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释“太原”之名的含义与起源

  编者按:这座城市,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有着2500余年的建城史,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太原。那么,我们的母亲城其名缘何而来,她的形成过程中蕴涵着怎样的故事?我们特别邀请太原市政协原副主席、太原市地方史专家王继祖先生撰写了《释“太原”》一文,以释其义,以解其惑,以飨读者。

    “太原”,这个名称,自以地名的形式(无论是泛称还是专称),出现在黄土高原东部,汾河中游两畔,便和这一方水土结下不解之缘,植根于斯,固蒂于斯,茁壮于斯,繁茂于斯,衍数千年而不易,饮誉古往今来。悠久的历史证实了现在,灿烂的今朝将预示未来。

    然而,她为什么要称之“太原”?究竟产生于何时?是怎样附着于我们这一方热土?蕴含何种寓意?“太”和“原”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该是如何诠释?这些都事关太原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每一个热爱太原的人所关心和关注。本文就上述设问,不揣浅陋,一陈管见,共与识析。 

一、先秦诸典籍与《史记》中所记载的太原

    探索与研究历史上的陈迹,不外两种途径:一是古籍所载,前人备述;二是考古发现,文物实证。两者不可偏废,当以后者为重。太原之称,产生既久,要理清其源渊,应以考古发掘所得文物为据。但是,至今无所掘见,更无实物为凭。鉴此,只有从古籍中觅寻,扫去历史尘封,还其本来。翻启先秦典籍,诸如《诗经》、《尚书》、《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国语》以及被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关于太原的记载,不乏其例,仅举其大端,荦荦于后。

    ——《诗经·小雅·六月》载:“薄伐騚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立宪。”意为:騚狁入侵,将其逐出于大原。能文能武的尹吉甫,为天下诸侯表率。(下称“騚狁条”)

    ——《尚书·夏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意为:禹治水自冀州始。壶口工竣即治理梁山和歧山,疏通了太原河道直至太岳山之南。(下称“大禹条”)

    ——《春秋·昭公元年》:“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意为:晋国荀吴率军战败狄人于大卤。(下称“荀吴条”)

    ——《春秋左氏传·昭公元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意为:晋中军将中行穆子打败无终以及众狄于大原。(下称“中行穆子条”)

    ——《春秋左氏传·昭公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意为:昔日金天氏少?的后裔昧,做水官,他有允格,台骀两个儿子。次子台骀承袭了父亲的官职,疏通汾河、洮水,堵塞了大泽,肇始了大原。帝颛顼嘉奖他,封他于汾河川,沈、姒、蓐、黄四个部族,世代守祀着他的祭祀。现在晋国主宰了汾川,灭亡了他们,以此而看,台骀正是汾水之神啊。(下称“台骀条”)

    ——《春秋公羊传·昭公元年》“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原,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意为:晋荀吴率军败狄于大原,此地亦称大卤。为什么又叫大原呢?地形与物产的称名遵从中原各国,邑名和人名之称则遵从其主人。“原”是什么意思?地势高而平坦叫做“原”,地势低而平坦叫“隰”。(下称“荀吴条”)

    ——《春秋谷梁传·昭公元年》“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原”。传曰“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意为:晋国荀吴率军败狄于大原。旧传上说:中原国家称此地为大原;夷狄则叫大卤。(下称“荀吴条”)

    ——《史记·夏本纪》:“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与“大禹条”同,不译。)

    ——《史记·秦本纪》:“四十八年十月,司马梗北定太原。”意为: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十月,秦将司马梗北征平定了赵地太原。(下称“司马梗条”)

    ——《史记·秦本纪》:“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年四月日食,王攻上党,初置太原郡。”意为: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蒙骜兵伐赵国,平定了太原。三年,蒙骜再掠赵地,连取榆次、狼孟、新城等37座城。在四年四月日食的那天,王攻伐上党时,初置太原郡。(下称“太原郡条”)

