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抗日根据地与中国抗日战争

  山西省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独特地形,良好的民众条件和经济条件,特别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抗日路线和方针的指导,以及成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群众工作,使山西成为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抗日根据地,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长期坚持和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八路军最有利的战略展开地区。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雄踞华北屋脊,鸟瞰冀鲁平原,具有高屋建瓴之势。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有中条山,北有恒山、五台山、管涔山。桑乾河、滹沱河及汾河、沁河、涑水河等黄河支流贯行全境。确保山西,可以支撑华北,东进发展冀鲁,南下逐鹿中原。山西省实为开展山地抗日游击战争之理想地区。

  随着日军沿同蒲铁路的南犯和沿正太铁路的西犯,八路军适应从侧后击敌形势的需要,成功地展开了依托恒山、五台山、管涔山、太行山、吕梁山的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和晋西南四角,对进占太原及正太、同蒲沿线之日军,形成战略包围的态势,同时对正面作战的友军起到有力的配合作用。

  首批巩固的山区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初期,红军实行由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的军事战略转变,八路军执行游击战的战略方针。抗日根据地对游击战争至关重要。抗日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目的的战略基地,是游击战争的依托。八路军挺进前线时,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特别强调,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在与日军调集多个师主力数万兵力的大围攻较量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地日益巩固和扩大,成为将抗日游击战争推向平原、扩展至全华北的首批巩固的山区抗日战略基地。

  组建和发展抗日武装的榜样。山西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非常深入广泛,从而使抗日武装的组建和发展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薄一波,与阎锡山建立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关系,接办和改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通过牺盟会及军政训练委员会,领导和组训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及军士训练班,并以此为骨干组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成为山西新军。此外,在太原还成立了工人武装自卫队。

  山西新军不断发展壮大,这支建制上属晋绥军、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活动于晋西北、晋西南、晋东南地区,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直至“晋西事变”后正式列入八路军序列。山西新军的组建和发展,是适应山西情况组建和发展抗日武装的一个成功的创造,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山西化结出的硕果。

  向冀鲁平原发展的依托。冀鲁平原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平汉、津浦铁路纵贯南北,是日军力图控制的地区。发展平原抗日游击战争,可以打破日军对平原地区的统制和掠夺,使平原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成为坚持长期抗战的基础。八路军在山西“四角”战略展开,开展山地游击战争,创建了巩固的山区抗日根据地,在山岳地带站稳了脚跟,这就为八路军主力深入平原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平原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陕甘宁的屏障和连接各根据地的桥梁。山西抗日根据地是陕甘宁边区东部的屏障。晋西北、晋西南根据地军民,配合八路军留守兵团,对黄河千里河防的固守起着重要作用。山西抗日根据地还是连接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遍及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延安总部与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运输,包括运送人员、文件、书报、器材等,均要通过同蒲铁路、平汉铁路等日军的封锁线。

  支撑华北抗战的脊梁。山西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主力的基本根据地。八路军各师部队虽然发展壮大展开于全华北以至华中,但山西的山区抗日根据地仍然是各师的老根据地。山西抗日根据地军民不仅粉碎了敌人的“总力战”,度过了困难,积蓄壮大了力量,而且在此期间,向山西各铁路交通线展开大规模破击战,有力支援了中条山地区国民党军的作战。同时,还以它坚强的阵势,为平原抗日根据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全面大反攻中,山西抗日根据地随军出征的民兵、自卫队达百万之众。大批支前物资源源不断送上前线,使山西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大反攻成为敌后军民大反攻最精彩最壮丽的部分。 

本文作者: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罗焕章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6-05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