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晋祠之谜

  编者之语:2008123日、24日、250705开始,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节目,为观众朋友们讲述山西太原晋祠的悠久历史。晋祠,作为我国三大古典建筑群之一,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晋祠的每个建筑甚至每一个角落的精美雕琢都蕴涵了一种文化,一段历史。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为此,我们特刊发《晋祠之谜》一文,与读者分享。

    晋祠是我国三大古典建筑群之一。比北京故宫,晋祠的周柏隋槐宋大殿有更长久的历史;比曲阜孔庙,晋祠见证了更为惊心动魄的中国历史。几乎历次改朝换代,都在晋祠留下印记。中华文化传承与自然演变,都在晋祠留有磨痕。从这座唐宋之际已经繁荣鼎盛的园林考察三晋历史文化,是一般园林旅游远远不能比拟的文化探索。那么,晋祠到底隐藏了什么文化信息呢?

    北方园林

    晋祠属古代的晋国。它有着古老的山水结构特征,一派北方古典园林景致,却也颇具江南园林风韵,历代都誉晋祠为“三晋第一名胜”。

    晋祠占地十公顷,有祠堂、殿宇、寺庙、道观等各类古建筑近百座,宋、金、元、明、清代代不绝,殿、堂、亭、台、楼、阁、桥、榭样样俱全,堪称古建筑博物馆。

    晋祠的整体格局惟中心轴线建筑最具特色。越过牌楼、三桥进正门,经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到圣母殿,晋祠主体建筑排在一条轴线。按我国古代“地倾东南”的认识,是靠高山而面低平。背后紧靠的悬瓮山阻挡了冬季寒冷的西北风,春夏面迎温暖的东南风,体现了天文气象与人文地理的天人合一,这显然源自远古的布局模式。

    古代风水家认为,“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系舟山为龙角,悬瓮山为龙身,天龙山为龙尾,晋阳正当蟠龙中心,是“藏风”、“聚气”的宝地,龙气所出。晋阳称“龙城”,一定意义上与此有关。

    到晋祠沿着流水,就能找到晋水源头——难老泉、善利泉和鱼沼泉。

    远古直至春秋时期,晋祠东面都是大片晋泽,晋祠东门口的地名是“大泊堰”,即湖泊的边沿。晋祠泉水从悬瓮山喷涌而出,注入晋阳湖,滔滔汾水与晋泽擦肩而过,洪水频频发生,故有汾神台骀,他是三皇五帝时代太原地区的治水领袖。《左传》记载:“金天氏有裔,子曰味,为元冥师,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其祭祀场所就是圣母殿南的台骀神庙。因此,晋祠山水园林,非苏州园林小巧精致的雕琢风格,它是燕赵之风所以产生之雄浑壮阔的北国疆域所特有的名山大河之造化。

    古建三绝   

    人说晋祠有三绝:宋塑、周柏、难老泉。但梁思成的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郭黛教授说来,晋祠单说古建筑就不止三绝。晋祠的圣母殿,建于北宋初年,代表了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的建筑规范,它概括了唐宋元时期的建筑特点,但符合此规范的,我国现存仅有晋祠圣母殿。

    宋代大殿有一圈檐下周围廊,古称副阶周匝。它正面檐下的部分是传统的祭祀场所,极为宽畅,面积不下于一个篮球场,现代建筑师难出如此创意。

    宋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与唐朝不同,唐朝建筑宏伟壮丽,展示着唐朝繁荣鼎盛的时代风貌。宋代建筑的屋檐和屋脊都是微微翘起的曲线,建筑上蕴涵了柔和绚丽的婉约风格。为此,宋代屋檐的角都伸出去很远,要靠一个角梁来承托。

    大殿内没有一根立柱,这是由于采用了减柱法,共减12根立柱,屋顶重量全由周边立柱分散承担,顶上没有天花,大殿显得宽阔高深,为高大的神龛和周围雕塑提供了视觉空间。圣母殿柱高的比例、斗拱的规格、用材的标准、屋架的举折、出檐的长短、台阶的高低,都与宋《营造法式》吻合。