    上述10则载有“太原”之名的史料,按事归类,《尚书》“大禹条”与《史记·夏本纪》所载属一事,乃司马迁撰“夏本纪”时,原文采纳了《尚书·禹夷》所述。《春秋》所载“荀吴条”与《左传》“中行穆子条”、《公羊传》、《谷梁传》“荀吴条”属同一史事,“三传”所记载,是对《春秋》纪事之阐述与疏注。条中两处差异,即“荀吴”与“中行穆子”和“大卤”与“太原”,前者是一人两名,“荀吴”即“中行穆子”。史载荀吴之曾祖荀林父,在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创建“中行(军)”时,首任“中行将”(原文为: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之后荀氏以官名为氏,称中行氏。中行穆子生前称“荀吴”或“中行吴”,死后追谥“穆子”,《左传》称其中行穆子,乃用其尊称;《春秋》、《公羊传》、《谷梁传》称其荀吴是直呼其名。后者“大卤”与“大原”之别,下文详述。经过筛选并类,10条史料共记史事6件,依时序先后为:台骀宣汾障泽“以处大原”;大禹“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尹吉甫“薄伐騚狁,至于大原”;晋荀吴“败狄于大卤”;秦“司马梗北定太原”;秦庄襄王“初置太原郡”。

    或曰:这10条史料、6件史事所述的“大原”、“太原”、“大卤”,是同一地名吗?是同一地吗?都指今太原吗?这正是下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二、太原之称诸问题蠡测 

    太原,作为地名,用之既久,传之至今,个中既折射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尘封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容,用扑朔迷离比喻,似无过之而有不及。

    1、太原、大原、大卤解

    在先秦诸典及《史记》中,关于太原的名称,出现三种写法,即大原、大卤、太原。先解大原。

    大原与太原,其差别在“大”与“太”。《说文通训定声》说:“大,假借为泰,读太。”《释文》说:“大,音泰,乃太之古字。”《增韵》说“经史古‘大’(tai)字无点,后人加点以区别。”《说文释例》说的更明白:“太,古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王季’,后人皆读太。或径改本书,作‘太’及‘泰’。”

    可见,凡春秋之前的古籍,或成书于春秋前,后毁或佚,经前人口授在汉初整理而成之书,如 《公羊传》、《谷梁传》等,都遵循“大是太之古字”这一原则而使用。所以,先秦典籍中,大即太、太即大,写法虽异,读音及用法相同。大原和太原亦如是,大原即为太原。

    再解大卤。

    公元前541年,晋国荀吴率军北上,在大卤与无终及其它狄部进行战斗,大获全胜。此事,先后载入《春秋》和“三传”四部典籍。同一战事,《春秋》说发生在大卤,“三传”说发生在大原,大卤和大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依据《谷梁传》记载,大卤和大原是一地两名,有谓“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还说,大原乃晋地接狄之境,群狄既被荀吴所败,土地归属晋国,怎么还能沿用夷狄之名呢?所以不再叫大卤而称为大原。《公羊传》说,华夏为地方命名,依地形之特点,此地高而广平,故谓之大原。而夷狄名之大卤,是因为这里水草丰茂,多有碱滩,卤白茫茫,所以叫大卤。诚如明万历《太原府志·卷九》云“太原斥土,牵天之惨,系地之劳。”何为斥土?《释文》说:“斥,为地碱卤。”明《本草纲目·卤碱》亦载:“山西诸洲平野,及太谷、榆次高远处,秋间皆生卤,望之如水,近之如积雪。”以此而论,大卤、大原乃一地两名耳。孔子《春秋》所以记作“大卤”,事发时所记也;“三传”所以作“大原”,事后之追述也。

    2、台骀“以处大原”识

    大原、大卤、太原,三名归一,确指一地。但是,这个地方就是今太原吗?何以见得?先从太原最早的史事(指文献记载)识起。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所以说太原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是从黄帝颛顼时代的台骀说起。史载:“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见“台骀条”)这个大原,就是今太原盆地。广袤的太原盆地,是台骀宣汾障泽所肇始,千百年来谁也没有怀疑这条史料中所说的大原,就是今太原。但是,民国初年,王国维先生却在其《观堂集林·周京考》中提出:“《左传》昭元年《传》:‘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则有汾、洮二水之太原,正汉河东郡地。”查《汉书·地理志》河东郡辖24县,几近今临汾、运城两市版图。先生以为台骀肇始之太原,非今太原,而是临汾、运城两地。理由非常简单:汉河东郡有汾、洮二水,而汉太原郡有汾水,无洮水。用先生所言,对照《左传》记载“台骀条”与析,则疑窦多出,难圆其说。其一,汉河东郡今临汾,周初成王封叔虞为唐侯时,即为其所属之地。而太原地属晋国,乃平公十七年“荀吴败狄于大原”后之事。正是由于平公占有太原后,患病在身,遂用卜人卜测病因,为“实沈、台骀作祟”,才引出郑子产对叔向所述“台骀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的古事。子产所说前文已录,不赘,唯文中有两句对确定“太原”是“汉河东郡地”,还是汉太原郡地,休戚相关,兹再节录,以备共识:

