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畅想2020

  策划人语——

    走出位于太原市桃园二巷的城市规划展示大厅,很多人都面带笑容。

    这是新年伊始的一个午后,寒风依旧凛冽,可心情却非一般温暖。

    大厅内悬挂着2007-2020年太原市总体规划展示图,很多人都是为这个而来,有的从晋源区赶来,有的来自尖草坪区……

    不同的口音却在议论着同样的事情——2020年的并州城什么样?

    他们都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的文明、繁荣最终受益的都是他们。

    2500多年来,经历了无数战乱与天灾人祸,一代又一代人在这个城市来去匆匆,并州城仍然屹立在这块土地上。

    进入新世纪,从2002年的拆墙透绿到去年的道路大修,古老的并州城焕发了新的活力。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天更蓝了、路更顺了、心情也越来越好了。

    在政府描绘的远景蓝图下,除了欣喜和憧憬,更是平添了一份前行的动力。

    让我们一起带着梦想上路吧!(策划:郑彩霞 张栋 平瑞方) 

人居环境篇:住山水园林间 听汾水欢唱 

    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文明与人居环境,二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随着城市圈的不断扩大,人们渐渐意识到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在现代很多发达的城市中,大都注意工业文明与人居环境和谐共生。

    建国以来,太原市已编制过四次总体规划,城市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早的“工业城市”到如今的把“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加入进来,充分体现了政府彰显人文理念,关注市民生活感受的情怀。

  【市民发言】

  从此生活有了盼头

  我家就住在新城

    听说此次总规,小店区的杨先生最开心了。他在小店区本来有一套住宅,但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他在市区租了一套房子。而随着新城的建设,他在小店区黄陵街的那套房子也必将增值。“我原来还想把那房子卖了,然后在市区买一套房子呢!现在可是舍不得了。”

  可算有盼头了

    迎新街老住户黄女士听说总规中“北部要注重生态保护”,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可算有盼头了。”迎新街没迎来多少新,却迎来了不少污染。现在,迎新街附近的居民生活在污染之中,很多居民家平常都不敢开窗户。

  污染企业搬了好

    万柏林区西铭村因为靠近水泥厂,那里的环境又脏又差,大晴天眼前也是灰蒙蒙一片,而且还时常落灰,记者去那儿采访了一圈回来,浅色的羽绒服就变得脏兮兮的。记者还听说那里的老住户穿衣服爱穿蓝的和灰的,真是奇怪。彭阿姨是那里的老住户,她听说这个消息,举双手赞成,并且希望越早越好。

本报记者张荣妹

  【对话专家】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为更好理解这个总规纲要,13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太原市规划设计院规划一所主任、专家曲晓东。

    记者:《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纲要方案是如何出台的?

    曲晓东:总规纲要是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主持编研,我们院参与合作。从20076月开始,历时5个月,经过了大量调研和座谈,具体来说,实地调查了太原市的631市,包括“大太原经济区”的榆次、太谷、平遥、文水、介休、孝义等地,走访了22个市直部门并进行座谈,给61个单位发放调查意见表,可以说前期工作十分细致。目前,这个总规是个纲要方案还是粗线条的,将来还有大量的细化工作。包括听取各方面的反馈意见。

    记者:如何理解太原城区格局的“双城一区三组团”?

    曲晓东:主城为龙城大街以北地区,也就是现在我们的城区。所谓新城是指机场南迁后在原址建设的行政商务中心,以及整合后的汾东新区和晋中榆次区。到2020年建成一个新的城市中心。

    在区域划分和定位方面,突出了生态园林和历史文化特色,治理和防止工业污染,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样,太化等一批重工业要搬迁出城市中心区,由此确定建立阳曲、清徐、修文等工业和生产性组团和园区。城市南移,要求行政文化中心必需南移,在原来的市区中西部构建生态、文化、旅游核心区,把晋祠等历史文化要素整合起来,这是城市环境的需要,也是旅游经济的需要。

本报记者 黄广斌 实习生 张惠敏

  【梦想家园】

  英国斯旺西:产业与人居环境和谐

    英国斯旺西市曾以钢铁、煤炭加工出口著称英伦三岛,在英国工业史上有过辉煌一页。但这种辉煌的代价是沉重的,许多地区变成了荒地,整个工业都受到了影响。

    现在,斯旺西市府结合地处威士忌地区中央的优越区位地理,实施产业转轨战略,以发展和自然和谐的新兴产业为主,注重产业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在前不久进行的城市调查中,斯旺西当选英国最健康最适合居住的城市。现在,斯旺西的健身房、游泳池和体育中心超过英国其他城市。市政当局还计划建设一批具备保健和休闲设施的水上公园,让市民畅享环境美化带来的成果。根据规划,斯旺西将用13年时间,打造成一个有特色的、非常适合人居的欧洲城市。

