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

  大东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来春,后改宜春,清代亦称大东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东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大东门街,民国时有大东门街、大东关街。1980年大东门街并入府东街。今有大东关街及派生街巷2条。

  小东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迎晖,清代亦称小东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小东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小东门,民国以来称小东门街。今有派生街巷2条。

  大南门 明太原城西南门,初名朝天,后改迎泽,清代亦称大南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大南门街,民国时有大南门街、大南关中街、大南关东街、大南关西街。大南门街于1955年并入解放路,大南关中街于1956年并入解放南路。大南关东、西二街已消失。大南门外尚有小南关。以小南关而名的街巷,民国时称小南关,今名小南关街,并有小南关西街及派生街巷5条。以迎泽而名的街巷有迎泽大街、迎泽西大街、迎泽南街。

  新南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太平,后改承恩,清代为别于大南门(迎泽门)而称新南门。为纪念辛亥太原举义,民国时称首义门。以新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新南门街,民国初年因改称首义门街。新南门外民国时有首义关街、自新路、正太街、桥东街,及新南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自新头条、二条诸巷。1955年首义门街并入五一路。1954年首义关街并入并州北路。今有派生街巷4条。

  水西门 宋太原城西门,名金肃。明扩展太原城后沿用作西南门,初称阅武,后改振武,清代亦称水西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水西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水西门街,民国时有水西门街、小西关街、水西巷。今有水西门街、水西关街、水西关南街及派生街巷18条。

  旱西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通汾,后改阜成,清代亦称旱西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旱西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旱西门街,民国时有旱西门街、旱西关街,今有旱西门街、旱西关街及派生街巷9条。

  大北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镇朔,后改镇远,清代亦称大北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大北门街及派生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民国时有大北门街及其派生的东头道巷、东二道巷、东三道巷、西二道巷、西三道巷,上关街及其派生的上关头条、上关二条,以及阁外街、土门街。1956年大北门街并入解放路。派生的东头道巷、东二道巷、东三道巷和西二道巷、西三道巷仍存。土门街、上关街、上关头条、上关二条,1957年并入解放路。今有上关西街。

  小北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拱极,清代亦称小北门。以小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小北门,民国称小北门街、小北关街。小北门街今名小北门,小北关街今名小北关。

  旧城街、新城街 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太原城内原大南门街西侧修筑城堡,驻扎八旗兵,称满洲城。光绪十二年(1886年)满洲城被洪水淹没,又在小五台另筑新城,时称新满城,原满洲城称为旧满城。以旧满城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旧城街及头道、二道、三道、四道巷,为妓院集中的地方,并驻有妓寮所。今仍称旧城街,并有派生街巷6条。以新满城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新城东、西、南、北四条街,今有新城街、新城东街、新城西街、新城南街、新城北街。

  古城街 古城,位于太原城北2.5公里古城村。传为春秋晋大夫窦鸣犊所筑。今以古城命名的街巷有古城东街、古城西街、古城中街及派生街巷6条。

  半坡街 处宋建太原城内子城的西城墙遗址。宋、元时期子城被毁,西城墙圮为土坡,称半坡,形成街巷,以半坡而名。清末称半坡街,民国有半坡东街、半坡西街,并派生有半坡北巷、半坡南巷。今有半坡东街、半坡西街及派生街巷6条。

  韶九巷 处解放路两侧。《商书》:“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虞舜之乐;九成(九读音“大”)即大成,意思为能继承光大尧之道。今韶九巷处在宋太原府城内子城南门外位置。子城内,有宣诏厅,为宋代宣读皇帝诏书的地方。韶九名称,当源于此。意为皇帝声音、九重之声从这里传出。

  源于作坊集市之地名

  米市街 分东米市、西米市。清代称东米市街、西米市街。民国时称东米市、西米市,西米市街又派生西米南巷。1958年东米市街并入开化寺西街,西米市街并入水西门街。但人们习惯上仍称东米市、西米市。

  活牛市街 旧为买卖牛的市场,北接麻市街,南接南市街。清代、民国称活牛市街。1955年并入解放路。

  南市街 北接活牛市,南接大南门街。清代称南市街。1955年并入解放路。

  麻市街 旧为买卖麻及制品的市场,北接府门前,南接活牛市街。清代称麻市街。1955年并入解放路。

  估衣街 即今鼓楼街西端一段街道,东通帽儿巷,西通解放路。古为专卖旧衣服的集中地,因称估衣街。1963年并入鼓楼街。

  羊市街 古为买卖羊的集市,分东羊市、西羊市。清代称东羊市街、西羊市街。1958年,东羊市并入钟楼街,西羊市街改称羊市街,习惯上仍称西羊市。

  柴市巷 古为买卖柴薪的集市,清代以来称柴市巷。

  棉花巷 古为买卖棉花的集市,民国以来称棉花巷。

  麻绳巷 位于原钟楼街南侧、四岔楼东。旧时住户多以编、售麻绳为业,故名。1956年并入柳巷南路,今已不存。

  盘碗巷 位于今府西街南侧,与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相对。旧时以销售盘碗等生活用品而名。1931年并入府西街。

  砖瓦巷 位于今北司街西侧。因古时为销售砖瓦等建筑用材的街巷,故名。1955年并入北司街。

  纸巷子 位于今解放路西侧、韶九巷南,古时以出售纸张店铺多集中于此,故名。后合并于府东街。

  酱园巷 位于今柳巷北路西侧,原副食品市场之后。旧时因制作面酱、酱油、酱菜的作坊和商号集中,故名。今仍称酱园巷。

  咸肉巷 位于今柴市巷北口东侧。以加工熟肉的作坊集中而名。

  毡房巷 位于柴市巷内东侧,北与咸肉巷平行。以制作、销售毛毡作坊集中而名。

  靴巷 位于钟楼街北侧、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古时以制作、销售靴子的作坊、商号集中而得名。

  牛肉巷 位于开化市街西段,原东米市南、北两侧。古时以加工出售牛肉店铺集中而形成的街巷。按方位有南牛肉巷、北牛肉巷。

  馒头巷 位于解放路(原南市街)西侧,西米市北。原称小弥陀寺街,以小弥陀寺在此而名。清代为制作、出售包子的集市,古时称包子为馒头,故称馒头巷。

  大、小剪子巷 位于鼓楼街、察院后之间。大剪子巷南与靴巷相接,巷内向西为小剪子巷,西通帽儿巷。古为制作、出售剪刀的作坊集中地,故名。清代称刀剪巷、小剪巷。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太原指南》载名大剪子巷、小剪子巷。