    最不可思议的,是圣母殿所有的立柱下部与柱础之间,都是榫卯连接。即立柱底部中间碗口大的凸起,与柱础凹陷吻合,这么一扣、柱子上边也与各种木构件那么一插,整个大殿就像一堆接插摆放的积木,不用一根铁钉,一座雄伟的建筑就落成了。由于建筑整体属木结构柔性连接,遇到地震,木构件衔接处会吸收地震应力,咯咯吱吱到处响动却难以散落,反而比现代钢筋水泥刚性结构稍有地震就碎裂更具抗震性。如果哪根柱子坏了,不动整体结构,局部临时支撑就能单独更换。建造至今千年,经历了1037年至1557年四次大地震而没有大的损坏。由不得人们信或不信,千年大殿依旧立在那里。

    圣母殿前廊柱子上的盘龙,是我国古代唯一保留下来的木雕盘龙,是完全的立体造型,八条盘龙各有名称,中间两条展翅欲飞的是应龙,两边分别是蟠龙、没有鳞的蛟龙和没有角的螭龙。龙的雕刻如此讲究,完全保留古老中华文化的印记。《营造法式》里规范的木雕盘龙,又是仅存晋祠圣母殿一处。

    大殿对面是摆放供品的献殿。这座金代建筑全木结构,木柱支撑殿顶,四面用木栅栏分隔内外,像个秀丽的凉亭,既有殿堂的宏伟,又有凉亭的通畅豁达,在我国独一无二。梁思成评价其“颇为灵巧豪放”。每年一度晋祠庙会由此进献祭祀供品,由其四面通风可经久不腐。

    献殿与鱼沼飞梁、圣母殿同为国宝建筑,合称晋祠古建三绝。

    鱼沼波澜   

    殿前池沼,格局独到,它是何所由来呢?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样记载:“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春秋末期,晋国四卿之智伯联合韩、魏围攻赵家,为了积蓄泉水,智伯挖掘池塘和渠道引晋水灌赵家于晋阳。战争结果出人预料,赵家反而暗中联合韩、魏灭了智伯,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从此,山西省又别称“三晋”。失国的晋君后来到晋东南一处居住,得名晋城。

    后来赵、韩、魏三家同时上奏周天子请封诸侯。周王室那时已经衰微,收到贵重礼物,居然一一批准封侯。从此春秋五霸——秦、晋、齐、楚、燕,变为战国七雄——秦、齐、楚、燕、赵、韩、魏。从此春秋结束,战国开始。春秋与战国的历史分界线,居然就在与晋祠直接关连的三家分晋事件,鱼沼与智伯渠就是见证。

    鱼沼最初开凿属军事工程,后人利用遗迹蓄为沼,有效地集聚了鱼沼泉水,成为晋祠一景。

    智伯渠因晋阳城而开掘,本意为灭晋阳。太原市古时北人称大卤,皆因晋阳城毗临汾河,水苦咸不便饮用。战国以后历代为解决晋阳城军民吃水,都转而利用智伯渠引晋水为晋阳城供水,唐代还在汾河上架设引水渠将晋水引向晋阳东城。至宋代初,宋太宗赵光义为灭北汉,再引智伯渠水灌晋阳。晋阳城毁之后,智伯渠才开始衰落,它的兴衰始终与晋阳城的命运息息相关。

    有感于三家分晋那样的社会变革,宋朝司马光认为属僭越、犯上作乱。周天子不仅没有谴责、处分和讨伐,居然一一批准封侯,所以礼坏乐崩责任不在诸侯,而在周王室,是统治者自己造成礼坏乐崩。因此,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以三家分晋开篇,以资统治者引史为鉴。

    古晋阳,沧桑演变为今日太原市。晋阳遗址依旧,鱼沼飞梁依旧,智伯渠依旧。

    周柏沧桑   

    晋祠最古老的是周柏,称龙柏,可惜另一株凤柏在清道光年间被不肖子孙砍伐,几千年来,两株柏树合称“齐年古柏”,表示同年种植,天长地久。明末清初第一书法家傅山亲笔为周柏题词“晋源之柏第一章”。

