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体味平遥城里的喧嚣

  走在平遥城里的明清街上,馆家的招揽声、小贩的吆喝声、车夫的搭揽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偶尔也能听到鼓书艺人的吹拉弹唱声和社火队伍的锣鼓唢呐声,以及鞋匠捶打帮底的咚咚声、编竹帘子的哒哒声。还能闻到饭菜铺里扑鼻的喷喷食香,牛肉铺里略带腥膻的腻腻荤香,以及烧酒铺里家酿土酒的酥酥醇香,着实让人感到了迎面而来的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亲近贴切。而最具地域感的,还要算杂货铺里浓烈的溜溜醋香,这种浓烈使你在离店面尚有一截距离时,就有了鼻句酸之感。

    如果将这般急管繁弦蜩螗沸羹与丽江城岑寂廓落的街巷、潺潺 氵爰 氵爰的流水相比,与阳朔西街昏暗朦胧灯光下的咖啡屋、悠闲自得埋头读书全然不知张罗生意的店老板相比,的确有人感到了心慌意乱、无所适从。这种感觉若遇到冬季万家取火、四五月风沙漫天时,更觉嘈杂喧腾、糜沸蚁动。殊不知平遥城的特色正在于动而不在静,在于喧嚣而不在恬谧。

    历史上的平遥城是民康物阜、繁华炽盛地的治所,明清间的 500年里更是人欢马叫、热火朝天,成为云蒸霞蔚、昌极一时的晋商大本营,虽说如今已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然而隔夜薪传,积习难返。这座城池展示给人的是市井生活的画卷,是商业文明的标本。这里除去县衙文庙、寺观殿宇不多的几处公共空间外,便是满目的青砖灰瓦、高墙深宅,满目的鳞次栉比、密不透风,仅有的少许色彩,无非是艳俗的推光漆放出的阵阵浮光,以及市楼顶上琉璃瓦拼成的“寿”、“喜”二字。如果这里的堞墙后面隐藏的是婉约柔雅、巧不可阶的园林小品,听到的是童子朗朗的诵书声而不是掌柜“喀喀”的珠算响,那也就不称其为平遥了,晋中乃至山西的近代史也就得重写了。不过,平遥城今日的尘嚣同往昔的熙攘还是有别的。针对旅游者的开设与平常生活所需毕竟不是一回事。如何能存天然去雕饰,摈弃其中的造作矫情、扭捏妆幺,使游客更多地感到雍容自若贴切得体,值得有关人士研究。

    平遥城的喧嚣从早晨开启第一扇门板始,直至最后一爿店打烊方可歇息。它们各有各的喧嚣,各有各的聒噪,你方嚣罢我又噪,绝不雷同,也不等齐。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老舍先生名剧《茶馆》第一幕众角登场时的情形。先是唐铁嘴惨笑出台,再是松二爷、常四爷提着鸟笼昂首走来,紧接着刘麻子拿着鼻烟壶、黄胖子请着安、秦仲义满面春风、庞太监被搀扶着……次第亮相,从他们亮相的架式就能知道他们说话的口气,说话的音量。同样在明清街上,商与贩、大商与小商、游贩与摊贩,以及商人中的世家与新贵、公干与个体,吆喝声都是不同的,其中的呼号、召唤、叱咤、豪喊,若仔细辨认,还是有别的,相同的只有浓浓的乡音。古今皆然。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介子平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0-17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