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城市系列之十四:永济

  永济的味道是以诗文相传的,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比如司空图的《诗品》。在民间流传是发源于此的蒲剧,也叫作蒲州梆子,而伦理和历史就这么伴随着梆子的节奏一代一代地在蒲州大地上流传下来。

  永济的N个特征

  1、地图:在这个城市里,所有有意思的事情都得出了门。往西南走若干里路,到了古蒲州城,白云苍狗,世事变迁,即使很多地方已经风光不再,历经沧桑的只砖片瓦也在倾诉着曾经的繁华盛世,一处处孤立的遗物将厚重的历史画卷在你面前悠悠展开。

  2、爱情:这个城市门口最近的建筑群是普救寺,以张生、崔莺莺极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闻名天下,尤其是元代王实甫的五本二十一折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文采斐然、流传甚广,故寺尚在,寺中有莺莺塔矗立,物是人非不见当年小红娘,只是不影响普救寺在少男少女的情怀中是美丽的爱情圣地。

  3、瑰宝:黄河大铁牛,据《蒲州府志》载:蒲州城自古以来是长安和黄河中游两大地域的交通枢纽。早在秦昭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87年就开始修建浮桥,名为“蒲津桥”,这是我国黄河中游最早而又延时最长的一座桥梁,后毁。唐时,谋大匠百工,冶铁结链为缆,熔铁铸为桥墩。当时全国产铁53万余斤,而铁牛竟用去17万多斤。浮桥修成后,蒲州城日益繁荣,唐开元八年升为“中都”。因造牛出自唐明皇开元年间,故称“开元铁牛”。

  4、山水:这里有一位诗人,将故乡的山水林泉四季变化之美,对应描摹成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和意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末的司空图隐居创作的王官谷地以其人闻名天下。该谷坐落在永济县城东的中条山麓。谷幽壑深、奇峰异石、清静雅致,有“世外桃源”之称。而所有的秀丽风景,都因隐居于此的人物而为世人所见,清山流水因一部《诗品》更为人称道。

  5、建筑:鹳雀常居之处,蒲州故城外更上一层楼,中国四大名楼都是因一篇美文而名重天下,咏岳阳楼的是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咏黄鹤楼的是唐代崔颢的《黄鹤楼》;咏滕王阁的是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咏鹳雀楼的就是唐代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楼以文传,文以楼盛。而王之涣的这篇作品,是四篇美文中字数最少、最为通俗、意境最为开阔的一篇。

  6、饮食:菜越往南,越精致、越素雅,程序越繁琐,入眼越简单,但这座城市里却不如此。在任意一家饭店,无论是叫庄还是叫铺,都有一个桌子,上面摆着大刀阔斧劈出的菜块,挑选好,店家会放入盆中,加调料翻腾几次,入盘。杂乱无章,吃起来是舒服啊很舒服,味道以浓酽为美。正如这座城市大开大阖而热情朴素的性质。

  7、夜晚:在这里有一个要好的朋友,招呼我坐定之后,说:“你不想出去,就看电视,我去街上打会儿牌!”并没有觉得有招呼不周,因为昨天已经在街头看了,四处都有光着膀子甩扑克的男人,时间已经很晚,他们身边依然有追逐的孩子,拉话的妇人。这样的生活是随意的、快意的。

  8、城市:如果再进一步观察,这个城市是朴素而自然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气势宏伟,高大壮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

  上这座闻名遐迩的楼之前,我就想着,一定要找一个女孩,在这座楼上拍一张照片。

  女孩一定要漂亮的,要美得必须飞扬跋扈,还要有一种大都市里冰冷的气质,用一个庸俗的词语来表示:摩登女郎。

  我想让古老的风韵激扬和现代的物质追求交融在一张照片里。

  我还想,一座楼远古而来的那种气魄,隽永不已的那种精神会让我们现代人怎么追忆、铭记和传承?于是更想有这样一幅照片,名字已经被我俗不可耐地取下若干个《岁月》、《时光》或者《路》等。

  不幸的是,在楼上,除了破空而过的劲风和我,没有别的。

  幸运的又是,我在楼里的纪念品专柜旁,遇见了一个女孩。

  原先我渴盼的是富贵家中一朵千娇百媚的秋牡丹,而她,是一株风中摇摆的瘦菊花。稚嫩、眼睛中还有丝丝惧怕。

  我说,来、来、来,拍张照片吧!她挥舞着手,头摆得比我说话的速度还快,不、不、不。

  透过镜头,她摆着笨拙的姿势,目光却不知道放在哪里。

  真的宛若一株瘦弱的菊!而谁又可知,这瘦弱不会在岁月里逐渐地丰盈,今天的事情也正是绽放过程中的一次磨砺。同时,我想起脚下这座城市,没有很高的楼,没有很宽的街道,路上穿梭着衣着不光鲜的人群,所有城市所需要的因素,这里只有一些可以靠近的,淡淡的影子。然而,长大是很快的,无论人还是城市。长大的过程是很美的,无论城市还是人。大河滔滔惊回首,且看后生再登楼!(边治国/文 图)

  话说永济人

  说永济人“民性质朴,好尚节俭”似乎走遍我中华大地都可以感受到,所以应该说不怎么具有特点。

  质直无谲、急公好义、务本力农、善于经商好像正是永济人的性格。说恭谦温和,礼貌待人,热爱故土,不愿离家,总喜欢把“好出门不如歹在家”当作口头禅,好像更能说明永济人。翻历史记载,古人们也正是这么总结的。

