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考朔州军人踪迹,解张壁古堡诸谜

  “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的箱底”。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的张壁古堡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渊源的古村落,她的隋唐地道、金代古墓、元代戏台、明清民居以及独有的原生态人文环境,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并被央视等知名媒体分别以“军事”“探索”“魅力”等为主线专题介绍。国家文物局原局长罗哲文先生到此后留下“文物丰富,国之瑰宝”的赞誉,著名作家冯骥才考察后连声惊叹“不次于平遥古城”。在2005年央视“全国十大魅力名镇”的颁奖词中是这样概括的,“这是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袖珍小城,0.1平方公里的面积,古堡地道、宫殿庙宇各种建筑一应俱全,军事宗教、民俗历史多种文化融为一体。可进可退,方寸小城规划高超,鱼型巷龙型口、孔雀琉璃,处处可见心思奇巧。张壁,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本刊此次将通过《考朔州军人踪迹,解张壁古堡诸谜》一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释疑张壁的千古之谜。——编 者

  介休张壁村为全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其神奇的明堡暗道建于何时至今还是个谜。

  张壁在介休城东南约二十五里处。说来也巧,就在城的“东南”方向,就在此“二十五里”处,有一段关于介休非同寻常而又鲜为人知的设县建州史。揭示这一段历史,对填补介休旧志书中的一段空缺,对解开张壁古堡种种谜团都至关重要。

  张壁在北魏时期曾是介休县城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宰相李吉甫撰修成了被誉为一代地理总志的《元和郡县志》。志书中讲介休县的历史沿革时说:“介休县……后魏明帝时为贼所破,至孝静帝更修筑。迁朔州军人镇之。因立为南朔州。但领军人,不领郡县。”

  这是一段相关介休县城在后魏至东魏时期建置的记载。通常,人们都以为介休县城一直沿袭自秦汉时的故城。然而历史上介休城不在汉代旧城建置也是有的,上面讲到的后魏至东魏时的介休城就是一例。

  清代乾隆年间由一代大儒、方志学家戴震修成的海内名著《汾州府志》中经考证指出:北魏时期重建介休城时,没有建在汉代故城旧址,而是建在了旧城东南二十五里处。其原文为:“北魏介休,不复治汉故城,其所置者,在今县东南二十五里。”此后,省内各种版本的《通志》《府志》都持如是说(被梁启超列为全国之首的光绪《山西通志》中有多处提到为“县南二十五里”处。)除此而外,我们还可从生活在后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中找出见证。郦道元当时由北往南考察汾河两岸的风土时记载:“汾水又南,迳(过)介休县故城西,城东有征士郭林宗、宋子浚二碑……”郦道元把城东有郭林宗碑的介休城写成“故城”,可见东南二十五里处的介休城当时为“新城”。

  东南二十五里壁堡处建城是为避“荒胡”

  北魏时期何以要重建介休城,建城何以要选址在东南二十五里处?这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公元304年的西晋时期,从匈奴族刘渊自离石起兵反晋开始,中国北方进入了史称 “五胡乱华”的漫长战乱年代。刘渊的兵将首先发难于介休县城。国史 《晋书》及 《资治通鉴》都记载了介休县令贾浑夫妇在城破后不屈遇难的悲壮事实。在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里,北方先后有五个少数民族互相仇杀掠夺,致使黄河地区的经济、文化、城邑、社会秩序全都被毁灭。当时遭劫难的幸存者们,或举族举家结伴流散入长江以南,成为侨居异地之民;或避地绝尘,木食山林,简居穴洞,成为山区堡壁寨主的依附者。可以想象,绵山下至今尚存的壁寨名称,如张壁、马壁、遐壁、宋壁、史村寨、三清寨、军寨……这些正是当年人们躲避战乱,隐迹藏身,建壁守垒的时代见证。

  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后,社会秩序相对好转。太和八年 (484),瘫痪消失已久的介休县恢复建置,但处于弱势的县政权在选何地建城时遇到了 “胡人寇乱”的现实问题。

