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洪洞道情

 

 

 

 

 

  洪洞道情流行于洪洞一带,原称“道腔”、“道腔秧歌”,其历史悠久,曲牌丰富,音乐优雅缠绵,表演风格独特。1961年,田汉根据元代戏剧评论家芝庵所著《燕南芝庵论曲》等资料记载“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佛家唱性,儒家唱礼”,建议改称为“道情”,洪洞道情由此得名。

    洪洞道情戏班祭祀的祖师爷为老子,过去每场开戏之前都要在后台举行祭祀活动。洪洞道情原为民间长期流行的说唱艺术。清咸丰年间,道家以传道形式在洪洞县及周边县市活动。咸丰元年(1851)后,民间有戏班把这种说唱形式搬上舞台,结合蒲剧舞台艺术,并吸收当地民间小调,在本县范围进行演出。据资料记载,洪洞道情的第一个职业班社是由洪洞尹壁村道士尉广甲组建。尉广甲原系文人,酷爱戏曲,因功名难就,便出家入道云游,曾到河南、河北、陕西等地搜集道情说唱内容,返乡后,他与乡里的秧歌、琴书艺人成立了同乐班道情班社,排演了《龙虎山》、《三世修》等五本大戏和《小姑贤》、《打灶君》、《桂香研磨》等小戏到各地演出。然而,正值班社兴隆之际却不幸被劫,行头落空,艺人四散。尹壁道情班从创建到解散虽然只有短短十余载,却为洪洞道情班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宣统六年(1914),尹壁村师秉燄组织第二个道情班社三盛班,聚集了艺人王五斤(彩旦)、王全根(青衣)、张三海(正生)、刘富(小生)、李锦堂(小旦)、张吉云(小丑)以及琴师并元等,上演的剧目有 《三英卷》、《断乌盆》、《十万金》、《石花景》等十四本大戏和《林英降香》等小戏,还用秧歌形式演出了《挂神子》、《拐银匠》、《卖豆腐》等。他们除在晋南一带演出外,还先后活动于河南、陕西的部分地区,可谓盛极一时,社会广传赞语:“新戏箱、强人马,本戏折子没麻杂;韵调好,把式真,夏安台口到寒冬。”后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旋又告散。民国十二年(1923),洪洞县曹生村的程元奎、南秦村的杜丁儿邀集艺人,成立了兴胜道情班,该班社行当整齐,剧目丰富,由于受到蒲州梆子、晋南眉户的影响,表演技艺明显提高,如《断乌盆》中的跷功、《林英降香》中的扇子功、《送茶》中的裙子功均颇有特色。兴胜道情班演出时间达6年之久,后来一方面因战事动荡不安,另一方面因无力与蒲州梆子竞争而解散,洪洞道情一度衰落。直至新中国成立前,洪洞道情一直没有专业班社,只有民间的一些零星活动。

    洪洞道情在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它融合了秧歌的表演技法,走三步,退两步,摆臂扭腰,轻柔优美,潇洒大方,并擅长运用扇子功、手帕功、裙子功等技巧,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曲牌,有着和谐而迷人的魅力。历史上的代表性艺人王多贵,乳名五斤,主攻老旦,个子矮、下巴长、左眼生就眯缝,最善于刻画狠毒贪婪的继母形象,其表演细腻,吐字清晰,深受群众喜爱。当地流传着“看了五斤的《文武魁》,听不到天打雷。看了五斤的《三英卷》,后婚婆娘行了善”的顺口溜。

    1960年,洪洞县青年道情剧团成立,活动范围遍及原晋南地区各县市和晋东南、晋中地区部分县市,后扩展到豫北、陕西关中等地区。19708月,这个剧团被迫解散,部分演职人员并入了洪洞县大槐树蒲剧团。1991年,在洪洞县设立了道情培训班,挂靠在临汾地区艺校,1993年学生毕业,但是剧团却未能成立,导致道情表演人才彻底流失。“宁愿不吃一桌席,不能误了道情戏。”如今的年轻人领略不到道情戏的魅力,自然也理解不了老一辈人的道情情结了。

 
 

 

 

 

 

 

洪洞道情

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牛晓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0-3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