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虹巢书香,已随风去

寻访·沿着傅青主人生的重要足迹

    尽管临行前研究傅山多年的常清文先生就对我说,“虹巢”已被堵上了,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但当我们风尘仆仆地赶到上兰村、站在窦大夫祠门前,亲眼看到“虹巢”已变成了“红墙”时,还是有一股挡也挡不住的愤愤之气扑了上来。为什么?谁干的?没有人回答,也不会有人回答。面对“虹巢”已改的容颜,我们除了无言以对,还是无言以对。

    上兰村离西村也就一公里的路。当年,傅青主家在上兰村的五龙祠附近也建有家宅,他曾在此读书和生活。从上兰傅家到窦大夫祠非常近,拐上几个弯儿就到。当年,在当地极具地位和人望的傅家又是窦大夫祠的老施主,所以,这里也就成了青主儿时经常光顾的地方,祠前鼓楼下的那间小屋,就成了他儿少时的课外学习之地,青年时读书著述的书斋。屋前,一棵老杏枝干弯曲如虹,色赭浓郁凝重,因此青主为它起名“虹巢”。

    非常羡慕300多年前的傅青主,能拥有这么一方美丽怡人的读书之地。

    “烈石寒泉”是古太原著名的外八景之一,而窦大夫祠就坐落在烈石山下,寒泉旁边。那时候,烈石山松柏成林,蓊郁如黛;寒泉水清流潺潺,鱼跃潭深。还有一堤之隔的滚滚汾水涛声阵阵,远望的西山下村落点点。在这么如诗如画的风景中读书课业,难怪傅青主惬意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 “虹巢”诗:“虹巢不盈丈,卧看西山村。云起雨随想,松停涛细闻。书尘一再拂,情到偶成文。开士多征字,新茶能见分。”只可惜,今日“虹巢”的门窗已被堵死成了一面祠墙,并刷上了宫墙的红色。“虹巢”的眼睛已被蒙上,“虹巢”的口鼻已被封死,她的眼里已经没有美景,只剩下了一片黑黑的夜。

    祠外“虹巢”的门窗已被堵死,祠内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进得祠内,来到西南角的“虹巢”前,禁不住又是一声长叹。一道窄窄的小木门,让你想到了岁月沧桑和风烛残年。没有任何标志,只有一把小锁把门。推出一条门缝瞅了瞅,里面尽是些乱七八糟的杂物。也许,在有的人眼里,傅山这位中国17世纪的杰出先贤,没有足够的号召力为他们带来滚滚的门票收入吧!好在,历史还不是任人涂抹的。

    读书、写字、作文、绘画,小小“虹巢”承载过傅青主多少灵思妙想,笔墨丹青?有哪些作品的出生证上刻着“虹巢”呢?

    《汉书》可以说是傅家的家传,傅山年幼时所读的《汉书》,就是其祖父傅霖亲自批点的。但在小的时候,他对此并不感兴趣,还是有一回在看了一出叫《东方生金门记》的戏,回家后又读了《东方朔传》,顿觉非常好,由此而喜欢上了《汉书》,并成了一生的爱好。而正是在“虹巢”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傅山将《汉书》和《后汉书》中提及的人物,按韵部罗列出来,并在每个人的名下附上一简短的小传,编纂成了一部研究汉代历史的工具书《两汉书姓名韵》。300多年过去了,此书至今仍是研究汉代历史的参考书。

    傅青主的书法享誉世界,他的一段书论也名闻遐迩。“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直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正是傅山与晚明那些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们积极倡导和实践,勇于向经典权威挑战,成功地将传统的“和谐、优雅、精美”的审美标准转换和提升为“残、拙、丑、支离”的新的审美理想,扭转了当时中国书画的流行审美,开启了中国书画艺术的一个新时代。站在小小的“虹巢”面前,我们好想问问它:傅青主在你的天地里是如何探寻和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的?哪些墨迹丹青又出自你的怀抱?当然,它是不会回答我们的。傅青主在1644年之前所写的作品目前只有一件碑拓存世,而写于“虹巢”的《隶书七律四条屏》又不具“支离”特征,留给了我们许多的问号和想象。

    西山故乡是傅青主的灵魂所系,与书为伴的“虹巢”生活又充满了闲情逸趣。他用自己的笔,写诗抒我情,作画表我意,性情才气,天然而成。因为在他看来,“凡字画、诗文,皆天机浩气所发。一犯酬措请祝,编派催勒,机

气远矣。无机无气,死字、死画、死诗文也。徒苦人耳。”而他画于“虹巢”的《江山平远图》,就是站在烈石山顶对故乡西村的远眺,但又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柔婉描画。它笔墨豪放简疏,造型奇崛突兀,一如自己傲岸倔强、压抑悲愤的个性和内心。有专家评论说,傅山不仅是17世纪最有反叛性的书法家,也是最不循规蹈矩的画家之一。他自己也在《题自画山水诗》中说:“觚觚拐拐自有性,娉娉婷婷原不能。问此画法古谁是?投笔大笑老眼瞠。法无法也画亦尔,了去如幻何亏成?”如果,今天的“虹巢”里能有《江山平远图》的一席之地,哪怕是复制品,还能有介绍傅山与“虹巢”的美好声音,那该是一种怎样的风景!

    “虹巢”给傅山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让他难以舍忘。这里不仅是他读书治学的场所,也是他闲情逸趣之所在。20多岁进入社会后,他也不时常回来看看。“虹巢久不过,屐履为花登。”他还经常带着儿子傅眉来到这里,按照自己的治学经验,为儿子制定了独特的学习进程。在这里,他一边课读儿子,一边自己研习学问。当他30多岁从“三立书院”回来后,又住进了这间小小的书斋,油灯古卷,日日夜夜,直至三四年后有了新建的青羊庵。

    一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季轮替,何况300多年岁月的风风雨雨。300多个月圆月缺,改变的怎能用“太多”二字来写!烈石山不再蓊郁苍翠,寒泉水也几近枯竭。就连堤那边的涛涛汾水也停止了嗷嗷的嚎叫,裸露出了丑陋的河床。曾经的太原美景“烈石寒泉”恐怕也已藏进了老人们的记忆和摄影者的老照片。再看昔日书香缕缕的“虹巢”,哪儿还有青主当年的遗迹!而那棵标志性的老杏,就是想找找它当年的位置,也没有人来告诉你。伫立在当年的“虹巢”、如今的“红墙”前,几番感慨,几番叹息,几番茫然。不爱照相的我来时还打算在此留个影,沾点儿傅青主的“仙气”,但面对着眼前的一切,再也提不起丁点儿兴趣。罢罢罢,回去吧,“虹巢”书香,已随风去,空留下我们这些无用写字人的无用叹息。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07年6月5日;本文作者:宁沁萍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6-05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专辑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