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比较与思考——大同七县与朔州六区县经济发展比较

  编者按:大同市统计局根据郭良孝书记的安排,对朔州市所属六县区与大同市所属七县在发展县城经济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调研和对比,所汇调研报告《比较与思考》, 郭书记亲自作了批示

  朔州所属六县区与大同所属七县区十几年前同属一个行署领导,经济基础、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区位特点、风俗习惯等基本相同,可为什么经济发展却拉开了如此距离?这确实值得我们深刻反省, 认真思考。

  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许多,具体到某个县,肯定会有不少客观的东西,但我还是建议大家更多地从主观上找原因。也就是说这些年我们是否接照中共和省、市的要求,吃透了县情区情,提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是否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全力推进了各项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是否勤奋敬业,协调各方,调动起了人民群众强县富民民的积极性,并形成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是否真抓实干,率先垂范,把各项工作要求和措施落到了实处,如此等等。

  我以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班子和领导是不怕这种反省和思考的。正视差距,才能清醒冷静,才能激活内在动力, 坚定奋力赶超的决心和信心 ,进而才能为发展壮大县城经济做出不懈努力。

  大同和朔州是我省北部的两个大、中城市。大同市管辖的七个县和朔州市管辖的六个区县历史上就属原雁北专署管辖,并称雁北十三县。 1989 年新建朔州市,从雁北划走 3 个 县 ,1993 年雁同地市合并,又划走 3 个县。至此,原雁北十三县中有六个县归属朔州市,包括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县;有七个县归属大同市,包括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

  两个城市比较,大同占有优势。朔州是一个年轻城市,是一个在县城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不太大的城市。

  一 、大同七县和朔州六区县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自雁北地区撤并后,归属于大同市管辖的七个县和归属于朔州市管辖的二区四县的经济均取得很大成就,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朔州的进程明显加快,大同相比之下落后了。最突出的表现是:经济总量相对小了,财政实力相对弱了 ,发展位次后移了,发展速度缓慢了,结构调整力度 不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不快了。

  ( 一 ) 经济总量 (GDP) 比较

  1993年,原雁北行署撤销,我们以合并前的1992年为基数,比较 1992-2005 年十三年来大同七县和朔州六区县经济总量变化情况。 1992 年, 朔州六区县 GDP 总量合计为 19.64 亿元。在十三个县区中各县区总量及位次是: 怀仁 5.39 亿元,居第 1 位;朔城区 5.05 亿元,居第 2位;应县 2.999 亿元,居第 4 位 : 山阴县 2.98 亿元,居第 5 位;平鲁区 2.29 亿元, 居第 8 位; 右玉县 0.93 亿元,居第 13 位。大同七县 GDP 合计为 15.67 亿元,在十三个县区中各县的总量及位次是: 左云县 4.56 亿元, 居第 3 位; 浑源县 2.57 亿元,居第 6 位;阳高县2.55 亿元,居第 7 位; 大同县 1.77 亿元,居第 9 位; 天镇县 1.57 亿元,居第 10 位;灵丘县 1.41 亿元,居第 11 位;广灵县 1 .24亿元, 居第 12 位。十三年后的 2005 年,十三个县区的总量和位次已发生明显变化。和 1992 年比,朔州六区县表现为 " 两平三升一降 ", 即怀仁县和朔城区仍居第 1 和第 2 位,保持原来的领先地位不变,其总量分别达到 40 . 35 亿元和 33.04 亿元。而山阴县由原来的第 5 位上升到第3 位,上升了 2 位,达到 24.81 亿元;平鲁区由原来的第 8 位上升到第 5 位,上升了 3 位,达到 16.06 亿 元;右玉县由原来的第 13 位上升到第 11 位,上升了 2 位, 达到 6.33 亿元。只有原居第 4 位的应县下降到第 8 位,下降了 4 位,达 到 11.43 亿元。按照同样办法排序,大同七县则表现为 " 三平一升三降 ", 即浑源县仍为第六位,达到12.54 亿 元;大同县仍为第 9 位,达到 9.45 亿元;广灵县仍为第 12位, 达到6.34 亿元。只有灵丘县由原来的第 11 位上升到第 7 位,上升了 4 位,达到 12.04 亿元。而其余三县左云县由原第 3 位下降到第 4 位, 达到17.52 亿元; 阳高县由原第7位下降到第10 位, 下降 3 位, 达到 7.48 亿元; 天镇县由原来的第10 位下降到第13 位, 下降3 位, 达到5.57 亿元。特别强调的是怀仁县从 1992 年 -- 2005 年一直保持第一位, 但 GDP 总量由原来左云县的 1.2 倍至 2005 年 GDP 总量已是左云县的 2.3 倍。

