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芮城县的近代教育

  儒学教育
  学 宫
  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教育。县儒学署称为学宫。本县学宫设于县城文庙之后,内设教谕署,住学官二人。正职称儒学教谕,副职称儒学训导。主管全县学务和童试。明清时期,本县为中学额,设教谕、训导各1员,廪生20名,增生20名.科试额生员12名,岁试额进文武生员各12名,二年一贡。今县人民政府驻地及第一招待所之饭厅等处,即文庙及学宫旧址所在.当时士子们学习的处所有私塾、书院、学堂和义学等。
  私 塾
  民国以前,全县大部分村庄多在祠堂或古庙中设馆延师教子弟读书,—切费用由学生均摊。也有以宗族为名于宗祠设私塾者.个别学识渊博,声望较高,但因仕途不达而家境富裕者,在家设馆讲学,著书立说,著名的有清代西窑村的薛于瑛,延至民国时期有朱吕村的萧光汉等。少数官宦富豪之家,则在自己家中设馆延师教子,如南礼教村三代出任州县官的李开元家和太安村出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任养心家。至清末,全县(含永济县山南)共有私塾260余所。除私塾外,还有义学.东任村儒学生员牛承禄,于清光绪五年 (1 879),在西任村南庙创立移风义塾1所,延师教授周围各村贫民子弟,不收费用。光绪二十六年(1 900),因灾将废,牛承禄之子牛维新,邀同本村生员牛瑞年、姚自敬等,再筹资金,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将义塾迁于东任村后土地行宫。后废于灾荒。清代,在县城北门内节孝祠设有义塾1所,在陌南镇东南部东后土庙也设有申义义塾1所,其规模均不详。
  书 院
  明、清以来,全县先后所设书院见诸志记载的共有9座。
  文学书院明万历四十年(1 61 2)知县赵庭琰建于子夏书院故址(今南 铠乡书院村)。史称“卜子夏于西河设教,为魏文候师”。旧传芮城为魏国祖庭,故建卜子书院以为祀。因卜子夏在孔门属文学之科,故名文学书院,又称卜子书院。后废。清乾隆五十六年(1 791),庠生董建泰主持维修后复兴。其书斋场圃遗址今为县良种场占用。
  西河书院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莫溥建于县署东南召公祠旧址 (今制药厂)。其得名亦出于“卜子夏于西河设教”之说。乾隆六十年(1795),知县李承恺庭断城东曲里村农民争讼之无粮滩地1 700亩入官,作为书院修缮、膏火等费用。咸丰八年(1858),斋长薛于瑛将其迁建新址。薛氏逝后,于此处建薛公祠(今新华书店及芮城中学部分地段)。
  申义书院地址在陌南镇东南部东后土庙,创建年代不详。后改为申义义塾。
  蒲阳书院明代建于永乐镇文庙,清嘉庆年间毁。道光元年(1 821),蒲州府永乐同知陈世昌以自己俸银和募捐银重建于原址。光绪版《永济县志》载:条阳、永乐两书院皆蒲阳书院异名。条阳书院地址在泰山庙(今杜庄乡西尧村),系蒲阳书院分院。
  归儒书院清同治八年(1869),上阳村(今属中瑶乡)典商秦魁炎(醒 清),好读《小学》,热心教育,购买本村村东麻谷废寺一座,自辟归儒书 院,聘请薛于瑛(仁斋)任主讲,王逊卿、董惟敏施教,慕名前来读书者甚 多。光绪三年(1 877)大棂,书院即废。
  乐善书院清同治十二年(1873),六官村(今属中瑶乡)书生姚廷辅同 雷首山虞帝庙(俗称六官塔五朵庙)首事者议定,五村联合修理廊房20余间 作学舍,由薛于瑛题名乐善书院,并募捐钱10万余枚做经费,选董事8人经 理,吸收士子读书。至光绪三年(1 877)遭灾废学。
  考盘书院清光绪十四年(1888)田上村(今属风陵渡镇)例授修职郎 常秀文创建于田上涧。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赐书院银牌1块(现藏候马寺博物馆内。书院废于清末。
  跃龙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1 902),晓理镇文武秀才牛彦林建于本镇西山庙(又称西山书院)。民国6年(191 7)改为第四模范小学。民国1 8年(1929)因灾荒停办. 弦歌书院地址在今大王乡张村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上列9座书院,至清末,仅存西河、蒲阳、申义3座。第四节 学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迫于国内外潮流所向,颁行新政,废科举,改书院为学堂。本县先后改建学堂4座。
  第一高等小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 901)四月,知县彭履德改西河书院为第一高等小学堂。任并科举人燕兆爽为校长,学生两班,共80名,教职工5名。
  第二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本县留日学生景耀月假期回乡,参照日本学制。禀请知县彭履德就陌南镇申义义塾旧址创办公立高、初两等小学堂。山西提学使锡嘏任名誉校长,景耀月任校长。然上司未予立案。宣统二年(1910),主教萧光汉另行禀请知县屠仁彬,始蒙批准。后改为第二高等小学堂。
  第三高等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八月,邑绅马舒锦禀请知县屠仁彬在古仁村马氏宗祠创办初等小学堂,后改为第三高等小学堂,马舒锦任校长。
