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追访战火中的那段窄轨铁路白晋线

  2008年9月24日,晋中市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人员在祁县来远镇有了新的发现:早在战争时期遭到大规模破坏的白晋线窄轨铁路,在此处还留着三个桥墩和一小段路基。这个发现经媒体报道后,一段关于白晋线的建毁缘由及留给今天的遗憾也逐渐为更多人关切。记者即以此次普查到的旧铁路遗迹为切入点,于10月中旬对已经毁弃的白晋线做了深入的调查采访,得知了关于此路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经历。

  文物普查:发现旧桥墩及碉堡

  秦妍茹,晋中市文物局工作人员,第三次文物普查开始后,她被分派到祁县来搞调查。第一阶段,是野外调查。9月24日,秦妍茹和祁县文物局的杨瑞亮等4人沿208国道来到来远,访问了多半天,没有什么收获。在他们准备要回去的时候,国道右侧河滩里的几个旧桥墩进入他们视野。秦妍茹告诉记者,她在普查开始前接受培训时,记得省里曾要求晋中在调查时注意一下窄轨铁路的事。这几个旧桥墩出现,他们就自然想到是否和"窄轨铁路"有关。接着,他们在当地走访,找人求证,证实这三个桥墩就是白晋铁路的遗迹。杨瑞亮在爬上爬下拍照时,更发现还有一段土路基。与这些同时代且可互相印证的,他们还在刘家垴村的山坡上发现一个保存较好的日军修筑的碉堡。

  当天,他们便填写了编号为140727-0254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文物名称填为“刘家垴村白晋铁路遗址”。

  而记者采访得知,这实际上是阎锡山政府设计动工后没有修完,后又由日军修筑的从祁县东观到长治郊区的窄轨铁路遗存,当年日军叫"东潞路",但老百姓一直称白晋线。

  这是一条十分重要、费尽周折、多方争夺、不断遭到破坏的山西较早期铁路。它存在和断续使用仅6年时间。

  当其存在时,是国、共、日三方争夺和斗争的一根"轴心";当其完全被拆毁,相当于山西"人"字形交通干线断掉一条腿,直到1962年新选线路的太焦线北段通车后才补上这个残缺。

  阎锡山“十年计划”:夭折于日寇侵晋

  所谓白晋线,是指从祁县东观白圭村到晋城的铁路线;是南同蒲线的一条长达300公里的支线。它在路线上基本上和今天的208国道相同,是省城通往晋东南的主通道。然而,由于白晋线设计修建时处在六七十年前最激烈的战争时期,这条本可以很早就造福于山西人民的重要铁路,却从来就没有全线修通过。今天提"白晋线"的概念,仅是指它曾经修通过的那一段:东观到长治。

  山西铁路史专家,山西大学历史系的田树茂教授向记者提供了他的研究资料,并向记者讲述了山西往晋东南修建铁路的近50年历程。

  1933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山西进入一个难得而短暂的经济建设时期。这年,阎锡山政府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山西省十年建设计划",其中仅铁路建设就规划21条,长达3000公里,由晋绥兵工筑路队任其事。山西的交通主干道同蒲线就是这时建成的。白晋铁路是这个规划中又一个重大工程。1934年1-10月,白晋线完成了全线勘测(自祁县东观至晋城大口),1935年6月,开始施工。

  然而,1937年的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迫使这项工程中途夭折。1937年秋,白晋铁路建设工程因战事激烈而停工,全部工程仅完成从东观到子洪口15公里长的一段。这一停就是两年。

  1939年6月,占领祁县来远镇的日军中村中队开始调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接着阎锡山的工程继续修筑向前展修。1940年7月,铁路修到临近长治市的北面郊区便开始投入使用,成为在晋日军的重要生命线。这即是日军所称的"东潞路"。--此次晋中市文物部门普查所见之桥墩和路基,即是这条铁路线上的遗物。

  任何势力都需要交通线。不同的是,日军修筑完毕东潞路,立即成为日军运送物资、掠夺资源、调动兵力的主干线,成为分割孤立抗日区域,对抗日武装实行“囚笼政策”的主要工具。也因为这个原因,“白晋线”成了沿线八路军和各种地方抗日武装锲而不舍对其实施打击的最大目标。抗战胜利后,白晋线因为其战略意义没有获得修缮,上党战役后很快就被全部破坏。

  这条路和战争联系太紧密,最后终于不能发挥它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上的应有功能,而成了战争的殉葬品。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道走修文、范村口、榆社、武乡的太焦线建成通车,南下晋东南终于又有了一条孔道,充满硝烟味的“白晋线”遂很快湮没于历史之中。

  10月14日,记者从白圭村出发,走东观进子洪口、盘陀、来远、北关察看白晋线原线路,除了几个桥墩,几乎连一些成形的遗迹都没有了。一条曾经动用数万民工修筑的重要线路,就此烟消云散;人类的破坏能力是如此惊人。

