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嘉靖为何下令在雁门关“退革还林”?

  朔城区文化馆副馆长李柱先生曾多次与市内外同好徒步沿走雁门关至利民堡之间的长城。十年前,他在朔城区八岔口古堡外发现明碑一通,觉得颇具考古价值,便多方反映,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收藏之。2002年冬,前市长张建欣责成专人办理此事,终使这通古碑栖身于崇福寺文管所。
  2006年初,笔者有幸参与一部地方文化专著的版前校勘工作,得便一睹所辑该碑之文。因脱字、疑字较多,难作句读,更难释解其意,遂约李柱先生数访崇福寺,观摩原碑。经甄别,多有新识之字,几知原意。现试作句读,擅解如下,以便读者知闻,并盼方家指正。
  圣旨雁门关
  钦差整饬雁门等关兵备、山西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杨,为修理关隘、设重险以固疆国事抄;蒙钦差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苏,钦差总督宣大偏保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翁,案验俱准。
  兵部咨:
  嘉靖二十七年四月十一日,本部尚书赵等题——
  奉圣旨:“雁门宁武二关、东西十八隘口,一切禁山,地土退革还林;年久居民,听其安住;应该征粮,查册处分;禁山事例,责成提调官往来巡视,禁缉砍伐耕垦事宜。刻石隘口,以示永久。每年终将终,遣过犯禁军人、参劾过官员,具奏各长史司,启王知会。口北应、朔、浑源、山阴、马邑等处,如果禁山内有征粮田,备行大同巡抚衙门,查册处分。各府争占地土、禁山居人,悉照奏内事理施行。”
  等因蒙此,合行刻石,晓谕禁约。
  今后一应人等,敢有擅入禁山砍伐林木、耕垦地土,参将、守备、守口等官即便擒拿解道,问发南方烟瘴地面充军。各官容情故纵者事发,一体参奏,治罪不恕。
  ——须至榜者。
  委官崞县县丞为条陈边备事官,以备答圣心事抄;蒙钦差整饬雁门等关兵备、山西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王,案验。
  钦差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批该本道,呈前事,踏勘明白,四至分明,本道册备田帖为照;蒙钦差管理三关、整饬兵备、提调仓粮,山西按察司副使贾,案验。
  蒙钦差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批该本道,呈前事,差委官崞县汪知县、振武卫千户张明渒踏明,本道有卷存证,地土照旧管蒙;又蒙巡抚山西监察御史姜,批该本道,呈前事,委代州张同知、千户许印踏明,盍立图样,四至分明,“东至龙门寺,西至张存,南至山根,北至山根”,本道卷案存证。
  嘉靖二十八年岁次己酉丁卯辛丑吉旦立
  八岔口振武卫中所千户 张裕忠
  太原左卫后所 总旗 陶 奉
  识字 张 经
  小旗 贾 侃 刘文侯
  振武卫乡导军人 □ □ 粟思顺 王 林
  一、释文解意
  原碑无题,因碑额镌有“圣旨雁门关”五字,故权以为题。碑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记载了一则明朝兵部咨文及拟文者、传达雁门等关时的抄文者、验文者,后半部分记述了八岔口军事禁区内“退革还林”之田的勘界造册之事及执行官员。
  兵部咨文刊刻于石,为的是“晓谕禁约”;勘界之事附之于后,意在明确落实之责任。兵部咨文乃全文之中心,而咨文中所引用的嘉靖圣旨,更乃中心之核心,它是能否准确理解全文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界定、诠释圣旨文字,就显得尤为至关重要。笔者所识,尽在句读之间,难解之处,分释如下:
  1、“退革还林”,当指军屯之田。容后细述。
  2、“征粮田……查册处分”,表明朝廷承认禁山内之既有民田,但禁止新垦。正因如此,才有“踏勘明白”、“册备田贴”之必要。
  3、“行大同巡抚衙门”,当指“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亦即大同镇,系军事性质的行辕衙署,而非大同府,关北禁山内之征粮田备册此处,意在规范军地关系。