  据史籍记载,北魏时期,黄河以西的离石、吐京一带,万山簇拥,这里匈奴五部余众常年不养不耕,所需人、畜、财物、衣食等悉数靠在汾、晋间抄掠。时人称之谓 “稽胡”或“荒胡”。对此,北魏政权先后组织过数十次歼讨,但最终皆无济于事。为了避开胡人,介休县建城选在了地靠绵山,视野开阔,三面临沟,居高临下,有壁堡人居相对集中的 “东南二十五里”处。尽管如此,恢复不久的介休县政权最棘手的问题还是穷于对付胡人作乱。据在当时担任过介休令的李文略墓志文中记载:“……彼地带险阻,山胡寇乱,前后县官未能遮遏。及君莅任穷加歼讨,手自斩格,莫不震肃……”可惜这位 “有立功立事之志”的年轻县官亲自斩格,使尽了浑身解数应对胡人,最终的后果是积劳成疾,只活到27岁年龄。孝昌元年 (525),离石以西的山胡刘蠡升益发猖狂,其自称 “天子”,对手下封置百官。孝昌二年,刘大举肆掠汾州诸郡县,将所有县城全数攻破。选择躲避胡人的介休县城这次也未能侥幸。这一年,介休县终因在当地无法立足,随同汾州各县侨迁入平阳郡寄生度日。

  县城被攻破得机遇升格为南朔州

  东南二十五里的介休县政权苦苦支撑了40年,最后被胡人攻破县城侨居外地。然而这一时期的北朝历史又出现了新的转折。讲这一转折不能不提到驾驭历史乾坤者高欢。公元534年,高欢拥立的魏孝武帝投奔了关中的宇文泰成为西魏的帝王。接着,高欢又重新使用后魏的元善见做自己的傀儡皇帝。从此,中国北方开始了东魏与西魏两个国家对峙的时代。高欢为远避西魏,先是将都城由洛阳迁至邺地(安阳),让长子高澄控制朝廷。接着,高欢在并州这块战略宝地设大丞相府,置晋阳宫,将太原作为“陪都”。太原盆地有著名“四塞”,介休城西的高壁岭(又名韩侯岭 ,当时灵石县区域属介休地)历史上称作太原的南塞。高壁岭系太原过往晋南的唯一通颈要冲。孝静帝天平四年(537),西魏的大丞相宇文泰进军蒲坂,克定汾(吉县)、绛,从此,双方大抵以汾、晋(临汾域内)、绛为界,平阳以西以南都归属了西魏,而洪洞戍、玉壁戍等险要处则成为双方极尽全力争夺的地盘。洪洞与介休互为交界。介休当时成为捍护前方阵地的突出地位显而易见。东魏天平年间(534-537),高欢迫于西魏咄咄逼人的攻势压力,出于前方战争需要和陪都安全考虑,将老家朔州的军人调遣至残破的介休县城,同时为提高军官的待遇和责任意识,还将介休原来的县级建置改为州级,并取名为南朔州。

  迁来朔州军人用于“备御外患”

  除明代成化本《山西通志》中说迁朔州军人置南朔州是为“御虏”外,其余版本的《通志》与《府志》都同出一词,都讲迁往介休朔州军人是为“备御外患”。

  “外患”一词通常用于两个国家间一方受到另一方的挑衅威胁而言。介休地域能作为一方的前沿阵地而负起“备御外患”的使命,史册上几乎“仅此一例”。

  “备御外患”首先要以自身的安全作打算,比如旧城墙已被胡人攻破,这就需要 《元和郡县志》等一些史书中说的 “更修筑” “筑土为垣”,再建城池。再如为了保证前方打仗,还必须排除各种隐患。在高欢看来,当时胡寇刘蠡升就是最头痛的隐患。为了端掉刘蠡升的老巢,公元535年,高欢设圈套答应将女嫁给刘蠡升之子,寻机出骑兵,攻入刘的行宫,俘获其诸王、公卿等四百余人及华夷杂隶等人员数万。不仅消除了 “荒胡”隐患,还解决了战争对大量人财物的及时补给。

