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感怀猗顿陵

  翻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这段历史,经商成为巨富的不少,可是名垂青史,流传古今的——山西猗顿无疑是第一人。

    猗顿(公元前480年——?)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人,一介寒士,祖辈以耕读为业。“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在他生计艰难之际,问富于越国范蠡。(号陶朱公,字少伯,楚国宛人,今河南南阳。春秋末期越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隐退)“子欲速富,当畜五牛字”(牛字者,雌也,母生畜),心有灵犀的猗顿,茅塞顿开,苦心经营,创造了十年富甲天下的奇迹,成为战国时期巨富,史称“陶猗之富”,与老师范蠡齐名。他的辉煌事迹载入史册,传颂至今。

    猗顿的传奇经历吸引了我,又一次深深触动了我的感官,于是有了再拜祭的念头。(笔者曾去过猗顿陵,当时对这位商业巨星了解稀疏,印象不深。)戊子春节后,由于琐事纠缠,计划几次落空。42日,就是清明节前两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闲情雅致,于是邀好友骑车一道同往。出临猗县城南行,远处的中条山如画一样,为葱绿的田野矗起一道黛蓝色屏障。笔直宽阔的油路两旁,杨柳吐绿、麦苗返青。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微风拂来,清香扑鼻,蜜蜂蝴蝶花间嬉舞,一派热闹景象。

    出城六公里,一座古城遗址赫然出现在蓝天白云下,高大的城墙在田野上圈出一块方形绿地。路边有块标识碑,上书“猗顿故城”四个大字。

    “猗顿故城”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传说,猗顿得“三园、五牛字”之术后,十年速富。按猗顿陵园内 《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里的说法,家产“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方圆百里,皆其所有。疆域之大,范围之广,单靠猗顿一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事业的,于是他就四处“招兵买马”,因为致富后他乐善好施,赊济于民,远近百姓都愿意归依他,所以在今牛杜镇铁匠营村东逐渐形成一个居民区。据《晋书·地理志》载,古称“猗顿城”。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在此置县,命其县为猗氏。此城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北周成武王元年(公元559年)猗氏县北移后,该城依旧,老百姓仍安居乐业。唐贞元中(公元785年至公元805年)河东节度使马燧平李怀光叛乱于猗氏,千年古城毁于一旦。改朝换代,岁月变迁,后人逐渐淡忘了“猗顿城”这个名字,以后称“猗顿故城”还是“猗顿古城”,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

    据《临猗县志》记载:“城高两丈许,四垣八门,遗址犹然。”从残垣断壁上,我们仍可看出当年猗顿城的规模。城墙最厚处21米,最薄处也有19米,比周围高出23米,总长8086米,城内总面积162万平方米。踏着先贤足迹,走上城墙,极目远眺,田野阡陌、山峦氤氲。城池像在纵横交织的田野上立起一座观景台,四面景色尽收眼底。城墙上布满荆棘和蒿草,中间一条发白的小路伸向远方。

    沧桑巨变,月岁流逝。当年城里的街衢、店铺、作坊早已荡然无存,高大的城墙也失去了昔日的威严,风雨剥蚀的一层层夯土分明昭示着岁月的沧桑,随风摇曳的酸枣树仿佛告诉人们这里一千年前曾是一座美丽而繁华的商城。走下城墙,远观城池像一个蓬头垢面的老人,面目憔悴,浑身散发着劳累疲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又仿佛在遥望着什么。

    猗顿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历史的伤痕又湮没了猗顿创造的辉煌。沉重的历史车轮就是这样无情,碾压过沧桑,又换来新的开始。商祖猗顿离我们太遥远了,留给后人的只是遐想……

    猗顿祠就在陵园东边。听当地老人讲,现在的猗顿祠是后来建的,旧祠原在村东南的后土庙内,“猗顿祠”三个大字相传是明崇祯皇帝亲笔御书。祠南端有座古戏台,每年农历三月十八、九月十三在这里演戏三天,全村人抬上供桌(24张),摆上祭品,推举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作为住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这个习俗一直迟续到1939年。日寇侵华时,毁庙破像,旧的猗顿祠也就从此不复存在,“猗顿祠”金字牌匾在文革时也被焚烧。

    现建猗顿祠的廊房北侧矗着一块 《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碑。碑文主要记载了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两次得到后人修缮的经过及猗顿的生平事迹,得到后人敬仰云云。落款是大清道光十七年岁次丁酉,阴月谷旦。

    进入祠堂,里面空间狭小,只能容两三人,猗顿像塑的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身穿深蓝色车盘领大氅衣,头戴黑色员外帽,腰束褐色缧绦带,足蹬猫头鞋,端坐在神龛里。最神奇的是那双眼睛,你在左边看,他也向左边看;你在右边望,他也向右边望;你在中间端详,他也好像在中间端详。凡拜祭的人无不称赞塑像师精妙绝伦的艺术。木制红色暖阁和米黄色垂帘,为小祠增添了色彩。就是这位商界大贾,在这陋室里陪伴风雨,陪伴岁月,演绎着逝去的历史,流传着不朽的故事。祠虽陋而意深,像平凡而神圣。面对商祖,我不由得弯下腰,深深地鞠了三躬,送上一份深情的祝福。这份祝福不仅是为他传奇的致富经历所感,更为他的人品人格所感。有后人题诗于墙上:羊道沟前话当年,涑水河畔春满院。五谷丰登朗朗语,桃杏桑园鸟鹊喧。春秋猗顿创富路,急公便民史称贤。

    陵园西侧的“猗顿画廊”,绘有猗顿问富范蠡、得“三园五牛字”之术、急公奉饷、济贫扶困等壁画,都说明后人对猗顿的崇拜和敬仰。

    在即将离开陵园之际,同伴问我:“猗顿精神内涵到底是什么?”我沉默了。

    猗顿畜五牛字(牛、马、猪、羊、鸡)、兴三园(桃、桑、杏)、运盐贩珠,十年速富,富比王公,信守了诺言。更重要的是他善“理财”,致富后赈济穷人,保家卫国,财能聚能散,造福一方,泽润后人。

    汉桓宽在《盐铁论》中说:“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世商有谁敢和天地、江海、国家比富。“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岂猗顿之谓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依古以来,实繁有徒,何独猗顿之名留千古也!”(清道光十七年《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猗顿靠自己的能力,创造奇迹,成为巨富,实现了人生价值;致富后,为国立功,为民立德,为己立言,其财能聚能散,又产生了相应的社会价值。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因经商而巨富,又名垂青史的,惟独猗顿。这难道不是猗顿精神价值的表现吗?科学的人生观指导着猗顿商业实践,奠定了他在中国商业史上的地位。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080610;本文作者:薛宏伟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9-0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