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城市系列之十九:潞城

  城市印象——潞城的若干特征

  1、地图:从长治走,大约有二十分钟左右的车程,就到了潞城的市区。古代的兵书上说潞城扼着上党盆地的门户,挟太行雄风,联齐秦为指臂,跨燕赵为腰肢,是晋冀鲁豫的通衢要冲。从潞城市区到长治北站,到长治飞机场,到长邯高速,都要比从长治市区走要多多少少地近上一点,就是长治最大的超市“博源”,从潞城走,也不过十几分钟。所以,你不知道是长治包容着潞城,还是潞城走进了长治。因为接得太近,长治人将潞城当作了卫星城。而作为一个独立行政区域的潞城和潞城人,“狡猾”地将一些东西不动声色地借来扩充自己的声势,比如说:我们有飞机场,我们有火车站……长治的怎么了,只要建在潞城,就是潞城的。潞城人,善于借。

  2、街道:这个城市最早的时候叫潞子婴儿国,所以原先的潞城县里有一条婴城大街贯通城区。1994年撤县建市后,该街道改了一个豪爽的名字,叫做“中华大街”,在街道的一个路口有一个标志“追星赶月”。中华大街的起点,是一个宾馆,楼上顶着“山水宾馆”四个大字。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潞城人很向往潇洒,即使宾馆也要一个好听的名字。后来才知道,之所以叫“山水”,是因为宾馆是“山西水泥厂”的招待所,理所应当的有了一个美丽的简称。但这里的人始终是喜欢想象的,往大的想,也逐渐地向理想靠拢着。

  3、中华大街274号:大街的274号是一座漂亮的建筑。有行人匆匆在此出没。和周边的商铺比较,它是素雅、安静、整洁的。274号是一座现代化的公厕,不收费,地板一尘不染,有热水,可供人简单地清理卫生。在门额上有五个大字“公共卫生间”。在山西的二十二个市里,无论地级市还是县级市,包括太原,对公厕如此加冕的,仅此一家。274号,使潞城在城市化奋进的道路上,更加符合现代城市特征,无论是称呼,还是内在意义。据当地人称,在这个城市的另外一处,也有一座相同的建筑。

  4、八音会:八音会在上党大地历史悠久,其吹奏器具以唢呐、笙、管、板、锣、鼓、钹等所取代。吹奏曲牌以唢呐、管子为主,笙、笛和其它器乐伴奏。吹奏者可根据不同场合,奏出不同情感的乐曲。还可按照群众的欣赏习惯吹奏富有乡土气息的民歌和地方戏曲的唱腔。八音会艺人称鼓手。他们活动的主要场合为民间举办的婚丧大事。有事则合,无事则分,带有很大程度的流动性和业余性。在潞城,我有幸遇见一户人家的婚礼,后面是花团锦簇的婚车,前面有八音会的鼓手在吹打着鸣锣开道。

  5、草帽辫和化工业:草帽辫是一种以麦秸为原料的手工艺品。潞城草帽辫(俗称潞辫)以颜色白净、光泽亮润、宽窄均匀、轻柔薄韧而闻名遐迩。

  在一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老教师家中,他提到了草帽辫,言语中充满了怀念,他说:“草帽、门帘、蒲团……现在都没有了,想买都没有地方啊!”光绪二十九年《山西农务公牍》中有一则说山西潞城县的:“制造草帽缏,敝处本系妇女之业,男子为之者盖寡,不过东北乡百余村。而约计此百余村之妇女,亦只两万余人。巧者岁取十余两,拙者岁取数两,总计不下三十余万两。”老教师的儿子在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上班,月薪两千有余。

  6、饮食:这里的饮食不夸张也不铺张,一群人相聚,基本是四菜无汤,最后要一碗号称当地特色的揪片,连汤带水地灌下肚,然后抚着肚皮乐融融各自归巢。只是酒,有一个最强烈的群众要求,非汾酒不喝。

  7、城市:如果再进一步观察,这个城市是温和而含蓄的。…………(本报记者边治国/文)