  豆芽巷 位于桥头街南侧,与宁化府斜对,折向西南与海子边街相通。地处宋城东门之外,明建太原城时扩入城内,并形成街巷,因制售豆芽者较为集中,故名。

  猪头巷 位于府西街南侧,北与三桥街斜对。明代,巷内居民多以加工、出售猪头肉为业,故名。

  炒米巷 北通开化市街,南通棉花巷。明代集中有加工制作炒米、炒豆的作坊、店铺,故名。

  猪耳朵巷 位于解放路东侧,西南与天平巷相接。明代开始,巷内居民多以加工、出售猪头肉为业,为与猪头巷区别,名猪耳朵巷。

  铁匠巷 位于解放路东侧。大铁匠巷西与旧城街相对;小铁匠巷北与棉花巷相通,南与大铁匠巷相连。明代,太原炼铁手工业比较发达,半坡街东侧原有镔铁坑,相传为明初焦驸马都尉锻钢作坊遗迹,后形成了镔铁祠街。清代,形成了炼铁手工业作坊聚集的场所,称前铁匠巷、后铁匠巷。民国时称后铁匠巷、大铁匠巷、小铁匠巷,并以此而派生了铁匠头条、二条、三条三个小巷。新中国建立后,后铁匠巷并入起凤街,大铁匠巷、小铁匠巷今仍存。

  茄皮巷 位于棉花巷西口南侧。清代为饭店加工茄子(削皮)的场所,故名。

  锣锅巷 位于西羊市街南侧,东与都司街平行。清代为兵营制作锣、锅的地方,故名。

  铁菊巷 位于坡子街西侧,东与北仓巷斜对。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8年),巷内曾住过铁匠、养菊花户,故名。民国时,有派生的铁菊东巷、西巷及头条、二条、三条五条小巷。今仅存铁菊巷。

  通顺巷 位于解放路与帽儿巷之间,北通鼓楼街,南通钟楼街。原名鸡鹅巷,当为明代以前买卖鸡鹅的集市,故名。清时,巷内相继开设钱庄、商号,为求生意顺利通达,改称通顺巷。民国至今仍称通顺巷。

  兴隆街 位于解放路与庙前街之间,并与之平行,北通西羊市街。宋代以后,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当时已成为商业中心,取买卖兴隆通四海之意,故名。又因与原大南门街(今解放路)并列,清代又名小巷子,民国时改称兴隆街。

  会锦店 位于府东街以南,解放路与帽儿巷之间。道光《阳曲县志》:“会锦店,忻州卢家新创”,为较综合的商业店铺,故名。又传说,科举年代,为参加太原府考试的文人学士聚会之地,故名。

  帽儿巷 原系宋代商业中心,又是帽子作坊和商店聚集的地方,故称帽儿巷。太原解放后并入都督北街(原督军前街)。1978年扩建为经营地方风味的食品街。巷南、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食品一条街”,因今俗称食品街。

  源于明代王府之地名

  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 明晋王府宫城为方形土城,辟有四门,按方位称东华门、南华门、西华门、后宰门。得名于华门的街巷,清代有东华门(今名东华门街)、南华门、西华门街(今名西华门)及以后派生街巷4条。得名于后宰门的街巷,清代有后宰门街(今北肖墙附近),已消失。

  肖墙 围绕宫城的外墙叫肖墙。肖墙四面开门,名同宫城名。肖墙,古作萧墙。三国何宴《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为屏也。君臣相近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民国《太原指南》在街巷的记载中“萧”已改作“肖”。得名于肖墙的街巷,始见于清代的有东肖墙、西肖墙、南肖墙、北肖墙、上肖墙。

  东、西夹巷 明晋王府前的夹道。清代以来称东夹巷、西夹巷。

  典膳所 明晋王府管理膳食的机构“晋府典膳所”的简称。以典膳所而名的街巷,始见于清的有典膳所。民国有北膳所、东膳所、西膳所。今有东典膳所、西典膳所、南典膳所、北典膳所。

  晋府店 明代为供应王府生活用品的专门店铺。清代以晋府店命名的街巷,今仍称晋府店。

  南园子 明晋王府菜园,曾名西南园子。清末形成街巷,民国初年分称南园子东巷、南园子西巷。

  皇庙 又称万寿宫。始建于明,始为朱棡供奉朱元璋皇帝万岁牌的生祠。以皇庙而名的街巷,清代有万寿宫巷,今名万寿宫;民国以后有皇庙东巷、皇庙西巷。

  上马街 明代通往皇庙的街道。得名于明代问世的皇庙。皇庙是明晋王府奉祀已故皇帝、皇后的宗庙,是代表封建皇权的“圣地”。通往皇庙的街巷有三条,每逢祭祀,只有皇族诸王和晋省高官可直入庙宇。一般地方官员和武职,只能经上马街,在皇庙西巷北门下马、下轿,然后穿皇庙西巷入庙祭拜。拜毕则从皇庙东巷拐回上马街上马、上轿离开,时称上马街、下马街。到清朝时,朝拜皇庙均可直入,于是两街即合称上马街。

  天地坛 为晋王府祭祀天地的地方。民国初年陆续修建有民宅,形成街道。以天地坛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天地坛第一至第五巷,今有天地坛正街及其派生街巷5条。

  宁化府 明代为朱棡第五子宁化王朱济焕府第。得名街巷,清代称宁化王府,民国称宁化府、宁化东巷。今称宁化府正巷、宁化府东巷。

  坊山府 定王朱济熺第五子方山王朱美垣府第。得名街巷,清代称方山府、方山府巷。民国时称方山府街、方山府巷,今名坊山府、坊山府巷。

  二府 亲化王朱表 府第。亲化王排行二,其府第亦名二府。亦为明太原府同知衙名,称二府衙门。得名街巷,清代以来称大二府巷、小二府巷。

  七府坟 朱棡第七子广昌王朱济熇与妃子刘氏、杨氏坟地,称七府坟。以七府坟而名的有七府园居民小区,街巷有七府坟西街、七府坟南街、七府坟北街。

  杏花岭 原为明“晋王府”的花园。因地势较高,多植杏树,故清代取名杏花岭。杏花岭西段,明代为王府花匠孙氏住宅,清代称孙家园,今已并入杏花岭。以杏花岭命名的街道今有杏花岭、杏花巷。

  敦化坊 《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为以道德教化使民风淳厚。明晋王朱棡妃谢氏死后葬于宝山(今卧虎山),设孝堂。晋王府官员、亲眷前往祭奠,所乘马匹圈养之地称马片,后演化为东马坊。因谐音逐渐演变为较为文雅的敦化坊。据道光《阳曲县志·建置图》,享堂东、西两侧正有地名东马坊、西马坊,又载有敦化坊村。道光时张廷 所撰《隆国寺碑》云:“敦化坊村,当会城东北维,隆国寺峙其首。村人雨旸雩赛祈报于斯,力役守望约束于斯,岁以六家主其事,鸣钟集众,无敢弗至。要之以明神,平之以众议,遏邪禁暴,於国家齐民训俗之化不为无助。”

  享堂 明晋王朱棡的妃子谢氏死后葬于宝山(今卧虎山),设“孝堂”,建“谢氏园”(旧时享堂村圣庙碑有记载),改村名为孝堂。据道光《阳曲县志》:“宝山,在享堂村北,明晋恭王妃陵,妃姓谢。”后因孝堂名不雅,遂改为享堂,沿用至今。

