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古村落系列(二十四)唐城

  翼城县有个唐城村。唐城村又是历史摆出的一座迷宫。

  我在《平阳府志》上读到:“唐城村,丹朱封地。”丹朱的封地怎么会在这里?

  在我掌握的史料里,丹朱封于丹渊,才被叫做丹朱。丹朱名为子朱,封到丹渊那个地方,以地为姓,变子为丹,也才成为丹朱。丹渊在发鸠山的东面,现在名为长子。长子,当然是帝尧的大儿子,也就和子朱分封有了联系,却怎么这翼城还有丹朱的封地?

  夜深人静,我仰卧在床仔细揣摩,忽然想到史书记载子朱去丹渊多用流放一词。流放是个贬义词,与分封有很大的区别,可能奥妙就在这里。

  莫非在子朱流放丹渊前先分封在这里?

  有点道理。这里离平阳较近,地势平坦,是一方好水土。子朱分封于此很有可能。也可能子朱分封后在这里扰民,帝尧闻知将他流放到大山那面的丹渊去了!也可能丹朱从这里时不时跑回平阳,和一些哥们儿混在一起,惹是生非,才有了被帝尧流放的恶果!

  历史远去了,只有这样去猜测了。

  不过既然是猜测,我们不妨多一种思路,那么,唐叔虞是否会将其子封于此呢?如果这样,此村称唐城也会当之无愧呀!

  猜测毕竟是猜测,还是再看看史料吧!《史记》在《晋世家》中曾有一说:“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文中的“尧裔子”钉住了我的目光。辞典上关于裔子的解释是后代,尧裔子也就是尧的后代,说具体点是尧的儿子。据说,尧的儿子有10位,那么,封于此地的就不一定是丹朱了,可能是另一位。而这位没有丹朱的名声大,便湮没在史海中了。于是,丹朱便被错划在这里。

  春阳朗照的一天,我走在了唐城村里。村里多是新建的房子,很难看到古老的气象了。只有一棵古树还见证着村落的古老。树确实古了,古成了空洞,木早已朽了,就靠周身的皮囊维持着生机。这样的树当然古老的古老了,只是,要古老到帝尧那个年代不可能,要古老到叔虞那个年代还有点可能。

  我不甘心这点可能,又在村里打听先前有什么遗物?走进一家,失望;又走进一家,失望;再走进一家,还是失望。我几乎要失望的后退了,突然炕上坐起一个小伙子,冲着我说:

  “我认识你!”我惊奇地问他:“你怎么能认识我?”他快快地说:“我在电视上看你讲过尧文化。”

  说着,下了炕,领着我去看一块断碑。他将我领进了他家的后院,房背后有一堆柴草,掀开去,露出了一块石头。扫去石上的尘灰,露出两个大字“守唐”。我一看这是块门额石,说不定昔年就嵌在唐城村门楼上。我说出推测,小伙子点点头。

  我说这不完整,小伙子说对,完整的字是“世守唐风”。

  好!这额词蕴含丰富,告诫村民,宣示外人,这里世世代代都在遵循着唐尧时的古风。这古风是什么?是仁爱礼义,是天下为公,是勤劳俭朴……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朴的唐风守住了吗?从乡亲们淳朴、真诚的举止言谈里,我以为是守住了,至少也在坚守。守住内核易,守住外形难,因而,古唐城被剥蚀殆尽,就留下这块残石了。还有人在打这残石的主意,要将这古物搜刮出去卖钱,小伙子才将它掩藏在柴草堆里。我问另两块残石,小伙子不语,指指地下,是埋在了土里。千万千万不要掘开,就让那古旧的历史永远珍藏在大地的心胸里。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乔忠延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1-1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乔忠延《山西古村落》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