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百年浮华——太原历史文化遗存扫描

第二部:将军死战哀太原——王靖国故居

  1934年11月8日,蒋介石携宋美龄飞抵太原,他们并没有下榻于山西省接待贵宾的傅公祠组碧楼,而是住进了晋绥军高级将领王靖国的家中。蒋介石为什么要下榻王宅?原来在此前一年,王靖国参加调训全国高级军官的庐山军官训练团,在学习期间深得青睐,蒋介石因此有意拉拢王靖国。果然,不久之后,蒋介石通过胡宗南调王靖国至河南负一方重任,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王靖国却不为所动,婉言谢绝。王靖国不愿离开山西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阎锡山的绝对忠诚。王靖国虽然因此失去了进入中枢的机会,却从此成为阎锡山系统炙手可热的实权派人物。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十四年后的孤城太原,王靖国又拒绝了女儿的劝谏,但是,这一次,他的结局却完全不同。

1934年秋,蒋介石视察绥远。

前排左起:王靖国、宋哲远、蒋介石、宋美龄、刘芸生、傅作义

晋绥军将领王靖国、傅作义、赵承绥在绥远

  王靖国故居座落在西华门街6号,修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王靖国购买之后又进行过改建,成为近代太原最奢华的官宅之一,宅院里甚至还暗藏着直通督军府的地下通道。王靖国故居曾经是一座由若干独立四合院组成的庞大民居建筑群,房屋主体采用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但装饰上却带有浓郁的西式风格,尽管这种中西合壁的风格早在明代末期就已经出现,但直到民国时期才发扬光大,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特色之一。解放后,王靖国故居被收归国有,分配给几个单位使用,其中,太原市百货公司占用了正院、东院和西院。历经八十年的风风雨雨,昔日庞大的显赫门庭如今只剩下了正院和东院,现在,这两个幸存的院落正在进行维修和扩建,一位民营企业家准备将它改造成高级娱乐餐饮会所。

位于西华门街6号的王靖国故居

王靖国故居

王靖国故居

  1893年,在父亲死后的百天忌日,王靖国出生于五台县新河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由母亲抚养成人。在那个年代里,一个农村寡妇扶养一个遗腹子的艰辛可想而知,正因为如此,蒋介石寓居王公馆期间,拜见了王靖国的母亲,对王母行鞠躬礼并亲笔题词,盛赞王母懿德。

  王靖国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以后回到山西,先后担任第19军军长、第13集团军总司令、第61军军长等职务,与傅作义、陈长捷、孙楚等人一起成为晋绥军的“十三太保”(晋绥军“十三太保”的故事,将在以后章节里着重介绍)。王靖国带兵极重风纪,关怀下属,有过人的组织能力,善于揣测阎锡山的意向,同时也较为恭谦,因而在得到阎锡山器重的同时,与其它晋军将领得以相安无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靖国奉命率领第19军固守崞县为忻口布防争取时间,在日军飞机与大炮的轮番轰炸下,守城工事几乎全部被毁,部队伤亡惨重,两位团长阵亡,王靖国几欲自戕殉国,被下属强行架离阵地,撤守崞县。次年二月,王靖国在担任晋西阻击作战任务时,因为所部在忻口战役中伤亡过半,实际战斗力相当薄弱,阵地先后被突破。援军陈长捷部与敌激战数日,也因伤亡过重撤退。第二战区执法总监张培梅要求将王、陈处以军法,阎锡山说:“咱们就这几个人,把他们都杀了,还靠得上谁?”张培梅愤而服毒自杀,王靖国因此受到舆论指责问。王靖国在抗日战场上虽已尽力,但却逃不脱成王败寇的无情规律,他的形象总是被淡化甚至扭曲,前些年,在一部电视连续剧中,他还被刻划成消极抗战、不学无术的典型。

  1948年的晋中战役中,晋绥军主力被歼灭,徐向前兵团随即兵临城下,孤城太原在四面楚歌之中岌岌可危。阎锡山将剩余部队加上补充的新兵整编为两个兵团,王靖国担任第10兵团司令兼太原守备司令,孙楚担任第15兵团司令。

  1948年的太原,被构建为号称“可抵一百五十万军队”的“反共模范堡垒”,但是,孤悬于表里山河的形势与解放军严密的封锁围困使得阎锡山的官员们从上至下都深感前途渺茫。晋绥军将领商得功病逝后,前往吊唁的王靖国触目感怀,哀叹道:“我继得功之后,大去之期,亦将不远矣。”这是王靖国对保卫太原缺乏信心的真情流露,然而,对阎锡山的绝对效忠却促使他顽抗到底。

  王靖国虽然为保卫太原而殚精竭虑,但几番血战却每况愈下,先失小店武宿,再丢东山要塞,“百里防御圈”被一步步压缩,战线直逼太原城垣。

  太原被围困后,军粮主要依靠空投,供应日趋紧张,晋绥军士兵吃的是陈年的“红大米”,数量不多的白面大米只能供应给残留日军、中央军以及伤病员。太原战役后期,市内各医院收容的伤员多达一万五千人,有关官员想从轻伤员口中挤出些白面大米来保障日本人和中央军的供给,结果,愤怒的伤兵们上街游行,他们没有奔赴战场,而是潮水般涌入王靖国的公馆,用拳脚与拐杖发泻着内心的愤懑。很难想象,身心疲惫的王靖国从前线归来之后,看到满院的狼籍时会是怎样一种心情,没有人怀疑他的忠诚与努力,但是,内外交困,大势已去,回天无力,徒唤奈何?