  揭秘窄轻轨:极大节省了建筑成本

  白晋铁路阎锡山时代的与另外一些线路一样,也是窄轨。日本人续修之后,也一样,还是窄轨。

  所谓窄轨,是说这种铁路的轨距比标准轨距窄。现在,我们的标准轨距是1453毫米,白晋线的轨距为1000毫米。

  轨距变窄了,铁轨的重量也就可以相应轻一些。标准轨的轨重一般要在每米60公斤以上,而像白晋线等窄轨钢轨,据当时资料记载,是每米32公斤。

  田树茂教授告诉记者,当时的山西省政府选择窄轨,唯一的考虑就是可以显著节省投资。

  阎锡山的建设计划很庞大,时间却很紧张,他以"商人算账"式的计较选择了窄轨。为此,他下发过一本《山西省修筑窄轻轨铁路之理由》小册子,说明了政府为什么不采取“别省”都采用的标准轨而选了窄轨:采用窄轨,修筑同蒲路每公里费用只及外省标准轨铁路的四分之一。同蒲路修标轨,30年要赔7.8亿元,而修窄轨,30年可赚6.16亿元。

  田教授说,他的这个账基本是准确的。轨窄了,路基、轨枕、钢轨重量也都相应缩减,费用要省出很多。

  据铁路方面的人士介绍,世界上的铁路,多数用标准轨距。而在铁路发展前期,因为投资省,日本、法国等国都广泛使用窄轻轨。法军撤走之后的越南,也长期使用窄轻轨。而直到现在,越南到我国昆明的铁路,还用窄轨。

  日本是曾经大量使用窄轨的国家,因此他们接手修筑白晋线,轻车熟路,很顺当地就接着阎锡山的窄轨铺到了长治。

  除了1000毫米的窄轨,还有更窄的轨为600毫米,多用于森林火车。

  而前苏联旗下的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则普遍用宽轨,比标准轨距宽出几十毫米。

  轨距是个约定俗成,没有更多的道理可讲。现在的标准轨距,是沿用古罗马入侵大不列颠时的战车车轮宽度定下来的,同样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在铁道部门工作的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山西版“"铁道游击队”:钢轨背到黄崖洞造枪

  1940年7月,日军修筑的“东潞路”通车了。与此同时,这条路就成了八路军抗日队伍战场。

  老百姓不喜欢"东潞路"这么拗口的名字,还叫它白晋线。

  但现在的白晋线却是抗日军民的眼中钉,他们恨透了这条日军生命线。长治襄垣人常向先,1940年就跟随八路军将士们来到祁县来远,当来远的“区长”。他告诉记者,白晋线一修通,就生生地把一个祁县割成了两半:抗日队伍被压在铁路东边,过不到路西。东边虽然地方大,但却是三大沟:上庄沟、东峪沟、南凤沟,要人没人,要粮没粮,生存困难。为此,共产党祁县县委想方设法打通路西,成立了“二区”,路东此后称为“一区”。路东归太行,路西则归太岳。同样的情形,武乡也划成武东武西。

  不打破日军对重要交通线的封锁,就会被这些“囚笼”困死。于是,山西版的“铁道游击队”就在白晋线上诞生了。

  常向先告诉记者,他们打击白晋线“就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并不是只打了一次。这个“经常工作”的内容就是:撬下钢轨,然后由壮小伙们扛着长途运输。从来远山沟里钻到榆社,再从榆社走到武乡的洪水,然后翻山扛到黎城黄崖洞兵工厂。这些钢轨的最终命运是造枪。

  常向先讲,八路军当时在来远一带主要就是撬白晋线钢轨。另外就是割电话线,抢夺火车上的运输物资。

  这条铁路在向南过了北关以后,有一个大弧度的拐弯。在这个弯道上火车都要慢下来,我方人员多在这时扒上火车,往下抛掷运输物资。

  八路军频繁出动,不断打击白晋线;日军只有120来人一个中队,看护不过来,就只能不断地补修。白晋线就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度过了四五年。

  白晋线结局:抗战胜利后完全毁弃

  抗战胜利之后的白晋线,并没有发挥出它在战后建设中的作用,相反,却在战火中被不断拆完了。

  抗战胜利时,日军自知不久于此,他们在投降前自己拆除了长治至沁县的铁路,拿走了这些物资。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在白晋线沿线互相防范,打打谈谈。常向先说他这时就跟随陈赓驻在来远,和国民党人谈判。谈判也没个地方,有时就在路边,有时坐在火车车厢里。谈不好了就打,铁路是八路军主要目标。常向先介绍,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没多久,因为当时怕国民党军利用铁路再来袭击,八路军出于战事需要不断拆毁白晋铁路。常向先说,他现在想起来当时是有些急躁了。如果白晋线能留下来,建国后将发挥多大的作用!

  常向先的记忆在田树茂先生那里得到印证。田教授说,白晋线的最后归宿,是沁县到东观的大部分钢轨消失了,阎锡山的政府看见再不拾掇啥也没有了,收拾了一下剩余东西,白晋线于是完全毁弃。
 

 

白晋线遗迹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李旭东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9-03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