  永乐第二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年(1 904),蒲阳书院改为第二高等小学堂(时称永济县第二高等小学堂)。并科举人李经邦任校长。
  普通教育
  学前教育
  民国版《芮城县志》载:清雍正二年(1724)知县彭瑞钺曾在县城中街设育婴堂1所,规模不详。辛亥革命胜利后,《壬子》,《癸丑》两学制虽有“6岁以下儿童应入蒙养院”的规定,但本县未执行。 新中国建立后,学前教育始于1956年公办县直党政机关幼儿园和民办董原、西陌两座幼儿园。以此为试点,至1957年,全县共办起幼儿园37座。1958年发展为147座,入园幼儿5 357名。1959年发展为505座,入园幼儿增至14 791名,幼儿入园率达83%。但以托为主,缺乏学前教育。1960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县幼儿园精减为100座,入园幼儿4 352名,幼儿教师420名.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赵村幼儿园(今属风陵渡镇)被中共山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集体先进单位称号。1963年至1965年,幼儿园数发展为261座。
  “文化大革命”中,幼儿教育遭受严重破坏。选地适宜,设备较好的县幼儿园校园被随意占用,全县幼儿园仅留30余座。1976年以后,幼儿教育逐步恢复和发展。至1978年,幼儿园发展为31 3座,入园幼儿8 100多名,入园率达80%以上。1 979年,除恢复县直党政机关幼儿园外,全县幼儿园和幼儿班(组)发展为575座,几乎所有小学都设幼儿园或幼儿班(组)。至1990年,全县共有中心幼儿园37座,幼儿班(组)606个。6周岁幼儿95%都受到学前教育,3至5周岁的幼儿30%入了园。大部分幼儿教师受到幼儿师范教育。在县城内,除公办县直党政机关幼儿园和东关、西关、南关、北关4座村办幼儿园外,厂、矿企业还自办幼儿园3座,私人也兴办幼儿园3座。县直党政机关幼儿园 县直党政机关幼儿园建于1 956年,历经两次迁徙后,于1 979年设于县城西街小西巷,占地面积2亩,截止1990年,共建成楼房、平房870平方米。
  办园初期,入园幼儿仅52名,分大、中两班,幼儿教师2名。1958年入园幼儿猛增至220名,而且大部分食宿在校。设6个班,配备幼儿教师6名,炊事员、保育员各1名。同时购置各种乐器、玩具和幼儿教材,设备初具规模。
  “文化大革命”中,长期停办,直至1979年方恢复。入园幼儿下降为1 20名,幼儿教师5名,分大、中、小3个班。1990年入园幼儿增加为730名,设大、中、小各5个班,教职员工增加为30名,购置小钢琴40架,智力积木和智力图片各40套,哑铃40对,多功能联合器材3台,转盘2台,摇船、滑梯、攀登架各1台,配置音乐教具和美工课教具各1个班,各种设备较全。教育方法克服了成人化、小学化,寓教育于游乐之中。
  小学教育
  民国成立,共和体制形成,民国3、4年间(1914~1915),中央政府通令全国各地建立国民学校,办学之风盛行。本县4座高等小学堂陆续改名为高等小学校。第一高等小学堂于民国6年(1917)改名为第一高等小学校,尚钟秀任校长。第二高等小学堂于民国3年(1914)改名为永济县第二高等小学校,杨维任校长。第三高等小学堂于民国9年(1920)改名为第三高等小学校,刘勉之任校长。时称永济县第二高等小学堂亦于民国4年(1915)改名为永济县第二高等小学校,李谦住校长。民国6年(1917)又在县城北门内原义学旧址设立女子高等小学l座,甲午科举人范佐尧任校长。同期,全县大、中型村庄相继建立国民小学。据民国6年(1917)统计,全县(含永济县山南部分)共有国民小学343座,入学学生2 032名,教师360名,其中女校2座,入学女生25名,教师5名。民国10年(1921),全县(含永济县山南部分)国民小学发展为351座,入学学生19 302名,教师696名。其中女校42座,入学女生760名,教师101名。但大部分农家子女,每逢农忙季节,纷纷弃学帮耕,形成冬春满堂,夏秋一半的境况。由于缺乏新型教材,算术课未能普遍开设,—般只读《共和国文》和《共和修身》两种课本,有的增读四书五经及新编《论说精华》等。民国16年(1927),山西地方政府曾实施国民义务教育,强行扩展学校,但本县未能实现。同时,各地人士还创立义学3座:
  养正义学民国10年(1921),阳祖村(今属阳城乡)五朵庙首公推当地士绅焦幼安、王子克等5人,创立于五朵庙道院,延师教授周围各村贫民子弟,一切费用由庙田租金支付。至民国1 8年(1 929)废于灾荒。
  昌立义务两级小学民国24年(1935),高崖头村义士张荣昌,仗义疏财,创立于张村(今属大王乡)玉皇庙弦歌书院旧址,招收远近平民子弟200余名免费就读,先后延聘名士1 3人到校任教,一切费用由其家庭负担。并举办贫民儿童教养院和师资培训班各两期.办学12年,耗费家资数千元,培养学生2 000余名。
  存诚精舍民国24年(1935),本县学者萧光汉在朱吕村萧氏祠堂创立义学,取名存诚精舍,义务讲课,不取分文费用。至民国28年(1939)日军侵驻陌南镇停办。
  民国27年(1938)3月8日,日军侵入本县,城镇学校停办或迁移,乡村小学时停时续开学。在抗日救亡活动中,中共芮城、永济县委领导下的牺盟会县分会,建立民族革命学校,阎(锡山)系县游击政府也恢复部分学校。