    周柏真是植于周朝吗?20023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园林研究所,以碳14交叉定点法测定周柏树龄,结果为26002990年,这个时间正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周柏是晋祠最古老的周朝遗物。

    与周柏同样古老的,是唐叔祠的故事。它记载于《魏书.地形志》、《通志》、《邑志》、《元和志》等多种文献。姬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当时排行依伯、仲、叔、季的顺序,他排行在后,据说出生时,掌纹是一个“虞”字,即称叔虞。他的哥哥继承了王位为周成王,因当时年龄小,由周公摄政,协助执掌政权。正当周公去山西平息唐国叛乱的时候,有一天,周成王把梧桐叶子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弟弟叔虞说:“把这个玉圭给你,封你去作唐国诸侯”,当时史官就请周成王选择吉日正式封侯。周成王说:“我与叔虞开玩笑”,史官却说:“君无戏言”。结果,周成王就真把叔虞封为唐国诸侯,人们也就改称叔虞为唐叔虞。这就是“剪桐封弟”。

    唐叔虞到唐国以后,采取与其它诸侯国不同的国策“政以夏启,疆以戎索”,即对内实行夏朝的管理制度,兴修水利,扩大农田。对外以少数民族的风俗制度划分管理土地,因此团结了周围少数民族,密切了关系,平息了战争,稳定了边疆,得到各族人民拥护。成年后,唐叔虞德才兼备,并以善射而闻名。他“徒林射兕”,在徒林的地方亲手射死一头母犀牛,用犀牛皮制成了护身甲。

    周朝初期大分封,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把自己的子弟叔伯同姓贵族和甥舅等异姓贵族封为诸侯,作为屏障,保卫西周王室,并以同姓贵族为主,《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封国七十一,姬姓五十二”。唐叔虞治理唐国“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也”,开创了600年开明盛世。他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地处晋水,改唐国为晋国,建祠堂。因唐叔虞是唐国诸侯,祠堂就一直称唐叔虞祠。按《魏书》记载,北魏开始唐叔虞祠改称“晋王祠”。由此说来,晋祠不仅是唐国王侯的祠堂,也是晋国的国庙。

    由此看来,唐叔虞是晋祠正宗,应该没有疑问了。但是,现在晋祠所见的唐叔祠座北向南,处于晋祠中轴线主体建筑群北侧,在偏殿的位置。为什么唐叔祠不在正殿呢?

    谁家园亭

    晋祠正门内北侧,智伯渠围绕着一座小山,上面绿荫处的一座亭,在僻静处为游客备好了暂歇的去处。“亭”即是“停”,人们停下来,就会注意到亭上的匾额“谁家园亭”。这似乎在提出一个疑问,这片园亭究竟属于谁?

    本来毋庸置疑的事似乎有了质疑,北魏《水经注》早已确指“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那么,唐叔祠何以到了晋祠偏殿的位置呢?是晋祠的建筑格局有过变动吗?

    中国古建筑群的格局,一般不会轻易改动。这是因为古建筑都以我国传统的风水要求来规范。晋祠建筑的山水格局是:悬瓮山脚下圣母殿面对晋祠中轴线建筑,中轴线指向东(东南),是朝阳的方向。殿前正中央是鱼沼汇集的鱼沼泉水,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圣母殿位置是山水环抱的中央,符合左有流水,右有长道(晋水流出之水道),前有圩池(鱼沼),后有丘陵(悬瓮山)的“龙穴”标准。宋代是风水术昌盛时期,宋代建筑按晋祠山水地形设计,不可能有其它方案。即使建筑有修葺更替,总格局也不应改变。

    那么,唐叔祠何以迁到了偏殿呢?

