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打造天镇县边塞历史文化品牌

  天镇县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处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境域面积1635平方公里。自秦汉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置邑历史。这个地方,虽然经济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弱势,但由于其区位和地形优势突出,是中原与北域的天然分界线,使得历代中原王朝在此不断筑城、筑堡,设军、设卫,与北方少数民族分疆对垒。天镇因此得以“边城”的称号,拥有了长期的色彩斑斓的边塞史,也继承了大量宝贵的边塞文化遗产。

  长期的边塞历史

    谈到天镇的过去,人们常说:“先有新平堡,后有天镇城。”新平堡是天镇县北部的一个村庄,作为军事要塞,它最晚在西汉时已修筑。而“天镇”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是在1646年(清顺治三年),朝廷将当时的“天成卫”“镇虏卫”合二为一,称为“天镇卫”。随着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1725年,(清雍正三年)牞“天镇卫”改为 “天镇县”。由此可见,天镇县是由一个军事基地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个基地的作用,早在战国时就得以发挥,赵襄子拥有代郡后,这里就为赵国的北部边疆。赵武灵王之后,历代中原王朝更是不断固防,阻挡南下入侵之敌。唐朝在此设立了天成军。到了明代,这个基地的规模和作用发展到最大,被称为三晋北门之锁钥,东路最冲,是大同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朝廷在天镇设有大同东路和新平路,仅天成卫和镇虏卫合计驻将士一万多人,各个城堡也都有驻军。镇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交通要道,明隆庆年间,朝廷在新平西部设西马市,为对外贸易口岸牞除了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外,还与中亚、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贸易。清朝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凯旋曾驻跸此地,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携光绪皇帝西逃也曾途经此地,并分别留下一段发人深思的传说。长期的边塞历史,还为天镇造就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历史上武进士、武举达70多人,大小军官数不胜数。明代高策,官蓟州中路副总兵,不仅任天成卫指挥和署都指挥佥事时战功卓著,还曾于1592(万历二十年)和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两次赴朝鲜抗击倭寇,收复失地。去世后,万历皇帝命礼部设坛祭奠,追封都督同知,追赠祖父四代官至一品。两千多年间,在这块土地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反复地对抗、碰撞、交融,发生在这里的大小战事数不胜数。据史志记载,仅嘉靖十四年到嘉靖三十三年,就发生战争八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天镇的历史主要是一部边塞史、军事史。

  丰富的边塞文化遗产

    天镇的边塞文化遗产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是边塞遗址。主要由长城和城堡组成。现存最早的长城是汉长城。位于平远堡与河北怀安县西洋河交界处,南北走向,长约5000米。还有北魏长城遗址,现仅存残迹和基础,从新平尔经大营盘到平远头明长城南侧,长约6000米。明代长城保存最为完好。境内明长城是万里长城进入山西的第一段,从河北怀安进入鸡鸣闻三省的平远头,向西南一直延伸至阳高县十九墩,全长685公里,其中现存完整的墙体33公里。境内长城为土筑,一般高610米,宽58米,每隔百米左右置一敌台,台高15米左右。李二口长城是保存最好、最具观赏价值的一段。冬天的大雪过后,远远望去,白茫茫的山野中,长城像一条黄色的巨龙从东向西逶迤而去,蔚为壮观。沿着长城,共分布各种墩台190多个。这些墩台,根据距敌位置远近、大小、功能等分为大边墩台、二边墩台、腹里接火墩、火烽墩、火路墩等。除了长城和墩台,还有众多的堡寨。明正德《大同府志》载,正德八年(1513)年,天成卫下设43个堡寨,镇虏卫下设26个堡寨,其中的瓦窑口堡、桦门堡、保平堡、永嘉堡、新平堡、平远堡、镇口堡、镇宁堡和天镇城为当时大同镇72城堡中的八堡一城,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些城堡,有的是砖砌,有的是夯土,大的驻兵一两千人,小的驻兵二三百人。查阅天镇的地名,除了叫“堡”的村子多外,叫“口”的村子也不少,水磨口、榆林口、白羊口、马市口、平远口、瓦窑口等。长城、城堡、墩台和天然的峪口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完备、有机统一的战略防御体系。其次是具有边塞风格的建筑和器物。这些文物充分地体现了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最典型的是关外巨刹慈云寺,该寺初建于唐代,原名法华寺,辽代和明代分别进行了重修。庙宇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特别是一对钟鼓楼,为上下二层圆形建筑,形似北京的祈年殿。将辽、金、元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精华与汉文明巧妙地融为一体,为全国之独有。1955年夏家沟出土的黑釉剔花坛,器身黑釉,剔有灰白色胎的莲花、卷云纹,造型素雅大方,是辽瓷的代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三是汉墓群。有沙坡梁汉墓群、平远堡汉墓群、张西河汉墓群,现存封土堆50多冢,经测定,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为东汉时期戍边将士墓。此外,还有明代骠骑将军于韶庵墓,清蓟镇副将罗光乾、高策墓等。2006年,慈云寺和沙坡梁汉墓群双双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造边塞文化品牌的意义