  临泉府 系明定王朱济熺六子临泉王美 的府第,故称临泉府。

  缉虎营 原名七府营。因是明晋王朱棡七子广昌王济熇府第,故名。后因谐音演化为缉虎营。以七府营命名的街巷道光《阳曲县志》记载有东七府营前街、七府营后街,又称东七府营、西七府营;民国时称作东、西缉虎营。1955年解放路拓宽,以解放路为界,东为东缉虎营,西为西缉虎营。

  源于驻军之地名

  精营街 清雍正、乾隆年间,在明晋王府宫城废墟上修建营房4000多间,驻扎清绿营兵,称精骑营。久之,此地即简称精营。以精营而名的街巷,清末有精营街、东营房,民国时有精营东边街、精营中街、精营西边街、精营横街、精营南横街、精营东二道街、精营西二道街。今有精营西边街、精营南横街、精营中横街、精营东二道街、精营西二道街。

  校尉营 警卫晋王府的校尉营地,故名。以校尉营而名的街巷,始见于清代,有东校尉营、西校尉营、南校尉营、中校尉营。

  大濮府 位于桥头街北侧。今传为明晋王子孙有封为大、小濮王者开府于此,故名。然《明史》及方志均未记载有大、小濮王之封,恐非。明代,指挥王宫守卫部队的衙署称濮府,大濮府、小濮府当源于此。清代以来均沿称。

  营坊街 清初,在今营坊街一带修建营房,驻屯护城兵,称北营坊。形成街巷后称北营坊后街。民国年在北营坊后街北端折向西处新辟后营坊街,北营坊后街易名前营坊街,并派生有后营头条、二条、三条,前营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今以营坊而名的街巷有前营坊街、后营坊街及派生街巷7条。

  前所街 东至云路街北端,西与棉花巷相接。明代,设有太原前卫,太原左卫,太原右卫,守卫太原城。前所街为太原前卫指挥所驻地,故名。清末即称前所街。另有右所街,为太原右卫指挥所驻地,今已消失。

  大营盘 营盘,军营之俗称。民国初年阎锡山修建兵营,驻军于此,故名大营盘。以大营盘而名的街道,有大营盘东街、大营盘西街。1982年大营盘东、西街合并向西延伸至汾河隧道,统一命名为南内环街,属市内环行街之南线段。南内环街有派生街巷4条。

  二营盘、三营盘 日本侵略军侵占太原时,在大营盘之南,修建两座军营,按序数称二营盘、三营盘。太原解放后,以二营盘命名的街巷有二营盘街;以三营盘而名的街道,曾名三营盘西街,后向东、西延伸扩建,于1982年9月取“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命名为长风街。

  北营 以宋平晋城之北的屯军营盘而名。以北营定名的居民住宅区有北营村,街巷有北营北路、北营南路、北营北路东巷。

  坞城 坞,即堡坞,小的城堡。《后汉书·马援传》“缮城郭,起坞侯”注引《字林》:“坞,小障也,一曰小城。”据此,坞城最初当为一个有军事意义堡垒之设施,后住户增多,遂冠城名。

  老军营 宋、金时驻兵处。明初修建营堡后,称作老军营堡。道光《阳曲县志》:“老军营,旧名古正村,距城五里。”成化《山西通志》载:“老军营堡,在太原府城南五里,周围一里九十步,南、北两门,景泰初,巡抚都御使朱 令居民筑。”

  教场巷 始名于清朝。当时是清代“精骑营”的演武场,分大教场、小教场。大教场现为省军区家属宿舍大院。小教场于清末迁入居民,形成街道,称教场巷。正太、同蒲铁路始修时,外籍工程技术人员居于此,因一度名工程师街。太原解放后复名教场巷。

  源于衙署之地名

  府西街、府东街 金天会中,阳曲县移治于府城。明清时,县衙旧址在今府西街67号市药材公司制药厂。县衙门口的街,从明代始即称县前街。县前街东,即今三桥街南口至解放路段,清代称灰市街。民国二十年(1931年)灰市街改称府西街。府西街、县前街,今通称府西街。明洪武年知府胡维建府署于今省级机关幼儿园一带,府衙门口的街称府门口,民国时称府门前,向西折即旧府西街,再西即县前街。明山西巡抚衙署设在府治东鼓楼社,即今山西省人民政府院。清末,以山西巡抚衙署得名的街有院西街、院前街、院门口。民国时,将正对府门的街改称督军街(今帽儿巷北口段),以阎锡山曾任山西督军而名,太原绥靖公署、山西省政府均设于此。巡抚衙门前西段称府东街,东段名龙王庙街、道门前。民国元年(1912年),山西都督府(在明抚院址)成立,都督府东的街并入龙王庙街称都督东街,都督府西的一段街称都督西街。1955年,以解放路为起点,府东街与都督东西街合并,称府东街。又有道门前、大东门街先后并入,延至建设北路。1958年以解放路为起点,府西街陆续向西延伸,先后将县前街、市儿头、桃园一巷并入,至漪汾桥。

  按司街、察院后 因处明山西按察司衙署(提刑按察使司)、清山西按察司署前,故名按司街。察院后明代称太子巷,因有释迦牟尼寺院而名。道光《阳曲县志》称察院后,因处按察使街后而名。按司街西接东羊市,东接钟楼街,1958年,三街合并称钟楼街,但习惯上今仍分称按司街、钟楼街。其察院后仍沿旧称。

  都司街 因明山西都指挥使司署设于此而得名。道光《阳曲县志》称都司街。民国以后仍沿旧称。

  北司街 以明行中书省承宣布政使司署而名,道光《阳曲县志》称司门口、司门前街。因街处按察使司署北,民国改称北司前街,今称北司街。

  新道街 清代,分守冀宁道设于省城。以道员衙门署而名的街巷,清代称道门前、道公街,民国有道门前街、新道街、新道北巷。

  源于古迹之地名

  城坊街 清代,大北门西、东两侧分别有城隍庙街和藏山庙街,因有城隍庙和藏山庙而得名。城隍庙街西与三皇庙街相连接。民国时,城隍庙街与三皇庙街并称成方西街;藏山庙街称成方东街,并派生有成方南巷。今以解放路为界,其东称城坊东街,西为城坊西街。

  狄梁公街 以狄梁公祠而名。明崇祯年间,山西巡抚吴 在狄村倡建“狄公祠”,以祀唐相狄仁杰。清时,狄公祠渐废,布政使朱珪将祠移建至今崇善寺西,称狄梁公祠。祠东的街初称狄梁公祠街,后改名狄梁公街。

  崇善寺街 崇善寺始建年代不详,初名白马寺,后称延寿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晋王朱棡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以延寿寺为基础扩建,初名宗善寺。后采堪舆家之说,易名崇善禅寺,简称崇善寺,俗称新寺。街以寺名,清代以来有崇善寺街。

  纯阳宫街 以纯阳宫而名。宫前旧有街道,称药局坊(大约在今太原影都址),清代称纯阳宫街。民国时于纯阳宫后新辟有纯阳宫后街。二街今已不存。今以五一广场北至海子边街段称纯阳宫街。纯阳宫俗称吕祖庙,宋末张奉先建,明万历年间多次重修扩建,是供奉吕洞宾的道教庙宇。现为山西省博物馆二部,文物陈列馆。

