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崛起正当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优先发展,先后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外向型经济增长极,为我国经济总规模进入世界前4位、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小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实施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山西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跟党中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节拍,十五时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经济连续5年的高增长,创改革开放以来新纪录,为实现山西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十五计划刚刚结束,十一五计划开年之际,我们根据最新搜集整理的中部6省资料,从不同层面反映十五时期山西发展的特点,旨在为我省实施中部率先崛起战略提供优质统计信息服务。

  一、从反映经济规模的总量指标变动情况看,多年形成的“中部塌陷”现象出现转机,其中山西的贡献尤为突出。

  十五时期山西经济规模占全国及中部地区的比重稳步上升,但基础还不坚固。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塌陷”现象比较明显,1985年中部6省GDP总量占全国同期的21.8%,到2003年下降到19.7%,2004年以后出现回升迹象;山西在中部地区的比重十五时期稳步上升,从2000年的9.2%上升到2005年的11.1%,5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不过这种上升的速率在2005年出现较大变化;从过去5年GDP增长速度看,山西5年内年均增速为13.1%,排在6省第一,其后分别为江西(11.7)、河南(11.4%)、湖南、安徽(均为10.2%)、湖北(10.1%),但2005年山西GDP增速为12.5%,在6省中排名第三,落后于河南(14.1%)、江西(12.8%),表明山西在中部率先发展的位置并不牢固。

  十五时期山西工业增长迅速,为中部发展贡献突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根本原因,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看,十五时期中部6省合计只占全国总量的15-16%,比中部GDP占全国的比重约低4-5个百分点。从十五时期的变化看,中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5年来有升有降,变化不大,但同期山西的进步非常突出,山西占全国的比重5年上升了0.9个百分点,占中部地区的比重5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如果去掉山西增长的贡献,十五时期中部地区工业生产仍处在相对下降中。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化表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山西占全国 1.7 2.1 1.9 2.2 2.5 2.6
  山西占中部 11.0 13.5 12.7 14.6 16.4 16.0
  中部占全国 15.4 15.7 15.1 14.9 15.3 16.1

  十五时期山西消费市场与全国同步发展,在中部相对突出。十五时期中部地区消费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21.7%下降为2005年的19.6%,不过山西的情况是个例外,山西消费市场十五时期基本保持了与全国的同步发展,其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保持在2.1%左右,其占中部市场的份额5年来有所上升,由2000年的9.7%上升为2005年的10.6%。

  二、从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变化看,十五时期山西进步明显,尤其对国家的贡献突出

  山西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财政资金流向发生逆转,对国家贡献突出。十五时期是我国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特殊时期,5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18.7%;在中部6省中山西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遥遥领先,年均增长率达31.3%,从财政收入规模上看,山西在中部6省中由2000年的第5位跃升至2005年的第2位;由于财政收入长期大幅增长,导致山西财政资金流向发生逆转,从2004年开始,山西财政总收入大于支出,2005年是中部6省中唯一的财政资金净流出省。考虑到山西人均GDP仅为全国同期水平的87%,山西仍属于不发达省份的事实,山西财政资金外流虽然为国家建设做了突出贡献,但不利于改善山西经济的落后面貌。

  十五时期财政收入变化情况表
  十五时期      财政总收入在中部位次
  年均增长率(%)   2000年 2005年
  山西     31.3        5     2
  安徽     17.7       4     5
  江西     19.9        6     6
  河南     20.1       1     1
  湖北    16       2      4
  湖南     18.1        3     3

  十五时期全国工业企业效益大幅改善,中部6省企业利润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企业效益进步尤其明显。十五时期工业企业最为明显的进步就是: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增加值的增速。2001-2005年间,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6.7%,高于现价增加值速度5.5个百分点,中部6省年均增长率为38%,6省中除湖北外,其余5省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的情况尤为突出,山西十五时期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速度达到创纪录的64.7%,利润总额2005年比2000年增长11.1倍。随着企业利润的高速增长,中部企业利润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8%,上升到2005年的12.4%,山西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全国及中部的比重也分别由0.5%和6.2%上升到1.8%和14.9%,尽管中部地区企业效益十五时期大为改善,但与中部地区增加值所占比重相比,中部企业的总体效益状况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十五时期企业效益的大幅提升有着特殊性,基础还很脆弱,如山西企业利润增长主要是2003、2004年,分别达到118%和81%,到2005年山西企业的利润增长幅度回落到只有8.6%。

  十五时期职工工资增长相对平稳,地区之间增长幅度偏差不大。2000-2004年之间(受无2005年资料限制)我国职工年平均工资由9371元增加到16024元,年均增长率为14.4%;中部地区年平均工资由6989元增加到12194元,年均增长率为14.9%,山西年平均工资水平略高于中部平均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6.9%。将山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速相比,前者远低于后者,表明职工收入的增长远低于国家和企业收益提高的幅度,体现了山西在宏观领域收入分配政策的特征。

