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赵城小传

  赵城是座古城。相传周穆王赐造父于赵城,后封简子食邑,始有凤凰城之说。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曾留下诸多美好的传说和荣耀,至今妇孺能诵。近年中国邮政发行的《赵城虎》邮票印证和演绎着“李能伏虎”的传说故事。记事以来,四面的城门、城墙,南街的状元(王刚)牌楼、紫金城,北街孝寺的唐塔、石牌楼、木牌楼,县衙的大堂、明末清初镇压曹顺农民起义的瓮城牢狱和东大街的耶稣教教堂以及西门“一巷两进士”的张端玑和乔海峰的宅院旧址(前者为民国议员,曾著有“谁园记”“讨袁内阁书”,并为广胜寺山门词“广胜禅院”),东巷刘布政司的旧宅和城外刘家坟的石碑、人物和六畜石刻等,都给我留下了神秘莫测的印象和记忆。近代从古城又走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辛亥革命时期,张雨田率辛亥革命军兵临赵城,张母王氏城头训子退兵被传为历史佳话;抗战初期,我党早期革命家南汉辰曾在城内贾家山有过宅院(后被日寇焚毁),其子南新光、其女南新华组织赵城抗日儿童团上街宣传演讲,影响深远;抗日战争时期,曾受到晋冀鲁豫野战军通令表彰的“辉达战斗队”威震敌胆。在日伪警备森严的赵城城内,我城工部策划“虎口拔牙”处决叛徒脍炙人口;解放战争时期仅赵城这座小城,就由陈赓将军的太岳纵队十旅解放了两次,敌我拉锯战残酷激烈……一幕幕活剧凝成了小城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

  赵城的热闹红火堪称一绝。历史的磨砺,造就了赵城人憨厚、耿直、忠实和剽悍的品格,不论是小城自成体系搞热闹,还是后来并县后到县城参加调演、汇演,都可以说是精心准备、齐装满员、唯旗是夺、志在必得。从大家熟悉的传统项目到赵城特色的社火形式,那真是老少上阵、群星璀璨。且不说南街、南关的龙灯、东街的舞狮、西街的二鬼摔跤、湾里的旱船、王开的三眼铳(赵城的龙灯,头大头重,龙身充实连贯,舞绣球者多会武功,舞龙者全是小伙子,力大有韧劲,早上吃饱饭,舞一天锐气不减,十分了得。东街的舞狮我记得师从冯老先生,上桌越杆,灵活自如,狮子活灵活现,憨态可掬。二鬼摔跤由一人扮两人,一招一式,惟妙惟肖。当年王开的三眼铳全县闻名,有时表演场地人山人海,维持秩序很费劲,只要前队的几十支三眼铳一放,刹时空出场地一片,妇女小孩一边捂耳朵,一边叫喊:“赵城的热闹过来了!”),单说原先干河、小河、现如今北街、东堡的“拆楼”,就使人惊心动魄,真个是小孩放炮仗——又喜又怕!故事取自北宋年间,奸臣王、潘手下欺侮杨家孤儿寡妇,前往天波府寻衅滋事,被杨家八姐九妹、杨排风一帮女将打得头破血流、血肉模糊的惨相。表演者上身赤裸,下围白围裙,有的被锥子扎进眼睛,眼珠掉了出来;有的被厨刀砍进脑袋,血流满面;还有的被剑刺穿,内脏涌出,惨不忍睹,奇怪的是这种血肉模糊的惨景化装得天衣无缝,很少有人能洞察其中机关,就连血的化妆配方都很讲究,游行一天,仍鲜活如初,像刚刚发生械斗一般。为热闹伴奏的大多是锣鼓、腰鼓、洋鼓洋号,但值得一提的是道乐和南县鼓乐,前者乐人束发拔髻,一律道家的短打扮相,有笙、管、唢呐及武场铜乐,乐人一边演奏,一边耍彩,不时将鸡蛋大的木球抛向半空,尔后仰面接进系在额头上的茶杯大的盅内。拍铙钹的可把钹扔向空中,围观的人不见铙钹只见红绸,霎时间铙钹落下合在手中,十分惊险,想来练此功夫决非一日之寒。南县鼓乐则很有意思,乐队十余人成圆形,滚动式前进,大家众星拱月将打鼓者围在其中,打鼓者步履矫健,反应敏捷,或下腰,或跨腿,或跳跃翻腾,行进时驾轻就熟,摇头摇尾,悠然自得。其声传得久远,节奏明快,由于乐队多为老中青配合默契的“窝子班”,演奏浑然一体,大家陶醉其中,闭目皱眉,表情传神,虽有时与其它乐队相邻或相遇、并行,但其音色独特,难以覆盖,竟能步调不乱,稳住阵脚,最后杀出重围,方显英雄本色。

  对赵城最初始的好感是伯父传授的,那就是小城的食文化。困难时期,衣食匮乏,伯父对美食和风味小吃的讲述无异于精神会餐,对年龄尚小的我们很受用。我开动脑筋,想象着幻觉中的情景,有些我儿时品尝过,有些想来已是过眼烟云,人们无缘享用了。小城的桂花元宵、拉面、火烧、杆子馍、麻花、炒撅片、糊煲、醪糟、蒸饭(黍米、枣)、羊汤、猪头肉等都在方圆百里久负盛名,有些至今经久不衰。

  说起火烧(有的地方叫馅饼),在赵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名的要算王甲有老汉了。此人住东街,与我是街坊邻居,住得很近,其手艺之精湛至今少见。在包火烧时,他左手从发好的面缸中揪起一举稀软的小于核桃的面团,稍加捏把,随手用羊骨头铲子挖起一簇鸡蛋、韭菜、炸豆腐馅摁进去,接着双手麻利地边掂边包起来,放到鏊子上滴溜溜一转,用圆平铁勺子一压,顷刻一翻,外黄内熟,脆软可口的火烧即可。用浅碟盛上两个,倒上点醋,用竹叉子一挑,味道真是令人垂涎!坐到饭摊前,看着王老汉娴熟的表演,品尝美味可口的食物,真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实在不辞常做故乡人。

  赵城民风纯朴、人文荟萃,先民习文尚武、耕读传家,文化积淀很深。“北崞南赵”的历史评价曾让小城享誉三晋,也让小城多年来引以自豪。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高楼林立,面目一新,成为闻名晋南的亿元乡镇。小城的建筑自成一体,街道、小巷曲径通幽,门楼、庭院、石狮年代久远,历尽变迁,可惜的是文革期间的人为破坏和近年来的旧城改造,街道拓宽,现已面目全非,委实可惜。诸如大自然的原生态需要保护一样,对传统文化也要有一种新的悟性,即开拓和养原并重。有篇散文的几句话说得好:“一切远征都必须同时伴以回眸。在延伸胜利的同时,关注一下我们的故国故都、故里故园是否已经面目全非。”这也是我撰此小文的意蕴和初衷。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本文作者:许光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0-17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