  1948年的北中国,风雨飘摇,红旗席卷,一座座大城市先后易手。这一年的冬天,整个华北只剩下北平、天津、太原仍在坚守。昔日的巅峰时代,晋绥军曾用血肉筑就的防线赢得善守之名,如今,守卫平津的傅作义、陈长捷也都是晋绥军的旧将,平津的存在,成为王靖国与太原守军在黑暗中的一线光明。然而,这点微弱的烛火很快就湮灭在风中,1949年1月,拒绝放下武器的陈长捷全军覆灭于天津,阎锡山的十几封电报也未能坚定傅作义,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此时的太原,成为绝对意义上的孤城,支撑王靖国信心的又一根支柱轰然倒下。

  1949年3月的一天,王靖国在北平读书的四女儿王瑞书突然回到太原。父女重逢,没有喜悦,直面以对,相顾无言。王靖国未必知道傅冬菊在傅作义起义中的关键作用,但却能够意识到女儿归来的原因和用意——她不会无缘无故在这个时侯回家,她更没有能力穿越严密的封锁线。牌总是要摊的,王瑞书拿出了徐向前的亲笔信,劝父亲走傅作义的道路,和平解放太原。王靖国又一次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守卫平津的两位昔日同僚,一个沦为阶下囚,一个奉为座上宾,面对前车之鉴,王靖国将何去何从?相对于谢绝蒋介石的重用,这一次的决择无疑沉重得多。王靖国最终拒绝了女儿的劝谏:“太原已成为一座孤城,外无救援,实难确保,但我是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如果阎有命令叫我投降,我就投降,阎没有命令,我只有战斗到底。傅作义够个俊杰,但我不那样做。你可革你的命,我要尽我的忠。”从王靖国对女儿的答复我们可以看出,与阎锡山痛骂傅作义“毫无人格”、“出卖了北平人民”不同,王靖国深知历史潮流的走向,也承认傅作义是识实务的俊杰。不识实务也罢,顽抗到底也罢,义无反顾无罢,尽职尽责也罢,后人的评价王靖国已经无法听到,但这些都无法改变他当初的选择。

  1949年3月29日,阎锡山飞往南京商讨和平谈判中有关山西的问题,临行前将军政大权交给五人小组负责。离开太原的阎锡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梁化之和王靖国,成为太原守军最后时刻的最高指挥官。

  隆隆的炮声时刻惊扰着城中人,硝烟的味道不时随风飘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和出路而动摇,王靖国素为亲信的一些文职人员婉言劝他应变形势,均遭严厉痛斥。王靖国在城破前两天还亲自前往城外阵地巡视,将作战不力和丢失要地的两个团长就地正法。总攻太原前一天,为了对城内守军作最后争取,赵承绶再次携带徐向前的信件,到达晋绥军前沿的一个团部,打电话给王靖国,劝其为全城军民的生命财产和个人前途着想,依傅作义的先例和平起义,仍遭坚决拒绝。

  城破之日,解放军攻入绥靖公署,署内侍卫部队仍在负隅顽抗,侍卫队长刘有泰眼见无法支持,派遣下属进入地下指挥部,跪倒在地恳求说:“顶不住了,该做决定的时候了。”王靖国起身说:“走,我出去。”孙楚阻止他说:“完了,你出去顶什么事。”正迟疑间,解放军已攻至地下室门口,阎军高级军政人员全体被俘。

被俘的王靖国(画圆圈者)和孙楚走出太原绥靖公署

被俘的王靖国(右三)和孙楚

  解放军在攻城前夕公布了战犯名单,王靖国名列其中。战犯名单公布之时,阎锡山政卫系统特工头子杨贞吉和“太原市市长”白志沂两人还为此相互安慰:战犯名单上没有我们!然而,不曾料到的是,王靖国做为执行命令的战场指挥官能够得到《日内瓦公约》的保护,杨贞吉、白志沂等人却被押上了刑场。此后,身陷囹圄的王靖国被单独关押,他的同僚们再也无法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和他在狱中的经历。三年后,这位始终不愿屈服的军人死于战犯管理所,时年59岁。

  王靖国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起周遇吉,也就是那个与李自成农民军战死在宁武关的山西总兵。同样是大厦将倾,同样是大势所趋、无力回天,但他们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追随着一个远去的王朝化为了尘土。做为一个出身下层、肩负责任的职业军人,支持他们信念的是最朴素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军人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一点正是败军之将王靖国和周遇吉能够打动人的地方。

  想起周遇吉的同时,也同时会想起一首与他有关的诗,清朝初年,著名学者、反清志士屈大均先生从广东游历到太原,国破山河在,城头变换大王旗,远望明代晋王府花园,悲思之情由然而生,一腔愁绪尽付笔端,“襟带河汾玉殿长,一朝弓剑委秋霜。将军死战哀宁武,帝子生泽恨晋阳。马首关山空落日,城中歌吹罢清高。悲风处处吹松柏,谁到并州不断肠。”

王靖国故居

中西合壁的装饰风格

中西合壁的装饰风格

王靖国故居卫星地图

本文来源:本站原创;本文作者:张珉,转载请先与作者联系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8-26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百年浮华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太原道三晋文化交流群:126285103  太原道网站微博:http://t.sina.com.cn/tydao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