  太安民族革命两级小学民国27年(1938)春,将县城第一高小设备迁至太安村(初在华岳村),改名为太安民族革命两级小学。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列为主课之一,由校长薛飞(中共党员)讲授。学校中地下共产党员由6人很快发展为21人。民国28年(1939)在阎锡山发动的十二月政变中,3名进步学生被捕,4名学生被开除。民国29年(1940)冬,日军侵扰频繁,学校解散。
  古仁高小(原第三高小)民国27年(1938)至民国30年(1941)间,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以共产党员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为骨干,走乡串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发展民族解放先锋队员和共产党员,教育学生和群众奔赴抗日前线,成为中共联合县委的活动点之一。当时校长为爱国人士焦煊采。共产党员教师杜伯实、杨俊永等先后带领30余名学生参加抗日部队。
  永乐高小(时称永济县第二高小)民国30年(1941)秋,在日本侵略军频繁侵扰下解散,部份学生由教员王廷华、李奇锋等率领,迁移泰山庙(今杜庄乡西尧村)与民族革命高小合并。同年冬,被日本侵略军冲散。
  中庄民族革命高级小学校民国27年(1938)2月,中共永济地下党组织以牺盟会名义在中庄村(今属杜庄乡)创建民族革命抗日高小,招收学生300余名,设6个班,由祁汉文(字华亭,爱国人士)任校长,教员全是牺盟会员和共产党员。除文化课外,着重向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经重点培养,50多名学生走上抗日前线,投身革命。民国30年(1941)秋,学校迁移泰山庙(今杜庄乡西尧村)。同年冬,被日本侵略军冲散后,庙产亦被日军焚为废墟。
  同期,各地爱国人士为挽救失学青少年,曾先后创办义学4座:
  陌南镇义务两级小学民国27年(1938)春,日军首次侵芮撤走后,各校已星散,地方政权解散。陌南镇地方爱国人士张博文、景亚民、张俊、钟毓秀、龙佩玉等8人,借镇上中和当铺房舍,创办义务两级小学,收录失学青少年200余名免费就学,教师义务讲课,又由牺盟会派人教唱抗日歌曲等。次年秋,日军侵驻陌南镇时学校迁至坡下坑南村,至民国30年(1941)结束。
  封氏义学民国27年(1938),瓷瓦壕村(今属阳城乡)爱国义士封玉麟在自已家中设立义学,延师两名,教授各村爱国青少年学习,—切费用由他家负担。日军投降后停办。 南基村义务两级小学(今汉渡乡中基村) 民国31年(1942)2月,涧口村杨克勋、杨发峻、杨玉书(女)和南基村杨子伟、杨顺顺、杨诚义等爱国义士,借用南基村杨氏祠堂,创立义务两级小学,吸收周围各村爱国青少年免费就学。杨克勋、杨子伟、杨发峻、杨玉书等4人,白天教授文化课程、军事知识和抗战形势,晚上率领学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后被日伪警备队发觉,难于继续上课,遂于次年日军抓捕前夕,投奔候为抗日自卫队。
  王氏义学民国33年(1944),南上庄村(今属阳城乡)开明士绅王子克在自己家中设立义学,延师1名,教授各村青少年免费就学,一切费用由他家负担。抗战胜利后停办。
  民国31年(1942)秋,日本侵略军县级傀儡政权,先后在县城、陌南、学张、永乐、晓理、匾河等城镇设立“新民”高小,在乡村设立“新民”小学,把日语作为必修课程,强施奴化教育。由于中共地下组织坚持斗争和阎系游击县政府的干预,许多学校都实行两面教学,侵略军来时挂“新民”学校校牌,拿出日语课本应付;侵略军走后,仍挂原校牌,讲原教材。这时期,刘拱壁任县城高小校长,张生任陌南高小校长,王崇文任学张高小校长,惠其昌、牛宪政先后任永乐高小校长,梁经堂任晓理高小校长,张凤仙、常先后任匿河高小校长。同期,阎锡山为了推行他的“兵农合一”政策,游击县政府还在沿山一带设立中心国民学校。
  民国34年(1945)抗战胜利,县城、陌南、学张、永乐、晓理、匮河6座高小,同期毁掉“新民”高小校牌,废除日语课程;各村小学也先后恢复校名。
  民国36年(1947)4月解放后,县域分为芮城、永乐两县。各县立高小在解放前夕解散。民国37年(1948)初,芮城县之县城、陌南、常乐3座高小和永乐县之学张、永乐、晓理、臣河4座高小先后恢复。在校学生1200余名,戴英任县城高小校长,韩俊哲任陌南高小校长,李湘珊任学张高小校长,杨敏全(又名杨杰)任永乐高小校长,杨生茂任晓理高小代副校长,王忠任匾河高小校长。同期,恢复各村初级小学269座,在校学生16 045名。因师资不足,培训一部份思想进步的知识青年补充教师队伍,全县共有小学教师480多名。
  新中国建立后,小学教育迅速发展。1949年至1952年,高小由6座发展为20座,小学由358座发展为445座。在校学生由22 003名,增加为28 204名。教职员工由530名增加为807名。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面发展,一面改革教学,在稳步发展中提高教学质量。1958年至1961年在“大跃进”中,全县小学发展为472座,在校学生增加为33 675名,使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1962年,在“缩短战线,支援农业,巩固阵地,提高质量”的原则下,对小学布点进行调整。1 965年为便利学生就近上学,县教育局作了定布局、定规模、定人员编制的三定工作,全县共布校点485个,其中高小点63个,小学点422个,20户以上的村庄都有了学校。普及率达到95.7%。
