为主,如《三度梅》《忠报国》《明公断》《三击掌》《走山》《九件衣》《斩黄袍》等。
  因上演木偶戏夜间照明设备差,无法演出,而皮影班社只能在夜间演出,白天只能坐等,于是木偶、皮影两班社逐渐联合演出,白天上演木偶戏,夜间上演皮影戏 两班社慢慢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班社,即灯影班。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出,俗称“七紧八慢九消停”。由于灯影班便于在山村乡里演出,每逢良辰佳节、赶庙会、过生日、做满月,大家都乐于请灯影班演戏助兴,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
  明清两代,孝义的木偶艺术有了发展。民间艺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木偶人脸谱,眼睛能转动,嘴巴能开合,表演传神,形象逼真。木偶戏班有如春笋破土,竞相兴起,艺人辈出。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文联曾招收孝义的一些老艺人组成皮影木偶宣传队,活跃在边区,为抗日军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孝义的木偶艺术获得了新生,大放光彩。1956年,孝义组建了“孝义木偶艺术团”,白天演出木偶戏,晚上演出皮影戏。1958年,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老艺人那鹏飞等大胆进行改革,用碗碗腔演唱木偶戏,很受群众欢迎。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孝义的木偶戏更加丰富多彩。《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通天河》等大型木偶戏,曾一度久演不衰。这一时期,孝义的木偶制作,造型更加优美,彩绘更加精致,神态更加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浓厚的民族风格。
  1989年,由孝义木偶艺术团组成山西木偶皮影艺术团,应邀赴英国演出木偶戏《走山》、《天蓬戏嫦娥》、《欢庆锣鼓》等,连续演出14场,场场满座,喝彩之声不绝。1997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孝义市木偶艺术团演出的30集大型木偶系列儿童电视剧《英雄出少年》一亮相,就引起国内外各电视台的极大关注。孝义市文化馆的大型广场木偶舞蹈《胜溪春潮》,于2004年9月应邀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的演出,荣获金奖。
  如今,孝义除有孝义市木偶艺术团之外,还有孝义木偶艺术展演团,必独村的武海棠演出团等。孝义市建立皮影木偶影视拍摄基地,这一举措给孝义皮影木偶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它将会在木偶、皮影艺术发展史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木偶背后的人们