  “备御外患”更直接大量的任务是作好“战备”服务,要求源源不断随时备足支援前方的军需物资。在东魏与西魏相持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双方战争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有的战争如公元542年和546年的两次争夺玉壁城战争,高欢更是倾注十几万兵力,志图西入。在此状况下,朔州军人担负既长久,又规模大的备足各种军需的繁重任务显而易见。

  高欢的军队以勇猛见长,作战攻城习惯用挖地道法。早在公元531年,高欢用兵攻邺城,相州刺史刘诞固守城池。高欢明里在城外建土山攻城,实则在城下开挖地道,令士兵一边往城下挖,一边用木支撑。地道挖至城墙下,下面皆空,高欢令将支撑木点燃,柱毁而城陷,刘诞被擒获。公元546年,高欢欲夺取西魏的玉壁城,故伎重演。先是在城外起土山,守将韦孝宽在城楼上架木抗御。高欢曰: “尔缚楼至天,我穿地取尔。”于是凿地道共十道齐进。韦孝宽将计就计,命西魏军积柴火,掘长堑,往地道内投火,以皮排吹烟,搞得高欢士兵焦头烂额。高欢又用攻邺城办法,在城下穿地二十道,而后使用支撑木点燃,不料韦孝宽早有防备,及时将塌陷处竖以木栅,高欢军士还是不得入城。这一次高欢苦攻六旬,最终智力皆困,因疾而还。

  高欢军士善于用挖地道攻城,自然也能挖地道守城或在城下构筑其它军用防备设施。朔州军镇守南朔州大约二十余年时间里,他们长年累月地担负调运、贮藏军用物资,甚至有制造一些兵器的任务。可他们占据的壁堡地处沟壑丘陵,地面可利用空间经常是人满为患,为防备不测,调运的大批粮食物资时常需要存放在更隐蔽的地方。这一来就要向地下更深层发展。年积月累,南朔州城底下便形成有通行道,有通气孔,有丁岔口,有储藏穴,有养马槽,有伏击洞等多层次的网状设施。当今人们参观张壁古地道都对此“既不像平民百姓的家用设施,开挖又不为民间人力可以承受”的庞大复杂工程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也不觉为怪。解开朔州军人备御外患这一谜,人们便会找出答案。张壁地下这些保存了近一千五百年的价值连城的古地道,正是当年擅长开挖地道的朔州军人在战火岁月中的备战杰作,是他们“备御外患”的历史见证物。

  朔州军人系地道的鲜卑人

  介休当年的朔州军人系高欢从其老家怀朔镇(今包头东北)调来的鲜卑族军人。公元524年,魏孝明帝将六镇无罪配隶军人皆免为民,接着下诏将六镇之一的怀朔镇改为朔州。高欢又名贺六浑,原系汉人,其祖因得罪朝廷被发配至怀朔镇。世居怀朔镇的高欢从小受鲜卑民族的习染,一向炫称自己为鲜卑人。他要求部下平时说鲜卑语,穿鲜卑服。一旦有机遇便让鲜卑人做州郡长官。他常说,汉人是为鲜卑人种田的奴隶,打仗靠的就是鲜卑人。显而易见,高欢从老家调来的这批陪都卫戍军正是高欢最信赖的嫡系鲜卑人。

  由于镇守南朔州“但领军人,不领郡县”,职业固定单纯,朔州军人的生活在当时还是相对稳定的。在高欢对这些卫戍部队的特别班赐与关照下,这些鲜卑军人便有了条件在当地立家立业。张壁村“户家园”可想而知是当年鲜卑军人安家落户的处所。这一批鲜卑人的定居弥补了二百年战乱后当地人口流散的空缺,从此介休城(南朔州)内有了新的主人。有学者李济曾从介休人独具的方言中还有阴、阳入声特点考察,便断定现在介休人为鲜卑人的后裔。其中蹊跷盖源于此。