  【锦绣蓝图】

  城市有新貌

    “双城”包括主城和新城。

    “一区”是结合晋祠、晋阳湖、晋阳古城、天龙山、太山、蒙山等自然文化资源,构筑生态、文化、旅游核心区。

    “三组团”分别包括阳曲工业园区、清徐高新区、修文重工业组团和生产性物流园区。

  企业要搬迁

    拓展了都市空间后,太原市还将进一步优化调整现有的产业布局,将现有的产业分为搬迁型、改造型、提升型,使之今后的发展更加合理。

    搬迁的企业将包括太化、狮头水泥、西山煤电前山水泥厂、太钢炼焦、烧结、炼铁、水泥等重污染环节,对城市环境影响大,不利于人居环境建设,此次都建议搬迁。对于煤气化,在做好城市气源的对接与置换工作后,将整体搬迁。作为北部军工企业的新华化工、江阳化工、兴安化工,因所需的安全防护范围大,也建议搬迁。

    还有一些大型厂矿企业将面临改造。为加强环保投入和技术改造,一电厂原址保持现有规模不变,再新增机组,并采取异地扩建方式,今后将布置在城区东南方向榆次境内。二电厂以热定产,在完成七期2×30万千瓦机组扩建后,不宜再扩大规模。西山煤矿今后将控制产量,加强环保投入和技术改造,以恢复生态为主。

    太钢等大型厂矿企业在搬迁了重污染环节后,还将通过内部改造,使企业得到进一步提升。太钢、太重将通过加强对内部空间的挖潜,提高发展质量,新增产能的用地需求结合城市外围开发区用地统一进行。 

交通设施篇:走通衢大道上 看人生豪迈 

    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城市,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从城南到城北,从城西到城东,直线距离日渐拉长。城市扩大,人流密集,再加上私人车辆数量的暴增,城市患上“肠梗阻”不可避免。面对此 “痼疾”,发达的城市开始寻找良方——建设城市立体交通、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发高科技产品等。

    尽管2007年太原对交通 “大动手术”,但在某些路段,高峰时期道路拥堵仍是常态。所幸,我们在总规中看到了政府对此的重视和诚意。

  【市民发言】

  今后不再行路难

  太行路快些建

    太原铁一中的阎老师住在朝阳街那边,所以,他对那边出行难的问题深有感触。在阎老师看来,朝阳街天天堵,时时堵的问题是由商业区无限扩大而造成的。从临街的店铺到便道,小贩见缝插针,摊挤摊,直弄得便道人挤人,于是很多人便直接走上了机动车道。这自然会造成交通拥堵。

    针对朝阳街出行难的问题,阎老师认为必须双管齐下,其一,相关部门加强对便道经营者的管理;其二,尽快开通太行路。据阎老师讲,太行路早在规划之中,但迟迟不能开通。在这一次的总规中,太行路-东山高速改造也被提及。阎老师感到很欣喜,但他还是希望建设的速度再快一些。

  北中环路怎么建

    家住享堂的黄师傅和他的老伴一起到规划展示大厅参观,太原未来什么样?当然他们也很关心,但更让他们揪心的是北中环路的建设。据他们讲,北中环路的建设涉及到享堂西街南北两边的拆迁,北边是居民区,南边是机车厂,如果拆北边的话,他们生活过一辈子的地方也将面临拆迁,除了感情上的依依不舍,更让他们操心的是拆迁后的补偿问题。老黄和老伴表示会服从太原整体规划的大局,但希望政府多考虑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

  期待轨道交通

    小王是太原某公司的业务员,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常常乘坐901路公交车往返太原和榆次。最近,他常为找一个空座位而发愁。据小王讲,他常在南内环那站上车,2006年乘坐公交车的时候,除了周六、周日,感觉上去总能找到座位,可到了2007年下半年以后,即便是周一,在901路上找个座也成了难事。

    总规中关于“区域城际轨道”的表述让小王很是在意。他一直问记者:“将来会不会有直达榆次的轨道交通呢?如果有此想法,希望政府动作快一些。”

本报记者 张荣妹

  【对话专家】

  纸上交通何日成真?