  北岳庙(巷) 西通帽儿巷,东与察院后相接。以明建北岳庙而名。清称北岳庙巷,民国沿称,今称北岳庙。

  地藏庵 位于今柳巷南路西侧,钟楼街南。因原有地藏庵在此,民国以来称地藏庵。

  开化寺街 以古寺而名。开化寺,创建年代不详。宋绍圣年间(1094年~1098年)重修,名汉封寺。元大德年间(1297年~1306年)称延寿寺。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朱棡孙美坚重修。寺坐北向南,门前牌坊书“敕赐开化禅林”,俗呼为开化寺。寺南有街,清代称开化市街,西连东米市,通西校尉营。民国二年(1913年)开化寺北部辟为市场,名共和市场。九年拆除塑像改建成市场,定名开化市。今名开化寺。以开化寺而名的街巷今有开化寺街、开化寺南街、开化寺北街。

  大中市 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建寿宁寺于此。明永乐八年(1410年)寿宁寺内建钟楼,俗称打钟寺。道光《阳曲县志》载:“寺内及东西街,货列五都,商贾云集,踞街巷之胜。”辛亥举义,打钟寺除佛殿外毁于火。民国二年(1913年),阳曲商人刘占元集股建楼,辟为市场,打钟寺易名大中市。街以市场而名大中市。

  文庙巷 清末,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大雄宝殿旧址新建府文庙,奉祀孔子。街因此而名。

  庙前街 处元建大关帝庙前,故名。清代,以大关帝庙而名的街巷有大关帝庙街、东庙巷、西庙巷。民国以来有庙前街、西庙巷。

  三圣庵 地处今柳巷南路东、海子边西,以三圣庵而名。清称三圣庙街,民国后称三圣庵。

  双塔寺街 明万历年间建永祚寺和宣文塔,取《诗经·大雅·既醉》“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句,称永祚寺。祚是赐福、保佑之意。塔为双塔,以万历皇帝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封号“宣文”而名,俗称双塔寺。以双塔而名的村今有双塔村,街巷有双塔寺街、双塔西街、双塔南路、双塔北路、双塔一马路、双塔二马路及派生街巷2条。以永祚而名的街巷有永祚寺路、永祚西街。

  五福庵 地处东缉虎营北侧,南通东缉虎营,因有五福庵庙而名。庙旧名社官庙,祀五显灵官神。又曾名姑姑庵,为别于柴市巷姑姑庵而易名五福庵。清称五福庵巷,民国称五福巷,今称五福庵。

  姑姑庵 处柴市巷东侧,东通开化市,以清代姑姑庵而名。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九月立庙碑尚存。清称姑子园,民国称姑姑巷,今名姑姑庵。

  白龙庙街 以明建白龙庙而名。太原解放后形成居民住宅区。习称街为白龙庙,有派生街巷3条。

  小五台 明代,此处有大士庵,建筑古雅,院中有奎星阁,为文人雅士联诗之地。明尚书王道行告老后,亲友请作七夕阁(奎星阁别称)诗社主人。王以朝廷嘉奖库银三万两,于奎星阁后建大花园,因园内多桂树,故名桂子园。后桂子园归河东府,以桂花别名金粟,改名金粟园。明末金粟园毁于兵祸。清初重修,增祀朱子晦庵。后僧募建文殊、观音二阁,因称该地为小五台。是后,小五台名于世,渐不知桂子园、金粟园之名。民国年间为警士教练场、运动场。今古迹无存,故址在小五台小学校一带。

  鼓楼街 以古鼓楼而名。清称鼓楼前街,又称鼓楼大街,民国称鼓楼街。鼓楼,始建于明,1949年残于战火,1952年拆除。后将鼓楼西的估衣街和鼓楼东的唱经楼、楼儿底等街道合并,称鼓楼街。

  四岔楼 处今钟楼街南侧,西校尉营东。明代曾于此建四柱子楼,俗称四岔楼。楼下行人四向来往,形成十字街,街亦名四岔楼。

  桃园 地处太原城西门外。民国十九年(1930年)城内有党阳辉者出资在此种植桃杏树,当时誉为“桃花园”(七十年代初期,今桃园三巷一带尚存部分桃园)。解放后在此建宿舍,由北向南辟四条街巷,1958年命名为桃园一、二、三、四巷,桃园路亦因此而得名。

  南十方院 本名白云寺。因为接待往来僧人之寺院,俗称十方院。又因位于城南,又叫南十方院。十方就是佛教称的十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后称这一带地方为南十方院。

  钟楼街 位于解放路中段东侧,是当今太原市最繁华的商业街。街南侧原有明建钟楼一座(现上海饭店处),楼高3层,楼内大钟高3米,直径1.5米。1958年将钟楼街、按司街、东羊市街三街合并,统一命名为钟楼街。

  太堡街巷 以西汉时清河太后堡子而名(1961年东太堡发现西汉清河太后墓)。以太堡命名的村庄有东太堡村、西太堡村,街巷有太堡街、东太堡、西太堡及派生街巷2条。

  源于海、湖、河之地名

  西海子 又称尚家海子。因处明太原城西部,右所街西,故名。以西海子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西海街、海边街及水渠巷。今西海街、海边街名仍存。

  南海子 处西海子南、旧满城内,故名。以南海子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南海街、南海子街,及南海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今有南海街、南海东街、南海西街及派生街巷5条。

  文瀛湖 在今儿童公园内。因地近明、清贡院,故名。湖上有状元桥,桥南民国时又称长海子、放生池,桥北称圆海子,统称文瀛湖。湖周围街巷,明称海子堰,清又称桂子山巷,民国称海子边。今以海子边而名的街巷有海子边东巷、海子边西巷。

  饮马河 旧又称文漪湖,因地近学宫,故名。饮马河与后小河古时相通,明太原三卫驻军常饮马于此,故名饮马河。以饮马河而名的街巷始于清代,称饮马河,民国有饮马河街、饮马巷。饮马河街今称饮马河。

  涧河路 因横贯涧河而名。以涧河而名的村庄有东涧河村、中涧河村、西涧河村,街巷有涧河路、涧河西街、涧河东街、涧河城柏街、涧河城工街、西涧河南街及派生街巷8条。

  黑土巷 清代称黑土港,系河道。东山洪水沿此河由东北流向西南,至太原城东入护城河。后河水干涸形成道路,民国时东山煤运往市区即通行此道。清末、民国期间,形成村落名黑土港。太原解放后,形成居民住宅区,改称黑土巷。以黑土巷而名的街巷有黑土巷二马路、黑土巷三马路、黑土巷四马路、黑土巷五马路、黑土巷东横马路、黑土巷西横马路、黑土巷中横马路。

  桥头街 因以宋太原城东门(朝曦门,地当今儿童公园北门附近一带)外的吊桥为街之起点,而得名。亦说是以护城河上桥址而名。道光《阳曲县志》:“桥头街,相传关帝香亭下为桥眼,水入文瀛湖。”桥头街名始见于清,1958年将红市街并入,统称桥头街。