  孝义木偶、皮影戏武氏世家:孝义民间艺人武海棠是孝义必独村人。必独武氏是木偶皮影世家,传到武海棠之子武建平这一代,承袭祖辈技艺已有七辈的历史。
  武家班旧称“二义园”,现称“自成园”,负责人是武海棠,参加演出的成员有10至13人。演出所用舞台门面、皮影、木偶,基本上是祖传的。群众中流传着“两种形式、三种唱腔”的说法,形象地道出了武海棠“自成园”演出的特点。因是白天演出木偶戏,晚上演出皮影戏,故称“两种形式”;所谓“三种唱腔”,是指木偶戏的唱腔采用中路梆子(晋剧),纸窗影戏采用皮腔,纱窗影戏采用碗碗腔。
  武海棠的父亲武秉阶,既是“二义园”班社的负责人之一,又是班社的主演,很有点名气。式海棠出生在影戏世家,又受父亲的熏陶,自幼酷爱影戏艺术。五六岁时就跟随父亲的班社外出,八九岁时就能把父亲要演唱的皮影拣出来、悬挂好,十五六岁时便登台演唱。他悟性高,又虚心学习,刻苦练功,逐渐成为一个出众的演唱好手。他既能演唱皮腔纸窗影戏,又能演唱碗碗腔纱窗影戏,还能演唱木偶戏,是个出类拔萃的全面人才。
  武海棠曾演唱过《闹朝歌》《泗水关》《青龙关》《攒心钉》《黄河阵》《佛亲记》《万仙阵》等纸窗影戏,《桃花计》《九连珠》《苦极图》《逼尘珠》《两世姻》《困淮南》《九贤山》《张良辞朝》《黑风衫》等纱窗影戏,《忠报国》《明公断》《渭水河》《打金枝》《骂殿》《蟠桃会》等木偶戏。
  武海棠之子武建平,从十五岁起就随父亲的“自成园”班社演出,他是唢呐吹奏好手,其他演出所用的乐器也样样精通。武海棠之女武爱萍从十五六岁时就随父亲外出演出,既能操作影人,又能操作木偶,伴唱字正腔圆,婉转动听,深受观众青睐。
  粱全民,1930年生于孝义后驿马村。他自幼酷爱皮影木偶艺术,十几岁便拜著名艺人冯洞斯为师。梁全民表演皮影戏的签子功,功底扎实,技艺娴熟,干净利索;文戏武戏,一招一式,颇见功夫。
  他操作木偶,更显精湛技艺,台步的到位、撑杖的分寸,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配唱也是一把好手,晋剧、皮腔、碗碗腔,样样都能来,尤其是皮腔,唱得标准,深受同行的敬佩。
  新中国成立后,孝义县人民政府组建孝义县皮影宣传队,梁全民积极报名参加,成为宣传队的艺术骨干。后来组建孝义木偶艺术团,白天上演木偶戏,晚上演出皮影戏,粱全民就成了主要演员,既是《斩黄袍》《忠报国》等传统戏的主演,也是《飞夺泸定桥》等革命现代戏的主演,演红了三晋大地,蜚声剧坛,名噪一时。1987年9月,孝义木偶艺术团参加了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节,梁全民在《八戒下凡》中的精湛演技博得了满堂喝彩,1989年上演的木偶戏《走山》《天蓬戏嫦娥》等非常成功,操作木偶的梁全民获得第二届山西省民间艺术节金奖。
  1989年1 0月,由孝义木偶艺术团组成山西省皮影木偶艺术团,应邀赴英国友好演出,演出皮影戏《张羽煮海》《收五毒》,木偶残《走山》《天蓬戏嫦娥》《民族音乐会》等 梁全民表演皮影戏《收五毒》,精巧、准确、干净、利落,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应和艺术效果,令英国观众叫绝,深受国际友人的好评和赞誉。
  李世伟,舞美设计师、木偶皮影制件专家,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李世伟制作的木偶形象逼真、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他善手博采众长,结合中国南北各派木偶制作的特点,不断进行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他采用泥塑制模,再用纸浆翻模,兼具传统泥塑和木刻的风格,浅刻和深刻结合,浮雕和镂雕结合,把含蓄、凝练的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木偶形象上,突破了传统的程式,根据剧中人物性格特征而设计制作木偶。
  李世伟先后为木偶戏《草原红花》等剧目进行舞台设计,为木偶戏《通天河》、《荷花仙子》等进行木偶造型设计和制作,为皮影戏《张羽煮海》《柳毅传书》、《两朋友》等进行皮影造型设计和制作,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和观众的欢迎。

  相关内容:实拍孝义木偶戏表演

 
 

 

2011年3月11日,孝义木偶戏艺人在表演木偶长绸舞《霜月婵娟》(图一至图七由詹彦拍摄)

 

 

 

 

孝义木偶戏艺人在表演木偶长绸舞《霜月婵娟》

 

 

 

 

山西孝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孝义木偶戏艺人在整理道具

 

 

 

 

孝义木偶戏艺人在制作木偶泥胚

 

 

 

 

孝义木偶戏艺人在排练木偶戏《薪火相传》

 

 

 

 

孝义木偶戏艺人在给木偶上色

 

 

 

 

孝义木偶戏艺人在整理演出道具

 

 

 

孝义木偶戏在太原演出,黯色男人拍摄

 

 

 

青年演员们精心排练历史名剧《西厢记》里救裴片段(人民网记者张悦拍摄)

 

 

 

孝义木偶传承人苏兴(右一)对青年演员进行传、帮、带(人民网记者张悦拍摄)

 

 

 

孝义木偶传承人苏兴(右一)对青年演员进行传、帮、带(人民网记者张悦拍摄)

 

 

 

青年演员们精心排练历史名剧《西厢记》里救裴片段(人民网记者张悦拍摄)

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牛晓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