    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关乎民生,因此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13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太原市规划设计院规划一所主任、专家曲晓东。

    记者:在交通设施和市政基础方面这次规划也有大动作,这些都能够实现吗?

    曲晓东:太原市从解放以来至今已有4次城市规划,最早大概是1954年,实际上城市的阶段性发展都超越了当时的规划,建设当然与经济实力相关。如果城市规模和人口确定下来,实施起来是很快的。去年太原市城建投入大概是60个亿,2008年要达到200亿,所以说修快速路、上城际轨道、增加水电气热等供应能力,目前除了环境影响,经济实力不是问题。如果这个新规划通过国家审批,实施起来不会有大的问题。

    我觉得,总规纲要提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缓解交通压力,这是很科学很有远见的。国外和国内一些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光是多修路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还要确定什么样的交通方式,现在太原市家庭小汽车增加很快,出现了路上堵、停车难、多污染等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势在必行。

    记者:这次的总规纲要提出了“大太原”概念,这如何理解?

    曲晓东:这主要体现了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是表明太原在全国、全省的定位和经济辐射能力。这次把太原中心城区、阳曲、清徐以及榆次作为城镇化空间推进的重点地区,就是整合资源,构建山西发展的核心区,提升太原区域核心竞争力,带动省域经济发展。由此必须打破原来行政区划的约束,打通新的交通通道。如新增古交-太原北部-阳曲-河北过境通道,南移现南外环高速与古交-交城高速公路形成衔接,除了改善未来南北向过境交通等的因素外,主要还是考虑一个经济发展带动问题,着眼城乡统筹发展,让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当然,还有一个拓展和预留发展空间问题,一个城市必须预留发展空间,这也是“大太原”概念提出的一个原因。

本报记者 黄广斌 实习生 张惠敏

  【锦绣蓝图】

  路路皆通畅

    中心城区形成 “四纵六横”城市道路系统。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是区域城际轨道,强化太原市区、机场、高铁站等与外围组团和经济圈外围地区的联系。二是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城市轨道的规划建设,联系各城市中心和主要枢纽。城市轨道系统基本规模在140公里-180公里。

    建设新机场。

  【梦想家园】

  德国:软硬齐抓交通发达

    德国如今有4000万辆汽车,几乎每两个人拥有一辆汽车。城市中的汽车密度就更大。但是总体看来,德国城市的交通拥挤程度远算不上严重,关键在于德国有一系列有效缓解交通的软硬件。

    软件包括:人们遵守交通规则;驾校成为保证道路交通畅通的重要“堡垒”;制定“整体交通政策”。

    硬件包括:

    首先,政府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并为使用公共交通者提供便利。

    其次,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成为改善德国交通状况的重要手段。

    最后,在德国城市里,轻轨使用得非常普遍。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一种,这种准时又迅速的工具十分受人们欢迎。为了让道路更加畅通,德国交通部十分鼓励轨道运输。2003年德国颁布了“联邦交通线计划”,到2015年,要投入1500亿欧元用于修路,而其中用于轨道建造的资金比用于普通路面修造的资金还要多。 

古城保护篇:转千年老巷中 品古晋风韵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说:“城市是有灵魂和记忆的生命体,绝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建筑载体和工业加工、商业贸易的聚集。”不管是老巷老街还是文物古迹,不管是传统技能还是社会习俗,这些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形态,都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保护历史文化,就是在保留城市的灵魂。

    太原,2500多年的古城,每个时代都在太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面对“过去”,是拆、是还原、或是保护?如何取舍,考量着现代人的智慧。

  【市民发言】

  古城保护 百姓也有发言权

  搬迁烈士陵园?

    关于双塔历史景观保护区的表述中,有一句话说“搬迁烈士陵园”,这引起了铁一中阎老师的疑惑。阎老师表示,他们都是为解放太原牺牲的烈士,在和平年代,我们对待烈士最好的缅怀,是让他们好好地“休息”。搬迁烈士陵园,会不会惊扰那些英魂?何况,搬到哪呢?

  晋阳古城遗址如何保护?