  “文化大革命一中,学校陷入混乱状态,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在“两忆”(忆民族苦、阶级恨)、“三查”(查本人历史、家庭成份、社会关系)中许多教师遭受迫害,有的甚至致残致死。1 968年,又盲目发展中学教育,农村采取小学戴帽,严重削弱了小学师资力量,挤占了小学校舍和设备。小学课程只设语文、数学、军体、唱歌4门。 1 978年,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对过去发展过猛而不适应的初中压缩并点,合理调整和增添了小学布点。1984年,实行由大队(村)办学的管理体制,并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招聘制,以及校队合同制。至1990年,全县小学共计为657座,在校学生34 037名,学龄儿重入学率达99.7%,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9.5%;五年级学生毕业率达97%;12至15周岁的的儿童受完初等教育的普及率达96%。四率都超过省规定标准,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历年进入全省小学先进行列的单位有礼教完小、北关小学、小池村小学、县城七一小学,被省人民政府或省革命委员会先后授予先进集体单位称号。
  七一小学 七一小学是县立全日制五年制实验小学。1978年7月1日创建手县城北关正街。占地面积9.2亩,先后建成楼房、平房共5800平方米。始由高鹏章、曹思敬负责,1980年任命曹思敬为校长.建校12年来,毕业9届,共15个班,毕业学生820名,毕业率为100%,其中816名升入初中,升学率99,5%。连续12年,各科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定为“示范小学”。至1990年增设为16个班,在校学生846名,教职员工28名.招生对象主要是县城党政机关、厂、矿等单位中年满7至1 2周岁的儿童.建校以来,屡获省、地、县先进学校称号,包括全面达标先进单位、全省爱国卫生单位、全省体育卫生优秀单位和三、四、五年级先进班集体,为全县各小学起了示范作用。


  中学教育
  抗日战争前,本县未建立中学.上中学必须到运城、新绛、闻喜、太原及河南灵宝等外地求学。民国29年(1940)7月,本县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士在水峪村创办抗日建国中学(校长曹云翘),在蔡村创办条南中学(校长李甸春)。因日本侵略军不时劫掠,均于民国31年(1942)元月停办.同年秋,山西省政府第七专员公署创办的民族革命大学第九分校(实为中学程度)迁来本县柴村复课。校长孟希豁,设两个班,学生1 00多名。在芮期间毕业1个班,毕业学生40余名。后因日本侵略军侵扰,被冲散于中条山战役中。
  民国35年(1946)暑期,芮城县简易师范学校招收两个初中班后,改称芮城中学。民国36年(1 947)冬,迁移陌南镇,因蒋军进犯停办。
  1952年,本县第一座正规中学一芮城中学诞生。始设3个初中班,学生1 95名。次年设6个初中班,学生512名。1965年增设为9个初中班,学生528名。1956年又增设陌南、学张两座初中,3校共设14个班,在校学生851名。1957年秋,学张初中并入芮城中学。1958年,原属永济县的风陵渡、阳城、大王3座初中随县域变动划归芮城县。同时增设学张、西陌两座初中。全县共有7座中学,38个班,在校学生2 029名。同年又在芮城中学增设两个高中班,招收学生80名.这是本县有史以来第一座完全中学。1962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进行调整,保留芮城中学和阳城、陌南两座初级中学为全日制中学,改风陵渡、西陌两校为民办公助初级中学,改大王、学张两校为民办初级中学。1965年,按照中央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创办农业初级中学21座,在校学生720名,约占普通中学的30%.
  “文化大革命”中,中学教育受害严重。1968年,除芮城中学外,其它6座初中的管理体制一律下放到公社管理.同时,社社办高中、队队(大队)办初中之风盛行,许多小村采取戴帽子办法,盲目发展初中班。1 977年全县高中和戴帽子的高中班发展为50座(班),初中发展为123座。1978年,单一性高中发展为28座,初中发展为179座。
  1 980年以后,对全县中学布局进行调整,采取压缩高中,合并初中,充实小学,恢复农中的措施.高中由28座压缩为7座,初中由179座合并为65座,并恢复了停办的6座农中。1984年,在中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保留芮城中学、陌南中学、风陵渡中学3座高中,在校学生2 247名,其它4座高中改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657名:普通初中仍保持65座,在校学生19 412名。1985年,风陵渡中学改为完全中学。1986年,又在阳城乡新街设立阳城高级中学。至1990年,全县共有4座高级中学(含风陵渡完全中学),设高中班52个,在校学生2 650名。初级中学合并为58座,设初中班317个,在校学生1 3 685名。
