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佛文化在榆社

  在我省晋中东南部的榆社县城迎春大街上有一座博物馆,馆虽不大,但在县城能有这样一座像模像样的博物馆也是品位的象征,更是文化底蕴深厚的结晶。当我们走进馆内的佛教石刻造像厅时,面对或站、或坐、或卧的佛像,无不被其传神的雕凿技艺所折服、震撼。曾有专家称其为:“榆社佛教石刻造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颗名珠”,也是佛教发展、传承的灿烂之地。看着这一尊尊或大、或小形态各异的佛像,就如同进入了扑朔迷离的佛教世界,他们用肢体语言,把深奥的法理表现于一招一式,越千年而不变。他们从山野石窟、残垣破庙、寺祠地宫中,像当年赶赴法会一般,集聚到这里,给今人讲法,给今人讲史,展开了千年之间的沟通。石刻厅的开发,为佛找到了安身之所,也为后人认识佛教文化的奇奥和精深开辟了一处艺术与历史的窗口,正所谓:百佛厅中问道处,千年石刻有禅意。在古朴厚重的小城,阅读古朴厚重的佛文化实在是一件美事。

  榆社佛教文化遗存规模宏大

    榆社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大沟深,林茂水长,是佛教发展优选的胜境。这是今人用现代的眼光来解读、追溯榆社佛教遗存广布的原因。境内名山、高山都建有窟、寺、庙、祠,真有名山都让僧占尽之势。小村有庙,大村有庙又有寺,旧时的县城由于寺庙林立,曾被誉为“小西天”。截至目前,现已发现有佛教石刻遗存的有26处,有的石窟佛像多达千余尊,大的丈余,小的几寸。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4处,其中有石窟、石刻22处,造像塔4处。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收入馆藏300余件(尊),被盗卖流失的难以计数。走在榆社古老的大地上,不小心碰倒的是佛像,踩塌的是地宫。2001年,在福祥寺修缮中,发现一地宫,一次出土75件南北朝精美石刻佛像,轰动全国。2002年,在原大同寺遗址出土150件北齐至隋唐时期的石刻佛像和泥塑佛像,曾为我国佛教考古史上的一大盛事。光绪年的《山西通志》记有榆社十大名寺,其中对大同寺的记载是:“大同寺,在榆社县东南,永平十年建,内有阿育王所造舍利塔。”从建造年代上说,比洛阳白马寺还要早一年,应是佛教初传我国后首批建筑的寺院。据传和史料记载,大同寺内还建有真身舍利塔(即释迦牟尼舍利),其塔有二说,一说是阿育王所建;二是隋文帝所建,隋文帝为给母后庆寿,在全国兴建了百余座塔,其中有真身舍利的有21塔(有说19塔),大同寺舍利塔就是其中之一,并与陕西法门寺塔齐名。

    榆社的石刻佛像,从南北朝到明清时期都有,其中南北朝和两晋时期的居多,时间跨度很大。从一地便可揽历朝的石刻佛像发展史。细心人还会发现,出土于大同寺的佛像,大多是有佛头没有佛身,也可能与大同寺的消失有关。在我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四次佛难,就是史书上说的由帝王发动的三武一宗禁佛事件。第一次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崇信道士寇谦之的太武帝,怀疑沙门会通乱民,有意谋反,在崔浩的怂恿下,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断然下诏,焚毁境内全部佛像与经典,坑杀所有沙门(传教士)。第二次是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年),经过著名的三教论争,宣布儒教为三教之首,废佛道二教,还僧尼三百万。第三次是唐武宗。公元843年,笃信道教的唐武宗,把国家经济困难的原因归咎于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于是在道士赵师真的怂恿下,下令拆毁寺庙4600座,还俗26万人,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大的浩劫,史称 “会昌法难”。从此,佛教元气大伤,国家形成尊儒崇道的局面。第四次是后周世宗禁佛。显德二年(955年)世宗诏令禁佛,全国共废寺院3336所,从此形成了佛教北方衰落、南方发展的格局。榆社大同寺究竟毁于何年?是否与四次法难有关,现在还无从考证。但从佛教出土时的情景和佛像见首不见身的反常状态看,可断定是法难的象征。因为传统的佛像雕凿构图造型共同点是,无论大小,力求整体完美,首尾齐全。但令人不解的是,那么多有大有小的佛身埋于何处?原址发掘既不见残身,也不见碎片,成为千古之谜。

  馆藏佛教石刻造像艺术欣赏

    县级开设博物馆的不多,由佛教石刻组厅展出的更是寥寥无几,尤其是厅内佛像众多,年代续接完整,雕凿技艺精湛,更为令人赞叹。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佛教石刻造像,虽然我们不能从较深的层面对佛像进行哲学思维、美学探讨、宗教解说,但可借助佛雕艺术的阶梯,观览古人智慧的轨迹,从历史艺术化的展现与传承中,在艺术欣赏的同时,力争对佛教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尊像配置。在众多的佛教人物中,他们的排列位次有严格的定制。在佛像绘画、泥塑、石刻中的常见人物有: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个弟子,即迦叶与阿难,位置一左一右,年龄一大一小,通称为一佛二弟子。还有一种配置方式是一佛二弟子又加两菩萨,一般是观音与大势至菩萨,位置在两弟子左右。到唐时又出现了再加两个天王的新组合,或者是佛、弟子、众菩萨、多位天王的群像组合,也有菩萨单像和众菩萨像。菩萨出场最多的有观音、大势至、地藏、香象、文殊、普贤等。最常见的佛像除上述外,还有弥勒佛。由于后人把他塑造成一个大肚子、笑脸常开的慈祥老头,受到了民间的青睐。观音亭亭玉立,慈眉仁目,端庄娴静,令人肃然起敬,所以观音也是民间喜爱的菩萨。

