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寿阳“爱社”(傩舞)

 

 

 

 

 

  有一个“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故事: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命令将士打扮成24家“魂头鬼”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胜利,为了表彰将士爱社稷的英勇行为,就把这种傩舞称之为“爱社”。

    “大竹马”、“爱社”和李家山的“圪栏队”并称三大社。《寿阳县志》记载,每年阴历七月十三,三大社都要到本县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据说是为轩辕黄帝过生日,而“爱社”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轩辕庙内进行表演的社火,其他节目只可在庙外的山头上表演。汉代以后,“爱社”有一部分演变为蚩尤戏或角抵戏,如在寿阳境内也留下了一种竹马戏,但形式内容则演变为戏剧,只有“爱社”的鬼傩却以原始形式在寿阳留存了下来,并且保留了远古鬼图腾的形式和内容。黄帝的将士由于佩戴鬼饰面具作战获胜,百姓便把对黄帝的崇拜转为对“鬼”的崇拜,成为一种“鬼”图腾。到明代以后,傩舞演变为傩戏,傩的分支为两类:一类是娱神,重文情,一类是驱鬼,重武技。明清时,“爱社”由寿阳县平头镇沟北村王府勇为主进行表演,清光绪初流传至距该村10公里的韩沟村,由王树桧传至其外甥韩某,1985年以后,沟北村爱社失传,现仅有韩沟村村民韩富林等十余人可表演。

    “爱社”的整个表演既无唱词也无说白,伴奏仅有锣鼓而无丝弦,表演动作糅和了小洪拳的成分且具有程式性。它无班社组织,表演具有群体性,表演者皆为本村村民。

    “爱社”表演时由24人组成,6名“大鬼”戴着鬼脸面具进行表演,18名“小鬼”站成马蹄形面向中央助阵。18位“小鬼”将6位“大鬼”三面围在中间,成“∩”形队列,并根据“大鬼”表演内容,18个“小鬼”每人手拿小锣敲击,时而发出“嗷嗷”的叫声,为之呐喊助威。锣鼓一响,站在中间的6个“大鬼”开始表演,其舞蹈有软势、猴势、抱势、推门等动作以及珍珠倒卷帘等组合。整个表演节奏平稳、气氛沉闷,呈现出一种古朴、单调、森严的神秘色彩。整个演出约50分钟。

    “爱社”表演程序为,武势:假扮成鬼的6位将士与蚩尤开战前,积极进行战事准备;倒上墙:6位“大鬼”来到蚩尤所在的城门下商讨攻城策略,并为攻城作出布阵变化;直墙:6位“大鬼”前仆后继地上前攻城,以示登梯攻城遇到困难;小场:6位“大鬼”在第一次攻城失败稍作休整后,重新进行布阵,并以“八卦阵”迷惑蚩尤,进行第二次攻城;过关:6位“大鬼”围城进攻,并通过偷袭爬上城墙开始夺旗战斗,最后取得胜利;耍桌:爱社表演的最后一部分,其表演内容为6位“大鬼”攻破蚩尤后,百姓沿街摆上供品犒劳,同时6位“大鬼”十分喜悦地享受供品的过程。

    从“爱社”鬼脸面具制作工艺来看,它被认为是一种“鬼”图腾的原始崇拜。面具制作以龙头为模具,头角耳环也以龙的造型为主,“鬼”的形象实际上是“龙”的精神,鬼是形式,龙是内容。所以,“爱社”的鬼图腾实质上是龙图腾的另类表现形式。6个傩舞面具全为鬼脸,红、绿、蓝、紫、黑、白依序排列,用纸浆制作,配以头角、耳环、红缨等。武士身着青色战袍、上衣下裤、黑靴,胸扎十字红丝绦,手舞绣鱼符、白毛巾。乐器有铛锣18面、大鼓、大锣、镲等,但表演多具象征性,动作不受锣鼓节奏限制,打击乐伴奏以渲染气氛为主。

    现在,寿阳“爱社”在平头镇韩沟村仍有十多人可表演,但他们年龄最大者已80岁,最小者也50多岁了。而鬼傩面具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如今仅有韩富林一人可以制作。抢救这项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

 
 

 

 

 

 

 

 

 

寿阳“爱社”(傩舞)

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牛晓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0-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