  坝陵桥 明代,此地原是荒草野地,地势由北向南逐渐低下,北面高于明晋王府,东山水经黑土港直泻城东,为防水患,挖壕垒坝,以保王城。坝外一片荒野,王府官员死后,陵墓皆建于坝外。坝上有桥,通往王府后宰门。故称该地为坝陵桥。以坝陵为名的街道有坝陵路、坝陵街、坝陵南街、坝陵北街。

  金刚堰(里) 据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宋时在太原城西汾河东岸筑堤护城。明清将堤坝修筑为“长、堤、永、固、汾、水、安、澜”八段河堤,以防汾河水患。其“长”字段河堤始于今金刚里一带。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汾河决口,水淹入城内,而这段河堤却安然如故。人们赞誉此段工程坚固,称为“金刚”堰。又说,筑堤时以粗瓷大瓮为基础,故俗称“金缸”堰,后变成金刚堰。解放后,修路时曾在此掘出瓷瓮残留物。八十年代初期,在金刚堰一带建成宿舍区之后,即以为名。

  后小河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潘美扩展唐明镇建太原城,开壕引水护城。据傅山《九间(仙)桥记》所述,宋府城东北角位于后小河,则今的东后小河和后小河就是当年宋建太原城北的护城河。以后小河命名的街道,清代称小河,民国称东后小河、西后小河。

  柳溪街 位于新建路北段西侧。宋天圣三年(1025年),陈尧佐任并州知州。为防汾水之患,在东岸筑了长堤,又引水于堤内蓄成湖泊,并在堤旁湖畔,修建亭、台、楼、榭,栽植柳树,形成园林,取名“柳溪”。据《永乐大典》卷5202记载:“柳溪在县西五里,汾堤之东,引汾水注之,周四一里。”1986年开拓新道路,因地处太原故城西面汾河东岸边,乃取柳溪为街名。

  鱼池街 处府西街北侧,清称大新街。光绪十二年(1886年)汾水淹太原城,大新街处积水成池。民国初年,桐旭医院院长南培兰围池养鱼,名养鱼池。后填池建宅,大新街更名鱼池街。

  五龙口 俗称五岔口。相传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天长日久形成一潭积水,并与东山的五条沟(殷家沟、郝家沟、大枣沟、小枣沟、耙儿沟)相通。每逢雨季,东山雨水流入洼地,远眺似五条龙在张口倾吐,群众称之为五龙口。据道光《阳曲县志》,原有五龙口地名,位于城东南方,距城二里。今五龙口位于太原火车站北,与县志所载并非一地。以五龙口而名的街道有五龙口街、西五龙口前街、五龙口南巷。

  仓园河 道光《阳曲县志》载仓园河,在城隍庙东楼后,明、清时其地建有社仓、义仓。仓园河当为粮仓院内的排水沟。至民国成为臭水沟,为蚊蝇滋生之地,人称苍蝇河。后填沟成街。民国《太原指南》载名苍蝇河。解放后复名仓园河。

  新中国命名的地名

  朝阳街巷 位于郝庄村北,原名新郝庄街。1982年拓建后,定名为朝阳街,因处明城迎晖门以东,故名,现已形成以服装为主的新兴商业区。以朝阳而名的有朝阳街及派生街巷6条。

  平阳路 明清时是太原通往山西南部的大道,称东官道。太原解放后(五十年代初),在原官道的基础上扩建,因系新建南路向南延伸段,曾称新建南路(南 段)。1982年9月,以古平阳府名命名为平阳路(平阳,现临汾市古称)。为市区南部之主干线之一,也是省城南下晋中、晋南、晋东南的交通要道。以平阳命 名的派生街巷有3条。

  大同路 原名新建北路,1982年向北延伸至太原第二热电厂,并将胜利街以北段以山西大同市名命名,更名大同路。

  恒山路 原名解放北路,1982年将太钢铁路立交桥以北段以山西省有北岳恒山,更名恒山路。

  迎新街 1955年,新华化工厂等企业兴建职工住宅区,为反映新中国工人阶级迎接新战斗做出新贡献的豪迈之情,定名迎新街。以迎新而名的街巷有迎新街、迎新路及派生街巷10条。

  职工新村 1952年,太原铁路分局等单位,在道场沟、剪子湾的南头沟、山角崖、奶头、杨树地兴建职工住宅区,故命名职工新村。以职工新村而名的街巷有新村路、职工新街及派生街巷4条。

  和平路 1953年筑成建设路,1955年进行展筑,命名为和平路,寓民主改革胜利,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之意。1956年将和平路向南延伸段,命名为和平南路,原路改称和平北路。以和平派生的街巷7条。

  兴华街 1971年在胜利桥西修建通往和平北路的道路,命名兴华街,寓意振兴中华。八十年代,在兴华街两侧新辟居民住宅区,称兴华小区。以兴华命名的居民住宅区片,分别命名为兴华南一里、兴华南二里、兴新北一里、兴华北二里;以兴华派生的街巷有2条。

  漪汾苑 为城乡建设部规划开发的示范住宅小区,1994年建成。小区内建有亭、台、楼、阁,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有汾水漪涟、花团锦绣之美,遂命名为漪 汾苑。小区有七组团居片,分别名:红叶里,以明清太原外八景之一“崛 红叶”而名;彤霞村,以宋天圣三年(1025年)并州知州陈尧佐在柳溪堤上建彤霞阁 而名;叠翠坊,以太原外八景之一“西山叠翠”而名;流碧园,撷取唐李白“晋祠流水如碧玉”诗句,及晋祠“流碧榭”匾额“流碧榭”、圣母殿前廊匾额“膏流碧 玉”而名;锦绣庄,取明谚语“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而名;烟波居,以阳曲八景之一“巽水烟波”而名;槐荫院,槐树为太原市树,以绿树成荫而名。或以明 尚书王道行建桂子园(又名小五台)有“槐阴亭”,取名槐荫。

  五一路 1951年,将原首义门街、新开路、松花坡、精营中街、新民头条打通合并拓宽,向北延伸至胜利街。1955年9月20日命名为五一路。取意自“五一国际劳动节”。

  解放路 此路是在原大南门街、南市街、活牛市街、麻市街、师范街、坊山府街、小仓巷、大北门街及大北门外的土门街、上北关街等狭窄街道的基础上建成的, 为市内南北干道之一。1955年始建,由于城北是太原解放最早的地区,故命名为解放路。后向南延伸至体育馆,将大南关街、小南关街并入,称延伸段为解放南 路。

  建设路 1953年在明府城东城濠位置上修筑而成。修建该路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因命名为“建设路”。1955年展筑延伸后更名为建设北路,向南延伸段称建设南路。

  迎泽大街 明太原城共开八门,南面二门为迎泽门(大南门)和承恩门,取“承迎皇恩国泽”之意。1956年将迎泽门外原护城河以南的一条不足6米宽的土马 路即“晋西汽车路”拓建成大街。因该街正处于迎泽门外,故命名五一广场以西至迎泽桥东一段为迎泽大街。七十年代后期向东延至太原火车站。1996年桥西段 建成后,称迎泽西大街。


  --------------------------------------------------------------------------------
  南郊区地名

