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史海钩沉话虞坂:“假虞伐虢”战场的复原考证

  史书记载,公元前667年晋献公酝酿伐虢,至公元前658年遣里克、旬息“假道于虞以伐虢”,攻占了虢的北部重塞下阳;公元前655年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献公率师于农历八月甲午(十六)日包围虢都上阳,至农历十二月丙子朔(初一)克城灭虢,攻防战用了整整三个半月;晋灭虞,仅仅一夕工夫就完成了。两役难易之大相径庭,除了“唇亡齿寒”等因果的转换之外,更加突显了虢国极其险峻的地理环境。是役之险,首推当年所假“虞道”之险要。

  晋南与豫西间有中条山和黄河横断,一方通衢官道极少有选择余地。春秋前叶,晋都绛(今山西翼城西),虞都虞(今山西平陆北古城),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老城东南)。虞在晋之南,虢又在虞之南。晋藉以逐鹿中原的南下战略通道,必须经过“虞”这一路线。“假虞伐虢”之道,经我省古战场研究的专家,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靳生禾、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所谢鸿喜二位的文献考订与野外考察推论,即虞坂。

  其实,在“假虞伐虢”之前,虢屡次伐晋:公元前718年“(周)王命虢公伐曲沃”,公元前703年,“虢仲……伐曲沃”,公元前668年“秋,虢入侵晋。冬,虢人义侵晋。”也都走的是这条路。

  虞坂,《左传?僖公二年》作“颠軨”,《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通典?州郡典》《元和郡县图志》卷6作“颠軨坂”,取义地当崇山峻坂而车行为之颠簸。汉?唐蒙《博物记》以地当吴山(虞山,古以“吴”为“虞”省文)上、吴(虞)城北称“吴(虞)坂”。”《水经?河水注》以地当“东、西绝涧,左右幽空穷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指南北之路”,以地形如桥称“軨桥”,又以“(虞)城北对长坂二十许里”称“虞坂”。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山西》、康熙《平陆县志》卷二,以其古来向为转运河东盐池潞盐至中原的传统通道称“盐坂”,又以千百年来于砂石山崖上,马踏车轧,辙痕盈尺如槽而称“青石槽”。

  颠軨的地理方位,古来文献记载或云在“河东大阳县(治今平陆西南17.5公里老城)东北”;或云在“大阳县北十里”;或云当“傅岩(即圣人涧,今平陆县治)东北十余里”;或云在平陆“县北四十里”“县东北四十五里”“县东北七十里”。就靳、谢二位的野外考察所闻见,古来所谓虞坂或云颠軨坂者,实际上固有广、狭二义。广义指由河东盐池(今运城盐池)东北隅东南行,从中条山中段绝顶的分云岭与清凉山两大高峰间的陉口―――薄山上山,穿越中条山,一循东南行至古虞城后,折南行大体沿今209国道,经軨桥村直至黄河北岸的茅津渡。古来诸说之差异,一般系指广义的不同地段、不同点位所致差异。

  狭义系以古虞城亦即大体以中条山分界,分别指古虞城以北(中条山阴坡)为虞坂,以南(中条山阳坡)为颠軨坂,是以古人所谓虞城外郭―――张店镇“南扼颠軨,北控盐(虞)坂”。

  狭义的虞坂(盐坂),只有西北起于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东南止于平陆县张店镇卸牛坪,亦即穿越中条山的一段砂石坂道,谓之虞坂。这段砂石坂道,盘回于云崖之间,最窄处仅1.5米,最宽处亦不过4米,可谓地道的青石槽。青石槽尽管仅仅4公里,却正当中条山中段绝顶,可谓虞坂的集中代表。这里山势峭拔陡仄,锐石如?S,道狭如线,艰险环生,自古辄车倾畜伤,所谓“人怵鬼愁”。早在战国之世,当时的人就说“服盐车而上,蹄申膝折,尾湛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

  狭义的颠軨坂,即由古虞城南行,大凡循当今209国道一线,经鄍桥(一作“峤”)村、傅岩,直至茅津渡。此一线,尽管属黄土地貌,较虞坂亦缓平,惟两厢冲沟发育,尤几尽纵向硕长沟壑,颠軨坂则在冲沟之间一巨大突兀黄土梁上穿越。平陆县向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谣,颠軨坂特别是至軨桥村一带,呈现典型的鞍部地形。近观远眺,俨然一浩大天桥。北朝时期,郦道元考察至此,所见其形势“有东西绝涧,左右幽空穷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谓之为軨桥也”。

  在数千年历史时期中,虞坂在人们概念中之所以形成广、狭二义,乃至异名互用现象,是因为两者紧相衔接而两位一体,而且两者多所貌异而实同,尽管前者属石坂,后者属土坂,却均呈长坂地貌;前者锐石如?S,致车行为之颠簸为特征,后者土黏板结僵硬,殊使车马蹭蹬而闻名。

  “假虞伐虢”诸役的进行除离不开那条著名的“虞道”之外,还离不开这一线攻伐战阵的鄍、下阳、上阳和虞诸城。今天,它们确切的地点在何处呢?