  4、“奏内事理”,当指与此道圣旨有着直接关联的有司奏折所提建议,含有参照口北诸州县做法之意。“各府”,指十八隘口沿线南北各府。
  5、“等因蒙此”,系古代公文常用的一个格式性用语,或言“等因奉此”,用于引文之后。
  6、“长史司”,掌管藩王府内事务的机构。
  7、“须至榜者”,当系公文处理之一法,如同“张榜公布”或“发至某处”之类。
  8、“以备答圣心事抄”,表明碑文后半部分内容将用于呈报朝廷。
  9、陈御史批、贾御史验,当指八岔口勘界全局;王御史批、姜御史批,当指其中某一局部。
  10、“崞县汪知县”、“代州张同知”及“太原左卫后所总旗陶奉”等官员的出现,反映了八岔口地介诸州县卫所之间的地理特征。
  二、关于“退革还林”
  数年来,人们对“退革还林”之句多有阐释。有的认为是“退草还林”之误笔;的有则干脆附会了一个时髦的政策用语,直接衍为“退耕还林”;更有甚者,还以为找到了明朝政府“保护生态”的政策佐证。笔者以为均未中的。
  笔者认为,“革”在此处应指屯田之军卒。《辞源》释“革”,一谓去毛并加工的兽皮,二谓人体的皮肤,三谓甲胄或军卒,四谓改变或革除,五谓鼓类乐器,六谓卦名,七谓鸟翼,八谓辔首,九谓急。《辞海》释之,增以“告诫”和“姓氏”之义。《汉语大字典》则别加四意:一是形容老,二是指兵车,三是指革制的酒囊,四是指一中医脉象。凡此种种,皆就单字而言;究竟用作何意,还须看相关词素和语言环境。此碑中之“退革还林”,显然只适合《辞源》之第三解,即“军卒”。此条称“以革制为甲胄,故称甲为革;军卒服甲胄,因也称革。”那么,“退革还林”即言“退兵还林”了?非也。碑文首句即记行文、刊碑之由,是“为修理关隘、设重险以固疆国事”,故而绝无“退兵”弃守之意。要想准确理解此字在此时此处的真正含义,还需对明朝北边诸镇的建置、兵制、田制做一了解。
  明于省、府、州、县之外,另设都司、卫、所,专事兵备。《明史》载:“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在外)统之都司,内(在京)统之五军都督府。”“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其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归附,则胜国及僭伪诸降卒。谪发,以罪迁隶为兵者。其军皆世籍。”初,“沿边设卫,惟土著兵及有罪谪戍者。”后,“始命内地军番戍”。洪武初年,“诏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间,凡七十三隘,俱设戍兵。”同时,大兴屯田之制,“寓兵于农”,“开屯田……以给边军,饣军饷不仰藉于县官,故……军民胥裕”。“洪武三年,中书省请税太原、朔州屯卒,命勿征。”数年后,始税于军屯,说明朔州一带早在明初即开军屯,且颇具规模,因按制免征税粮,数额较大,才引发此议。
  《明史》又载:“嘉靖中,以清屯增副都御史三人。寻罢。”按当时的官制,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各二人,正四品;监察御史若干,正七品。《圣旨雁门关》碑中记有右副都御史苏、陈二位,不合官制,但正与《明史》此条相合,故所司之职必与“清屯”有关。清屯者,当言清理军屯事也。
  《明史》称,“自正统(英宗)后,屯政稍弛”,嘉靖时,群臣“争言屯政”,然“卒鲜实效”。既然屯政利国利民,唯恐不兴,又何言“清屯”呢?乃形势使然。
  史称,嘉靖年间,“俺答诸部横强,屡入大同、太原之境,晋阳南北,烟火萧然”。这样,被称为国之“藩篱”的宣大一线外长城和被称为国之“门户”的雁门宁武一线内长城,一时间均急于“修理边墙、关隘”,且“增军设备”。但是,“规画虽密,然兵将率怯弱,其健者只能自守而已”。军屯之卒累于农事,轮番戍守,不仅兵力不能保证,战斗力也难以增强。所以,撤屯田之卒以实戍守,退军垦之田以植林木,强军设险,实属必然。碑文所称“退革还林”,不正是“清屯”之说的具体反映吗?
  总之,此碑所涉之官,多职于军事,然所陈之事,则皆关乎田粮,看似食货之事,实为兵备之举。“退革还林”是为了固塞强兵,故专对雁门宁武二关、东西十八隘口之禁山而施令;“清屯”必定有所特指,绝非统废屯政。由执事官员规格之高,可见其于防略之重。据笔者所知,碑文所录圣旨及兵部咨文,尚未见于正史,然立碑前后雁门一带所历边患,则多见于史籍。这也足以说明当年钦差群臣云集雁门,督办退革还林,并非牛鼎烹鸡、小题大作。
