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两赴京城义与节——傅山在北京

  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都城无疑是风起云涌的地方。傅山,这个汾河之畔走出去的书生,一生中两次进京,每一次都在京城掀起了不小的风云。

    第一次,是在31岁时,傅山率领100多名山西学子赴京“伏阙讼冤”,为山西提学佥事袁继咸鸣冤,惊动朝野,义声大振。

    第二次,是在73岁时,傅山被迫进京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他抗拒不从,敢与皇帝过招,以铮铮铁骨上演了一出千古传奇。

    第一次进京,是在明朝,当朝的是崇祯皇帝。40多年后,紫禁城里端坐的是康熙皇帝了。无论朝代更迭,无论岁月沧桑,傅山身上的正义、气节始终未减。

崇文门外:小庙容隐

    1678年的秋天,崇文门外。炙热的秋阳中, “支扭扭”走来了一辆驴车。车上是一位花甲老人,随行的是一位中年汉子,两位少年。这是傅山在儿孙的陪伴下进京来了。

    这一年的正月,康熙皇帝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下诏开设“博学鸿词科”考试,考中者将入朝为仕。于是,朝中大臣和地方各级官员奉旨向朝廷举荐了143名士子参加考试,傅山的大名被赫然列入其中。

    在高官厚禄的诱惑面前,傅山作为明朝遗民的本性不会变。听到被举荐的消息后,他以年老体病的理由坚决推辞。他写下一首诗表明了自己宁死不与清廷合作的心迹:“生既须笃挚,死亦要精神。性种带至明,阴阳随屈伸。誓以此愿力,而不坏此身。”(《病极待死》)

    当时,像傅山这样托故请辞的人很多,甚至不乏以死相拼者。傅山采取的办法是拖延。当时,阳曲知县戴梦熊一再极力劝他进京,还为他准备好了驴车。这位地方官与傅山是好朋友,平常对他照顾颇多,为了不使他受到朝廷的怪罪而影响了前程,傅山不得已下踏上了赴京之路。

    但是,到了崇文门外,傅山仍旧心有不甘:就这样进京吗?心里有一个的声音在坚持:不行!绝不行!

    于是,傅山带着儿孙,在郊外寻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小寺院——圆教寺,以养病的理由栖身于此。

    “傅山已经到京郊了!”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从全国各地到京候考的老朋友纷纷赶来探视,慕名前来的新知络绎不绝,也有不少朝廷官员和市井百姓前来拜访,傅山的儿子傅眉每天忙着迎来送往。一时间,这处荒庙因为傅山的到来而门庭若市。从这一年的秋天直到第二年的3月,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小小的圆教寺实际上成了文人增进友谊、交流学术的地点。

    好友戴廷(木式)来探望傅山时,带来了他在京城购买的书画。其中,有一本是安徽画家戴本孝所绘的十二开山水册,傅山在每开的对页题了诗。

    阎若璩时常来看他,他和傅山以及许多前去拜访傅山的学者们讨论学术问题。一些同样称病不出的学者不能前来拜访傅山,傅眉就代表父亲前往拜访。

    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冯溥是“博学鸿词科”考试的主持人之一,他因仰慕傅山而亲自来拜访,但傅山显得非常怠慢,照样是躺在床上,不言不语,也不起身迎送。

    这样一所小寺庙,在傅山的人生旅程中,是一个颇有意味的站台。

    圆教寺今安在?

    如今,伫立崇文门外的繁华街市,不仅找不到圆教寺,连崇文门也踪迹难觅了。

    当我询问北京的有关部门,从崇文区的文化委员会文物科、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到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佛教协会,从普通办事员到文物专家,得到的回答一律是:没听说过。后来,我查到了一本《北京市寺庙历史资料》。书中记录了民国时期北平政府对北京城区和郊区寺庙、道观的一次全面普查,但是,其中也没有圆教寺的记录。圆教寺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点遗憾,但想想也并不奇怪。

    明清时期是京城兴建寺庙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乾隆年间,北京有大小胡同1500个,寺庙竟有1300个左右。崇文门外的寺庙也非常多,几乎是三步一寺、五步一庙。圆教寺仅是一个小庙,何况在当时就已属荒凉,沧海桑田,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要求它会挺立到现在。

    最重要的是,我们记住了一个历史人物留在这里的故事,这就足够了。

长安门外:义声振天

    16793月,“博学鸿词科”考试的日期到了。傅山仍旧拒绝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康熙皇帝为50名汉族学者授官。傅山虽然没有参加考试,但因为德高望重,康熙大开皇恩,授予他“内阁中书”。