  十五时期职工平均工资变化情况表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山西占全国 73.8 74.7 75.3 76.4 80.8
  山西占中部 99.0 100.9 101.3 102.0 106.1
  中部占全国 74.6 74.0 74.4 74.9 76.1

  十五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增速在四大收入类指标中远远落在后面(财政收入、企业利润、职工收入、农民收入)。十五时期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53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5元,年均增长率为7.6%,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为8.7%,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稳步缩小,由2000年15个百分点缩小到2005年的11个百分点,与中部平均水平比较的差距已经缩小到3个百分点。将农民收入增长率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山西十五时期前者不足后者的1/7。

  十五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情况表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山西占全国84.6 82.7 86.8 87.7 88.2 88.8
  山西占中部92.0 90.6 94.4 97.0 95.2 97.0
  中部占全国91.9 91.3 92.0 90.4 92.6 91.6

  三、从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指标变化看,十五时期山西全面进入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期。

  山西产业结构在中部地区比较突出,非农产业比重遥遥领先,十五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山西经济总量中工业比重明显上升。十五时期是我国重化工业发展明显加快的时期,从产业结构上看,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升,2005年与2000年相比,全国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3个百分点,达到87.5%。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5年以上,但十五时期工业化进程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非农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80%提升到2005年的83.4%,5年提升3.4个百分点;由于山西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山西非农产业比重远高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2005年达到93.7%,比2000年又上升了3.4个百分点。从非农产业比重看,山西已接近浙江的水平,但山西人均GDP仅及浙江的一半左右,可见单个指标比较的局限性。从山西非农产业内部结构看,由于十五时期山西主导产业的超高速增长及主导产品价格的大幅上升,十五时期山西工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9.7个百分点,2005年达到50.3%,高出全国同期水平8.5个百分点,比中部6省平均数高出16.6个百分点。

  十五时期中部6省非农产业比重变化表 单位:%
  全国 中部合计 山西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2000 85.2 80 90.3 74.4 75.8 77 84.5 77.9
  2005 87.5 83.4 93.7 82.1 81 82.5 83.5 80.6

  山西城镇化率在中部地区相对较高,但十五时期上升速度相对较慢。我国经济从总体上讲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各国的发展经验看,这一时期也是城镇化率快速上升的时期。2005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43%,比2000年上升了6.8个百分点。由于我国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6省总体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约落后5年时间。山西城镇人口比重比中部平均水平高5-6个百分点,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过去5年城镇化率提升速度看,山西相对较慢,5年中山西城镇化率累计上升6.2个百分点,上升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平均水平0.6个和1.4个百分点。

  十五时期城镇化率变动情况表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山西  35.9 35.1 38.1 38.8 39.6 42.1
  中部平均 29.3 30.5 32.1 33.5 35.1 36.9
  全国平均 36.2 37.7 39.1 40.5 41.8 43.0

  四、从反映经济增长后劲的指标变化看,山西资金吸入量相对不足。

  相对于山西特殊的产业结构特征而言,十五时期山西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不足。山西投资总额占中部6省的比重2005年比2000年上升了0.9个百分点,山西投资总额占全国及中部的比重与GDP所占比重接近,但考虑到山西投资项目主要是能源、冶金等重工业项目,建设周期长、占用资金多,所以山西投资比重理应大于GDP的比重才有利于今后的持续增长。从6省情况看,江西的进步非常明显,2000年我省投资总额比江西还多77亿元,到2005年江西完成投资额高出我省444亿元,江西与我省GDP总量接近,但投资完成额大大高于我省,使其有可能在近1-2年内经济总量重新超越我省。

  十五时期与全国情况相比,中部地区信贷资金使用明显不足,与“中部崛起”的要求形成较大反差。2005年中部6省贷款余额占全国同期比重仅14.2%,比2000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山西占中部地区的比重变化不大,占全国的比重也出现明显下降,2005年仅为2.1%,比2000年下降0.4个百分点,信贷资金使用不足反映了山西及中部地区十五时期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社会资金紧张现象。

  十五时期金融贷款比重变动情况表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山西占全国 2.5 2.1 2.2 2.2 2.3 2.1
  山西占中部 14.6 13.0 13.7 14.3 14.8 14.8
  中部占全国 16.9 16.5 16.1 15.6 15.6 14.2

  从上述11个方面反映的情况看:我国中部地区在十五时期出现了好的趋向,多年形成的“中部塌陷”现象出现转机。山西11个主要指标全面向好,其中在中部居领先水平的有6个,十五时期位置前移的有7个,显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期间山西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文来源:山西省信息中心;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4-05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