    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

    依此所言,台骀被封之地“汾川”,后来由沈、姒、蓐、黄一直守祀。《春秋左传正义》杜注说:“四国台骀之后。”郭沫若《中国史稿》有图,沈、姒、蓐、黄四字在图中太原地域之上。尤其是后一句“今晋主汾而灭之矣”,“今”指何时?乃指荀吴败狄之时,是平公十七年,而决非叔虞初封之时。可以想见,临汾之“汾”早在叔虞初封的西周初年已被晋所“主”,总不能在几百年之后的晋平公时再“主”一次吧。无疑,《左传》所说“今晋主汾”乃平公新得之地,台骀所封之汾川,是汉之太原郡地,非汉河东郡地。

    其二,《左传》为编年体史籍,依《左传·昭公元年》载,本年共记事15件,荀吴败狄为第10事,平公患疾为第12事,两事均未记何月何日。好在第9事记有“六月丁巳”,第11事记有“秋”,第13事记有“冬”。由此3事记时推测,荀吴败狄在是年78月间,平公患疾在98月间。可以这样认为,晋平公占有台骀故地大原后,主宰了汾河中游,灭掉了台骀后裔,断绝了对台骀的祭祀,而这时平公恰患疾在身,又卜得为台骀作祟,……这一连串的丝丝入扣的事情,时不出年,岂不正证明:晋新主之汾,当年台骀所处之地,正是汉太原郡地,而非汉河东郡地。

    其三,王国维先生所说,“有汾洮二水之太原”,才具备为太原之标准,似袭之于顾亭林先生否定叔虞封唐为晋阳的地望推断法。当年,亭林先生以《史记·晋世家》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一句,驳“晋阳地望在河之东、汾之西”,于是,两千余年定论,因地望不合,根基动摇,崩之一旦。然而,封都与治水必竟不是等同之事。封都定址,如钉在板,一俟既成,再不更动。而台骀治水宣汾障泽,乃涉牵两条流动之河和一汪水域开阔的大泽。何况汾水之长700余公里,洮水再短也有20公里之余,这两个地望有多大?单以地望为由,拍定所属之地,理不充分。将判断固定的都与流动的河泽,用一个模式类推,也欠周全。再者,从诠释水名角度分析,“汾,大也”(见 《毛诗古训传》);“洮,为盥手”,即洗手也(见《尚书·顾名》孔颖达疏)。由是可见,台骀治水当以宣汾障泽为主,宣洮之工,不及宣汾万一。先生以汾,洮二水,不在一境,来判定治水范围,不仅理据单薄,而且有失客观。

    再说“障大泽”。谓大泽,即大湖沼、大薮泽。古代汾河流域最大的沼泽为“昭余祁”和“台骀泽”。据《山西历史地图》载,汾河河道通于这两个大沼泽,每当洪涝之时,汾水、湖沼融汇一体,而洪患过后,水入河道,两泽潴滞,河、泽之间仍有通口。这两个大泽均地处太原盆地,即汉太原郡地,非汉河东郡地。需补述一笔的是,关于昭余祁,《周礼·夏官·职方氏》说:“并州有昭余祁”;《吕氏春秋》称昭余祁为“大昭”;《淮南子》称“昭余”。当年的昭余祁,水域极宽,衔连介休、孝义、文水、祁县、平遥等县,只不过随着历史变迁,水域变狭,最终涸竭,往日沧海变为今日桑田。至于“台骀泽”,顾名思义,是为纪念台骀治水、造福民生所命之泽名。《元一统志》、《明一统志》、《清一统志》都有记载:“台骀泽在太原府南三十里,旧为汾、晋水汇处,元以来渐涸。”祭祀台骀的庙宇亦有多处,今仍存两三处。