    晋祠碑刻应该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祭祖是晋祠传统最隆重的活动,以祭祖得到祖先神灵保佑。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来晋祠,就是一次祭祖还愿之行。因为当年李渊、李世民晋阳举旗,首先在晋祠剪除了朝廷的特派官员,“祷于祠下”,祭拜开创晋国之唐侯方誓师起兵,席卷千军,建立了大唐王朝。取国号“唐”,寓意起兵古唐地、得唐侯护佑。为此,李世民“御制御书”《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颂扬了宗周政治和唐虞之治,阐述了治国之论和文治武功。

    李世民对晋阳极为倚重,视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晋祠更是唐先祖庇佑之所在。《晋祠铭》中“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启庆留名,剪桐颁土”,即明确《晋祠铭》为唐侯而作。

    宋太宗赵光义攻克晋阳、全国统一后,也效仿李世民,立一通歌功颂德的《新修晋祠铭并序碑》。但晋阳百姓对赵光义毁灭晋阳城切齿痛恨,暗中将碑凿刻至面目全非。

    宋碑虽已不存,但明版县志却记载了碑文:“晋祠者,唐叔虞之神也。叔虞承后稷之洪德……剪桐为封……观夫正殿中启,长廊周布……前临曲沼,后拥危峰……遗像肃穆,衮冕在德,如膺爵土之辰”。明确记载唐叔祠在正殿无疑。

    唐宋两碑都说明唐叔祠是正殿,而元至元四年《重修汾东王庙记》的“迨天圣后,又复建女郎祠于水源之西,东向”,记载已有另外的建筑建于正殿位置,那么唐叔虞祠堂显然已经迁移,而且是在宋碑落成的太平兴国九年至“天圣后”这个期间迁移,这个期间跨越了十一个年号,几十年时间。1995年维修圣母殿时,发现基础下掩盖的宋代以前的大殿基础和门槛石,准确地说明唐叔祠迁移确有其事。

    问题在这里,唐叔祠为什么不在正位?为什么要从正殿迁移?这于我国的封建文化传统是难以想象的。有谁敢于不顾儒家传统理法,下令把十几个世纪前的晋国开国先祖祠堂拆迁?社会传统能不给以制约吗?百姓能接受吗?

    最可疑的是迁离正殿怎样操作?圣母因何入主正殿?历代官僚儒生一定进行了大量研究考证,奇怪的是,拥有300多通石刻珍品的晋祠,却没有一处记载圣母出现的身份和原因,甚至没有一处对圣母有明确的正面说明。这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同样难以想象。由此留下千载悬案。

    圣母悬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线索来自鱼沼水下。1953年维修鱼沼飞梁时,发现两块支撑飞梁立柱的底座,是同一块金泰和八年石碑上凿下来的两个残片,碑上清楚地刻着“旧制唐叔祠于其南向,至宋天圣中改封汾东王”。按“旧制”两字推断,“天圣中”这次封号以前,唐叔祠早已在朝南的位置重新建造完成。

    碑文接着写道“又复建女郎祠于其西,至熙宁中,加昭济圣母,今圣母殿是也”,这就证明,唐叔祠建造完成若干年后,到天圣年间,在唐叔祠西原先正殿的位置,重建了正殿,塑造了圣母像。又过了50年左右,正式加封昭济圣母。

    金朝在北宋后不远,这个碑文将迁址重建唐叔祠、正殿原址建圣母殿一事记载的较为详尽,但其中原委仍是一个谜。

    小店区有两位成天钻在古书堆里的老先生袁汉城和王剑霓,都已年逾古稀,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我们在宋朝宫廷档案《宋会要辑稿》中,找到两封有关晋祠的重要诏书,一封记载“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四月诏:平晋县唐叔虞祠,庙宇摧圮,池沼湮塞……宜令本州完葺”。另一封于六年后“天禧元年又诏:(叔虞祠)每岁施利钱物委官监掌。其银铜真珠并以输官,自馀估值出市,以备修庙供神之用”。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赵光义攻克并烧毁晋阳城32年后,建造落成27年的唐叔虞祠被意外地 “摧圮”,以致散落物将“池沼”即鱼沼“湮塞”。以能够“湮塞”鱼沼所需填充物的量推断,只能是唐叔祠被摧圮轰然倒地。天禧元年的诏书又证明了这次灾难造成的损失极为巨大,诏令当地妥善解决修庙资金。