  八岔口为十八隘口之一。碑见于八岔口古堡旁,主落款者为八岔口千户,可知其为原地旧物。勘界语中有“东至龙门寺、西至张存”之句,范围极小,可知其止谓一口之事。不难推测,《圣旨雁门关》碑在各关口均有树立,只是后半部分碑文内容不同而已。
  1995年夏日的一个星期天,我和李林、秦晋武等人到市郊之南山第六庙游玩。中午野餐后,阴云四合,我等遂返。路上,发现王化庄(旧名八岔口,为宋、明雁门关十八隘口之一,军事博物馆展版上标有此口)村东南的小山顶上有一座黄土夯筑的古堡,在浓云的衬托下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阵势,于是提议一游。众人一致响应,疾步登顶。在堡墙内外及堡北面的烽火台周围转了一圈,我发现堡南不远的乱石堆中斜躺着两通石碑。其中一通石质粗糙,风蚀严重,字迹不清,落款处隐约有“嘉靖”二字,碑额大字较显,为《圣旨雁门关》。另一通为康熙九年《重修关帝庙碑记》。此时雷驰风疾,山雨欲来,天光暗淡,不容细审。于是随众迅速跑下山。方入车内,大雨如注。
  1998年10月3日,和魏向东、曹俊、季保全、刘广军到南山拍摄秋景,我仍惦着前事。下午5点多,再次登顶访碑。是日天朗气清,西斜的阳光照在碑面上,刻石字口内形成了深色的阴影,字迹显现得较为清楚。我和曹俊对碑文进行了初步的识读,并作了抄录。发现碑文内容有关明代嘉靖年间兵备防御、禁山还林、流放充军等事宜,当即认为是一件重要的文物,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季保全用数码相机摄录了当时的情形。曹俊向媒体作了披露。
  此后,我们多方奔走游说,建议有关部门尽快从山中运回,以利保护。但有人认为此碑是明清之物,没有多大价值,遂致石沉大海。
  2001年平遥国际摄影节期间,我与大会组委会副主任、新华社驻晋记者池茂花在聊天时提及此事。他听得很认真,答应抽时间派人调查采访。是年初冬,即派记者丁若亭来朔实地考察。上山前一日,由其父丁福准备了墨汁、宣纸、打刷、拓包等拓印工具。临行又请了平朔考古队副队长雷云贵一起结伴,登山考证。当日,初雪乍晴,冷风侵肌,拓纸着石即冻如羊皮,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勉强拓成一纸,效果之差,可想而知。
  归来后,我和丁福依据并不清晰的拓片整理成文。当时我发现碑文中“退草还林”一语“草”字实为“革”字,众议以为是笔误,加之其时政策有“退耕还林”之说,遂成附会,依此向新华社发了短讯,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影响。
  2002年深秋,在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参会的魏向东乘便提及“此碑发现有年,至今仍弃荒山蔓草之中”,引起市长重视,当即拨款,责成有关部门负责运回市内,加以保护。旋即,市文化局赵达等二人找我领路,一起驱车王化庄,找到村支书,说明原委,要求雇人将《圣旨雁门关碑》和康熙九年《重修关帝庙碑》一并抬下山,运到城里。
  村民四人拿着绳索、木杠和我们一起上山后,才发现四人两杠抬碑下山,根本行不通,于是无功而返。又过了一天,多人上山抬到村里,然后用小四轮车运到崇福寺文管所。从初发现到此已过了7个年头。笔者为此5次登山。
  日前,我和张宝国数次摩挲此碑,逐字审定,于斑驳的石花中揣摸笔画,猜度刻字,连缀成文,其中一次直至午后两点钟。宝国对照碑刻,查证文献,反复研究,乐此不疲,遂得己见。
  由同地发现一并运回,刻于康熙九年的《重修关帝庙碑》,在崇福寺院内与此碑比肩而卧,却碑阳朝下,无缘释读碑文,诚为憾事。有朝一日翻身,或可增补一些地方史实,也未可知,我们等待着。
  末了说一题外话,2000年笔者和张宝国在朔城区张蔡庄乡前留城村村口发现清代咸丰九年一通《重修鄯阳桥碑记》,碑文明确记载“从太原到归化(呼和浩特)此桥为必经之路”,对晋蒙交通史的研究有一定价值,是不可复得的一件文物。前年又过前村,石碑已一断为二,实为憾事。今年,能否再见到它,已是难料之事。
  近日,在朔城区文管所李柱的家里,看到了一本由范长江写的书《塞上行》,里面有段描写当年广武的段落:

