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傅山诸子学说略

  傅山学术研究的重点是诸子,主要著作有《老子注》、《庄子注》、《管子注》、《荀子注》、《列子注》、《墨子注》、《鬼谷子注》、《公孙龙子注》、《淮南子注》等,另有许多有关诸子批注及文字散见在《霜红龛集》中。他以先秦诸子为中国学术的源头,倡导并身体力行地研究先秦诸子学说,开启了清代子学复兴的先河。

    ●反理学尊诸子学

    傅山对诸子的研究与清初学术背景有关,清初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反理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方以智、顾炎武、颜元、潘平格和傅山,他们大都基于明亡的教训来反对理学。傅山反理学与前几位大体一致,所不同的是他没有返回经学或其他,而是一心向往诸子学,成为当时诸子研究的代表人物。

    傅山反理学是因为他对所谓的正统与异端有自己的看法,他讥讽“理学先生”或“道学先生”包揽“正统”,其实“理学家法,一味版拗。”正统的理学古板繁琐不可与之言学问。理学家所讲的“明王道,辟异端,是道学家门面,却自己只作得义袭工夫。”他们以正统自居,反对所谓的异端,不过是自装门面,所做的学问只是因袭而害人非浅。他甘心自居异端,说:“异端辞不得,真谛共谁诠?自把孤舟舵,相将宝筏牵。灶觚垂畏避,新胆待因缘。吐凤聊庭过,雕虫愧祖先。”尽管得不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仍坚持真理不为其他所惑,可谓独树一帜。他认同陈亮、王阳明、李贽等非正统思想,对当时的王学之争,自有一套解说看法,指出:“讲学者群攻阳明,谓近于禅。而阳明之徒不理为高也,真足憋杀攻者。若与饶舌争其是非,仍是自信不笃,自居异端矣。近有袒阳明而力斥攻者之陋,真阳明亦不必辄许可。阳明不护短望救也。”反对陷于王学之争的窠臼,应超越所谓的正统与非正统,才是真正爱护王阳明。他听了李兄弟谈王学正统,说“我闻之,俱不解,不知说甚。正由我不曾讲学辨朱陆买卖,是以闻此等说如梦。”对当时的正统讲学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

    傅山对诸子则服膺之至。他摘录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又曰夫六国以前,去圣未远,故能越世高谈,自开户牖。两汉以后,体势浸弱,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此远近之微变也”一段,并评道:“心鸷气坚,眼偏手辣,似无忌惮,而非无忌惮,以其言,济其事,不华不腐,不周不漏,中古之风也。难难。”指出刘勰客观地回溯汉以来诸子学的命运的同时,肯定刘勰之说“似无忌惮,而非无忌惮”,比较公允地反映了对诸子的评价。他说“子书不无奇鸷可喜,但五六种以上,径欲重复明志、见道、取节而已。”提出诸子“奇鸷”,“奇”即特异、稀罕,“鸷”意猛,“奇鸷”指不拘一格,研读诸子可“明志、见道、取节”,提高人们的心志及道德修养,可谓发人深省。

    对于诸子,他提出“餐采”的观点,说:“失心之士,毫无餐采。致使如来本迹大明中天而不见,诸子著述云雷鼓震而不闻,盖其迷也久矣。虽有欲抉昏蒙之目、拔滞溺之身者,亦将如之何哉!上人曰亦唯心焉而已。”这是以吃饭为喻,比喻人应广食人间烟火,不要吃偏食,广采众食才能获得多种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身体。治诸子就是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打破一家统治的局面,这对学术的发展颇为有益。

    ●诸子学与经学的关系

    汉以来的儒家以古代圣人经典作为道统源头,以注释《四书》、《五经》为承续道统,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赋予儒家经典神圣性。傅山则认为《四书》、《五经》不过是“一代之王制”,不是圣贤心心相传的道统。他为了打破独尊儒术的局面,倡导诸子学与儒家经学抗衡,在经学与子学的关系上提出二者同源平等的思想,反对经学与子学之争,亦反对经学为本,子学为末的说法。从字的来源考证经与子,认为经与子同源相等,经学与子学并行而不相悖害。不仅如此,又进而指出有子而后有作经者,子学是源,经学是流,经学本是子学,是子学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子学比经学更根本。

    对于理学家所倡导诸经注疏,傅山则指出:“今所行《五经》《四书》注,一代之王制,非千古之道统也。”汉以下尤其是宋明以来的经学只是统治者的御用工具而已,并非是原来的道统。他反对泥于注解说:“看书,洒脱一番,长进一番。若只在注脚中讨分晓,此之谓钻故纸,此之谓虫鱼。”不拘泥于故纸堆中,而要求洒脱,追求个性解放。他对当时的经学进一步评论道:“仔细想来,便此技到绝顶,要他何用!文事武备,暗暗底吃了他没影子亏。要将此事算接孔孟之脉,真恶心杀!真恶心杀!”

    正统理学家的经注无关政事,空疏无用,显然违背了孔孟经世济民的用心。

    对于经子孰先孰后的问题在当今学术界可以进行客观地研究,但在当时经学定于尊的时代,傅山关于经子同源、平等、互补的观点,可谓振聋发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转移世风的作用,对传统学术摆脱经学羁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对诸子的评论

 

    傅山对诸子多有点评,语句虽说不长,但言简义丰,见解独到,以下做简要说明。

    他强调《荀子》一书,“不全儒家者言,而习称为儒者,不细读其书也。有儒之一端焉,是其辞之复而啴者也。但其精挚处,则即与儒远,而近于法家,近于刑名家。非墨而有近于墨家者言。”其中“非墨而有近于墨家者言”,是指荀子虽“屡有非墨之论”,而他的《天论》则与后期墨家有相通之处,从而赞扬了荀子不受儒家束缚,兼收并蓄的精神。

    对《墨子》,他认为《大取篇》“奥义奇文,后世以其不可解而置之。因其文而录之。《道藏》中亦有此。”对于后世弃之不理不以为然,而是取之研读,认为是“奥义奇文”。他认为儒家主张厚葬,墨家反对厚葬,儒家“乃厚亲之薄”,而墨家则是“薄亲之厚”,其“厚亲不称”说,便是“薄厚厚薄之义也”,是“以为平民之利者”,肯定其节葬的意义。

    对《老子》、《庄子》,他评论说:“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漆园家学”推崇老庄之学,自命为老庄之徒。他又说:“三日不读《老子》,便觉舌本软。畴昔但习其语。五十以后,细注《老子》,而觉前辈精于此学者,徒费多少舌头,舌头总是软底。何故?政坐猜度,玄牝不著耳。”不读老庄书难以启齿说话,五十后还详注《老子》,提出“无为而有为”的进取思想。

    傅山对《公孙龙子》从文字校勘训诂入手,指出此书文体与其它子书不同在于通过自设主客形成推演,如说“总是自己难自己,不必看作两人说。难到无处走底境界,自有一种开通明白受用。”在指出公孙龙与老庄相同之处后,揭示公孙龙思想核心是“离而非离”统一的观点。

    对于其他诸子,他说:“申、商、管、韩之书,细读之,诚洗东汉、唐、宋以后之粘,一条好皂角也。”皂角即皂树所结之荚,含碱,用以洗涤衣物之用。这里喻指读诸子书可洗涤陈规陋说,使思想更加清新。

    总之,傅山的子学研究于经、史之外另辟新径,在清初可谓独树一帜,对清代诸子学复兴产生积极影响,其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来源:《太原 日报》20070803;本文作者:汪学群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8-03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专辑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