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打造太原“晋商之都”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各个地方对于文化资源的争夺渐趋激烈,有些地方甚至将一些历史名人的故里、名人的经历牵强附会地强加于自身,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性,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太原市提出“晋商之都”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比较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经过市领导和学者们较长时间的缜密思考、精心提炼和充分论证,将晋商研究上升到一个有理论支撑、有科学依据的城市文化概念,这对现有城市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何打造“晋商之都”,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注重“古为今用”

    北京奥运会在做前期的准备时,就将已有的首都文化建筑与奥运场馆设施新的设计理念有机结合,特别是从故宫到奥林匹克中心的中轴线建筑理念,京城中轴线上不仅串联着故宫、天安门、前门(正阳门)等明清以来象征中央集权的国家建筑物,还连接了充满现代高科技设计、高科技材料建筑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以及跳水游泳场馆“水立方”等最具现代化的场馆,新的体育场馆建筑当属世界最前沿、浪漫、大胆设计风格的现代建筑物,在一条中轴线上,连接起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从过去走到现在,从远古走向未来,古老的建筑与现代场馆在一座城市里和谐共处,延伸扩展着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影响力,既突出了中国古老建筑文化的魅力,而且赋予这些经典建筑以现代气息,这样的设计理念,的确值得我们在建设“晋商之都”、创办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很好地学习和借鉴。

    既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又要将过去与现代通过新旧建筑物的保护和线路的完美结合,在新旧文化发展交替中构筑起建筑文化与思想交流的桥梁。我们在打造“晋商之都”的过程中,也应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特别是利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将新建筑与旧遗址在点线片网联接方面进行有效组合,比如,让太原的宋代商业街巷与作坊文化、明清晋商与名老字号文化、近代工业遗址与现代建筑等形成相互呼应、相互协调的格局,更好地发挥“晋商之都”这张城市名片的文化吸引力,为晋商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依托城市建筑实物 彰显“晋商之都”风采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城市?城市的本质、功能是什么?“城”即是诸如城墙等旧时在都邑四周作防御用的建筑物,“市”则是指百姓聚集的集市贸易之地,城市后来发展成为地方机构所在,有行政和文化等等功能且相对独立的地域概念,因此,城市建筑对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城市的特色建筑能够给人以更直观的感受,视觉的冲击力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能够展现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水准。我们知道,实物建筑除了使用价值之外,是制度、文化、观念、科技等等要素的集中表现形式。比如,太原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一批诸如亨得利、开明照相馆等老字号的建筑,就能够表现晚清民国时期一批实业家们的经营理念和文化水准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山西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50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目前我省各地都在努力发掘特色人文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发整合资源。太原作为一座有着建城至少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作为山西省会城市,历史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太原提出“晋商之都”的概念,或许与邻近的晋中市近年来大打晋商文化牌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一点重叠。晋中晋商文化的相对繁荣以及世人对晋中“晋商故里”的认可,一方面得益于晋商历史的丰富,晋商理论研究具备了一定高度和深度,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晋商大院和票号旧址遗存为其提供了实物参照,这些建筑实物对晋中晋商文化旅游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明清以来晋中大部分的州县属太原府管辖,但为了尽可能与晋中市目前的晋商文化展示有所区别,太原“晋商之都”的建设更要突出特色,需要精心、大胆、开拓的设计理念思维进行支持。

    在山西商业发展史上,山西商人分布于全省各地,都发展到相当的规模。明代晋商的聚集地首先是在晋南,而晋中晋商的大发展、大繁荣则是清代的事情。也就是说,明代晋南商人与清代晋中商人在富庶程度、经营活动等方面不分仲伯。但是,由于战乱、天灾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经历明末农民起义和清朝中晚期战争的破坏,晋南地区的商业建筑物和商家宅院多数遭到毁灭性破坏,直至最后消失,因此,我们今天在晋南地区能够看到的晋商建筑少而又少。而晋中地区的商业建筑和商人宅院,大多为清代的建筑,且较少人为破坏,因此,在展示晋商文化方面保持了一定的优势。