  上述十三个县区 GDP 总量和排序的变化,反映 出大同市县域经济的相对落后和严重滞后。应该肯定十三年来的成绩,但发展中的差距,却不能不使我们猛然惊醒 : 同样相近的基础,朔州迈出了一大步,而我们只迈出了一小步。 ( 见表一 )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及位次排名

表一:                      单位:万元

 

1992 年

2005 年

13 年平均递增速度( % )

绝对量

位次

绝对量

位次

大同七县合计

156699

--

709371

--

10 . 93

阳高县

25512

7

74750

10

6 . 41

天镇县

15745

10

55701

13

8 . 09

广灵县

12390

12

63450

12

14 . 82

灵丘县

14073

11

120395

7

15 . 67

浑源县

25663

6

125400

6

10 . 40

左云县

45633

3

175183

4

10 . 08

大同县

17683

9

94489

9

12 . 63

朔州六区县合计

196405

--

1324160

--

10 . 53

朔城区

50499

2

330364

2

11 . 85

平鲁区

22937

8

160601

5

11 . 19

山阴区

29775

5

248061

3

11 . 95

应 县

29985

4

114285

8

8 . 68

右玉县

9301

13

67308

11

5 . 76

怀仁县

53908

1

403521

1

13 . 73

  ( 二 ) 财政实力比较

  大同和朔州两个地方的县域财政在全省来说属弱小财政 。 2005 年,大同七县财政总收入达到 12.70 亿元,而一般预算收入只有 2.8 亿元;朔州六区县达到 22.73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 7 . 43 亿元。低水平基础上大同的县城财政又严重落后于朔州的县城财政。 ( 见表二 )

 

财政总收入

地方财政总收入

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2005年

位次

1992年

位次

2005年

位次

1992-2005年平均递增(%)

大同七县

合计

126981

--

11315

--

28071

--

7.24

22.10

阳高县

9079

8

1307

7

2164

11

3.95

23.84

天镇县

3502

13

510

12

1317

13

7.57

37.61

广灵县

5825

12

724

11

1493

12

5.73

25.63

灵丘县

20475

7

1107

9

4537

6

11.46

22.11

浑源县

8126

11

1290

8

2598

10

5.53

31.91

左云县

56942

2

5025

3

12552

5

7.30

22.04

大同县

23032

6

1325

6

3410

7

7.38

14.81

朔州六区县

合计

 

227307

--

20784

--

74276

--

10.29

32.70

朔城区

48802

4

8829

1

16346

4

4.85

33.49

平鲁区

46924

5

2226

5

17903

1

17.39

38.15

山阴区

52135

3

3071

4

16586

3

13.85

31.81

应 县

8187

10

1064

10

3099

9

8.57

37.85

右玉县

8227

9

443

13

3206

8

16.44

38.97

怀仁县

63032

1

5151

2

17136

2

9.69

27.19

  不如朔州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规模位次明显后移。在能够同口径比较的地方财政收入指标中 ,2005 年和 1992 年相比,朔州六区县的位次变化是 " 一平四升一降 " 。即在全部十三个县区中,怀仁县居第 2 位保持不变,平鲁区由第 5 位升至第 1 位,山阴县由第 4 位升至第 3 位,右玉县由第 13 位 升至第 8 位,应县由第 10 位升至第 9 位,朔城区由第 1 位下降到第 4 位。而大同七县的位次变化是 " 一升六降" 。只有灵丘县由第 9 位升至第 6 位,其余六县 中,左云县下降了 2 位,居第 5 位;大同县下降了 1 位,居第 7 位;浑源县下降了 2 位, 居第 10 位;阳高县下降了 4 位,居第 11 位;广灵县下降了 1 位,居第 12 位;天镇县下降了 1 位,居第 13 位。二是财政分配比例差距较大。 2005 年,朔州六区县一般预算收入 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 32.7%, 大同七县的比重为 221%, 大同差朔州 10.6 个百分点,从而使本来捉襟见肘的大同地方财政因共享税种比重过高而造成留成比例过少、收支矛盾突出、赤字财政严重。三是财政供养人口包袱加重。 2005 年,大同七县财政供养人口为 57841 人,分摊到每人的一般预算收入仅为 4853 元;而朔州六区县财政供养人口为 51578 人,分摊到每人的一般预算收入为14400 元。大同差朔州 9547 元 / 人。面对这样的财政,如没有国家转移支付的补充,大同的一些县连基本的工资也难以保证。

