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辉: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管理制度、城市与区域历史地理,历史人口地理。
听说有记者要采访,应邀来参加研讨会的北大教授韩光辉和弟子朱永杰一直自谦,执意把“发言机会”让给真正懂太原的行家。当他终于同意接受采访时,我们发现,其实对于太原,韩老早就寄予了很多期盼。
凌霄双塔很漂亮
19日下午,在记者采访前夕,韩老和弟子小朱刚到宾馆入住。趁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幕的空隙,他们提前悄悄探营,自己打车去了永祚寺。在那里,仰望巍峨耸立的双塔,走过蜿蜒曲折的回廊,再在古风依存的庙宇碑刻前仔细端详,两个人流连忘返,止不住地赞叹:“有气势,太美,太漂亮了!”就在回宾馆的路上,两人还在回味凌霄双塔所给人带来的美的震撼。太原的古城墙什么样?现在保留下来的部分有多少?护城河还能不能看到痕迹?见到记者,韩老的提问也不少。
国际学术研讨会思路新
对于此次我市举办的建设特色文化名城国际学术研讨会,韩教授赞誉有加。他说,研讨会能邀请专家和地方领导一起来共同商议太原市未来的发展大计,这个思路又新又好。在会务指南上韩教授仔细研读了这样一段话,“要把太原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型工业基地和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他说,一座城市的发展定位十分关键,太原能提出这样的定位和设想,这说明太原进步了。
注重保护历史街区和名人故居
近年来,韩教授几次前来太原进行学术交流,虽然每回都是匆匆而过,但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却也十分牵挂。他说,现代城市建设必须和古都保护相结合。人们不能为了发展经济生产,而忘却了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在中国古代史上都很有地位,因此更要注重古迹的保护,否则拿什么去展现2500年的厚重历史。
除此之外,要发展成为特色文化名城,太原要在历史文化方面找素材,要避免千城一面现象,仅凭晋祠和双塔还不够,还要注意保留明清以来有人气、有百姓生活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历史名人故居四合院和古树、碑刻,这些既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反映,也是太原市独有的特色文化招牌。
据韩老介绍,目前北京市已有25个社区被当作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保护,而且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对于太原,要保护历史街区和名人故居,必要时也可以采取特殊政策,否则保护工作跟不上,现有的东西就会随着城市建设开发很快被破坏殆尽。
晋祠是点,街区是面,保护工作要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才能完整地体现太原的文脉,才能成为气候。在太原老城区有许多老街名,光是听起来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这也值得挖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物保护方面,文物工作者和政府部门应对明代以后的文物古迹给予足够重视。
反思《乔家大院》效应
说起前两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韩教授说,这部电视剧表面上看起来与现在当地的生产生活没有多大关系,但随着它在全国各地的播映,现在体现出来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许多人都知道,在电视剧初播当年,乔家大院就游客爆满,甚至国庆黄金周期间还不得不临时加印门票,可见一份历史文化素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虽然这些无法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但它的作用却显而易见,并且是长期有效的。太原这几年也做了
《一把酸枣》、《立秋》和《傅山进京》等剧目,但太原可挖掘和整理的历史文化素材和历史文化名人还不止这些,要多动脑筋,多开思路,从文化角度为太原市的经济发展助力。
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冲刺
前几天,在参加另外一个学术活动时,韩教授偶然听说,已有2500年厚重历史积淀的古城太原,却至今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让他既感到意外又觉得惊讶。他说,太原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自古就是名城要塞,应该完全有资格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为什么没能挂上这块金字招牌,建议市委、市政府一定要重视起来,认真思考,千万不能淡化处之。因为,作为国家认可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可以增强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感,让人们知道城市的发展脉胳,增强在此居住、生活、工作的信心外,还能为太原今后走向世界,开拓发展带来诸多良机。太原要体现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要展示所经历的2500年厚重历史,还要提升自己的城市形象,就必须把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件事放到日程上来认真对待。
打出2500年特色文化牌
韩教授说,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早已为世人所认同。同时,山西还是一座文物资源大省。太原和大同两座古城,就是山西的灵魂所在,也是外地人来山西的看点。现在,大同云冈石窟,早已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太原有晋祠、龙山和天龙山石窟,还有世人瞩目的晋阳古城遗址,都是些堪称国宝级的文物古迹,在国内外,甚至国际上都十分有影响,但却没有一处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惋惜。作为一个省的灵魂城市和省会城市,太原有必要找到并发掘自己的特色,打好2500年这张历史文化特色牌,让外地人一来太原就有面貌一新的感觉。
满怀希望
更大发展
谈到太原的将来,韩教授说,太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座商业文化名城,王朝更迭、民族融合,都为太原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奠定大唐基业……太原在历史上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在,太原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太原打造成为特色文化名城,要把太原建设成为“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太原,要增强城市的软实力、凝聚力,这些都让专家学者对太原寄予了更多的希望。相信在全城340万民众的关注下,在专家学者的指导和期盼中,太原这个人文资源大市将有更大的发展,城市的面貌也会有彻底的改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