  记者手记——这个城市

  这是一个差点被我忘掉的城市,从字面意思上我以为它是长治市区的一个角落,它叫潞城,长治以前叫做潞州,我曾经以为它的存在不过是长治对历史的一种怀念。在地图上看我也以为它是长治市区的一个点缀,因为它随着中国城市意识的全面觉醒和城市竞争的全面启动,迅速地将自己和最近的一个更加城市化的区域———长治连接在了一起,我无法分清彼此。

  但是在逼仄的城市化进程里,它不但在顽强地奋进,并且在奋进的过程中也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本色,在求同,也在存异。

  当所有的城市都认为摩天大楼仍然作为强大的崛起的象征符号而存在的时候,它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若干旧时的建筑。这个城市拥有光线阴郁的窗口里的旧岁月,也拥有同等数量坚决明快的新生活。比如临街的商铺,有一排张灯结彩的楼台,必定有一片片排列整齐的平房在附近做着相同的生意,互不干涉。比如住房,林立的楼房里也掺杂着一片片晚清民国的老宅院。比如建筑,元代的文庙,解放初期的欧式礼堂,钢筋水泥和绿草地,在结构轻快的现代化广场浑然一体,亲切相融。比如宿舍楼下晒着金黄色的玉米……

  即使是街上行走的人群车辆,也显示了这个城市的兼容性。一辆骡子大车与衣着时尚的人群擦肩而过,赶车人的目光掠过我的镜头,没有躲闪,在来往的各色机动车里继续赶着车走自己的路,背后抛下一路繁华景象。回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追忆那个情景,那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眼神,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那个情景、那个眼神在向我传达着潞城人的精神。城市是兼容的,潞城人是从容不迫地在接受着城市化的考验。

  他们的笑容灿烂而娇憨,还有一点温和。温和不是不作为,当旧的生产方式失去了原先的市场,他们就悄无声息地组建了年产90万吨复合肥的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年产75万吨高标号水泥的晋牌水泥集团公司等30多个国家、省、地企业。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不只是继承,还有继承后的摈弃和开拓,全民整体的怀旧是一种保守和落后;对事业的发展不是模仿,而是选择性地吸收,刻意的跟风是一种悖逆和脱离。于是他们在旧的民居中拔起座座高楼,并且在高楼中为自己曾经的家园保留了一席之地。

  从光洁的草帽缏到钢铁高炉,这个城市和谐地发展着,寻求自己的坐标。

  ·从文庙说起

  我的童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上学的第一天,母亲就先把我引进村中的大庙里,向孔夫子的牌位烧香磕头。当时我并不明白那是个啥地方,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我村所谓的文庙,只是“庙中庙”里陈旧而阴暗的一间小房,解放后已被拆除掉。

  我母亲深知“种地喂猪,养儿供书”的道理,每逢过年,总要在家中专设一个孔夫子的牌位,求人写上“山东文夫子,鲁国孔圣人”或“三千诸弟子,七十二贤人”之类的对联,让我供奉。

  参加工作后,我被分配到潞城东乡一所中学任教,离学校5华里有个村叫李庄,那里有座闻名遐迩的文庙。“文化大革命”中批林批孔,我曾到那里参加过批斗大会。当时的文庙已被村小学所占,遍体鳞伤,破烂不堪。1984年,政府拨专款加以维修。该庙正殿3间,前檐并列4根圆木柱,屋顶覆盖黄绿色釉筒瓦,左右垛殿各两间,东西配房各3间,整个建筑系砖木结构,具有明显的明清风格,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退休后我定居城里,在我视野中值得游览的地方是潞城文庙。它占地约2000平方米,始建于金天会年间,屡遭地震兵乱,几经重修增建。解放后被改为工会的办公处所和政府机关的小车库。“十年浩劫”,雪上加霜,所谓文庙,面目全非。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多次重修,累计耗资200余万元,才使它重现昔日的风采,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的潞城文庙,古朴典雅,富丽堂皇,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戟门进去后,左右各有陪房一座。庙内主建筑有大成殿5间,东西厢房各10间。大成殿坐落在东、西、南三面均有汉白玉栏杆的月台上,椽头斗拱均加彩绘,屋顶全是黄色釉质筒瓦脊兽。殿内庄严肃穆,1米多高的台基上并排新塑起5尊大像,正中是孔仲尼(至圣),两旁分别是颜子(复圣)、曾子(宗圣)、子思(述圣)、孟子(亚圣),供入朝拜。东西墙壁上彩绘有30幅图画,介绍了孔子安贫乐教的范例和儒家思想的精髓。

