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介子推隐居孤山的探析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从今年开始清明节放假一天,令人颇感欣慰。许多谈寒食的文章,都将寒食与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联系起来,说寒食节因介之推故事而来。这使人回想起中央电视台曾播映的《东周列国·春秋篇》《重耳返晋》一集中,将介之推不以功邀赏而负其母隐于绵山、最后被烧死的故事,渲染得十分感人。加上我国自古至今有寒食节及寒食禁火之说,更给这个故事增添了生命力。这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故事,不但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而且将永远流传下去。可惜的是,这只是一个美妙而动人的传说,史实却并不如此。

    寒食禁火之俗,《周礼·秋官》曰:“司煊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这说明禁火乃是周朝时已有的旧制,因为季春将出火。此禁火是因天上的星辰之火,而不是指地上的烧山之火,与后来传说的介之推故事并无关系。所以古人关于寒食数有 “禁其烟周之旧制”之类语。寒食在夏历三月,清明节前,时间正是“仲春”之末、“季春”将始,而介之推并不死于这个季节。史书只记载介之推逃隐山中,并没有说他被烧死,此查《左传》《国语》和《史记》可知。介之推被烧死的说法,始见于汉代刘向的《新序》:“(介之推)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此后数有杂传之书也沿用此说。东汉蔡邕的《琴操》则进一步说介之推五月五日被烧死,晋文公重耳下令以这一天为寒食日,不得举火。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来说,五月五日是端阳节而不是寒食节了。《后汉书·周举传》有并州刺史周举取消寒食之说,分明说在“盛冬”,魏武帝曹操曾颁《明罚令》以禁寒食,也明确说在“冬至”后,皆非二三月间,更非五月五日。此均可见寒食因介之推焚死介山之说之不可信。

    另外,传说中介之推所隐之山,即介山,现在一般都认为在山西中部的介休,也同样是一个传统的误会。有人说介之推隐于介休之绵山,是因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语,晋时杜预注“绵上”一词,说“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绵上”,后来人们便据此说介之推所隐之山在介休。后人甚至还在介休的绵山上建了介子庙。还有不少较为严肃的书籍也说介休之名即是因介之推隐居绵山而得,都是不着边际。介休,春秋时期叫邬县,秦时改名界休县,汉时或名邬县,或名界休,到晋时才改作介休,可知介休的“介”字,与介之推的“介”字风马牛不相及。《史记·晋世家》载:“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是说介之推隐于绵上后,该山便改名为介山。其实,春秋后的介山,不在晋中介休县,而在河东的汾阴县。《汉书·地理志》:“汾阴,介山在南。”《武帝纪》载汉武帝“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而诏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扬雄《河东赋》所记更明确,序曰:“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赋不但云“於是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于介山”,且又云“嗟文公而愍推兮”,说汉武帝在此叹晋文公而愍介之推。可知介之推所隐之介山,为汾阴介山。乾隆《蒲州府志》载:“上有之推祠。”汾阴介山,就是现万荣县境内的孤山,《山西通志》记此山云:“介山上有神庙,庙侧有灵泉。”至于介休介山,则是后来才有的叫法,同山上的介子庙一样,是后人轻信了杜预之注的原因。如今又有人以介休介山有介之推庙,反过来证明介之推曾逃隐于此并被烧死,自然更无道理。以情理度之,介之推负其母隐于距曲沃不远的汾阴绵上,是较有可能的。因为曲沃距介休好几百里远,介之推既无车马可乘,更无现今汽车火车之便,背着他的老母怎么能跑到介休的绵山。关于介之推所隐之地,晋《太康地记》《地道记》和《永初记》都记载说在汾阴介山,可惜后人未予重视,只看重《左传》,不幸却被杜预注释错了“绵上”的地名。

    因了杜预的错误,因了脱离史实的“相传”,而使人们多以为寒食节与介之推有关,发生地在介休绵山。寒食习俗相沿持续两千多年了,已成一种悠久的传统,文人墨客们还因此写了不少诗文,也就不必纠正此错而煞风景。有人要争取“申遗”,也无不可。但习俗归习俗,史实是史实,作为学术研究,绝不可为了习俗而不顾史实。本文作者:马斗全 

介子推隐居孤山的几个地名探析

  近一个月来,我们反复拜读了马斗全先生的 《历史的误会》(见200841 《山西日报》C3版)一文,该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就是为了证实和说明一个争议很久的历史事实:介子推隐居之地不是介休绵山,而是汾阴(今万荣)绵山(孤山)。

    我们非常赞同马先生的观点,之所以也认为介子推隐身之地应在万荣孤山,缘于孤山周围至今尚有相关的地名遗址和传说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有关部门曾来孤山半腰的万泉乡做过地形、地界、地名的普查确认。县上工作人员所带卫星拍摄的图纸准确度极高,图上每一个村庄,每一户房舍,每一块梯田,就连每一棵大小树木都十分清晰可辨,让参加确认工作的乡村干部及部分老者惊叹不已。

