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道本无封 言本无常——从《庄子批》观傅山治学思想

    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傅山,特别偏爱老庄道家思想,曾手批《庄子》一书,至今山西省文物局仍藏有傅山《庄子批》的过录本。傅山十分推崇庄子的“道本无封,言本无常”的思想,以批注的形式对《庄子》一书进行了有选择性的阐释,其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学术观念和治学理念:倡导读书的怀疑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固守前人的训释;他批评文章之士不懂“言未始有常”这一道理,称自己的作品为“道人之诗”;严厉批判理学家所提倡的 “性理”之学,提倡“自由”的学风。笔者认为,“道本无封,言本无常”正是傅山学术思想的核心。

    一、倡导以疑古精神来读书,反对墨守成规,固守前人的训释

    傅山极赞赏“言未始有常”五字,认为言论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反映到读书上来,就是提倡以怀疑的精神来治学,他反对死守所谓圣人经典、批判固守前人章句的行为,他鄙视南宋以来由朱熹删定的“四书五经”及其注疏,认为“今所行五经四书注,一代之王制,非千古之道统也。”其意思很明白:现今所使用的四书五经和注疏训释,都是一朝一代为了实施所谓 “王道”而采用的一种统治思想的手段,非千古之道统。既然圣人的言论本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阐释标准,更何况后人穿凿附会,强加曲解,不是更为“去圣久远”吗?

    他在晚年的《哭子诗》中提到自己批点典籍的经验:“取舍不随波,各各具手眼”。在对《庄子》一书的批注中,傅山多次批评郭象所作的注解,屡次作出“可笑”、“奴人奴见”、“难好”的评语,如:

    郭注:“二虫,谓鹏蜩也。”傅山眉批道:“明明白白二虫是蜩与莺鸠,而谓鹏蜩,奴人奴见乃至此。”郭注:“各以得性为至,自尽为极也”。傅山眉批:“明白说著小大之辩,还要说鹏蜩一般邪!”

    郭注:“夫尧之无用天下为,亦犹越人之无用章甫耳。”傅山旁批:“说是如此说得好听,与本义却别。”

    郭注:“……皆逍遥也。”傅山旁批:“总是不知看文法。然解庄义而不知审庄文,难好。”

    怀疑前人的权威注疏,对其深入思索、予以辨证,这种怀疑精神贯穿于傅山的全部学术著作。

    国人治学往往遵循“述而不作”的古训,缺乏存疑精神,傅吾康在《剑桥中国明代史》中指出:“在十六世纪中叶以前,历史作者通常不去对各种历史文献和来源可疑的记事甚至留言加以甄别。他们更不愿过问官方档案的可靠性,这种态度在正式著作、杂著、和历史注释中都很明显。”(第十二章《明代的历史著述》)从这一点来看,傅山主张打破蒙昧、提倡变革的思想,无疑具有启蒙主义的色彩,给十七世纪以后的学者以极大的影响。有人甚至认为:山西学风,因他而为之一变。

    二、批评文章之士不懂“言未始有常”,自称“道人之诗”

    傅山认为文章之士之所以受到桎梏,是因为他们不懂“言未始有常”这一哲理,只是一味死读书强作文。他在遗著《霜红龛集》中提出一种说法:“率性之道”。所谓率性,即随心而为,由着自我的本性自由发展,也就是道家的 “自然”思想。既然先天而存的“道”都没有界限,思想就应该在这片天空自由翱翔,怎么能固守陈规,忍受束缚呢?文章之士墨守成规,怎么写得出天籁般的作品呢?

    不仅弃俗入道,傅山还把自己的诗文归结为“道人之诗”,提出:“道人之诗,道之性也,支离率易,不衷于法。”(《霜红龛集》卷四十)这种不衷于法的率性文字,正是道家“自然”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晚明社会呼吁个性解放思潮的一种表现。

    1607年到1684年,傅山正好生活在一个自由思潮较盛行的时期,儒道的价值和圣人的权威不断遭到质疑和挑战,程朱理学一再遭到批判,离经叛道者与时俱生。傅山在思想上赞同李贽,提倡社会变革,在哲学上偏爱道家,他公开宣称:“老夫学老庄者也,于此间诸仁义事实羞道之,即强言之,亦不能工。”(《霜红龛集》卷十七)。他直言不讳地批驳盛行于世的仁义之学、性理文章,宣称自己不屑于写作那样的文章,就是勉强写,也写不好。

    三、傅山针对道学之士的“性理”之学提出了尖锐的批判

    在批评“文章之士”同时,傅山对道学之士进行了更为严厉的批判,矛头直指理学的“性理”二字。

    傅山在《庄子批》一文中多次使用“不见性理二字,好文章”、“无理字情字”等批语,表明他的学术观与理学思想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逍遥游第一》旁批:“一千四百六十三字。”又眉批道:“不见理字性字,好文章。”

    《庄子·养生主第三》旁批:“共五百六十八字。无理字情字。”

    《人间世第四》眉批一:“共二干七百四十八字。静读《人间世》,三复而稽首曰:命之矣。执古之道,御今之有。通篇无性字、理字。”

    由上述批语可以看出傅山对理学家所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坚决反对的,“性”和“理”是理学家所主张的重要观点。

    傅山不屑于儒家的“仁义”,“思以其学救其时”,强调经世致用,以“异端”自命。故而十分重视诸子之学的研究,打破儒家一贯轻视子学的传统。他公开反对理学,批判道学家为“奴儒”、“风痹死尸”,认为他们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只是 “只在注脚中讨分晓,此之谓钻故纸,此之谓蠹鱼。”(《霜红龛集》卷四十)这样的批评不可谓不尖刻。傅山反对理学对思想的禁锢,倡导思想自由,这一点与他之前的李贽一样,李贽最痛恨的就是“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评点、批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常见形式,傅山对《庄子》进行批注,对庄子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解释和选择性的阐发,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扬弃”。他在评点中表达了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庄子和晚明学术思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070809;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8-10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专辑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