  小店 镇、村名。处宋太原府南官道与平晋城西官道交叉处,因集市繁荣,商 贾设店,故名。古属太原县晋安乡,名永安堡,俗称凤凰堡,以街巷形似凤凰而名,现为南郊区政府驻地。《资治通鉴·后晋纪》“张敬达将兵三万营于晋安乡”即 此。清《太原县志》作小店镇,曰:“小店堡本永安堡……乃太原四达通也。”宋《大诏令》:“今既荡平(晋阳),当令众庶,永保安宁。”是为取“平晋永安” 之意。

  北格 镇、村名。古称新街镇。村有魁星阁,俗称大阁寺。明代洞涡水暴涨,将镇冲为两村。大阁寺北称北阁,寺南称南阁,演变为南格、北格。清《太原县志》尚称为北阁、南阁。

  晋祠 镇、村名。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因传为古唐地,曾名古唐村,现晋祠北极阁尚有题刻“古唐 ”。此地建有奉祀晋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宇,而唐叔虞祠亦名晋王祠,村遂以祠名。

  黄 陵 乡、村名。曾名王陵城。《太平寰宇记》:“太原县王陵城,有晋太原王司马辅冢存。”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为国,封司马瑰为王。咸宁三 年(277年)改封司马辅为太原王。太康五年(284年),司马辅亡,葬于此地,因称王陵。王、黄音近,讹为黄陵。清《太原县志》:“王陵城在汾水东旧县 东北,今名黄陵村。”

  刘家堡 乡、村名。俗称堡儿上,明吏部尚书王琼故里。相传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曾住柳林庄、监军庄,并在此筑堡屯兵,故名。

  孟家井 乡、村名。传说宋杨家将孟良曾于此地屯军,凿井取水,故名。宋代为著名瓷器产地,称孟家井窑,亦称榆次窑。《永乐大典》卷5201:“瓷窑,在榆次县北六十里孟家井。按《晋阳志》云窑五十座。”孟家井宋代磁窑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胜 乡、村名。十六国前赵帝刘渊在此筑城名金城。后城废,用为村名。《中州集》载:“金王万钟,住于平晋金城里。金城,刘渊筑。”元称金盛,明始称金胜。清《太原县志》记载:“大云寺在县西北十二里金胜村。”

  亲贤 乡、村名。古称凤凰村,道光《阳曲县志》记名“亲贤村”,取《四书》“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之意。

  孙家寨 以姓氏而名。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其它属于“九营十八寨”流传至今的村庄还有贾家寨、武家寨、梁家寨等。

  草寨 处汾河草滩。曾屯兵扎寨,故名草寨。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后洪水泛滥,穿寨而过,将村寨分为二,河西称西草寨,河东称东草寨。

  小站营 明代因“国家边费甚大,欲省转运之劳”而兴屯田。时太原县屯田有四处,即东庄屯、小站屯、马蔺屯、马圈屯,小站屯即此。后演变为小站营村。是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

  东庄营 俗称东庄堡儿。处晋水东,西邻东庄村,故名。明晋府屯田东庄屯即此,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

  圪塔营 明太原左卫屯田之营,是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两个点将台形如圪塔,故名。点将台、营东、营西及校场遗址尚存。

  张花营 处张花村西。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9年)曾设营驻扎军队,时有练兵场,今有饮马坑遗迹。明太原左卫屯田营之一,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清《太原县志》作张花堡。清划归徐沟县称张花营。1948年划归太原县。

  大村 传说村有回龙寺,村北有青龙河,五条街道呈龙形,村南有龙窝地,故名卧龙村。明代,官府忌卧龙村名,改称大(读音dai)村。

  城西 处****晋城遗址西,故名。

  马练营 相传为****晋县屯军教场,操练军马营地,故名。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

  晋阳堡 处晋阳古城遗址边沿盐碱下湿凹地,宋设永利监,管理盐业。清《太原县志》所称之“盐堡”即此。亦称晋阳堡。

  东关 唐、五代晋阳城东关,宋初城毁后在其遗址形成村落,名东关村。

  古城营 处晋阳古城遗址。宋末立村,称归德村,俗称“古城”。明宁化府屯田有二处,为古城屯、河下屯,古城屯即此,故名古城营。

  南城角 处晋阳古城遗址西南城拐角。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毁晋阳城,难民避居晋阳城西南角高阜处,始立村名贤富村。明洪武八年(1375年)更名南城角村。

  东城角 处晋阳古城遗址东城角,故名。

  五府营 1994年版《太原市南郊区志》载,五府营“相传太原、大同、平阳、潞安、汾州五府,因战事曾在此扎营,故名”。

  河下村 处晋阳古城西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焚烧晋阳城,五年引汾水灌晋阳城,此处为引水河道,后形成村落,名河下村。清乾隆年间风峪沟山洪暴发,穿村而过,分成两村,为北河下、南河下。

  瓦 窑 处古潜丘故址。《尔雅》“晋有潜丘”,即此。成化《山西通志》载,相传潜丘“长四千三百十步,广三千一百二十步,周围一万五千一百五十步,高四 丈”,“隋开皇三年于丘上建大兴国观”。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修惠明寺塔,取其土作瓦,潜丘遂湮。而工匠以烧制砖瓦,渐定居成两村,按方位称北瓦 窑、南瓦窑。

  赤桥 以村中有赤桥而名。村观音堂碑文:“石桥村曾名刘村、韩村。”相传春秋战国时,智伯家臣豫让潜伏石桥下,行刺赵襄 子未遂自刎,遂改名豫让桥。明万历《太原府志》:赤桥“在太原县西南七里晋水上,智伯引水灌城。初名豫让桥,至宋太祖凿卧虎山有血流成河,故改今名”。

  西镇 相传春秋战国时,豫让刺赵襄子未遂,自刎赤桥,豫让头沿智伯渠漂流至此,故名豫头镇。镇南阁上刻有“古豫头镇”。因处智伯渠西,清时已更名为西镇。

  花塔 以寺而名。唐贞观八年(634年)村中建寺及无垢净光佛舍利塔。佛塔又称华严塔。花、华古均作华。寺以塔名,而村以寺名。

  王郭 据村《真武庙碑记》,北齐斛律金被封咸阳王,在此建别墅,修城郭,即咸阳王城郭。年久城湮,形成村落,乃以王郭为名。

  南、北大寺 以寺而名。清《太原县志·祀典》:“崇福寺在县南五里大寺村,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僧永安建。”寺北之村俗称北大寺,寺南之村俗称南大寺。清《太原县志》作上大寺、下大寺。

  黄贝庄 处柳子沟中岔山坡,傍天龙山。天龙山附近曾发现远古海洋生物石燕、长身贝等化石,故名。

  明仙 处明仙沟,以寺而名。清《太原县志》作明仙村,又曰:“明仙寺在县西南十里龙山,金天会三年(1125年)僧净慧建。”

  柳林庄 相传古时此地草木繁盛,绿柳成林,故名。后洪水穿村而过,分为两村,按方位称东、西柳林。明万历《太原府志》:“契丹自雁门入至太原,遣人谓敬瑭……‘吾三千里赴义,义当撤头。’乃筑坛晋阳城南,册立敬瑭即皇帝位,国号曰晋。”即此地。