    这显然是一次极为巨大的灾难,什么力量能够“摧圮”这座规模巨大的木构建筑呢?圣母殿南墙根罗洪先(明嘉靖八年的翰林院撰修、宰相严嵩的儿女亲家)的碑上对此透露了重要线索。碑文只有四句,“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移步,50年来帝母临”。我们可从中猜其大意:与悬瓮山有关的事是“一脉清”的,由于“龙蟠虎伏”,即政权势力的原因只能隐去真相;“水飘火劫”即赵光义烧毁后又放水冲刷晋阳城,“山移步”则特指悬瓮山滑坡造成的灾难;灾难发生50年之际“帝母临”。

    如此看来,晋阳城“水飘火劫”后50年内,发生过“山移步”即悬瓮山滑坡,这与大中祥符四年的诏书内容联系起来,就能相互印证。显然是一次悬瓮山滑坡摧圮了唐叔祠。而滑坡的时间即大中祥符四年。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周柏之谜。周柏为什么斜在圣母殿北边?据宋碑记载,当时“古柏阴森”,显然很茂密。既然正殿有过一次因后山滑坡摧圮后轰然倒地的巨大灾难,相距仅十几米的周柏就难免不被波及。泥石流滚滚而来冲击树根,树身自然只能倒向泥石流冲击的方向,恰是现在周柏倒卧的正殿方向,这很难解释为其它原因。

    正殿两边与周柏对称的南边位置是否还应该有一株相同的周柏呢?因没有任何描述在那一边位置的周柏记载,我们无法判断。但民国时期那边却有一株古树倾斜生长在鱼沼靠正殿的池壁上。再看《水经注》对晋祠的记载,最初规范的园林建造,应该不会在精心构建的旷世景观鱼沼池壁上,留下如此煞风景的一株歪长的树。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这株可能曾与现存周柏对称位置上的古树,在同一次泥石流冲击后成此惨状,因其为古建园林原物,故此保留直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解读如果准确,甚至可能因有对称的周柏,正殿的历史会直接推至周朝。

    北宋晋祠   

    我们继续解读罗洪先的诗,最切中要害的,莫过“帝母临”这个信息。

    谁是“帝母”?是唐叔虞的母亲吗?如是,便为邑姜,是周武王的王后、姜太公的女儿,而且是周武王平定天下十大功臣之一、其中唯一的女性,她的祭祀应该有更高的规格,属于周武王那样的级别。她的儿子也是极为显赫的周成王,不该到唐叔虞祠这里来享受降格的祭祀。最重要的是,对周成王来说,邑姜是王母;对唐叔虞来说,她是诸侯之母,均非“帝母”。

    但是,圣母还是出现了。罗洪先胸有成竹地写下这首诗,但他只写到这里。其后就该是我们自己去寻找线索了。

    圣母殿是晋祠的核心建筑,一派大家气度。正中高台上的圣母端坐凤椅,头戴凤冠,面目端庄凝重,宛若坐镇皇宫、临朝听政。她的肩头是绿色霞帔,服装色彩稳重和谐,衣纹自然流畅,形象雍容华贵,一看就是极为尊贵的人物。圣母的两旁站立着侍女,台下有太监听命,完全是一派宫廷贵人的排场。大殿里除了圣母,共有侍从像42尊,其中着男装的女官4尊,宦官5尊,侍女33尊。他们各有专职,身份、性格、形像,这是宫廷规制,与汉朝实行至隋唐,以及北宋后期实行的 “六尚”制度极为相似。尚是掌管之义,宋徽宗时实行的六尚为尚食、尚药、尚酝、尚衣、尚舍、尚辇,由提举官总负责,归殿中省监治。这种帝王侍女服务系统,显然有了朝廷的背景,耐人寻味。

    另一个逐渐显示其重要性的线索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金人台上西南角的铁人,胸前较为讲究的书法镌刻着一段文字,“维大宋太原府故绵州魏城令刘植……绍圣四年三月朔日立此金人……一人积德於百年,后裔承恩於四世。常修祖业,望昌盛於无穷”。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刘植所纪念的这个人积德施恩,刘家后裔共四代人享受了恩惠。而且,立金人是为了“常修祖业”,“祖业”说明施恩者与刘植同姓刘。最重要的因此便是,这尊铁人(五金之属故称金人)民国以前一直立在“圣母殿前阶下”保卫圣母,圣母便只能是这位刘姓施恩者了。

    那么,这位刘姓圣母又能是谁呢?