    经过实地比对,绝大多数地形、地界、地名都得到了确认,但有几个地名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让我们记忆较深的有:是“调咀”还是“吊句”;是“桃树沟”还是“逃出沟”;是“别家坟”还是“介家坟”;是“杨树岭”还是“应出岭”等四处。

    当时,参加确认工作的几位老者提出:这几个地方都是介子推当年在孤山隐居、活动的地方,地名应依次为 “吊句”“逃出沟”“介家坟”和“应出岭”。几位老者还进一步解释说:“吊句”和“应出岭”都在山梁上,向南直通孤山顶峰,与后洞(指孤山北麓阴坡地带,属县国有林场管理)一样,都是介子推与老母隐居孤山时的活动范围。当年晋文公(重耳)派出人马到孤山寻找介子推时,曾在这两个坡梁上(当然还有其它山梁高地)让人轮流向山上喊话,请介子推出山。官兵们认为,介氏母子应该从这条山梁上下山。故官兵们在空旷的山梁上拉长声音喊话,并且持续了好几天。因而得了“吊(当地方言:吊含有长的意思)句”和“应出岭”之名。“逃出沟”是官兵们经过多天寻找,喊话未果,决定放火烧山时的退逃之路,“介家坟”则是埋葬介氏母子尸骨的地方。

    上面提到的几个地方除后洞外,都属于万泉乡林山村地界,以前我们曾多次到过这些地方,但很少留意。近些天,我们读了马斗全先生的文章,又一次翻阅了卫聚贤、陈振民等先生的有关论述,再一次来到林山村,对这几个地方实地观察考证。

    正如村里几位老者所讲,孤山南麓为阳坡,草木凋零,介子推当然会选择在孤山北麓草木茂盛的地方隐居生活,“吊句”与“应出岭”隔沟相望,都属于山岭高地,不仅两边互相喊话 (即当地说的吆喝)都能听清,而且也能传到孤山半腰。那天,我们在“应出岭”这边坐在地上小憩,“吊句”那边一位牧羊人吆喝羊群的声音,或偶尔吼几句“乱台”(蒲剧)的声音,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逃出沟”在“应出岭”左下方向,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下去十分方便。沟内有几块平整的土地,地边崖根有几个自然形成的“U”字型通天山崖,两咀崖之间宽的有十来米,窄的也有好几米,且崖高数丈,崖上尽是残垣土壁,并无半根柴草,好像天然屏障一般。这样的地形、地貌,既适合隐居,更适合避火,即使山上火焰再高再大,也不会烧到这儿。况且,从“逃出沟”向下尚有几条小道通往沟底。难怪老者们说:“逃出沟是当年官兵们放火烧山后赖以避火退逃、观察山上情形的地方。”

    “介家坟”距“应出岭”约二华里,位于林山村尉家岭与黑子沟之间的一条山梁上,也直通孤山顶峰。坟地约一亩见方,南依孤峰,东西两边皆为深沟,山上林木茂盛,两边涧水环绕,实为风水宝地,是传说中介氏母子死后的安身之地。有人叫它为“别家坟”,意指不是当地人家的坟地。而“别”与“介”音相近,因此,也有人叫“介家坟”。

    民间传说,与介子推同时侍奉晋文公(重耳)出逃时,有两位忠臣,一位卻姓,一位祁姓,他们在朝忠心事君,更十分敬重介子推不贪功劳、忠孝兼备的高贵品德。介子推死后,他们奏请文公恩准,连续数日不远百里,从晋国国都(今绛县)专程到孤山为介子推母子扫墓。晋文公念其二人忠于国君,诚于朋友,命人在孤山建子推祠,以方便人们祭奠,免除二人每年清明节为祭奠介子推的舟车劳顿之苦。后来又取二人姓氏中的“阝”偏旁,赐予“赤”字为“郝”姓(以示赤胆忠心),表彰二人的功德,这就是现在百家姓中“郝”姓的由来。

    我们这一带每年清明节扫墓时,家家户户都要带上“子福”馍。据说这是因为介子推被烧死在孤山后,晋文公后悔不迭,曾追封介子推为护国公大将军,并专门制作了大将军头盔置于朝堂之上。他每年前往孤山为介子推扫墓时,必然带着这顶头盔在坟头祭奠,含有告慰忠烈英灵之意,而避忌烟火,不烧纸钱。因此,形成了晋南一带清明节蒸“子福”(子福馍的形状与文公赐于介子推的大将军头盔形状相似)纪念亡灵的习俗。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忠孝难以两全,而介子推居功不自傲(有割股奉君之大功)、不贪图富贵(与母亲一起隐居孤山)的高风亮节,被人们尊称为忠孝双全的典范。

    著名考古专家李伯谦先生说,千百年来,经人们口口相传的历史,是十分珍贵的。它们的珍贵之处,就是这些传说有口传、有遗址,我们的责任就是通过探索考证,让传说变为史实。基于此,我们愿将自己所了解的介子推隐居孤山的传说、遗址通过贵报公诸于世。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让介子推隐居孤山的传说得到证实,让有关遗址得到深层次的考证,让历史的误会得到澄清。 

山西日报20080520王成林 尉培荣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5-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