  抗日建国中学
  日军侵入芮城后,全县文化教育事业残遭破坏,广大青年求学无门。在中共芮城县委秘密策划下,由曹云翘、蔡白束牵头,并得到爱国进步人士的支持,于民国29年(1940)7月7日,在县城西北25里的条山脚下水峪村,借用瑞典基督教会在水峪村的别墅为校舍,创建1座中学,为祖国培养抗日建国人材,取名为抗日建国中学(简称抗建中学)。由曹云翘任校长,陈廉泉任总务,共产党员郭汉鼎、阴勃然和进步青年李鹤鸣、刘拱璧、韩俊哲、萧阁臣等12人任教师,义务教学,不取任何报酬。学生120名,分一二两个年级上课。师生劳动建校,因陋就简,学生上课以小木板当课桌,席地而坐。为解决生活困难,师生上山打柴、开荒种菜。为了唤起民众抗日,学校成立了抗日救亡宣传队,每天挤出时间,排练节目,利用节假日到街头巷尾和集会场所,以演讲、快板、相声等文艺节目和漫画、墙报、刷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并创办《抗建校刊》,由郭汉鼎任主编,阴勃然、韩俊哲、刘拱璧负责校审,李鹤鸣设计插图。内容设:战地生活、抗日英烈、,教育动态、新闻园地等栏目。刊物散发至敌战区和大后方各地。学校设图书室,陈列各界仁人志士捐赠的图书2 000余册,其中《论持久战》、《辩证维物主义》、《妇女前哨》、《朝鲜亡国见闻》、《铁蹄下的东北同胞》、《新华日报》等进步书刊,就占三分之一。既培养学生树立革命思想,又丰富学生写作知识。后来丁俊选、刘润泽等一批学生参加抗日游击队,投身革命.因日军不时劫掠,学校于民国31年(1942)元月停办。
  芮城中学
  民国35年(1946),本县简易师范学校新招初中班两个,学生100名,在西河书院旧址开课,称为芮城中学,由张鹏任校长。民国36年(1947)春,芮城解放。本年8月,学校随民主县政府迁至陌南镇街东景氏宅院。次年1月,因国民党军进犯芮城而停课。
  1952年暑期,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原校址重建芮城中学,这是芮城县有史以来第一座正规中学。由李湘珊代理校长,景乃湛任教导主任。当年招生3个班,学生195名。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芮城中学每年递招新生3个班,全校保持9个班的规模,在校学生稳定在450名左右。1 957年,学张中学并入,班级增加为11个,学生增加为500多名。1 958年。大跃进”时期,学校规模迅速扩大,除招收6个初中班外,还招收两个高中班。全校共16个班,学生800多名,发展成为芮城县第一座完全中学。当时盛行大办厂、场和半工半读之风,师生先后到本县茨林沟和蒲县大闹钢铁及支援三秋劳动,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1959年,原有校舍已不能满足学生迅速增长的需要,高中部迁至县委党校(今造纸厂)。至1963年,新校舍建成方迁回。
  “文化大革命”中,学生除打派仗和对教师批斗外无所事事,学校长期停课。图书、仪器被抢空损坏。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恢复了各项规章制度。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芮城中学的高考录取率名列全省前茅。1984年,学校不再设初中班,成为1座高级中学。至1990年,全校已发展为24个班级(其中2个复习班),1 750多名学生,1 50名教职员工。经历年扩建,学校占地面积已扩展为55.2亩,建成教学大楼1幢,建筑面积2 721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积11 325平方米,是本县师资较好,教学设备齐全的高级中学。
  风陵渡中学 风陵渡中学是1 958年建立的1座农村初级中学,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风陵渡镇西南隅。因校舍尚未建成,永济县人民政府采取先招生后建校的措施,借用匾河高小校舍,招生两班,开学上课。委派谢永义为负责人,王光明为党代表,杜广彦、裴勋来负责事务和基建工作。师生参加“大炼钢铁”归校后,边学习边劳动建校。至1959年上半年校舍建成,方迁入学校上课。此后每年递招新生两班,校舍逐年扩建。1 97 1年县分配高中新生1班,始为戴帽高中。此后高中班逐年增加。1 976年,初中部并入赵村初级中学,改为高级中学,每年递招新生4个班,在校学生700余名。l 985年又设初中部,每年递招初中新生1班,复改为完全中学。至1990年,在校学生高中15个班,学生960名;初中3个班,学生120名。教职员工108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3名,中级教师27名,初级教师29名。学校占地面积扩展为72.5亩,其中校园47.5亩,农场25亩。校舍建筑面积共8 991.5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2 950平方米,实验楼687平方米,仪器室280平方米,图书室80平方米,礼堂510平方米,教工宿舍2 345.5平方米,学生宿舍1 585平方米,校办工厂250平方米,灶房442平方米,其它用房271.5平方米。购置各种图书2.4万册。设备有电脑、录象机、电影机、望远镜等大型仪器2 000多件,成为1座教学设备趋于现代化的农村完全中学。