  太原至大同六百余华里,汽车一日可到,午后二时左右即进至雁门山,离山南十数里地方,从车里看去,一条白色坦直的公路,直到山麓迷了去处,同时也看不到盘山的路迹,心中带几分奇诧的紧张。后来车从西北山涧谷道上升,谷将尽处,汽车随奇巧工程之大盘道登雁门山,工程之艰巨,与路基之安全,皆为不可多得。

  山顶为太和岭,太和岭之东约二三里,为真正之雁门关所在,为大车与行人经行之道。宋代名将杨业(杨老令公)御外族于雁门关,统帅潘美失约不援,忌才害能,使杨业力尽碰死山中中,,万古同悲。北宋末叶,金人虏钦宗帝后北去,即渡雁门一道;长城在雁门山北麓,以石构筑,工程伟大,不减居庸关;山北有十二连营,在昔屯有重兵,山南亦有十二连营,为接·应部署。长城外为一极目无边之荒滩,极似蒙古之风景,紧接长城边外,有大小不一之百数十土堆,形如古代陵寝区,而土人相传,.则为杨六郎之“假粮台”,因宋兵与金兵对垒雁门关外,金兵知宋兵粮尽,攻击甚力,杨延昭乃多造土堆于营前,上覆粮草,故意使金谍见之,卒退金兵。
  雁门关以北各县,虽仍属山西管辖,而风土人物,与关南大不相同,真正的山西人,应以关南为主。山西人北出雁门关,经营内外蒙古,初时多少带几分“殖民”的性质,后来内蒙经营成功,绥远一带成为山西经济重要的根据地,甚至有本末倒置之形势。故晋谚有: “雁门关上雁难飞,归化圆宝如山堆,山西亢旱没啥事,归化一荒嘴揪起” (“嘴揪起”,饿肚子也)。此谚虽难免有过甚之嫌,而雁门关外对于关内经济关系之重要,当可推想而知。……

  (感谢李柱同志提供)

  附新闻:2002年10月7日,摄影爱好者聚焦雁门关外的著名风景区八岳山隘口,从六峰山走出,登上一座古城堡,偶尔发现一方刻有“圣旨”字样的石碑,立于明朝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的“圣旨”石碑,碑文内容竟是当时朝庭专门为保护雁门关生态的禁山公示碑,这也是我国万里长城沿线迄今惟一发现有关专门为生态保护而立的“圣旨”石碑。

  立碑处位于的朔城区南榆林乡王化庄村东南“堡门”堡南门外的东南侧一角,碑体倒地半掩在黄土中。

  这方阴刻楷体石碑的正上方刻有“圣旨”二宇,碑题为“雁门关”三个大字,经过453年的风雨侵蚀,碑面已严重风化,阴刻楷体碑文字迹模糊,有不少字已经难以辨认,但主要内容尚可辨明。碑文刻道: “钦差整饬雁门口关山西等处提刑……, 山阴、宁武、马邑、十八隘口等处,如果禁山内有口良田……人等,敢有擅入禁山,砍伐林木,耕垦地土,参将守备口等关,便擒…….” (“口”和“……”不可辨认)雁门关外的广武等处长城在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复筑包砖,在经过嘉靖和万历近30年间对宁武关、雁门关一带国家重要军事要塞的禁山育林,明朝才在这里开始了大规模的长城复筑包砖工程。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0-17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