  监军庄 又名将军庄。五代时,后汉高祖刘知远为后晋太原守将,曾于此驻军,故名。

  武宿 原名永兴村。宋为兵马教场,处通往榆次必经之路,驻军巡守,更名武宿。

  畔村 邻****晋城,以相伴之意,故名。处平晋城遗址北者为北畔,南为南畔。清《太原县志》:平晋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废晋阳县,毁晋阳城,于晋阳故城北筑新城置平晋县。咸平四年(1001年)设永利监”,即此。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为洪水所淹。

  南黑窑 宋太平兴国年筑平晋城时,城南多设砖窑,因成村落,故名。

  寇庄 清道光《阳曲县志》载:莱公别墅“在城南八里”。相传宋相寇准封莱国公后在此建有莱公别墅,清时官场、花园、土地庙遗址尚存。以花园东、西、北立三村,名东寇庄、西寇庄、北寇庄。

  老峰 曾名恭园坟,以明晋王朱棡谥号恭而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四月,朱棡薨,葬此。道光《阳曲县志》载,明晋恭王墓“在城东南二十里,黑驼山南老坟村”。1951年称东坟。当地方言坟峰谐音,1970年称东峰。为别于朱棡第五子朱济焕坟地,称老峰。

  西峰 曾名新坟上。明宁化王朱济焕坟地,为别于晋恭王坟称新坟,因处晋恭王坟西,亦称西坟。坟峰谐音,故名西峰。

  东峰 明晋恭王朱棡五世孙端王知烊墓地,因处恭王墓、宁化王墓之东,故名东坟。坟峰谐音,故名东峰。

  北营 处****晋城遗址北,为宋屯兵军营,故名。

  东、西太堡 原名太堡庄,为汉清河太后的堡子,故名,有清河太后墓。唐贞元间(785年~805年)建太堡庄千福寺。以寺分为东西两村。清道光《阳曲县志》记曰东太堡庄、西太堡庄。民国初年称东太堡、西太堡。

  狄村 以姓氏而名。唐宰相狄仁杰故里。道光《阳曲县志》载,狄梁公故里碑,“在狄村官道西,康熙年知县戴梦熊立,道光六年邑人张廷铨重修”。碑北,原唐梁国公祠旁有一古槐,传为狄母手植。道光六年(1826年)邑人张廷铨撰记立石,题曰“唐槐”。

  马 庄 古时牧草茂盛,曾为牧马地,故名。村边有明河东悼怀王和襄阴安惠王墓。古时马庄以烧制琉璃瓦著名,现有窑址和模型。道光《阳曲县志》作马庄镇,又 曰:马庄镇芳林寺,“宋熙宁二年(1069年)建,殿庑中佛像悬塑神奇,明末稍为流寇所毁。国朝僧清万增建洞阁十五楹,道光六年(1826年)村人运同职 刘玳等捐募重修。寺前坊题曰‘熙宁古寺’。”芳林寺1979年移至晋祠。

  界河湾 处太原县与榆次县交界处河湾,村南为界河,故名。村人传称为“太原县飞来地”。

  伞儿树 处古百里黑松林丘陵地,俗称黑松坡。松坡有株千年古槐,树冠如伞,故名。道光《阳曲县志》或作伞儿树村,曰:“伞儿树,距城三里。”

  淖马 相传隋末李渊巡山至此遇雨将马淖住,只得从坡前返回;宋呼家将路过亦遇雨将兵马淖住,夜宿烧窑洞中(俗称呼呼洞),故名。道光《阳曲县志》记载,淖马村神清观,“地艰于水,左山下甘泉夜涌”云云;又曰“旌德怀安王墓,在县北二十里淖马村”。

  剪子湾 处沙河湾,曾名沙河村。清代山东铁匠在此设炉打制刀剪,其剪子锋利无比,远近闻名,因称剪子湾。

  占道 原名九龙沟。九条水沟(水沟子、东湾沟、西寨沟、寨沟、阳坡沟、场后背沟、阳凹沟、西河渠沟、长桥沟)围村,故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侵略军称行道。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称占道,沿称至今。

  祁家山 处古松柏林地。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镇筑太原城,有祁氏监工组织伐木,定居成村于故山林,俗称祁家山。村居两山,东山为东祁家山,西山为西祁家山。

  罗城 以城为名。《五代史》:“周师攻北汉,栅木为城,谓之罗城。”《读史方舆纪要》载:龙山城,宋毁,“西南外有罗城,以御西山之水,俗呼为长龙城,今有罗城镇”。清《太原县志》记作:罗城村,在县西北。

  义 井 乡、村名。村有八角琉璃井,水清似玉,称玉井,后演变为义井。清《太原县志》作义井,又记村名来历为:“元武管婴年十七未嫁,至正间避兵,其父被 执,女奔救,请以身代父释。女绐曰:我有金藏井边。众掘果得,争取之,女即投井死。后人因名其井曰烈女井。”即此。有义井新石器文化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古寨 原名姑姑寨。传说后汉高祖刘知远族妹嫁此村,后刘称帝,村称皇姑寨,又称姑姑寨。为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清《太原县志》称为古寨村。

  南、北堰 分别处沙堰南北段而名南堰、北堰。清《太原县志》:“沙堰,在风峪口,先年筑,以障风峪暴水。”

  南、北阜村 处汾河滩,古黑水河两岸。南岸明代称南河滩,北岸称北河滩。清《太原县志》称为南阜、北阜。解放后五十年代,南阜、北阜村东移二里,沿用旧名。

  开化 处开化峪口,故名。清《太原县志》:“开化峪在县西北十里余,造砂锅,出石炭、石灰。”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在此建佛寺,敕名开化。隋仁寿初(601年)改名净明,唐武德三年(620年)复改为开化,清称法华寺。

  王家坟 村北有王琼墓,故名。清《太原县志》王家坟条记曰:明“吏部尚书王琼墓,在县西北七里蒙山之麓,敕建”。即此。

  阎家坟 因清经学家、考据学家阎若璩祖坟地在此,故名。

  石庄头 原处蒙山,名石堂头,因傍北魏彭城太妃墓志石,故名,俗称石庄头。清《太原县志》:“北魏彭城太妃墓志石,在县北十五里石堂头村,北齐神武帝妃、尔朱荣女。”1969年徙今址,沿称石庄头。

  邵村 以古城堡而名。传说北魏国子祭酒邢邵于此筑城堡,名邵城。其村有二,处邵城故址北者名北邵,西者名西邵。

  北郊区地名

  上兰 镇、村名。处汾河东,二龙山下。古时,河滩马兰花茂密,村名兰花村。后河滩被淹没,兰花绝迹,改名兰村。为别于村东南之另一兰村(今属新城乡,名下兰),故称上兰。村旁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和古“太原八景”之一“烈石寒泉”。

