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应该怎样建设宜居城市

  作者简介:郑延涛,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省情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总工会工运理论研究所负责人,山西财大兼职教授、MPA硕士生导师,省经济学会、省劳动关系学会、省国企党建研究会理事,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省城市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行政科学大会个人会员。

    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把太原建成现代化宜居城市。作为市民,闻之无不欣喜;憧憬未来,更是倍感鼓舞。同时,正如会议决议指出,宜居城市在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状况、人文环境等诸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欲达“宜居”,亦非易事。确立这一目标,首先意味着广大市民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历一个较长时期努力奋斗的过程。所以,立足市情“事实”,本着科学 “求是”精神,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十分重要。

    那么,从太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文化氛围来看,应把哪些方面作为我们今后宜居城市建设实践的主要追求呢?粗粗想来,笔者以为至少应该包括:

    扬长避短 发展经济

    山西是全国典型的能源和资源型经济区域,太原又是这一区域的中心和全国典型的重工业城市。以往这种地位曾使我们倍感自豪,但在旧的发展理念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它也使我市在资源、环境等许多方面与宜居城市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太原市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牞必须在改变经济结构、发展新型支柱产业上下功夫。作为城市经济,尤其是在大力发展服务业上做文章。说在这方面要扬长避短,是因为无论是一般的金融业还是物流产业,我们当前与沿海发达大城市、与地处交通枢纽的内地中原城市比,都不占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立足发展十分不易。故应避短扬长,从太原有优势的方面入手另辟蹊径,诸如有关方面已提出或着手准备的围绕煤炭行业的特殊金融服务、围绕煤炭职工的特殊保险项目,等等。在流通领域,我们也不易去涉足大宗普通金属、粮食贸易——因为我们既非主产地,也不在交通干线上。但我们可以利用本市、本省优势条件,设立煤炭、焦炭的国家级交易市场,不锈钢、铝、镁等特种金属交易市场,玉米、高粱等饲料粮、酿酒原料和全国小杂粮交易市场。总之,按照扬长避短原则,在上述这些优势方面若做得好,我们就有可能达成 “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目标。

    拾遗补缺 改善民生

    与市场竞争中的扬长避短不同,事关民生的有些短处是无法回避的,只能下大力气予以弥补。就我市情况而言,这主要是社会建设的欠账和基础设施的不足。从今后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来看,锦上添花的示范工程、标志性建筑固然不可避免,但更应关注那些直接影响广大市民居住、出行和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例如近期有关方面决定大规模整修或重新铺设全市若干严重破损的街道路面,这将极大改善相关区域数万职工的通勤和更多群众的交通条件,赢得各方赞许。只有这样,“宜居”才不仅仅是一个未来的目标,而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的现实,才能使广大市民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就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衷心拥护党和政府的决策,积极投身到建设宜居城市的实践中来。

    资源环境 做好“三节”

    纵观当今国际潮流,一个真正的宜居城市,同时也必然是一个节约型城市。否则,不仅迟早将陷于资源短缺窘境,同时在当今技术条件限制下,也迟早难免沦为一个环境污染的城市。从国内看,节能减排是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硬指标”,更是我省克服“三块短板”的攻关任务。就太原市情、民情而言,保护资源环境突出的任务是做好“三节”:

    节能。且不说当前全球性的能源价格上涨方兴未艾,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成本不断高企的组成部分。问题还在于如前述,高耗能难免伴随高污染,因而与宜居城市的重要内涵直接抵触,这也是我们太原在现今产业结构影响下,迄今尚不够“宜居”的原因之一。在本身就是能源大市的太原讲节能,首要的问题是转变观念。让长期身居煤海的太原人树立节能意识,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