  先师仁爱参天地,至圣道德贯古今。上世纪90年代,我还专程赴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去瞻仰过孔庙、孔林、孔碑,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风格之独特,艺术之精湛,用语言和笔墨是难以形容的。(鱼兆鳞)

  ·潞城的甩饼

  甩饼顾名思义饼不是擀出来的,是甩出来的。

  甩饼的面和得比较软,和面方法参考《山西的面条真好味》里的和法,这回要说的可是用来甩饼的擀面杖,可不要小瞧了这根擀面杖,它约七寸长,通体光亮,用硬枣木削制而成,拿在手中轻重合适。它不同于一搬的擀面杖,一搬的擀面杖是中间略粗于两边,只是略粗,做甩饼的擀面杖是有点像枣核的,两边是尖的,中间有个肚子,当然肚子也不是很大,直径2.5cm左右。

  甩饼之前,当然还是要擀一擀,等有了一点儿饼的样子,用擀面杖的尖端挑起,轻轻旋转,(注:没有相当功力,请勿模仿,会有糟蹋粮食的嫌疑)面饼就在擀面杖上舞蹈起来,一张薄如蝉翼的甩饼就出现了,放在饼鏊上,一下下就熟了,好了,饼做好了。

  完了吗?呵呵,没完。

  上面说的是饼,我们还没说饼里包的东西,上好的驴肉,切薄片,“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在驴肉里加一些切碎的葱花,然后把驴肉、葱花的混合撒在熟了的甩饼上,卷起来,这时有没有醋都没关系了,一口咬下去,饼是软的,肉是嫩的,葱花是香的,真是天下一大美味啊!(王鹏)

  ·夜个 今个 明个

  “昨天,今天,明天,”这是城里人说的话。我村里人在先前的岁月里绝说不出这么“洋气”的话来。他们把表示这三种不同时间概念的词儿说成“夜个,今(读jī)个,明(读mí)个”。

  我初到县城读书时,听到城里的学生张口闭口是“昨天,今天”或“明天”,心里羡慕极了,但却没勇气说出口。我和同学说话时总是怯生生地嗫嚅着,夜个怎么怎么,今个怎么怎么,明个……那种土不拉叽的语言令我羞臊得脸红耳热,额头上的青筋直暴。因此,我最怕和别人说话,老觉得低人家一头。也不知哪一天,我终于把“夜个、今个、明个”说成了“昨天、今天、明天”。我不再感到自己是骆驼群中的毛驴。

  后来我到府城里读书,怕别人耻笑自己土气,便摆起了京腔,想不到我那口极不纯正的京腔竟能镇住各县来的高才生。不光同班的同学对我刮目相看,外班的同学也在我身后指指点点。我想,他们一定是说:“这家伙是大地方来的。”因此,我的心情格外灿烂。

  参加工作后,我因事回到村里,乡亲们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拉家常。谁知等我和他们说了一通话后,他们竟不咸不淡地离开了,我遭到了冷落。于是,我深刻反省自己究竟哪儿得罪了乡亲们。后来终于悟出了原因,我是本村“土著”,摆什么京腔儿呢?土著有土著的文化,决不许“昨天”冒犯“夜个”的尊严,也不准“今天”侵占“今个”的领地,更不让“明天”玷污“明个”的纯洁。这该死的“昨天、今天、明天”破坏了乡亲们和我的亲密感情,拉远了乡亲们和我的距离。

  我深刻吸取教训,再回到村里时绝不敢造次。见了上年纪的人我就说:“大爹(或老婶),你身板壮实吧?来家坐坐吧,我夜个来的哩,今个住一天,明个走呀。”如此几番,我又捞回了好名声,又听到了乡亲们的夸声赞语:“真是个好孩嘞,可仁义哩,吃恁多年公家饭了,一个星儿也不圪渣(一点儿也不张狂)。”