    综上所识,当年台骀宣汾障泽,肇始之大原,正是今之太原无疑。还是引一代宗师顾亭林先生《日知录·大原》所述,以为本节终结:“(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则是今日之晋阳。”

    3、大禹“既修太原”辨

    关于《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所载之“既修太原”,确指何处?旧说纷纭。伪《孔传》:“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认为这个太原,就是《汉书·地理志》所说“汉太原郡”。《孔疏》曰:“太原,原之大者,《汉志》以为郡名。《传》欲省文故云,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即晋阳县是也。”此说也认为是汉太原郡,并以郡治“晋阳县是也”表明观点。而清胡渭《禹贡锥指》却说此太原为甘肃平凉,明阐异议。大师顾炎武则在其《日知录·大原》条中说:“若《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春秋》晋荀吴败狄于大原,则是今之晋阳。”观点甚为鲜明。然而,王国维先生又有新论:“《禹贡》记禹治冀州水,首壶口、次梁歧,次太原、次岳阳,次覃怀,次衡漳,而经以恒卫。其次实自西而东,则太原一地当在壶口梁歧之东,太岳之西,即汉河东郡地。”(见《观堂集林·卷十二》)他力驳先儒“太原说”、“平凉说”,提出新地望“汉河东郡地”,即“临汾说”。

    三说并列,何者为是?还是让我们重诠《禹贡》所载诸古地名,当把这些古地名的准确名义、方位、沿革、今属,一一辨清,则真相大白矣。

    先说“冀州”。

    据《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注曰:自东河至西河。疏曰: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地也。”史载,公元前602年之前,黄河下游河道,不入鲁境,未与济水合,经朝歌(今河南淇县)北上,越沧州(今河北沧县)境东北,几近今海河入海。所谓东河、西河、南河均为黄河中下游不同河段之名,西河乃黄河中游山陕大峡谷段;南河是黄河下游潼关至朝歌段;东河即朝歌北上至沧州东北入海段,因这一河段略呈南北流向,故名东河。《禹贡》说,大禹水治从冀州起事,即明指在西河、南河、东河这“三河”内区域治水,而《禹贡锥指》说,“既修太原”地为甘肃平凉。平凉地属雍州,位于西河之西,岂有在冀州治水,却在雍州既修之说?所谓“平凉说”,似无中生有,不攻自破。

    再说“壶口”、“梁”、“歧”。

    所谓壶口,乃指黄河北来至此,浩瀚之河面骤然收为一束,奔放而下,落差30余米,恰如巨壶之口倾水,故名。究其名之源,出自禹凿孟门,有谓“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见《淮南子》)逮及禹凿孟门,河有出路,泻注而下,乃如壶口。可知,壶口之名,来之于孟门。孟门之“孟”为何义?《说文·义释》云:“孟,长(zhang)也。”《容斋三笔》曰:“孟字,只是最长(zhang)、最先之称,如孟孙、孟子、孟春、孟夏之类也。”从孟字之义,推孟门之义,此门应为黄河唯一之门,此名应该仅有一处,因为“最”有“无比”之意,无比只能是唯一。然而,查史料,查黄河沿岸的历史地名,却有两个孟门,一为前文所述之吉县 “壶口孟门”,一为壶口上游柳林县之孟门,且两个孟门都在西河段,一个见于《禹贡》“既载壶口”,一个见载《尸子》“河出孟门之上”。率而否定任何一方,都有臆测之嫌。在实地勘察中,疑团顿失,豁然开朗,凡大河大山中地名,尤其是古地名,大多涵盖区域较广,细审之,两孟门均滨黄河,地貌、地理环境颇为相似,相距仅百余公里,又都在古籍所载“禹迹”南迄龙门,北至吕梁之内,龙门方位已定,在今河津,弄清吕梁地望确址,孟门之疑即释。古籍所载之“吕梁”,有谓在“左冯翊夏阳”,但夏阳在雍州。此说南辕北辙,无须再费笔墨。依宋儒蔡沈《书集传》言:“梁山,吕梁山也,在今石州离石县之东北。”此载明言古之“吕梁山”与今吕梁山脉概念不同。今吕梁山脉,北起朔州黑驼山,南至河津龙门山,莽莽苍苍绵亘400余公里,而古吕梁山,仅为其中一段、一山之名,其具体所在《读史方与纪要》所述最明:“吕梁山,州(永宁州即今离石县)东北百里,《禹贡》‘治梁及歧’,孔氏曰:梁,吕梁山也。俗名‘骨脊山’与太原府交城县接界。”查《山西山河大全》:“骨脊山,原名吕梁山,位于方山县(原离石县方山镇,1971年建县)南部,南与离石县交界,南北走向。康熙《永宁州志》载:‘大禹治水始于此’。有释曰:‘吕梁其名骨脊者,此山是窿居中,依然为天地之骨者焉。’”至此可知,禹开龙门、凿吕梁,疏导黄河水道,就是针对“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显见,“既载壶口”,最少有两个巨大工程,一在龙门,一在吕梁,所谓孟门之名,涵盖今柳林至河津之黄河段的河道两侧,柳林孟门乃其北起,河津龙门是其南止,诚如《水经注》所引汉儒贾让之言:“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而下口当是龙门无疑。至于壶口,地处孟门中段,既非上口,也非下口,就是壶口耳。