  “文化大革命”初期,风陵渡中学即遭受严重冲击,学校领导和教师被围攻揪斗,青年教师杨速波被迫自杀,教学秩序被打乱,直至1 970年才逐渐恢复。
  1 970年卫广发到校任教时,校农场已经荒芜,在学校党支部支持下,卫广发和师生们一起,利用课余时间,辟为试验农场,开始了培育良种的农业科学试验和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教学。党支部书记刘德山和卫广发一起,到西安、武功、运城、临汾、太原等地,找了1 0多个农科院校和科研单位,索回几百个试验用的品种、品系和组合,进行试验。从这时起,至1990年,21年间,风陵渡中学从农村中学的双重任务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和学校、社会、家庭相协调的教育体系。其办学方向和办学经验得到国家教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体委、教育部、财政部、劳动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科协,以及省、地、县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奖励,“为农村中学教育改革开辟了道路”,成为全国教育战线和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1977年至1988年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风陵渡中学先进集体称号。1 985年被山西省定为首批重点中学。
  学校科研组培育的风选一号、风选二号小麦新品种,1979年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二等奖,之后又获得国家小星火杯奖,共青团中央发的创造杯奖,全省科技二等奖;80(4)一1小麦新品种,1 988年获得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和特别奖,中国发明协会金牌奖,国际发明博览会金牌奖,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全省科技小发明—等奖;风豆一号回茬新品种,1990年获得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创造比赛金牌奖,并将其科研成果编入现行高中《科学人生观》教材。自1982年以来,被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教育部、财政部授予勤工俭学先进集体,被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部授予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被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组两次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学生活动先进学校,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科协、国家教委、国家体委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被共青团山西省委、省教委、省农牧厅、省科协等单位,先后授予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教育改革先进单位、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称号。校长卫广发荣立省劳动竞赛—等功,获省劳模、省特级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次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当选为第一、二、三、四届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和中国勤工俭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省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曾于1987年作为中国中、小学教师代表团成员赴日本考察教育。