    节地。由于我省山地为多,造成了人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对平坦地形的格外侧重和习惯性追求,以为“山区农村不平没办法,城里还能再不平?”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紧张和耕地保护任务。我市近年来的发展扩张一直向南进行,占用了大量的菜地和良田,而东西两山则因为是“黄土高坡”在发展规划中得不到应有重视。太原相对于我省多山的地形成为了一个“格外平坦”的省会,以致于骑车出行的市民比例大、乘车者比例小成为公交公司经认真分析后得出的致亏因素之一。事实上在国内外不但有很多历史悠久的“立体”山城,而且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倚山而建的“带状城市”、绕山而建的“环状城市”均因其更有利保护环境、符合生态要求而备受推崇。就今天国内外普遍为城市扩张大量占用土地所困扰和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而言,这种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更应为我市及全省在推进特色城镇化中加以借鉴、予以重视。

    至于节水,就更是关系太原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我省人均水资源排全国倒数第二,是山西的致命之短。现世界发达国家在大城市多是双路送水,其中一条是供冲洗、喷洒的净化中水,由于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而在我国城市,一方面是面临更为严重的缺水乃至“水荒”,而另一方面厨房水龙头和厕所马桶在流淌着同样的净水,迄今鲜见有城市双路供水。究其原因,均称是为高昂建设成本所困,财力不济无法解决。如果说在过去这确是重要原因的话,那么今天情况已有很大不同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游资急剧增加,加上大量外资,我国经济已从资金约束向资源约束转变。在此情境下,只要项目好,加之必要的市场推介和合理组合,通过合资、股份制等形式,资金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城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循环使用就属于典型的此类项目。近些年来,已先后有外资水务公司参与到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水资源开发、管理工程中,用中国的水挣中国人的钱,取得良好效益,甚至借此挽其国内母公司于危亡,充分证明了此类项目的吸引力和组织国内外资金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城市水资源的可行性。若因工程浩大,一时不可能广泛敷设第二套供水系统于千家万户,可如我市化工区、太钢所做,在中水水源与工业企业聚集区、冶金、电力等特定用水大户间铺设专供管道,以中水先行解决生产的巨大水耗。据有关部门介绍,我市经净化处理的部分中水由于输送能力不足只好白白排掉,浪费了本可进入循环使用的宝贵资源。可见此类项目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已极具紧迫性了。建议省市有关部门尽快将其纳入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项目中。与此同时,在现阶段可分领域适度调高水价,以市场规律抑制对水的过分需求及浪费行为。如果节水不如耗水、吨水不如一个豪华装冰激凌价高,那又怎能期望全社会能有一个积极而健全的节水意识呢?

    友善开放 树立形象

    当今世界各国建设宜居城市者,大凡有两种指向:一是惠及现有市民,二是吸引新市民。对于我国国情来说,虽然出于后条考虑者还在其次,但在今天的开放形势下,外在形象仍然是宜居城市不可忽略的问题、可贵的无形资产。如同现实的强势地位易产生优越感一样,地理和人文上的封闭历史也会滋生保守、排外情绪。即使在开放浪潮的冲刷之下其负面色彩已大大褪去,积极开放精神的养成也仍须一个逐步过程。特别是当我们把包括旅游在内的服务业确立为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时,就更需要全社会及公众树立高度的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意识。对此,保守、排外情绪无异是一种思想毒素。山西的旅游业讲硬件,人人自豪:我们不是有占全国70%的地上古建筑吗?我们不是还有……吗?然而若以对外来游客的友善程度、以为他们提供的便利程度来衡量,我们是否也还可以那么自信、自豪而无需汗颜呢?我们可以把大路修得笔直,但为什么却再不肯费些微之力在旁树一个指路标牌?对于一个外来人来说,置身此地和“走投无路”又有何异?虽然现在大家都在讲发展旅游的重要,但环顾四周,我们的城市和公众恐怕还缺乏旅游城市的应有氛围与相应姿态。不久后,太——中——银铁路和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山西段的通车将彻底改写山西地理封闭和交通落后的历史,也将根本改变山西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太原作为全省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应为迎接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早做好准备。三晋大地历来民风淳朴,即使是在“无商不奸”的传统认知时代,晋商的“诚信为本”仍为今天市场经济下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相信我市公众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必能弘扬光大并有所创新,从而为太原“宜居”城市形象注入友善、开放,包容、和谐的精神元素。

    祝愿太原迈向“宜居”的步伐踏实、从容、坚定!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郑延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5-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