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异端辞不得 真义共谁诠

——傅山的诸子学研究

    题解:这是傅山的两句诗。傅山主张对儒家的经典和诸子百家平等看待,当时儒者视其为“异端”。傅山表白:有人说我是“异端”,这个称号是辞不掉了,但是“经”和“子”的真义同谁去研讨切磋呢?这种心情,反映了傅山作为诸子学开创者的艰难和勇气。

    傅山诸子学研究的创新精神和历史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哲人辈出,学派林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各家各派在天道观、认识论、历史观、名实关系、社会伦理、礼法制度、政治主张等各个层面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大大地推进了思想和学术的发展。但到秦汉以后,情况起了变化。秦始皇“焚书坑儒”,把法家学说奉为统治思想。西汉初年,把“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奉为统治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用儒家学说取代黄老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儒家的经学成了“国学”,确立了正统地位,并以此建立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制度和文官制度。此后直到明清,尽管具体情况有所演进,但这一基本格局未变。除儒家外,其余诸子就遭到了“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董仲舒策)的命运,被不同程度地贬低或排斥。

    尽管如此,汉代以后对诸子学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历代都有子学论著问世。明清之际,研究诸子学渐成风气。其开端并非起于傅山。那么,学术界又为什么推崇傅山为诸子学的开创者呢?现代历史学大师侯外庐在《傅山〈荀子研究〉序》中说:

    “当时学者或者以为诸子书可以和经学合观,或者主张儒释道以及百家之说皆得道理之一面,或者明言九经可以与诸子同读而不能高下轩轾,或者倡言诸子之中的每一家在某些论点特具卓见而有益于世道。但是这些学者虽然重视了诸子之学,他们在形式上每每却还受着“正宗”偏见的束缚,或多或少仍然高扬儒学。敢于自命为异端,恢复诸子与儒家本来平等的地位,并在诸子研究中作出更多成绩的,应该首先提到明清之际的傅山。”

    这段论述,准确地评价了傅山在诸子学研究中的创新精神和历史地位。

    傅山研究诸子学的目的意义   

    傅山主张“经子平等”,自居“异端”,对诸子作了大量的研究。作为一个关注社会现实的大思想家,他研究诸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从诸子著作中吸收思想营养,即所谓“餐采说”。诸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产物,是思想空前活跃和自由解放的成果,其富有战斗性、论辩性的思想学说是一份很有发掘价值和借鉴作用的思想遗产。傅山在研究诸子中用了一个比喻,就是“餐采”,像吃饭一样,应该吸取各种营养,只阅读、熟悉和研究儒家的学说是远远不够的。傅山曾说:“失心之士,毫无餐采。致使如来本迹大明中天而不见,诸子著述云雷鼓震而不闻,盖其迷也久矣。”神志昏迷的“失心”之士,对云雷鼓震般的诸子著述毫无闻见,因而丝毫不知“餐采”。傅山不仅读儒家之书,还要从佛经和诸子中去“餐采”,更全面地吸收思想营养,丰富自己的头脑,促进自己的思考。

    用诸子思想作为清算理学的“一条好皂角”。要鉴别、清算理学家未经附在先儒学说中的那一套讲学“理论”,需要有思想工具,就像清洗衣服需要肥皂、洗涤剂一样。傅山说:“申、商、管、韩之书,细读之,诚洗东汉、唐、宋以后之粘一条好皂角也”,“吾以管子、庄子、列子、楞严、唯识、毗婆诸论,约略参同,益知所谓儒者之不济事也。”

    借鉴诸子思想创新思维。傅山曾说过:“子书不无奇鸷可喜,但五六种以上,经欲重复,明志见道,取节而已。”傅山读子书多了,也感到诸子间内容的重复,但他注意的是子书的“奇”与“鸷”,借鉴其“奇鸷”之处,“明志见道”,打破阵阵相因的思维模式,以创新思维,开拓思路。

    古为今用,为现实服务。傅山研究子学、清算理学的现实动因之一,就是明朝灭亡的沉痛教训。他主张“执古之道,以御今有”,从古代思想库中研究社会规律,驾御当前面对的问题,为现实服务。

    傅山诸子学研究的主要收获   

    一、在诸子学研究的基础—— 训释考订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他运用文字学、音韵学和其他多方面的渊博知识,对一些应该训释而前人未加注释的,或前人虽已注释而含糊不清的,以至误解误注的词语和文句,加以注释。他从不同的书籍中收集相同的词语,作比较研究,以考订讹误,阐明音义。他还解读了不少历来难以索解的文句,解决了许多难题。

    二、对诸子的评论分析中提出了许多精彩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 《老子》、《庄子》、《墨子》、《荀子》、《公孙龙子》的研究更加深入,均有专门的批注,精彩的评论也更多,如他对荀子的评论。当代学者研究,普遍认为荀子是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总结性人物。傅山在三百多年前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荀子》三十二篇,不全儒家者言,而习称为儒者,不细读其书也。有儒之一端焉,是其辞之复而 口单者也。但其精挚处即与儒远,而近于法家,近于刑名家;非墨,而又有近于墨家者言。”

    三、吸取诸子精华,博采众长,引申发挥,改铸古人,为我所用,提出独创性的新命题、新观点、新见解。如他所提出的“秦初有无相生”的宇宙本原论和“气一元论”,天人观及“气在理先”、“无不当变”、“幻无而有有”等哲学观点,“圣人平阴阳”、“无理胜理”、“不事王侯”、“正平等耳”等社会历史观点,就是如此。 

本文来源:《太原 晚报》2007年5月31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6-04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专辑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