    两千多年的边塞风云,加重了天镇走向富裕和辉煌的脚步。今天,在经济发展日趋多元化,文化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挖掘和整理天镇的标志性历史文化,对天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两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再不能任风吹雨打去。打造天镇边塞历史文化品牌,至少有三层意义。一是提高天镇的县域文化品位,取得“文化立县”的资质。历史和文化最能体现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品位和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天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且不说慈云寺和盘山,仅从边防军事体系上讲,长城、城堡、墩台、峪口、墓葬等等,其长期性、系统性、完整性是极为少有的。这笔文化遗产,依托实体和实地,是最鲜活、最生动的,可称为中国古代边塞历史文化博物馆。打造天镇边塞历史文化品牌,让边塞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概念深入人心,成为天镇的代名词,让人们谈到天镇就能谈到天镇的历史文化,谈到天镇就引发金戈铁马、黄沙穿甲的无穷联想,使边塞成为天镇的县域标志,为天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插上历史和文化的双翼,让历史文化成为立县、兴县、强县的有力支撑。二是扩大天镇的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天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很好,这里既有距北京、天津、大同、太原、张家口等城市近便的区位优势,有境内各种污染少、水气清洁、风景秀丽的环境优势,有 林场、石门沟等自然景观及慈云寺、盘山等人文景观,还有内含 20多种微量元素的地热水资源。天镇一直也在努力宣传自己的这些优势,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天镇的了解并不多。原因除了这些优势不够突出,宣传力度不够大外,重要的是缺乏个性化、品牌化的东西,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打造天镇边塞历史文化品牌,突出其独特性、标志性优势,以此整合带动其他优势,使天镇的旅游业有主导、有引领,为早日向产业化迈进打好基础。三是增强干部群众的历史文化认同感,激发新的时代精神和创业精神。两千多年的边塞历史,塑造了一批批英勇无畏、敢打敢拼的仁人志士,也升华出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边塞精神。打造边塞历史文化品牌,有助于增强全县人民的历史文化认同感,提高全县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全县人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古老的边塞精神转化为边城儿女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创业激情,使边塞精神成为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

  努力打造边塞文化品牌

    打造边塞历史文化品牌,重点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作为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资本较为短缺、人才聚集较少、市场经济发育较为缓慢的国家级贫困县,天镇应把边塞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优势去认识,不仅要把历史文化的开发作为全县综合发展的平台,而且要探索将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这就需要不仅把边塞历史文化开发放在文化建设的层面上,而且要放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作为打开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二是解决好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要增加宣传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既要积极、主动、大胆,也要讲求策略和技巧。要以中国古代边塞历史博物馆的理念为统领,按照历史文化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宣传,突出其个性,挖掘其内涵,注意宣传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除了印刷宣传资料、图片,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也可以举办边塞历史文化研讨会、边塞历史文化节、创作系列边塞主题文艺作品等。三是解决好保护不到位的问题。天镇以长城和城堡为主体的军事防御设施多为夯土建筑,本身保护难度很大,加上历史和认识上的因素,天镇边塞历史文化遗产老化、损毁、破坏严重,特别是大量的城堡原为砖包的被拆掉砖,夯土的被取了土,有的已面目全非,有的已荡然无存,令人十分痛心。若再不采取得力的保护措施,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要把边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天镇乃至大同市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要列出保护资金,制定保护规划,落实保护责任,以保护保证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四是解决好整理开发不到位的问题。在总体搞好保护的基础上,首先要搞好修复工程,对部分重点地段的长城、主要的城堡及墩台进行抢救性修复,使其恢复原先的历史面貌。设置墓葬群保护区,有计划地推动部分墓葬的开发。修复慈云寺,并对周边建筑拆迁清理,理顺其管理关系,促其尽快对外开放。其次是筹建天镇历史文化博物馆,收集有关边塞历史文化的馆藏文物和民间文物,制作展板、模型等,展示天镇自战国至抗日战争时期边塞历史文化进程。最后是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制作资料、图片、音像、仿古兵械、军服、仿古陶器等,开发边塞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和服务项目。

    打造天镇历史文化品牌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其意义将远远超出历史和文化本身的范畴。搞好这项工程,需要确立这项工程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需要动用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手段,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外向型发展。打造天镇历史文化品牌也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工程,不能行动过缓也不能操之过急,要从提高认识这个基础工作抓起,要遵循文化发展本身的规律。我们相信,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只要全县人民形成共识,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天镇独特的边塞历史文化必将释放出两千多年来积聚的能量,绽放出一枝光彩夺目的塞上奇葩,为天镇的振兴和繁荣增添强大的动力。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本文作者:王继武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8-29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