    北宋时期,太原市已经成为一座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城市。比如现在依然沿续几百年的街市如羊市街、米市街、菜市街、剪刀巷、棉花巷、铁匠巷等街巷,就是当年太原商业贸易发达的历史见证。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从研究宋代的太原商业发展史开始,打造太原这座“晋商之都”,将山西商人的发展历史追溯到宋代,不仅增加了太原文化名城的历史价值,也保持了城市文化的个性和特色。

    明清晋商给太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是老字号、名字号的大量遗存。几年前,我们曾经编撰历史文化丛书《百年山西》,其中一本是《名字号老字号》,书中收录了不少太原的老字号、老商铺,这些字号和商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商业文化价值。在打造晋商之都时,可以考虑将这些字号适度开发,比如太原的清和元、大宁堂、华泰厚、亨得利、益源庆、郭杜林、开明照相等等老字号,在吸引游人的同时,也能为太原“晋商之都”的传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要注重作为明清晋商主力的太原商人与金融业等等资源的开发。

    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爱国的民族商人以实业救国,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产。在我省各地开发文化资源时,很少有人提及近代工业对文化的贡献。因为不少人认为晋商辉煌的时代是在明清,近代时期晋商已经衰败,没有多少值得书写的事情。事实上,近代时期的山西工商业也有骄人的业绩。清末民初,山西的近代工业从洋务运动以来也得到了大发展,比如太原的面粉厂、火柴厂、机器厂和阎锡山的西北实业公司,都有踪迹可寻。目前,我省文物系统正在对全省文物进行第三次大普查,太原正好借此“东风”,搭上“顺车”,快速发掘整理整合近代工业遗产及其文化。规划整理好太原的近代工业遗址遗存,不仅可以使太原打造出同晋中以晋商大院文化特色为主要遗存相区别的晋商特色文化,同时从创办文化产业的角度看,丰富了太原市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内涵,增强了太原晋商文化展示的竞争力,也使“晋商之都”具有更鲜明的时代气息。

    创建“晋商之都”发展文化产业

    近两年我们也在关注和研究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我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产业,通过人的创意更好地开发使用文化资源,用工业化标准生产,特别是对文化资源进行多次开发和深度加工,形成新的文化产品,进入人们的消费领域,因此其关注点应该在产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形不成一定的经济效益,仅仅还是在宣传文化中探路,既无力推动文化促进经济、经济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格局,也无法达到促进太原乃至山西全省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近几年,我们山西在传播弘扬山西历史文化特别是晋商文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晋商之都”的概念应该在我们推广优秀的文艺作品中继续得到提升。例如,《一把酸枣》、《立秋》、《走西口》等一系列精品舞台剧目,已经成为晋商文化的品牌标识,这些戏剧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将三晋特有的民风、民俗远播海内外,通过海内外优秀剧目的巡演,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了解山西的历史、了解山西人,吸引更多的目光投向山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西经济的发展。我们在打造“晋商之都”这个有文化内涵支撑的城市品牌时,依然要注重文化品牌的创意与生产,将促进经济发展与发展晋商文化产业置于重要的地位。

    同时,在“晋商之都”的建设中,还要注意运用历史名人的文化影响力,注意文化名人与文化产业理念的配合联动开发。明清之际的傅山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明清太原晋商活动应该存在一定的联系;张之洞在山西创办洋务局,胡聘之创办机器局,渠本翘的火柴公司,阎锡山的西北实业公司,等等,也是建设“晋商之都”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江苏省无锡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时主打“荣老板”这张文化牌,在荣氏家族创始人荣德生先生诞辰130周年之时召集荣氏宗亲举行纪念会,还将荣家在20世纪初开办的第一家企业“茂新面粉厂”,改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向游人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总之,太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一直作为三晋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城市,同时晋商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厚,成为“晋商之都”当之无愧。但是打造好“晋商之都”这张城市的名片,依然任重道远。 执笔/牛晨阳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山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孙丽萍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11-2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太原晋商之都研讨会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