  涧 河 乡、村名。处涧河北岸,原由东向西排列七个小村,即罗家湾、张圪老、河湾、枣林、三家店、刘家街、郑家湾。清初,官府为便于管理,将沿河七村合 并,定名为东、中、西三个涧河村。罗家湾即东涧河,中五村为中涧河,郑家湾为西涧河。道光《阳曲县志》作东涧河村、中涧河村、西涧河村。

  西 铭 乡、村名。原名西明村。相传古时村有观音堂庙,建有钟楼,庙前有“莲花池”。农历每月初三后的几天,当日落时,登钟楼可赏月映莲花,人称此景为 “西明古月”,故以为名。后钟楼塌,莲池淤,古景无存。村民为铭记古景,改村名为西铭,后又分村,名小西铭。道光《阳曲县志》作西鸣村。民国重印道光《阳 曲县志》作大西铭、小西铭。

  新城 乡、村名。《永乐大典》卷5200载,明代,在府城北关城西建土城,以居营士,名新堡,即此城。道光《阳曲县志》作新城村。

  摄乐村 相传五代时,后唐与后梁曾混战于此地,村被夷为平地。后人在废墟上建村,明称铄落村,为名不雅,谐音为“摄乐村”。清《太原县志》记为摄乐村。

  呼 延村 元称呼延社,道光《阳曲县志》作呼延村。相传此地为宋将呼延赞的养马场。村建于呼延氏宅院地址,以呼延为名。《永乐大典》引《元一统志》:“呼 延社,在阳曲县西北,元魏时部族之地也。”《元和姓纂》:“呼延,匈奴四族有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明万历《太原府志》载,呼延赞“阳曲人,以积功 累官康州团练使。性忠勇,遍文其体为‘赤心杀贼’字,至于妻孥仆使皆然。诸子耳后别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呼延村名当源于北魏时呼延部 族集居地。

  芮城 传说五代时,在汾水湾建小城堡,名内城。《永乐大典》卷5204载:“内城,已废。”成化《山西通志》亦作内城。道光《阳曲县志》记作芮城。芮或即蠕音转。《通鉴·宋纪》胡三省注:“芮芮,即蠕蠕,魏呼柔然为蠕蠕。”疑芮城北魏时为柔然(茹茹)族集居地。

  土 堂村 因村西大佛寺有高敞的土洞而名。道光《阳曲县志》载:“土堂村大佛寺,金泰和五年(1205年)建,旧名净因,内有土洞殊高敞,因名土堂。”据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修土堂阁楼记》载,汉时土山崩坏,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传为山崩佛现,乃佛教“净土”,故在此建寺,以 “净土之因缘”名净因寺,俗称大佛寺。据考证,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村 处隋炀帝为晋王时所开“杨广道”边,通天门关中途歇脚地,曾设有驿站,故名薛(歇的谐音)村。后分为南、北两村,北为上薛村(现属柏板乡)、南为下薛村。清道光《阳曲县志》作上薛村、下薛村。

  西 村 传说原名吕秋庄。唐贞观年(627年~650年)改名“拧服村”。宋徽宗时改为“拧福村”。元朝时遭两次水淹,明洪武末年又改名为西村。原属阳曲 县,今属北郊区,为清初著名思想家傅山故里。清道光《阳曲县志》载:“傅徵君故里在城西三十里西村,其居有青羊庵、霜红龛、虹巢诸名。”

  北山头 处阳兴河北岸土山头上,故名。汉御史薄彦徽故里。道光《阳曲县志》载:“薄御史故里,在堡符都北山头村”,“汉轵侯薄昭墓,在县北三十五里北山头”。

  皇 后园 道光《阳曲县志》作皇后园村、皇后园镇,又曰:薄太后驻跸处“即今皇后园村”。又传,新莽时,刘秀败走南阳,王莽兵追至现皇后园村,刘秀求一姑 娘相救,姑娘用鸡笼将他盖住,坐在上面用衣裙遮住鸡笼仍做针线活。追兵问时,姑娘故意支走,刘秀得救,感恩不尽,立誓说日后登基定封她为皇后。后刘秀果做 了皇帝,派官员来接姑娘,姑娘已死。刘秀封她为皇后葬于此地,在坟前植树种花如同花园,故名。

  晋庄 原名刘庄,道光《阳曲县志》所记明晋藩“宪、庄、靖、怀四王墓”在县北三十里刘庄,即此,俗称大坟上。后以“晋庄王墓”碑记改名为晋庄。民国重印道光《阳曲县志》已作晋庄村。

  大王村 村东有明颖国公傅友德墓,俗称王墓,故名王村。傅墓丘大于小王村的坟墓,称大王村。

  风 声河 处玉门河边,村中有金阳寺,寺院石壁有一石缝,古称“风穴”,五步外可听到风声,故名。道光《阳曲县志》载,风穴“在城西二十里,石壁有穴,下 建庙。相传神至则穴内有声,去则否。明郭恬题风穴诗:‘古祠王岭下,一穴百虚中。独擅吹嘘力,因知神妙功。时闻疑沸水,秋至若鸣虫。造化有奇秘,探之渺未 穷’”。即此。

  镇城(天门关) 处天门关镇城遗址,故名。相传宋杨家将镇守天门关,杨延景在此筑城堡屯军,为镇守天门关城池,取名镇城。道光《阳曲县志》作镇城村。

  关 口 处唐天门关故址,天门关道口西南为西关口村,道口东为东关口村。《新唐书·地理志》:太原府“阳曲县有天门关”即此。《永乐大典》卷5203载: “天门关,在阳曲县西北六十里,岚、管州故驿道也。赵宋旧关,戍兵。金置酒官。”乾隆《太原府志》:“天门、凌井一道相连,互为首尾,山之东尽为天门,去 城可五十里……山势险阻,旁有深沟,清初设有巡司。”道光《阳曲县志》作关口村,民国重印道光《阳曲县志》作关口村、东关口。

  固碾 村居汾河边,建有水碾,村庄和水碾地势低洼,有被河水漂没之虞,明代村民筑堤,保村护碾,取永固之意,名固碾村。因居民日多,分散居住,逐渐形成南北二村,位北者为北固碾,南者为南固碾。道光《阳曲县志》作北固碾、南固碾。

  杜家 处丘陵地,西与新店相连,村南为明宁河、康僖、安宪、温简等王府坟地。明晋王府曾派惠氏守坟,因称惠家。后惠氏徙居新店,杜氏接替惠氏守坟,改称杜家。成村后称杜家坟。以坟为村名不吉不雅,改名杜家村。道光《阳曲县志》作杜家坟。

  新店 为明代王府坟地。曾名永宁堡,取永远安宁之意。村处太原通北要道,距城20里,多设车马店铺,俗称二十里铺。明代商贾云集,店铺兴盛,为别于小店、北小店,取名新店。道光《阳曲县志》作新店村。

  谷旦 村有古坛寺,故名古坛村。古坛、谷旦音近而转。又传说古时村后瓦窑沟塌出一口“一击百里响”的景阳神钟,因未及时献官而获罪,官府差人抓捕村民,一妇女抱一母鸡躲藏在墓穴中幸免于难。后以母鸡“咕蛋”声为村名,演变为谷旦。道光《阳曲县志》作谷旦。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9-0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