  10多年来,风陵渡中学的校办农场,先后为全国各地的学校、农场、生产队和农科单位提供小麦、棉花、玉米、谷子、油菜等农作物优种9.8万余公斤。为附近社、队育种51.5万公斤。在劳动实践中,写出书面总结56万字,写出观察纪录40万字,出版农业刊物20多期。承担着中国农业科学院黄河流域冬小麦品种区域性试验任务,还承担省农科院和省、地种子公司小麦、棉花区域性试验任务,为各级科研单位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通过校办农场和其他勤工俭学活动,共收入22.5万余元,除留足扩大再生产外,其余用于办公费补贴、师生福利补助和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教职工宿舍21间,购置图书1千余册。《山西日报》、《山西教育》、《人民日报》、《人民教育》、《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和国家教委办的《教育通讯》以及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相继著文报道其办学经验。因之,外省、地许多学校来校参观者甚多。日本朋友、中日友协会长福田一郎参观后,赞誉。风陵渡中学结合教学搞农业科学试验是动人的事迹”。l 98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赞许其办学经验。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增加学校教育经费,风陵渡中学又于1989年贷款20万元,由副校长翟靖一负责,在学校建立1座海绵厂,以进口原料生产海绵及其制品加工,由3名正式工和2名合同工具体生产,学生随个人志愿参加临时生产,学习技能,并给以合理报酬。产品已销售秦、晋、豫三省。1 990年被山西省定为体育垫子生产定点厂。按现有设备满负荷,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利税可达60万元以上,现因资金不足,年产值仅达50万元,利税仅达5万元。因此,拟通过日本朋友,中日友协会长福田一郎牵线,引进日本产商和其他外国朋友投资,扩大生产与经营。 陌南中学 陌南中学是1 956年建立的普通农村中学,校址设在陌南镇小寺前景氏旧宅,占地面积52亩。这里原是陌南高小,1 956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陌南高小设初中部3个班,学生180名,命名为芮城县第二中学。王兴计任校长,吕仁合任教导主任。1 961年高小另建校舍迁出。
  建校之初,校舍仅有52间旧房,破烂不堪。师生边学习,边劳动建校。经整修和历年扩建,学校规模不断发展。1958年,学生发展为9个班,共526名。时逢“大炼钢铁”运动,全体师生参加“大炼钢铁”时间长达三、四个月,严重打乱教学进度。回校后,校领导和全体教师迅速转舵定向,很快恢复教学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尽管校领导和部分教师蒙冤遭批斗,但学校仍然坚持教学工作,未曾停课。
  1969年,学校增设两个高中班,始为戴帽高中,1980年改为高级中学,曾评为地、县教育先进单位。1 980年,县教育局定为重点高中。至1 990年,全校共12个教学班,852名学生,57名教职员工,教学设备齐全。
  1 970年,学校办起一座以生产教学仪器为主的校办工厂和11亩地的实验农场。全厂(场)有31名工人,其中正式工1 1人,合同工20人,平均年产值25万多元,纯利润5万多元,每年向学校缴2万元,余为扩大再生产和工人福利。从1974年以来,学校实行高中学生全年劳动8周,初中学生全年劳动6周的制度。在总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和生产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把集中劳动和分散劳动结合起来,以避免不适当的打乱学习的连续性,同时也保证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锻炼提高,促进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 9年来,校办工厂为学校积累了大量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总产值约达270多万元,纯利润约70多万元,先后新建校舍63间,砖窑1 8孔,工房26间,库房7间,维修校舍330多间,添置教具、仪器4万余件,添置桌、椅、板凳3万多套,购置图书1万余册,弥补了教育经费之不足。
  学张中学
  学张中学的前身是学张高小。1956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张高小设两个初中班,学生98名,称为戴帽初中。由薛子席任校长。翌年秋,初中班并入芮城中学。1958年“大跃进”中又重建学张中学,由祁正儒任校长,郭建民任教导主任。1971年发展为高级中学。1984年在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中,改为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阳城中学
  阳城中学原名永济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56年。当时校址虽已选定在阳城乡阳城村,占地面积80亩,但校舍尚未建成,永济县人民政府遂采取先招生后建校的措施,由薛永泉任校长。借用原晓理镇永济县山南办事处1日址,招生两班,学生100余名,开学上课。1958年,因三门峡峡水库将要蓄水,方迁校于前定校址,因地而改名为阳城中学。每年递招新生4个班。全体师生“大炼钢铁”归校后,边学习边劳动建校。“文化大革命”中,阳城中学受灾严重,校长薛永泉、教导主任南经国、青年教师李福院被迫害致死,许多老教师被揪斗、劳改,学校的仪器、图书被损坏。至1971年教学秩序才逐渐恢复,同时增设高中班,1972年改为完全中学,每年递招高中新生4个班。 1 983年,为方便高中学生就学,高中部迁移阳城集镇与东任中学合并,初中仍留原校,改名为阳城初级中学,原东任中学改名为阳城中学。1984年在中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又改为初级中学,同时恢复东任初级中学校名1986年在东任中学校园南部重建高级中学,命名为阳城高级中学,张崇义任校长,张裕宽任副校长,杨文录任教导主任。设6个班,300名学生,37名教职员工。东任初级中学校长由苏垂端接任。设1 1个班,560名学生,50名教职员工。
