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襄武秧歌

 

 

 

 

 

  襄武秧歌是一种流传于以我省襄垣、武乡为中心以及晋中的榆社、左权、和顺等地的戏曲形式,初为襄垣、武乡一带的民间小调,后与西火秧歌相融合,在地方语言影响下,逐渐嬗变而成现在的形式,是上党地区仅次于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的一个地方剧种。

    襄武秧歌开始为干板演唱,群众称为“干板秧歌”和“地圪圈秧歌”,清乾隆、嘉庆年间有了半职业班社的活动。襄垣县韩家垴古庙台上即有“乾隆四十六年……庄沟村秧歌班在此唱戏一天”的记载。清道光至同治年间襄武秧歌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自娱性质的家庭班社。据陌峪村《韩氏家谱》记载,为庆祝其族人连中进士,曾于道光十三年(1834)成立乐意班以供子弟自娱。后来,韩姓后人纷纷登场演戏,并相继涌现出韩具保、韩黑痣、韩三保、韩三孩等襄武秧歌名伶。清光绪三年(1877),河南沁阳县的铁匠张金川逃荒到襄垣的上良村(一说是武乡的下合村)落户,辗转于襄垣、武乡交界的下合、西营等村打铁谋生。此人嗓子好,酷爱唱戏,他将自己在长治县西火、荫城一带学到的西火秧歌调与襄武秧歌糅合,形成一种豪壮、苍凉的新腔,不论九字板、十字板、十五字板,均一气唱完。人们把这一新腔称为“一口腔”(也叫“一道腔”),这种新腔很快在襄垣、武乡流传开来。清光绪10年(1884),由上良村艺人王福锁发起,集中了襄垣、武乡两县18个村的秧歌名艺人,组成了十八村秧歌班,使襄武秧歌在音乐、服饰、剧目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光绪13年(1887),十八村秧歌班因掌班病故而解体。1926年,以改良新剧社为班底的富乐意班成立,该班开始招收女演员,这是上党地区第一代女演员。富乐意班当时在上党地区的名声极大,除晋东南各县外,还到晋中、晋南一些地方演出。1936年,因其戏箱被国民党军队劫去,富乐意班被迫解散。到1937年,襄武秧歌专业班社日渐增多,如武乡的鸣凤班、庆荣班、三元班,襄垣的天成班、改良班、富乐意班,沁县罗卜港村的德义会,屯留县的安乐班,长子县的安乐意班,潞城县石窑村的双乐意班等,达20余个,此外还有红牡丹、井峪班、韩庄班等科班。抗日战争爆发后,戏班全部解体,艺人四处流落。1938年后,襄垣、武乡两县及后来的晋冀鲁豫军区、太行行署均建立了襄武秧歌专业剧团。

    宣统元年(1909)后,襄武秧歌从剧目、表演程式、伴奏乐器、音乐曲牌以至服装、舞台装置等方面都向上党梆子学习,甚至出现了秧歌夹上党梆子演唱的形式,即扮演官员的人唱梆子,扮演一般百姓的人唱秧歌,或花脸唱梆子,生、旦唱秧歌。人们把这种演出形式叫做风搅雪。

    襄武秧歌是襄垣秧歌和武乡秧歌的合称。襄垣秧歌按照戏曲音乐声腔的分类方法,属于民间歌舞诸腔体。唱腔的结构形式为板腔体。唱腔以上下两句为一个基本单位,有规律地变化,反复进行。传统唱腔有流水和圪联两大类。襄垣秧歌和武乡秧歌风格不同,前者以中音区为主,有低回婉转,优美细腻的特点,后者则以高音区为主,有高亢激越、清晰明亮的特点。据考证,襄垣秧歌的传统剧目共有239本,现代剧目有157本。传统剧目中行当大都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语言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形象风趣诙谐。代表剧目为《兰英进京》、《玉凤配》等。襄垣秧歌的现代代表剧目为《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老八路》等。

    襄垣县人民剧团是现在唯一的襄武秧歌专业剧团,当地政府很重视,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该剧团主要以表演秧歌为主,有时也演梆子和歌舞,相比较我省的其他县级剧团,其生存状况比较好。

 
 

 

襄武秧歌《嫁妻》

 

 

 

襄武秧歌《骗婚记》

 

 

 

 

 

襄垣县南丰沟村连氏宗祠的襄武秧歌表演(2011年6月)

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牛晓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0-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