  ( 三 ) 发展速度比较

  1992 年 -- 2005 年,大同、朔州两地的县城经济均得到长足发展。 十三年来 ,GDP 增速按可比价计算,大同七县为 10.93%, 朔州六县区为10.53%, 大同比朔州似乎快了点。 ( 见表一 ) 但是,客观分析并用相关指标衡量两地发展速度,我们认为大同还是慢了一些。尤其是近年来大同实行县区考核,部分县区存在故意拔高的现象。因此,在反映各地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时,还应结合财政收入指标一同考虑。

  1992-2005 年,大同七县地方财政收入平均递增速度为 7 . 24%, 朔州六县区为 10 . 29% 。 ( 见表二 ) 综合十三年来 GDP 和财政收入的绝对量指标和各县区总量排序变化情况,我们认为这个速度符合两地实际。因此,在县城经济发展上朔州快于大同。

  ( 四 )产业结构比较

  在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背后,是产业结构所发生的一系列显著变化,而在变化进程中,朔州六区县的产业更趋特色,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首先,朔州各县的产业特色更有利于总体水平的迅速提升。

  其次,在传统的县域经济基础上,朔州六区县的种养殖农业结构更趋于合理,而大同七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 。由 1992 年的 67% 下降为 2004 年 的 50%, 下降 17 个百分点;而大同七县的比重由 1992 年的 67% 下降到2004 年的 54%, 下降了 13 个百分点,比朔州少了 4 个百分点。朔州各区县的畜牧业 由 1992 年的 29% 上升到 2004 年的 46%, 提高了 17 个百分点;而大同的畜牧业由 1992 年的 27% 上升到 37%, 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差朔州、 9 个百分点。根据朔州有关资料计算 ,1998-2004 年种植业可比价格增长率为 -23%, 牧业可比价增长率为 9.32% 。由于牧业比重上升,价格上涨,畜牧业的收入已接近种植业的收入,收入来源的这种变化是朔州县城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三,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朔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特点。 ( 见表三 )

大同、朔州主要产业结构比较

表三:                                单位: %

 

1992年

2005年

一二三产比重

农林牧比重

一二三产比重

农林牧比重

大同七县合计

30.6:38.1:31.1

67.4:5.4:26.8

21.6:46.3:32.1

53.7:6.2:37.1

朔州六区县合计

27.7:42.1:30.2

66.9:3.7:29.4

14.9:43.9:41.2

50.4:2.7:45.8

  ( 五 ) 生活水平比较

  随着经济发展,大同、朔州两地居民收入都有很大提高。但两地相比,朔州居民生活水平高于大同 。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看 ,2005 年大同七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大体在 2200 元左右 ( 本指标无法汇总计算 ), 而朔州六区县则达到 3000 多元,大同比朔州平均每人少 800 元。朔州最高的怀仁县农民收入水平达到 4045 元,我市收入水平最高的左云县为 3301 元,相差 744 元;朔州最低的贫困县右玉为 1662 元,我市最低收入水平的天镇县为 1780 元,比右玉高 118 元。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看 ( 分不出县区数 ), 朔州全市可达 8787 元,而大同全市为 8526 元。 浑源县城调队调查的数据为 6131 元,浑 源相差朔州 2000 元以上。 ( 见表四 )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

表四:                         单位:元

 

1992年

2005年

13年平均递增速度(%)

绝对量

位次

绝对量

位次

阳高县

477

9

1981

10

11.57

天镇县

479

8

1780

12

10.62

广灵县

366

11

1956

11

13.76

灵丘县

344

12

1995

8

14.48

浑源县

447

10

1986

9

12.16

左云县

936

3

3301

4

10.18

大同县

695

6

2636

6

10.80

朔城区

665

7

3348

3

13.24

平鲁区

950

2

2132

7

6.42

山阴县

789

4

3389

2

11.86

应 县

727

5

3049

5

11.66

右玉县

379

13

1662

13

12.04

怀仁县

992

1

4045

1

11.42

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

大同市

1506

--

8526

--

14.27

朔州市

1762

--

8787

--

13.16

浑源县

840

--

6131

--

16.52

  二、大同七县落后朔州六区县的原因分析

  同朔州六区县比较,大同七县在诸多方面的差距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究竟落后在哪里,是应该搞清楚的一个问题。通过调查我们认为 : 形成差距既有客观因素,又有政策性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各种因素集中在一起,主要表现为 " 三个不同", 即产业基础、经营理念、资金投入的不尽相同,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逐步拉大。