  西陌中学
  西陌中学创建于1 958年,校址设在原西陌集镇,占地面积43亩。由宋兀俊任校长,招生4个班,学生200余名,借用西陌完小教室上课,宿舍借用民房。师生“大炼钢铁”返校后,边学习边劳动建校。同年冬,校舍初其规模,方连入校内上课,宿舍仍借用民房。1960年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西陌中学先进集体称号。“文化大革命”中,校办厂、场的积累被挥霍一空,校领导和部分教师遭批斗。1970年,学生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动乱和学业荒废逐渐认识,教学秩序逐渐恢复。
  1971年,学校增设高中班,始为戴帽高中。1972年改为完全中学。1980年递招高中新生增加为5个班,改为高级中学。1 984年中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停招高中班,改为初级中学。1990年,设8个教学班,350名学生,32名教职员工。   大王中学 1958年秋,县人民政府在大王完小设两个初中班,学生100名,称为戴帽初中。卫向学任教导主任,李靖国任党代表,共同负责学校工作。1961年校址随大王公社迁移大王乡新兴街东端,占地面积50亩,命名为大王中学。每年递招新生3个班。1971年增设高中班,1980年改为高级中学。1984年中学教育体制改革中改为大王师范职业学校,设民办教师考转正补习班,负责民办教师补习功课。1 98 5年改为芮城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师部。


  升入高中数;其他各校情况失散于“文化大革命”。3、1976年升学数字系推荐数字;1974年至1975年推荐数字因人员调动失散。4、1977年至1990年升学情况系恢复高考后之考取数.第三章专业教育第一节 师范教育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芮城县公立第一高等小学堂附设塾师传习所,教师4人,毕业两期,每期10人。宣统二年(1910)春,改传习所为塾师改良讲习所。吸收各塾师于星期日轮班听讲。同时集中全县70名塾师进行考试,及格者发给教师合格证,不及格者入改良所学习。
  民国1 8年(1 929),为充实小学师资,县政府在第一高小附设师范讲习所,由薛志洲任校长,招生37名,教师3名,修业半年。毕业学生34名。民国19年(1930)停办后,复于民国20年(1931)附设二年制师范1个班,招生20余名,教师3名,兼职教师2名.课程设国文、数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民国22年(1933)毕业学生20名,大部份充任小学教师。民国24年(1935),张幼驹在第一高小校园创立简易师范学校,自任校长。学制4年,课程设国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公民、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学、音乐、体育、美工等。设1个班,招生40余名。同时改第一高小为附属实验小学。至民国27年(1938)春,第一届师范学生尚未毕业,日军侵入县境停办。民国33年(1944),简易师范在县城薛家院恢复。曹云翘任校长,招生两班,学生100余名。后因学生流失,并为J班。翌年又招生两班,学生100余名。学制改为3年,课程增设日语一门。民国35年(1946)中断。民国36年(1947)恢复师范学校,迁入原校舍后又中断。1950年8月又在原校舍恢复师范学校,招生两班,学生100余名,学制仍为3年。课程增设时政、俄语两门.校长李湘珊,教导主任李蔚。l 952年奉命并入解县师范学校。1959年8月,又在县城南关设立师范学校,由樊奋负责。招生两班,学生100余名,教师5名,学制2年,课程与普通高中同。翌年9月,第一届学生提前毕业后停办。1985年,芮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大王集镇原大王高中校址设立中师部,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3 050平方米,教职员工34名。设中师两个班,幼师1个班。历年毕业中师两届、毕业学生1 01名,分配各校充任教师。并举办音美短训班1期,毕业学生82名。至1990年,在校学生,中师两个班,学生99名;幼师1个班,学生65名。 

本文 来源:国学网;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6-05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