    胡师傅一行专程赶到展示大厅,最让他们关心的是晋阳古城遗址保护区的建设。他们从小生活在晋阳古城遗址周边,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十分迫切地想知道。因此,他们对总规中关于“晋阳古城遗址保护区”中不足一百的文字最感兴趣,反反复复琢磨了半天并叫来工作人员询问。研究来研究去,他们对该主题最后一条“在遗址周边复原……历史景观”最为模糊,比如,如何复原相关景观,是否涉及到拆迁?如果涉及到拆迁,如何拆迁?他们希望得到更加详细的解答。

  老城区更要注意细节

    李大爷是个老太原,打小在鼓楼街片区长大,亲眼见证了太原六十多年来的风风雨雨。说起太原近些年的城市建设,李大爷最感到欣慰的是城西水系的建设,西海子,南海子等自然水系工程做得好。说起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改造,李大爷可是有点生气,就说食品街吧,历史悠长,也算太原的老街道了,可是近年来看,食品街附近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李大爷建议,在打造“督军府-食品街-柴市巷”古城历史主轴的同时,相关卫生工作还得认真做。“这可是咱老太原的脸啊!”

本报记者 张荣妹

  【对话专家】

  “名城保护”何去何从?

    随着总规纲要方案的公布,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为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之一。13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系的李玉轩教授。

  解读文化记忆

  “规划局只是从城建角度为城市做规划,而我们应利用现有的条件来修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我们本应从保护历史文物的角度考虑规划,但现在却是太原规划要考虑历史文物保护。”李教授称,我们看中的是文化保护,不是建筑的保护,有些建筑需要恢复,而有的则不需要恢复,城市规划不是纸上谈兵,如果恢复到一半就没钱了,那是没有必要的。

    从城市规划角度说,我们应该量力而行,根据人口发展、城市性质等来看。如要想修复鼓楼街风貌,李教授认为规划局主要是建造晋商之类的古式建筑,像山西会馆那样,其实意义并不大。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呢?“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房地产商协调好,能保留的保留,不能保留的就设标记或造塑像,给太原市民塑造一个城市记忆,这样比较可行。”

  解读文化内涵

    关于延续新建路上的历史性自然水系特色这方面,李教授认为大部分区域已恢复,只有南海子还没有完全修复,但主要是保留了水,并没有体现出文化内涵。“我想,应该修一条公园性质的线路,人们能从里面绕着河道走,起码有观赏价值。”

    老城风貌中,他感觉五一路的“问题最大”,拆损的迹象比较多,如果要重建轴线街的话,按照传统就得恢复某些街道,通过点线面来突出。因为,大部分的古建筑被拆除后,现在留存的国民师范旧址又没有文化氛围。所以,五一路应该和三墙路、柳巷结合起来,它们是一条线,这里可通过“线”体现历史文化。

    晋商建筑及会馆的恢复就很麻烦了,因为督军府往南就是食品街、鼓楼街、钟楼街,这是一条线,虽然仿古建筑店面不少,但效益不太好,似乎这块儿地已被放弃了,脱离了商业心脏区和商业兴奋点。因此,太原必须重新打造一条“游憩”商业街,人们不仅可以买东西,也可以喝茶、泡吧,形成文化、商业一体化。另外,文庙、崇善寺和五一广场处的纯阳宫、海子边、文瀛湖应联合起来修整,最好把五一广场也统一进来,因为它没有任何文化内涵,这些都联结起来才会使文化更加浓厚。规划要与老百姓的生活贴近,这样才可以传播历史文化。

本报记者 李尚鸿 实习生 孙博

  【锦绣蓝图】

  保护和复原历史文化名城

    重点保护和修复以晋祠为中心的历史名胜保护区,以崛围山为中心的历史名胜风景区,以文庙、崇善寺、文瀛湖为中心的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双塔为中心的历史景观保护区,以晋阳古城为中心的遗址保护区。

  【梦想家园】

  瑞典:保卫榆树林

    上世纪50年代,随着“展望未来”计划的实施,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斯德哥尔摩城市的宁静,市民安居乐业的家园被迫给现代化高楼大厦让路,一座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宫殿被推倒。

    “破旧立新”似乎成了现代化的标志。直到上世纪70年代,当轰轰烈烈的拆迁运动进行到城中一片榆树林时,市民终于觉醒了:这片上百年的榆树林是这座城市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记忆,绝不能毁掉!上百人盘踞在古树上,誓与榆树同生死。最终,市政府妥协了,拆迁运动画上了一个句号。

    如今,政府每年拨款开展古迹保护工作,很多古建筑的内部都被改建成了博览馆。特设的城市建设监督委员会毫不含糊地监视着城市建设的一举一动,别说是拆迁,就是对老房子的外观做一点更改,都要经专家审查。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3-1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