    佛像特色。从馆藏佛像看,时代特色较为明显。北魏,袈裟贴体,发刻浅波纹,面相方圆,直鼻大眼,带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特征。到北魏后期,就演变为上身拉长,两肩窄瘦,呈现出“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特色。西魏时发纹呈涡形,不作肉髻,面形丰满清秀,自双膝垂落的衣褶层次分明。到东魏,佛像衣着保守,内着长衫,身体浑厚,坐佛小腹微突。北齐早期,上身全袒,小腹圆突外露,晚期衣纹由繁到简。北周大多头戴华丽宝冠,璎珞(饰品)繁缛自肩垂落,长过膝盖,双肩宽厚,微鼓腹部,肉髻低平,面相浑圆。进入初唐,流行为额方颊丰,眉弯眼长,两肩宽厚,身躯饱满。到唐贞观九年,唐僧取经带回一批佛像模本,从此西域风格大为流行,菩萨像更为明显,上身袒露,腰肢纤细,肚脐外露,身体呈S型,具有动态美和美女体态,与现代女性追求的外露流行色极为相似,佛也,人也。宋代的雕刻技法已一改唐时细腰扭动的陈规,而成浑圆壮实的形象。从元、明、清后,佛像的世俗化日趋明显。

    馆内最大的佛是坐佛,应为丈六佛,属唐代造像,其雕凿技法堪称一流。匠师借鉴于北齐著名画家曹仲达“曹衣出水”的画风,衣褶贴体、线条如波纹、自然流畅,在衣纹线条中展现出人体曲线之美,给人有薄衣透体之感。这尊佛内着僧祗支(为一种紧身内衣),袒右臂,外披袈裟,从雕凿布排结构看,匠师们充分运用了线条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的功能,以疏密变化、阴阳手法,把佛雕刻的动静相济,慈善威严。佛结跏趺坐(盘腿坐势,两脚心朝上放到左右大腿上),右手施无畏印(佛无畏惧),左手作降魔印(佛法无边,降一切妖魔),好像正在给我们讲经说法。

    肢体语言。佛像是静态的。但匠师们充分运用雕凿技巧,依据法理释义,尊像配置,场景需求,把肢体语言程式化,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无畏印,右臂抬平伸直,掌心向前,意为佛无畏惧;许愿印,左臂下垂,掌心向前并略抬,意为给你所愿;禅定印,多见于坐佛,掌心向上,两手交叠于腹前结跏趺上 (盘腿之上),意为坐禅与修定;降魔印,左小臂抬平,手虚敛,右臂下垂或右手伸过跏趺腿下,意为佛初成道时佛言魔王,指地为证;安慰印,左手(也有用右手的)抬平胸前,掌心向前,手指向上,食拇指相扣,意为佛安慰众生;期克印,左手握拳于胸前,掌心向右,食指独竖,意为克魔克难;智拳印,平抬手于胸前 (左右都有),虚握拳状,意为佛智慧无边。这就是佛,他们用一招一式,把千年前的时尚、情怀、追求带到了今天,成为千年之华,近世之美,并达到了以神形悟众人的效果。

    佛像饰品。馆藏佛刻石像饰品较为丰富。从头饰看,早期肉髻高,后趋于低平。发刻浅波纹或细密纹,从隋唐以后出现了涡形纹和小螺纹。冠饰依次有华鬘宝冠、镂空冠、宝冠璎珞、五叶宝冠等,这些宝冠大多戴在菩萨头上。从北周后,有的菩萨戴手镯、臂钏、颈戴金项圈或赤金盤璃璎珞圈(赤金绞成,前有盤璃纹样,下垂璎珞,用贝或珠玉串成的装饰物)。在展厅南面的北齐菩萨立像身上,就披有繁杂的璎珞,连缀成长条环型佩戴身上,长者过膝部并环腰一圈,看似华贵庄重。有的菩萨手中,持莲蕾或莲茎,还有持宝瓶的,有的还手提香袋等物。从饰品的配置特色,也可看出时代的烙印。一种格调,一种风情,一种时尚,都是时代的缩影。

    艺术是人类心灵的脚印,是历史艺术化的展现与传承。我们欣赏历代佛教艺术精品,一方面是要顺着古人的脚印,探求祖先心灵的旅程;另一方面是体现这些作品所含蕴的佛教思想和精神;再一方面是要从历史的长河中,纵览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吸收、兼容、发展的结合点,从而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080311;本文作者:张建山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4-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