    辨清壶口、梁之古称,下面再说“歧”。所谓“治梁及歧”之“歧”,即《书集传》所云:“歧山,即今汾州介休县(或曰孝义县)狐歧山,胜水所出,东北流注于汾。”《汉书·地理志》曰,在右扶风美阳西北,“冀”冠“雍”戴,地望大错。

    综上所辨,《禹贡》载禹治冀州水,起事龙门,首壶口(含孟门),次梁歧,次太原,次岳阳,其方向由南而北,再由西而东,再由北而南(见地望顺序图)。全不似王国维先生所说“实自西而东”。兹按上述古地名今址所在依序查地理坐标:龙门口北纬35°40′、东经110°36′;北上壶口北纬36°40′、东经110°36′;北上孟门北纬37°33′、东经110°47′;东北上骨脊山(古名吕梁山)北纬37°42′、东经111°47′;东去太原(古晋阳)汾河潇河汇合处北纬37°38′、东经112°24′;南下霍州(霍岳之南)北纬36°41′、东经111°43′。《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正是今太原至霍州汾河流经地段,属汉太原郡地,确切无谬。诚如《晋乘蒐略》所言:“《禹贡》既修太原,治汾水也。尧时黄水壅汾为患,震及帝都(平阳)。汾源出太原北之管涔山,流入太原境内,南入平阳,禹修太原于既载壶口之后,重帝都也。”

    4、尹吉甫“至于大原”弃

    关于《诗经》所述之“大原”(见“騚狁条”)虽宋朱熹《诗集传》云:“大原,地名,亦曰大卤,今在太原府阳曲县。”但,宋之前《毛传》、《诗谱》对此太原均无注疏,不知其详址。降及清初,顾亭林对朱熹《诗集传》所言,提出质疑,在《日知录》中说:“大原当即今之平凉,而后魏立为原州,亦是取古大原之名尔。计周人之御玁狁,泾原之间。若晋阳之太原,在大河之东,距周京千五百里,岂有寇从西来,兵乃东出者乎?岂可以晋之大原为周之大原乎?”顾说言简意切,数语中的。所谓尹吉甫“薄伐玁狁,至于大原”者,地在今甘肃平凉,朱子所错,因其为南宋人,当时之太原府属金国河东北路,他无缘越境勘实,以至失误。