  (一)产业基础不同,导致发展差距拉大 

  ( 二 ) 经营理念不同,导致县城面貌各异

  ( 三 ) 资金投入不同 , 导致产出效果悬殊

  投资和经济是一种正比关系,投入多,产出大,经济发展就快。1992-2005 年,朔州六区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148.57 亿元,大同七县累计达到 72.94 亿元,朔州是大同的 2.04 倍。在十三个县区的对比中,位列前四位的是朔州的怀仁县、朔城区、山阴县和平鲁区,大同最好的县是左云县和灵丘县,位列前 5 名和前 7 名。 ( 见表五 )

1993年 — 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及位次

 表五:                                   单位:万元

 

1993-2005 年累计

位次

 

1993-2005 年累计

位次

大同七县合计

729428

--

朔州六区县合计

1485736

--

阳高县

87100

9

朔城区

348087

2

天镇县

50318

13

平鲁区

202210

4

广灵县

91852

8

山阴区

274894

3

灵丘县

139737

7

应 县

191295

6

浑源县

83731

10

右玉县

77318

12

左云县

193790

5

怀仁县

391932

1

大同县

82900

11

 

 

 

  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为经济的快速增长 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高强度的投资又来自于以开放 的心态吸引外部资金。依托资源优势,让非公经济担当重要角色是朔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三、 十三个县区在全国、全省所处的地位

  与全国县城经济的平均规模和实力相比,山西省属于偏小省份。 2003 年山西省县域人口、 GDP 、 地方财政收入和人均 GDP, 仅仅为全国平均的 55% 、 37% 、 50% 和 67% 。而大同除个别县个别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均处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之下;而朔州县区平均规模大部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上。 ( 见表六 )

2003 年全国、山西县域经济平均水平与大同、朔州得区县比较

                  表六:

 

人口(万人)

GDP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人均 GDP (元)

全 国

45 . 53

32 . 04

1 . 21

7037

山西省

24 . 78

9 . 60

0 . 51

3874

阳高县

26 . 85

5 . 44

0 . 18

2035

天镇县

19 . 25

3 . 73

0 . 12

1802

广灵县

16 . 69

3 . 99

0 . 12

2212

灵丘县

21 . 54

6 . 91

0 . 23

3209

浑源县

33 . 41

5 . 32

0 . 23

2789

左云县

16 . 70

11 . 84

0 . 59

7120

大同县

16 . 70

7 . 49

0 . 23

4511

朔城区

39 . 77

21 . 03

0 . 95

5307

平鲁区

17 . 94

13 . 83

0 . 89

7738

山阴县

22 . 22

15 . 14

0 . 55

6840

应 县

28 . 58

9 . 13

0 . 41

3208

右玉县

10 . 77

4 . 51

0 . 20

4205

怀仁县

29 . 28

30 . 13

0 . 29

10328

  2004 年,在山西省 119 个县 ( 区、市 ) 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中,朔州六区县排名较前,总体上属于中等偏上县区;大同七县排名较后 ,属于中等偏下县。 ( 见表七 )

2004年十三个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19个县(市区)的排名

                        表七:

 

GDP排名

财政总收入排名

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

阳高县

93

96

88

天镇县

106

113

94

广灵县

103

108

81

灵丘县

76

71

78

浑源县

74

101

84

左云县

57

37

44

大同县

84

86

68

朔城区

37

34

41

平鲁区

62

38

71

山阴区

48

44

40

应 县

81

100

47

右玉县

104

106

102

怀仁县

23

40

31

  四、对加快发展县城经济的思考

  大同近几年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县城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 。 因此,市委、市政府确立并实施 " 县城突破 " 战略迫在眉睫, 这对于全面振兴我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

  ( 一 ) 明确县城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 二 ) 理清县城经济的发展思路

  ( 三 ) 强化县区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

  在这次比较调查中,我们接触到朔州市市县两级的一些领导干部,给我们的印象是干部年轻,心劲足,热情高,谋发展,手笔大。相比之下, 地市合并后, 大同干部队伍庞大臃肿,前期搞平衡,后期搞消化 ," 小的没盼头,老的没奔头 ", 干部队伍的激励机制或缺。流水不腐,户枢不嚣。市委应该抓住这次县乡换届的时机,整合县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提高县区领导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促进我市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4-05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