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认识傅山之真正历史价值

  一个文化人,若能引人敬佩并不难,有成绩便可;但若让人生出热爱之心,却并不容易,单有成绩还不行,还要有其他许多因素。明末清初的山西籍大学者傅山(字青主),就使我既敬重,又充满热爱之心。

  傅山的学问,当时在大河以北是第一的,这世有公论。我没有专门研究过傅山的学问,没有资格来谈,只想谈一谈我对傅山敬重和热爱的缘由。

  傅山最让我敬重的,是他做人重气节,有骨气。傅山所处的时代,是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时代,傅山所闻所见的,是八旗军的铁蹄,是挂着不肯 发者的头颅的剃头挑子。有的士人在清廷的威逼利诱下变节了,如钱牧斋之流,傅山则是气节凛然,决不屈服。傅山在文章中常论到气节,认为只有具有民族气节,才能算做人,才是真男子。他在《无家赋》序文中写道:“桑弧蓬矢,我非男子也哉!”他感到,自己虽然身为男子,本应为国出力,但眼前却是胡骑纵横,怎不令人痛心!清廷开“博学鸿词科”,他坚不应试,清廷便令役夫用床把他从家中抬进了京城。望见午门,他老泪涔涔,别人强令他拜谢,他便扑倒在地,以示志节不屈。在傅山眼里,民族气节重于泰山,个人的仕进轻如草芥。

  也许有论者说,开“博学鸿词科”者,是英明的君主康熙大帝,傅山应该投降康熙才是,否则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不敢苟同此说。在当时的历史情势下,傅山的行为无疑具有历史正义性,就坚守民族气节而言,他与岳飞和文天祥同样伟大。

  傅山做人重气节,便最厌恶奴气。在傅山的字典里,“奴”字是最可憎恶的字眼。他曾说:“不拘甚事,只不要奴,奴了,随他巧妙雕钻,为狗为鼠而已。”他把奴气视作鼠狗一类动物的行径。傅山是个名医,有时便用有关医药的词语讽刺“奴人”和“胡人”:“奴人害奴病,自有奴医与奴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奴人,指那些奴颜婢膝的官僚,胡人,指满清朝压迫者。在“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的封建社会里,在清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下,人有奴气本是司空见惯,但傅山却容不得奴气,他所重所要的,是气节。

  我一向觉得,气节对于做人,是头等重要的,临大事必须讲气节,平时处事,也要讲骨气。人若有气节,虽是小人物,也顶天立地的伟大;人若无气节,虽是大人物,也沙尘般的渺小。傅山是有铮铮气节的,他在我的心目中,是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

  傅山对于皇帝的评说和态度,也让我敬服。傅山所处的时代,是皇帝至高无上的时代,但傅山却不像常人那般服帖。他对孟子的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观点,极为推崇,进而并提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的观点,其思想锋芒,直逼身为九五之尊的“真龙天子”。傅山的观点,已带有启蒙思想的色彩,启蒙思想发展到头,便是要掀翻皇帝的座椅。傅山谈论古代帝王的许多话,更是表达了他对皇帝的不大恭敬的态度。他在文章中称一向具有“圣君”之誉的唐太宗为“二郎”、“李二郎”,称这位“圣君”的爸爸李渊为“老庸”,并说,“老庸仗儿子为皇帝,私气不除,殊帐人肠矣”。“二郎”,是民间俗称,“老庸”,更深含鄙夷色彩,由此二称,便可看出皇帝在傅山眼里是什么形象。傅山还说过,“李太白对皇帝只如对常人,作官只如作秀才,才成得狂者”,言下之意就是皇帝是可以视如常人的,皇帝也并不那么神圣。这话今天听起来固属常语,但在300年前却属异端之词、惊人之语,是须有胆识才说得出的。