    至于,晋荀吴“败狄于大原”、“司马梗北定太原”、“秦庄襄王初置太原郡”,乃确指今太原,古无所争,今无异议,不赘。

    三、从泛称到专用名

    太原之称,从台骀肇始,便附着于汾河中游的大地,经过唐尧之初都,虞舜之置并州,夏禹之既修等多个历史时期,渐根深蒂固于这一方土地。但是这个时期的“太原”,还属于自然地名或区域地名的泛称,它只能起到汾河中游或太原盆地的泛指作用,还不能具体地确定为某个邑或城。当历史发展到公元前541年(即晋平公十七年),晋大夫荀吴帅晋国之军,以武力驱逐了这里的北方游牧民族无终和其它戎狄部族,太原这个泛地名开始向专用名过渡,此前经过了“祁氏之田”,此后经过了 “晋阳古城创建”、“战国赵之初都”、“秦庄襄王置太原郡”等几个阶段,终于从泛称转变为专用地名、行政建置名,冠之于今太原。   

    1、祁氏之田   

    晋国疆域北逾彘(今霍州)拓至太原,最晚当在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十七年)之前,甚至更早一些。对此,史无明载,却大露端倪。《春秋·成公八年》载:“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左传·成公八年》阐为:“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两则史料告诉我们,晋国赵卿家族在景公十七年六月间,被诛,灭族,赵氏之田收于公,旋被赏与祁奚。祁奚是高梁伯之子,字黄羊,本为高梁氏,因景公灭赵,将赵氏之田“祁邑”赏于他为采地,遂以祁为氏,称祁奚。这就是见载于史的“祁氏之田”。可见,最晚在这一年之前,所谓“祁氏之田”乃“赵氏之田”,晋国疆域已北达太原。而公元前541年,荀吴帅师大败群敌于大原,只是对已有领土给予巩固和进一步扩张的战役。这些史料揭示:此时太原的概念,要大于“祁氏之田”,所谓“祁氏之田”仅是其一部分。然而,祁奚家族好景不长,69年后的前514年,其孙祁盈时,晋国六卿又将祁氏灭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见《左传》等),这7个县就是:邬(今介休)、祁(今祁县)、平陵(今文水)、梗阳(今清徐)、涂水(今榆次)、盂(今阳曲)、马首(今寿阳)。或许有问:既然在泛称太原之区域有7邑或7县之多,为什么太原不附之于其中一邑呢?原因可能很复杂,又似乎很简单,恰如前文所述,太原这个泛名概念要比“祁氏之田”大,更不是其中一采一县之地可当之或可以取代。   

    2、赵国初都——晋阳   

    赵氏遗孤赵武成人后,时为晋国正卿、曾受赵氏养育之恩的韩厥,在晋侯面前力陈赵氏为晋所立功勋,有谓:“成季(赵衰)之勋,宣孟(赵盾)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见《左传》等)力荐“赵氏孤儿”赵武。在韩厥的努力下,景公遂免去赵氏之罪,“乃立武,而反其田也。”命悬一线,釜底游鱼的赵氏,绝处逢生,经过赵武、赵成、赵简子的努力,重新跻身于晋六卿之列。亡家灭族之痛,弱肉强食之警,深恐重蹈覆辙的简子,刻意选远离众卿势力麋集之地的太原,在西依龙山、东临汾河、南傍晋水的地方勘建晋阳城。这座创建于公元前497年的古城,便成为赵氏安身立命,再举宏图的军事堡垒和政治依托,经过简子、襄子父子殚精竭虑经营,成为春秋战国之际声名显赫的军事重镇。赵氏正是凭借它,角逐群卿,攻城掠地,扩展领土,先后消灭范氏、中行氏、知氏,兼并代国,“三分晋室”,成为一时之枭雄。尤其是战国之初,晋阳成为赵国初都,名列华夏当时7个政治中心城市之一。这些都为太原从泛称到专称,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遇,奠定了基础。没有晋阳城,太原很可能继续泛称下去,或最终消失,或名落它处。   