    从立金人的绍圣四年前推百年,一个帝王级别姓刘的女性,就非刘娥刘太后莫属了。刘娥这时期是宋真宗的皇后,有着为刘姓者实施大恩惠的必要身份和权势。

    但是,刘娥是太后,配得上圣母殿那样的帝王规格吗?

    宋仁宗继位时还年幼,刘太后排除了全部政敌,从容垂帘听政。我们再看圣母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天圣六年,而天圣年号正是宋仁宗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权势鼎盛的十年,她完全可以像唐武则天兴修卢舍那大佛一样,为自己修建神佛的人间化身,为将来称帝作好民间舆论。而晋祠所在的太原,正是刘娥名义上的父亲刘通的祖籍,亦可称为“龙兴之地”。

    最耐人寻味的,是圣母的名号,我们终于找到了重要线索,它来自武则天。武则天称帝之前,她的侄子武承嗣曾伪造于洛水捞到一个宝石,上书“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宋刘太后垂帘期间,晋祠塑了“圣母”像,可以想象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内涵,尽管刘娥最终没有称帝,或许因武后的前车之鉴而最终放弃。

    如此看来,晋祠圣母是否就是刘太后了呢?

    圣母身份   

    或许不会那样简单。因宋太宗赵光义三下河东攻入晋阳后,官军已经败降,居民却继续持砖瓦抵抗,“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元好问)。赵光义毁灭晋阳城后,居民被迫迁居新设置的“平晋县”,寓意荡平晋阳。虽然为了缓和人民的仇恨心理,也为得到神灵保佑,赵光义大规模修建了唐叔虞祠,但晋阳人对赵光义切齿痛恨,他的碑被凿成无字碑,他在城内为祭祀攻克晋阳有功将士建造的“功德堂”,也因屡屡失火而罢祀。这就是晋阳民风、燕赵之风,赵光义终于领教植根于晋阳的唐叔虞崇拜。

    刘太后是赵光义的儿媳,晋阳毁城十年后成为皇后,晋阳民情民风她了然于心。到垂帘听政时晋阳毁城仅40多年,应该是民风依旧。如果在晋祠为赵光义的儿媳塑像,后果不难想象。刘太后何等聪明,她不可能趟这个浑水。那么,晋祠圣母出现就必须另有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我们无法揣测,但事实是没有一块碑刻、一部文献给以记载,这本身就在传递耐人寻味的信息。

    几个朝代以来,人们对此一直猜测不定。后来,清代大考据家阎若璩在晋祠周围草间发现宋宣和五年《谢雨文》碑,上书“惟圣母之发祥兮,肇晋室而开基。王有文之在手兮,其神灵之可知”。阎若璩据此结论,圣母就是邑姜。邑姜居正殿,唐叔居偏殿,于理也通,这样百姓也能接受。《谢雨文》碑的落款时间是圣母出现后90年,或许这个记载就是圣母出现时的那个“说法”。

    归纳这个过程:借天灾正殿倒塌,将唐叔祠暂迁居偏殿维持祭祀。若干年后既成事实,再重建正殿、重塑另一位正神,逐步加封号为圣母。借助天灾,唐叔祠和平演变为圣母殿。圣母居唐叔虞之上坐正殿,唐叔虞“子为母屈”居偏殿,顺理成章。

    1958年,郭沫若先生到晋祠欣然题诗“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接受了《谢雨文》碑的观点。最新的资料和推断,终使晋祠谜团逐渐清晰。当然,圣母邑姜,众人还在评说。三晋古祠,古迹风采依旧,这里依然是一个长久的话题。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程原生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3-1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