  万事开头难。考察张壁古堡的历史,我们只要顺着朔州军人的踪迹揭示出其使命、其来历,至今古堡中其它的种种迷雾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目前,张壁最神秘最有价值的文物莫过于可罕庙。可罕庙历代碑文中又称 “罕王庙” “可罕王朝庙”。据庙中梁题书,该庙在元代延元年重建,说明在宋代以前就有原庙。重建可罕庙碑文中记载何以要建可罕庙的理由是: “可罕,夷狄之君长也。生为夷狄君,殁为夷狄神。夷狄之人,宜因时樽俎焉……其精英至今在,德泽至今存……”这一段文字,清楚不过地道出了鲜卑遗民们对罕王高欢的怀念之情和建庙之因。然而后世人只知曾有过个 “定杨可汗”,于是把庙中之 “可罕”生搬硬套给了刘武周。刘武周既不是夷狄人,更不是夷狄之君王,最后走投无路投靠了突厥,又因其图谋出逃被突厥杀害。对于刘武周这样对唐、对突厥都不屑挂齿之人,不仅鲜卑后人不可能为其立庙,就是执掌了天下的大唐王朝也决不允许他的臣民们对这一 “贼寇”公开供奉。

  考察张壁古堡的又一个蹊跷是解不开泥铁像之谜。有人说这尊泥铁像衣帽穿着非佛非道,似官似兵,所塑者为何人实难以揣测。其实这是由于观察者用的是汉人正统目光,若换了另一个角度,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这尊不可思议 “独具异族风情”的泥铁像,不正是当年鲜卑人在南朔州作官时的形象见证物!

  作家张春旬在十年前撰写的 《张壁古地道之谜》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石砌路面的街道,原是介休县城的一绝,解放后县城修筑了油路,原来的石砌路全被拆除……所幸,张壁300米长街道全用红砂石砌成。路面两边高,中间低,可行车马,可通流水,与当年介休城石头街道并无异样……”走遍介休上下四乡250多个村庄,这里有山区,有丘陵区,也有平川,然除张壁村街道石砌路面与原来县城无异样外,其余村庄都无此“一绝”之特点。这其中仅是偶然吗?

  ·张壁古堡开发记略·

  1995年, 《人民日报》报道,张壁村地底下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上、中、下三层立体古代军事地道网,在全国实属罕见,经中央军事科学院专家初步推断,疑是隋末唐初的古地道,同年,张壁古堡所在地的龙凤镇政府与军事科学院的专家合作,对古堡首次进行小规模、探索性的开发。

  199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一行前来考察,对张壁古堡的研究价值给予了很高评价。同年古建专家罗哲文、郑孝燮前来考察,郑孝燮写下了“张壁古堡文物丰富国之瑰宝”的题词。

  1998年,张壁古堡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3月,原中宣部部长朱厚泽带领古建、军事、文物、经济、历史等方面的专家25人,对张壁古堡实地考察,并召开了高级论证会,对张壁古堡的历史、性质、价值、开发提出了论证,为张壁古堡的整体开发奠定了理论上基础。

  2002年7月, 《中国古村落丛书系列——张壁村》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志华著)出版,抢救性地研究、记录和发掘了张壁古堡的建筑和生活,值得警惕的是,仅仅几年以后,该书所记录的文物和民风,有些已遭破坏和湮灭。同年,张壁古堡在开发保护中首次进行了引入民营资金的尝试。

  2005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全面启动的 “中国魅力名镇”展示活动中,张壁古堡从众多名镇中脱颖而出,当选为十大魅力名镇之一,被专家称做 “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袖珍小城”,并在全国兴起一股强劲的张壁旅游热。这是该堡首次从专家学者的赞誉声中走出,开始走入大众关注的目光中,但面对张壁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着的资金、文化和考古研究等诸多方面的 “瓶颈”,欣喜之余似乎又不容盲目乐观。

  2005年,张壁古堡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6年,张壁古堡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6批国保名单;天津大学完成对张壁古堡保护和开发的全面规划。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侯清柏 宋建国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0-17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