    按照规矩,得到授官就得到午门给皇帝磕头谢恩。傅山当然拒绝。他绝食7天,以死抗拒。这可急坏了大学士冯溥。他命人到圆教寺,强行将傅山抬进了京城。

    近了,近了。长安门到了。40多年前的一幕浮现在傅山眼前。

    当年,就是在这里,傅山率领山西众学子拦住了明朝宰相温体仁,为恩师袁继咸鸣冤。混乱之中,温体仁下得轿来,说:“不须乱说,你们派一两个人出来说。”这时,傅山挺身而出,他义正词严地为袁继咸鸣冤。

    袁继咸与傅山的师生之谊颇深。明崇祯七年,袁继咸到山西任提学佥事。他整顿太原三立书院,在全省挑选300多名青年学子到书院学习,其中就有傅山。傅山以他的气节和文章深受袁继咸赏识。袁继咸也深受学子的爱戴。

    不料,崇祯九年,刚正不阿的袁继咸因为得罪山西巡按御使张孙振而被诬陷,投入大狱。傅山变卖家产筹措资金,和挚友薛宗周一起,发动山西学子赴京 “伏阙讼冤”,也就是告御状。在傅山起草的奏章上,103名学子郑重地签下了名字。傅山亲自将这份奏章投送到专管臣民申诉冤情的通政司衙门。但是,奏章连续投送5次,都没有任何回应。这时,张孙振通过京城的各种关系,对赴京的山西学子发出恫吓。有的人害怕了,悄悄地离开北京。还有在奏章上签过名的人,竟要求傅山抹掉自己的名字。面对这种困境,傅山没有退缩,他与到北京参加会试的外地学子们加强联系,四处散发“揭贴”,也就是传单。京城各大小衙门、各有关的朝廷官员都收到了这张“揭帖”,声势浩大的鸣冤震动了朝野。

    这一“揭帖”通过厂、卫宦官之手,直送崇祯皇帝。正好山西巡抚对张孙振参劾的本章上奏到朝廷,崇祯皇帝下令将张孙振押进了北京。但是,刑部对这场官司再三拖延,于是,傅山就发动了学子守在官员上朝必经的长安门外,围住了这桩冤案的总后台——当朝宰相温体仁。

    傅山不卑不亢,将袁继咸的冤情一一陈述,对张孙振的劣行一一揭露。但温体仁含糊其辞,学子们于是群起而攻之,揭帖从后面乱飞过来,直扑他的脸上。温体仁仓皇逃进朝门。

    后来,刑部审理此案时,傅山出堂作证,慷慨陈词。袁继咸冤案最终得以平反,张孙振被判诬告罪。

    率众“伏阙讼冤”,血气方刚的傅山因一个“义”字而名震大江南北。

    经过长安门,想起这件大快人心的往事,傅山决心更坚定了。

午门外:傲然皇威

    进长安门,经天街(今长安街),上金水桥,入天安门、大清门,傅山来到了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外。

    望见午门,傅山顿时泪如雨下。是呵,故国不堪,故主不在,端坐在午门内的那个年轻皇帝,哪里知道,不管他怎样施恩,我还是明朝的遗民呵。

    被封官的人按照顺序,依次向皇帝磕头谢恩。傅山只在一边看着,打定主意,哪怕是被砍头,我也绝不磕头。轮到傅山了。他仍旧站在那里,绝不下跪,大学士冯溥急忙推了他一把,傅山趔趄了一下,扑倒在地。见此情况,文渊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魏象枢打了个圆场:“好了,好了,这就是谢恩了。”

    终于可以回乡了。傅山一身轻松。他说:“此去脱然无累矣!”

    返乡之际,许多在京学者与官员都来送别,冯溥也来了,他不得不承认傅山的骨气,写下了两首送别诗,诗中将傅山比作陶渊明。

    回乡后,傅山仍旧布衣毡帽,自称为民,如果有人以官职叫他,他就不吭声。地方官去给他悬挂书以“凤阁蒲轮”四字的牌匾,被他断然拒绝。临终前,他遗嘱“以朱衣黄冠殓”。在他心目中,那个“内阁中书”的官衔与他毫无干系。

    午门前的抗争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今,午门依旧巍然耸立。它还记得当年发生在这里的那一幕吗?

    一介布衣老者与威振天下的皇帝在这里傲然对峙,真可谓惊天动地。按照现代史学的观点来看,不能说傅山就一定是赢家。但不管历史如何评判,他那种不畏强权、坚守气节的人格力量永远会为人们所折服。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翟丽芳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6-27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专辑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