  鄍者,冥邑(城)也。其地当颠軨坂,一方黄土冲沟发育,以地形幽黯深邃,故名。《左传?僖公二年》杜预注“鄍,虞邑”;汉?服虔《春秋左氏传解谊》卷2说“鄍,晋别都”;汉?许慎《说文解字》卷12说“鄍,晋邑”,清?段玉裁说“按服说是也,杜云鄍虞邑,非也,许同服说”。此类说法提到了鄍城在虞境还是晋境的问题。据靳、谢二位的野外考察所知见,事实恰恰相反:杜注为是,服、许之说为非,段氏则恰恰颠倒了是非。

  虞坂青石槽段,在当今运城、平陆、夏县交界处,有春秋时代晋、虞两国之间的边关锁阳关。近代关已湮灭,遗址犹存。原锁阳关关门阳面石刻门额“古锁阳关”;关门阴面右下方树“虞晋分野”和“平安通衢”碑,署“大明洪武四年(1371)六月河东卫戍使重建”。这显然说明当年关北属晋,关南属虞,而鄍既当颠軨坂最南端的黄河之岸,已属虞之南陲,自然是虞邑而不可能是晋邑、晋别都了。

  有些地志文献说到了鄍的地理坐标:“河北县东十里”;平陆“县东北二十里……其城周回四里”;“在(平陆)县东北二十里”;在“平陆县东北二十五里”;“虞国(古虞城)西南约二十里”。

  其中最详悉者,要推《太平寰宇记》所说在平陆“县东北二十里……其城周回四里”。它大凡提供了鄍的两个地理参数:地当平陆老城东北二十里;犹有周匝四里的城垣。在靳、谢二位的野外考察中,他们发现鄍城即当今茅津渡渡口与茅津村间―――上世纪50年代末修筑三门峡水库时搬迁了的有居民2000余人的茅津镇。其地当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在平陆老城东北约10公里;其次,颠軨坂古来作为河东与中原间数千年不易的战略通道与盐道,向为历朝历代所重,而古来平陆县境内除了县治老城之外,有城垣的镇子唯有此一线的张店镇和茅津镇。

  至于“下阳”,《左传?僖公二年》作“下阳”,《公羊传》《谷梁传》作“夏阳”。古以“山南水北”为“阳”,“下阳”以濒临黄河之北,犹与黄河南岸的虢都上阳隔岸相对,故名。春秋下阳城的地理方位,《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说当太阳“县东北三十里”,唐《元和郡县图志》卷6说当平陆县“东北二十里”;康熙《平陆县志》卷2说在平陆“县治西南二里条山之麓”;乾隆《平陆县志》卷11说“金鸡堡在县南二里店头镇之西,当即下阳城也,延袤七里,城内西北隅积土为丘,俗传为十二连城”云云。

  据靳、谢二位的野外考察所闻见,下阳城遗址当平陆老城亦即今太阳渡村东南自然村“门里”一带,城周约4平方公里,北门洞土券门犹存,东城垣残存约100米,残高4至6米,垣厚3至5米,夯层6至9厘米,夯窝径5厘米。城内西北隅仍可见崇冈高阜,连绵相续,正是所谓古来下阳的标识―――十二连城。古城遗址东南有黄土高崖,突兀云立,北依下阳古城,南、东、西三面俯瞰黄河,形势雄胜寥廓,俨然引吭高唱的晨鸡。这正是自从春秋虢公登高观河赏月以来,数千年间闻名于史的“金鸡堡”。

  至于上阳,以地居砥柱山之阳,犹与黄河北岸的下阳隔岸相对,故名。《左传?僖公五年》杜预注说上阳“在弘农陕县东南”;《水经?河水注》说陕城“东城(城东)即虢邑之上阳”;《元和郡县图志》卷6说“(陕)州理城即古虢国城”;《嘉庆一统志》卷220说“上阳城在陕州东南”。

  考古学界于上世纪50年代曾在河南陕县老城东南的上村岭钻探,发现了春秋虢国墓地。墓地年代的下限,正与晋假虞灭虢的时间相一致,并在发掘的200余座墓葬中,于随葬七鼎的1052号墓出土了“虢太子戈”。“墓地南面不远,有同时期的李家窑遗址,地势开阔,堆积丰富,或即虢都上阳遗址。”靳、谢二位通过野外踏勘,核以晋“假道于虞以伐虢”之役,深感无论从考古视角,抑或从历史视角、地理视角看,陕县东南亦三门峡市东南李家窑遗址,正是春秋上阳城遗址。

  还有虞城,以周代封国虞都城故名,一作吴城。今平陆县北15公里张店镇东南境古城一带犹有故虞城遗址,“古城”村名即取义于此。故城遗址在古城村及村畔四郊,周回约4平方公里,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略呈矩形。故城中犹有一内城,周回约7000平方米,类似后来北京城内的皇城紫禁城。城垣夯筑,今存外郭北垣250米,残高2.5米。《左传?桓公十年》杜预注说“虞国在河东大阳县”;《水经?河水注》说軨桥“东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元和郡县图志》卷6说“故虞城在(平陆)县东北五十里”;《太平寰宇记》卷6说“故虞城在(平陆)县东北六十里”;《通志》卷41说“平陆县东北六十里见有故虞城”,《读史方舆纪要》卷41说“虞城县东北四十五里”云云。前一类所说,大略方位正确;后一类所说故虞城距平陆出现差异,则出于或由平陆老城径直东北行至故虞城的直线距离,或由老城东北行至茅津渡后,再折北即循传统的颠軨坂道至故虞城。(记者朱慧)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04-05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