  近来我回到村里,仍用乡音俚语和乡亲们聊扯,谁知年轻人却向我投来怪怪的眼光。仔细研读之后,我读懂了那异样眼光里的意思:“咦,这人在城里多年了,说话怎么和我爷爷一样土气?”今个村里的年轻人不仅把“夜个、今个、明个”说成“昨天、今天、明天,”还能说出更时髦的话来,电脑网络上的新词儿也时常挂在嘴边,什么“伊妹儿”、“美眉”、“粉丝”,我都听不懂。

  “夜个”过去了,“今个”变化真大,我衷心地祝福我的乡亲们“明个”更好。(王天喜)

  ·一方水土一方人

  太行山下,漳河水旁,630平方公里的潞川大地上充满着勃勃生机。这里的人们以其独有性格播撒着他们的希望,传承着古老的文明。

  他们慷慨。说来还有一个小典故:三国时,刘、关、张转战晋冀,路经比干岭,正逢七月十九庙会,天气暑热异常,再加上长途跋涉,饥渴难忍,见一老妇正在叫卖甜干粮和小米粥,于是3人便坐下来吃喝了个痛快,可付钱时他们掏遍周身仍差一文,急得搓手跺脚。老妇人见状,非但不难为他们,还笑嘻嘻地说:“英雄吃喝分文不取,快请三位上路去吧!”刘、关、张听后感激不已,一齐跪地叩谢。老妇人重义之举的佳话至今流传。

  他们智勇。古往今来,潞城儿女不畏强暴,铁骨铮铮,在敌寇入侵时勇于奋起抗击。1944年腊月三十中午,李庄村黄小旦带领民兵一行5人把手榴弹装在篮子里,上蒙毛巾,其上又放了些杂物,扮成赶集的老百姓混入敌据点。在理发馆门口,隔玻璃看见内有4个伪军在理发,黄小旦装作也要理发,推门进去,摸清了伪军都没带枪,马上借故退出来,与同伴面授机宜,后一同向理发馆走去。此时,已有一名伪军理发完先走了,黄小旦将篮子交给同伴,随手摸了颗手榴弹,一脚踢开理发馆的门,大喝一声:“谁也不许动!”趁敌人懵懂之际,又大声向门外喊道:“一排、二排把住九仙庙路口,三排占住南桥”,然后,上前抓住两个伪军推出门外,交与同伴押走,自己去押另一个伪军,但那家伙赖在地上就是不起,黄小旦怒不可遏,揪住他的耳朵往上一拽,竟把一只耳朵薅掉。事后,微子镇的日伪军,一提起黄小旦就两腿发软。

  他们坚强。东山村农妇傅春香在1941年抗战极端困难时期,毅然把大儿子和三儿子一起送往抗日政府,参加了八路军;第二年又送二儿子参加了八路军。1947年为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她再次领着身边仅有的四儿子报名参加解放军。正值此时,三儿子战死疆场的噩耗传来,但是,全然未有动摇她送子参军的决心。傅春香4个儿子全部参加革命军队,有两个儿子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宽容。南山村一户人家有一养子,儿时不仅得不到养母的关爱和教育,反而时常遭到百般折磨,被迫外出谋生。而后该养子长大成人,光荣参军,成为军队干部。十多年后,得知养母在家孤身一人,于是千里迢迢把养母接到身边,悉心伺奉,养老送终。

  他们倔犟。潞城人从老祖宗那里继承来的倔犟性格,永远不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掉。李家庄上党名伶李晚喜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为提高唱功,他几十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其唱功不同凡响,无论在多么恶劣的天气里,在没有音响设备的露天剧场,观众站坐再远,也能听得很清楚。就是在最炎热的季节演出,始终不出汗,不喝水,为同行所折服。古稀之年的李晚喜,那股倔犟劲依然不减,一次外出乘车,目睹小偷行窃,众人围观,视而不见,他却毫不犹豫地凭着与生俱来的那股倔犟劲,硬是把小偷扭送到派出所。

  这就是潞城人,这就是潞城人的性格。在这方地灵人杰的沃野上,他们默默地守护着,耕耘着,传承着……(郭栋材) 

本文摘自《山西晚报》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6-01-01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 山西城市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