    3、秦庄襄王初置太原郡   

    凡熟悉战国史的人都非常清楚,赵国是秦兼并六国战争中最强大的劲敌。仅是争夺太原一地,秦、赵两国,几经拉锯,得失参错,异常残酷。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 (前259年)“司马梗北定太原”,次年“晋阳反”,到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蒙括攻赵,定太定”,同年赵国又失而复得;直至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年,初置太原郡”,整整进行了15个年头的角逐,才划上句号。在记载这段史事的诸多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赵国从未设太原郡,太原从没有成为某城某邑的名称,却始终被史家频繁使用于这一方土地。为什么?原因应该只有一个:太原之称,从其肇始便是一个大区域概念,它的泛正泛在于非一城一地可以担当。所以秦在灭赵之前,便据这种历史实况“初置太原郡”,郡治晋阳,下辖“三十七城”,成为一个地跨今太原市、晋中市、阳泉市、吕梁市大部、忻州市大部的最高地方建置,囊括整个太原盆地及太行、吕梁两大山脉中段的广袤土地。至此,泛称了上下两千余年之太原,终于完成其从泛地名到专用地名、行政地名的演变史,尘埃落定,附着于我们这一方疆土。 

    四、“太原”义释

    古往今来,释解“太原”的文字已很不少,有所谓“广平曰原”、“高平曰原”、“原之大者”、“地广而平者”等等。古人这样说,今人这样引,似乎仅此而已,再无它意。曾经有一个声音:“太原,谓之上古。”此声别开生面,虽说弱了些,毕竟使人耳目一新,再经琢磨,太原两字确有此含意,并非空穴来风。还有一个声音:“多泉曰原,多水曰原”,太原之义与水有关。然而,此声更微,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似了无音讯,无人问津。那么,太原之称究竟蕴涵着什么寓意?直白了说到底是什么意思?谨探析如后。

    先析太原之“太”。

    太,有极大之意。古作“大”,也作“泰”。《说文解字》说:“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释文》说:“古文作‘ ’,省作‘太’,并与‘大’同。”《集韵》:“ ,或作‘太’,大、泰音义同。”从字形上看,《说文古文》为 ,《陶汇二·四》为 ,在甲骨、钟鼎中尚没有发现太字的写法与造型。可见,太是在大的基础上造出来的,用《汉字形意溯源》的话说:“大是意符,有的字用它的意义,有的字用它的形体”,而太,既用了大的意义,又用了大的形体,表示比大还要大。

    至于太原之“原”,则比较复杂。

    首先,“高平曰原”、“广平曰原”、“原之大者”这三句话中的“原”,应为“ ”(yuan),而不应是“原”。因为,《说文》说得明白:“ ,高平曰 。(也有的本子说:“ ,高平之野”)从辵、备、录。段(按:段玉裁)注:其可种谷给食之处。”与水毫无干系。而“原”是“源”之初文,本义是河流的发源地,从厂(hǎn)从泉。厂表示山崖,甲骨文为“ ”,小篆为“ ”,正象山崖之形。凡以厂为意符之字,都与山崖或岩石有关,例如“ ”,山边,从厂圭声;“厉”是磨刀石,从厂万声。泉,本意是从山地流出来的水,甲骨文为“ ”,小篆为“ ”,曲线表示泉水涌出形成的水池,缺口表示外流通道,点线表示外流之水。凡以泉为意符的字,都与泉有关。(见《汉字形意溯源》)太原之“原”,既从厂从泉,金文为“ ”,小篆为“ ”,乃表示原为从山崖中流出来泉水的地方,也可引伸为从山峡中流出河水之地,原与水休戚相关。综上所述,“ ”虽为“原”之古字,但毕竟存在较大差异,其最本质的不同在于一个无水,一个有水。古之先贤,之所以把我们这块土地命名为“太原”,而不是“太 ”,正是因为他们不仅注意到这里高而平、广而平的地形地貌,尤其注意到它还没有高平、广平到“野”的程度,在视野中还可看到远处高低起伏之山峦,而正是这山峦中蕴藏着丰富的泉源和河流,使这片土地成为名符其实的“太原”。可见,仅用“高平曰原”,“广平曰原”以及“原之大者”为太原作注脚,不仅丢失了古称之本意,尤其丢失了其最本质的特色——水。

    太原,是台骀宣汾障泽所肇始,而后还有大禹治水之既修,水是太原之精灵,是太原之称的内涵,是太原历史文化发展的依凭、载体、延伸和见证。我们的先贤取精用弘,为它起下这个看似平凡,实则寓意繁富、底蕴深厚的美妙之名,个中既蕴上古、平广之意,又涵富水易于民生之利。这正是人类依存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结晶。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太原。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王继祖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4-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