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挠羊赛(忻州市)

 

 

 

 

 

  挠羊赛为我省忻州、原平、定襄一带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竞技体育活动,它以摔跤为竞技形式,以羊为赌注,获胜者可将羊挠走,故名“挠羊赛”。“挠”在这一带意为“扛”,“挠羊”就是扛羊。历史上,忻州境内有一湖泊,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当地人多以放牧为生。人们在劳动之余常常摔跤自娱,渐渐地创造了这种活动,并代代流传。民谣“立了秋,挂锄钩,唱戏挠羊放牲口”就是对这种活动的生动写照。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忻州(当时称忻定县)被誉为我国的“摔跤之乡”。

    金人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称挠羊赛为“角抵”。据史料记载:在元末明初,忻定盆地对角抵有“跌跤、跌对、摔跤、挠羊”等不同叫法。在明朝初期,传统的“角抵”加入到“酬神演戏”活动之中。竞赛规定,获胜者奖活羊一只,使其更具竞争性、刺激性和观赏性,于是人们将“角抵”称为“挠羊赛”,沿用至今。据《旧五代史》记载:后唐大将李存贤“少有材力,善角抵。初,庄宗在藩邸,每宴,私与王郁角抵斗胜,郁频不胜。庄宗自矜其能,谓存贤曰:‘与尔一博,如胜,赏尔一郡。’即时角抵,存贤胜,得蔚州刺史。”

    以往,“挠羊赛”每逢古庙会、唱大戏时举办,通常是群众的自发活动。开赛前在台口两侧插有纸制三角旗,谓之“跤旗”,旗上写有“英雄跌对,跌伤无罪”字样,此旗常被摔跤高手拔去。比赛组成对阵双方,夜戏散后,场内画圈为界,挠羊比赛开始,此时观众急切观望,呼声四起,通宵达旦。比赛时跤场中央挂一个大红灯笼,表示吉祥,有的村还配以鼓乐助兴。赛前由对抗双方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挠羊汉担任裁判,开始时,一只身披红带的绵羊“咩咩咩”叫着被牵进赛场,拉开“挠羊”的序幕。挠羊赛规定,凡参加比赛的跤手,不分年龄,不分体重级别,不穿跤衣,自愿出场,赤背较量,一跤见胜负,因此民间也叫“赤背跤”。跤手一但失利,本场再无上场资格。“挠羊赛”的规则是连胜六人为一场结束,胜利者被称为“挠羊汉”,奖给祭祀神灵的活羊一只。获胜者将羊高高举起,绕场一周,向神灵表示敬意,向观众致以谢意。解放后对连胜五人的“保羊汉”及其他摔跤手只奖些瓜果、香烟、毛毯、电视机等实物,有时也有奖金。比赛时,双方徒手搏击、攻防并举,显示着蛮力的较量、技艺的比拼、意志的抗衡、智慧的交锋,处处体现着技艺上的竞争性。挠羊赛人人可以参加,在田间地头随处可以比试,更是节庆庙会的必备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其比赛规则简便易行,在群众直接监督下进行,公平公正。

    历史上,我省忻州、原平、定襄一带是中原农耕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门户,因此战乱频繁、民众苦难,铸就了人民吃苦耐劳、秉性刚烈、强悍善武的民风,民众形成了抵御强暴、忠勇爱国的性格特点,孕育出了挠羊赛这种民间习武健身的活动。在和平时期,人们对此项活动仍旧非常迷恋 、感情不减。娃娃们几乎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摔跤,十来岁的孩子碰到一起,玩耍中总是以摔跤为主要内容,以比胜负为乐事。因摔跤而扯破衣裤无论多么严重,父母都不会责怪。姑嫂妯娌携儿带女欢聚一堂时,也常常让孩子们摔跤跌对以示强弱,嬉笑自娱。旧社会的大姑娘大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跤乡的闺女遇有挠羊赛,便破了这千年礼禁,姑娘伴媳妇们争着抢着往人群里钻,甚至跑上十里八里去外村看“挠羊”。姑娘们选婿择偶,也将“挠羊汉”列为一美。因此造就了无数挠羊好汉,忻州奇村南高村崔家被誉为“摔跤世家”,现今的掌门人崔富海门徒众多,被尊为摔跤界 (挠羊赛)的“一代宗师”。

 
 

 

 

 

 

 

 

 

 

 

 

 

 

 

 

 

 

 

 

 

 

 

 

忻州挠羊赛

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牛晓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0-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