  傅山身上有一股侠气,尤吸引人。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在傅山传略中评述他是个“任侠”者。他自己也曾自述读《汉书》时,“每耽读刺客游侠传,便喜动颜色”。但傅山并不像梁羽生《七剑下天山》所描写的那样,是个剑侠,而是一个身上充满了主持公道、救人于水火的侠义气质的读书人。他的这种侠气,特别表现在出死力为人辩冤白谤上。明朝人吕坤在其名著《呻吟语》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人辩冤白谤是第一天理。”清朝人申居郧在《西岩赘语》中也说过:“德,莫大于白人之冤。”傅山正是实行这一天理和美德的侠肝义胆之士。明崇祯九年,阉党余孽张孙振陷害贤士袁继咸,酿成冤狱,傅山挺身而出,起草辩冤文书,要求主谳者“以存公道,以服士心”,并亲自进京鸣冤,终于使袁继咸的冤案得以昭雪。在为袁氏辩冤的过程中,傅山曾受到恫吓、威胁,但他全然不顾。为助人他花掉了万余两家财,毫不吝惜,事后他却不居功受谢。

  傅山是个非常率真、质朴、坦荡的人,对他这种性格和人品,我很喜欢。傅山是个书法家,与人谈书法时曾说:“学书之法,宁拙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表面看,他谈的是书法,实则并不止此,而是反映了傅山做人的一些准则,反映了傅山的性格。傅山爱写杂文,从他的杂文中也可看出他的性格。他写道,有些人遇到有人骂,“只记得个谁骂我来,却不记骂我的是哪一桩短处,若于此有醒,骂我者是我大恩人”。他认为有错就应当欢迎人骂,而且要记住骂的是自己哪桩短处,骂得对的,骂者就是自己的大恩人。这是多么坦荡的胸怀。

  傅山的率真和质朴,也可以从他的一些信札中看出来。他写过一封关于听书看戏的信,有云:“倒是那里有唱三倒腔的,和村老汉都坐在板凳上,听什么飞龙闹勾栏,消遣时光,倒还使得。姚大哥说,十九日请看唱,割肉二斤,烧饼煮茄,尽足受用。不知真个请不请?若至眼前无动静,便到红土沟吃两碗大锅粥也好。”信写得极通俗有味,傅山率真、质朴的模样似在眼前。鲁迅先生大概也很喜欢傅山信中的这些话,故把它抄录了下来,见于鲁迅的《西牖书钞》。

  傅山是山西阳曲(太原)人,他的性格的形成,与三晋大地的质朴民风和雄深的地域风格有很大关系。全祖望曾经说过,傅山“少长晋中,得其山川雄深之气,……而不屑为空言”。不为空言,即傅山的质朴、实在的性格的表现。散文家余秋雨曾做名文《抱愧山西》,对创建了“海内最富”的致富业绩的山西商人大加褒扬,这也使我对山西商人刮目相看,但我也想说,更能使山西人骄傲的,是山西出了个傅山。这犹如湖南出了王夫之,浙江出了黄宗羲,安徽出了戴东原。他们既是地方上的人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英。

  我很喜欢郑板桥的书法,觉得他的字,于雅中透出奇气。但一次读周作人的《〈亦报〉随笔·会与不会》,见他说,比起傅山来,“郑板桥、赵 叔都不免还有俗气”,吃了一惊,惊的是傅山的书法竟是如此高格。我不谙书法,但却因此更加敬重傅山,也盼望能亲睹到傅山的墨迹。

  傅山又是个诗人,他有一首诗我很看重,诗云:“一灯续日月,不寐照烦恼,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我仿佛看到一个孤独的智者、志士,枯坐在青灯之侧,满腹兴亡之叹,一腔忧国之思。诗中所云身处不生不死之间的心境,与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倾诉的“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颇有相似处。古语说,“诗言志”,傅山的这首诗就是一首表达心志的绝好作品。

  傅山是300多年前的一位学者。300多年过去了,傅山的学问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傅山的人格也仍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我从一接触傅山的材料,便觉得他有一种吸引力,随着对傅山的了解的增多,我由佩服而敬重而热爱,终至在心上刻下了傅山这个名字。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庄亭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6-14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专辑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