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这里曾经星辰闪耀

——寻访·沿着傅青主人生的重要足迹

  如果不是常清文先生引领,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几孔荒草满径、破败坍圮的土窑里曾经风云际会、大家云集。即便已站在了它的面前我还在心里不住地问:它真的是17世纪中叶中国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和名家大师的聚会之地?真的是!如今沧桑满面的它曾经有一段荣耀的历史。大约从1660年起,傅山就住在这几孔土窑里,开始了他“松庄烟树十余年”的隐居生活。那年,他55岁。

    1644年的甲申之变到1660年的顺治十七年,岁月的匆匆之履已走过了十几年的荏苒光阴。此时,新朝大清已经江山初定,反清复明也渐鼓消旗匿。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傅山只好把自己的全部心智转向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过起了恬淡而贫穷的乡村生活。“吟讽本无用,痛快空文章”,虽然这样的生活并非傅山的首选和自愿。

    踏过窑洞前的荒草,我向洞口走去。我提醒自己:可不要被脚下的一蓬一蓬酸枣刺扎着。但这些长满尖刺的家伙们也许已经好久不见人影了,孤独地长在土崖破窑前太寂寞了,我还没走几步,就被它们急切地拽住了裤腿,扎得我钻心地疼。紈了紈空荡荡的窑里,已是空无一物。那眼前这几孔残破废弃的土窑内外过去是个什么场景呢?“壁榻悬山郭,村房僦陋栖。蓬蒿仍旧径,简牍顾新奚。风雨不题凤,槐榆长坐鹂。得无华屋士,为我雪穷涕。”还好,我们从傅青主留下的这首《僦陋》诗里,大致可以想象到他当年生活在这里时的情景。只是,残窑还在,人却远去。不要说等待编辑的手稿简牍和保存诗作的奚囊,就连窑前的槐树和榆树也不知去了哪里,代替它们的已是多少代后的子孙晚辈。而那当年为青主鸣唱的黄鹂,也许早已追随故人而去了吧!

    松庄的生活是恬淡的。早春雪后,他去为自己种下的幼松添雪培土;春风秋雨,他在教儿孙写字读书。看看田野里忙着耕种的村民,望望不远处当年以爷爷为首的缙绅学士创建的永祚双塔。累了,回屋去歇会儿,接着昨日读的书再看上几页,或写写字,画张画。求字的人太多,实在忙不过来,或者是懒得应酬,就让儿子傅眉和侄子傅仁代笔,反正他俩的笔墨和自己酷似,一般人也难以辨别。研读经典有心得和感悟了,或挥笔而书,页页行行,或说与子侄,谆谆在耳。月影树阴下,他还与乡亲们围坐一起,共话桑麻。村民们病了,都会慕他这个名医而来。他则不论贫富,有钱没钱,有求必医。

    松庄的生活是贫穷的。一个姓姚的老汉对傅山说,等他生日的时候割上二斤肉,请他吃烧饼煮茄子,并请他到双塔寺看戏。可眼看日子到了,却不见姚老汉的讯息。傅山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若到眼前无动静,便过红土沟吃碗大锅粥也好。”原来,红土沟的红十方院寺庙里,每天都有大锅粥供给那些云游的和尚。生在官宦之家、书香门第的傅青主,已经潦倒到要喝寺庙里施舍的大锅粥过生日了。而他所看的好多书,也都是向好友戴廷 木式借的,他写字用的纸笔,也有不少是戴廷木式资助的。其实,以他的名望和才能,不用他开口,只要他答应,清政府就会把高官厚禄给他送上门来。但是,绝不与清政府合作的明遗民傅山宁愿隐居山村,清贫自守。

    松庄的生活更是荣耀而永载史册的,虽然,我们的视线在几孔残破的土窑周围上下搜索也未发现过往岁月的丝丝印迹。顾炎武、屈大均、阎若璩、李因笃、阎尔梅、朱彝尊……当年,这些光耀中华大地的学术星辰、人文魁首会聚松庄,令这几孔贫寒的土窑蓬荜增辉。好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学术重南轻北,中心地带都处于山水轻灵的南方。而到了17世纪的中叶,在北方的黄土高原上,在山西太原的松庄村,却形成了一个由南北的志士仁人、著名学者共同组成的、对中国文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文化学术圈。而这个圈子的核心人物,就是以气节、学问、文章、书画、医术等为南北知识分子所倾慕、社会威望和影响载誉全国的太原人傅山。

    顾炎武,这位清代众望所归的文化学术领袖、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大学者,是傅山在松庄接待的第一位来访者。1663年,顾炎武首次拜访傅山。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趣,共同的追求,使两人一见倾心,互为欣赏和知己。顾炎武说傅山志高才广,高风亮节,使自己倾慕已久;傅山赞顾炎武学富五车,矢志不移,令自己十分钦佩。在以后的几年里,顾炎武又几次来到松庄拜访傅山,留下了不少诗作和“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等流传至今的赞语。300多年后的一个春日,伫立于他们曾相聚甚欢的几孔土窑前,我不禁思绪纷纷:当年顾炎武来此拜访傅山时,他会为傅山的贫穷生活感慨吗?而他们在窑洞里交流思想、诗词唱和、切磋学问以及砥砺气节的情景又会是怎样的呢?“倘许相随拾芝草”,顾炎武说给弟子的这句话,不就是他心中的傅青主吗!

    还有被后来成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礻真请到官邸尊为先生的清代著名学者、考据大家阎若璩,他也是松庄思想文化学术圈的重要成员。这位祖籍太原的大师曾两次拜访松庄,与傅山议论政治,切磋学问;清代著名学者、词学大师朱彝尊也曾是傅山的座上嘉宾;关中著名文人李因笃(字天生),被顾炎武誉为“今日文章之事,当推天生为宗王”。他仰慕傅山的学问人品,称赞傅山“灿灿紫芝存古调,番番黄发长明车。”还有……如果能将过去的情景再现该多好呀!但历史老人却板起面孔说:那是已经翻过的一页,我已将它好好珍存。

    55岁的中年学者,到拄杖而行的古稀老人,傅山人生中的18载光阴,就是在松庄这几孔贫寒的土窑里度过的。布衣奇士,慕者如云。潜心经典,学耀后人。时间的风雨可以把几孔土窑吹洗得满面沧桑,甚至不存,但它怎能吹灭伟大的思想和洗掉高贵的精神!我们隔过300多年的风云日月,来到已经寂寞残破的几孔土窑前,除了追寻探故,还有一颗深深的仰慕之心。

    因了傅青主,太原东郊的普通山村松庄将永载史册。感谢青主吧,今天的松庄人。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宁沁萍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7-05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专辑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