  还有呢,说沿河一带老百姓又勤劳又强悍,又争强又好斗呢。

  话说有亲弟兄二人,不知何故结成死对头。一日二人不约而同去了外乡,互相见面,自然没的话说,陌路一般。忽地,外乡有恶人欺兄;弟弟见状,力显英雄本色,驱散恶人,终化解其兄一场危难。接下来,弟正眼都没瞧兄长一下转身拍拍屁股走人。

  说永济人好戴二尺五,也就是指所谓的高帽子。如果你不大懂,恰恰正好说明永济人呢。二尺五和高帽子是同一个意思,译成大众语言,就是喜欢让人家说自己好,自己能干。二尺五一戴,会兴奋得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这时候,你要他做啥就做啥,哪怕他手头有再要紧的事情都会立马放下,屁颠屁颠跟上你忙活你指派给他的活。

  本家一个爷,没准儿还真的有代表性呢。爷在村里人缘儿不怎么好,永远挺着个“结面脸”。这三个字是永济一句土话,里面包含着冻结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不会笑,大约一出娘胎便认定世上所有人上辈子都欠着他什么。所以,“结面脸”又包含了讨债的成分,你看见他只好远远地躲。爷啥活都做的有鼻子有眼,可是,个别活就来不了,比如打土墙。那活儿决不是三个两个人干的,没有十个八个人你就别张罗。爷家里要造墙,并且数量还不少。成百上千年的乡俗,永济民间谁家有重要的活儿,都会有众多的乡亲自觉前来帮你做。我这个爷,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造墙绝对不会有那么多乡亲来帮的。于是,爷便提前半个月开始摘掉自己挂了半辈的“结面脸”,哪人多就朝哪凑热闹。也会说会笑的,路上见一个还是两个三个人都会夸奖你,实在没什么夸的,会说你,噢,小伙子蛮精神哩。结果怎么着,很见效,造墙那天,村里呼呼啦啦来了不下四五十人,气氛热烈人欢马叫的让我那个本家爷乐得合不拢嘴。永济的老百姓今天再不是死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把庄稼已经做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换句话说,就是永济老百姓把过去每年大年初一才吃上一顿的饺子端进城里,放在为你准备的餐桌上。不是一两个城市,也不止是十个二十个城市可以看见永济人的饺子馆。永济老百姓硬是把永济饺子馆做成了旗帜,敢把它竖在许许多多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一种气势和景观。永济的老百姓既见识了祖辈向往的城市,又使自己天天过年,也使城里人想过年就过年呢。你想在乡下吃顿饺子过一个年,不用跑远路,上永济饺子馆吧。永济老百姓就是凭着空空的两只手,就地取材,就地加工,自己大把挣钱还让你乐呵呵满意高兴。

  历史记载的文字已经说明不了今天的永济人。睁眼一瞧,他们除骨子里永远保持的勤劳和质朴没有褪色,其它的,已经融入整个社会。

  寻找城市的新袍服

  有一种说法:看五百年的中国历史,到北京;知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在山西。是,在中国,历史是从晋南大地上演变过来的。北京前几年人们问自己最多的一句话是“北京去哪里了”?他们在发展的同时,未敢忘在日益发展的现代化中寻找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寻找老北京悠扬的小贩吆喝甚或是豆浆油条煎饼果子冰糖葫芦这样的平民饮食文化。如今,在北京,我们可以看到属于北京自己的东西: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交织如网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象征她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红门绿瓦的大宅门、穿梭往来的三轮车、“瑞蚨祥”“内连升”“全聚德”等古色古香的老字号,昭示着她文化古都的内涵与打出的文化招牌。

  看了北京,再怀着寻找中华五千年厚重历史的心情看永济这座小城。永济,除了几处今人仿建的人文景点外,与其他的农村小城一般无二。在她的骨子里,找不到多少文化的影子,找不到历史的半点痕迹。我想,在彰显个性的二十一世纪,该为永济量身定做一个适合她们的袍服系列了。

  硬件的打造,是永济该做的第一件礼服。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威海,给自己界定的性格特征是:平和、亲切、优美。一所小城,能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是她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格。永济的性格特征应该是内敛而含蓄的,如一个智慧而淡然的隐者。她的街道应该宽敞平坦而干净。清晨的阳光照在以中国红为主色的各式低层的、具渡假村特征的楼房上时,街上的洒水车会洒出一路的清爽与洁净。“四街八路”的规划从中条山上俯瞰下去,呈一个棋盘式的格局。来往在宽而洁净的街道上的是彩色的、行驶秩序井然的各式汽车。精致的纯白大理石建成的BUS站候车厅布遍全城,她的边上,是一色的暖黄色报亭,一色的深灰色电脑触摸屏。自助银行全天候地在默默中为人们做着细腻而周到的服务。还有,让人总能想到这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发祥地的标识,总是渗透在街道的装饰及商铺的经营中。

  在各路直达车的终点,是整修一新的普救寺、万固寺、鹳雀楼、五老峰……那时,各地来的的旅客会在前往景区的的车上记起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地铁上看到过的关于这些景点的广告。蜂拥而来的他们手中,拿着畅销全国的《去山西寻找中国根文化》、《我要去山西》、《来永济吧,我们已经做好准备》等书兴致盎然地去各处游玩。

  要打出文化品牌,自身必须极有文化。永济职业技术学院、永济农民夜校、婚姻学校、永济公民素质学校到时应运而生,六十多万的永济人在各自的学校里改头换面,簇然一新。

  当新的永济人上街后,他们的服饰与言行,应该显出与永济这个城市和谐而一致的个性:内敛、含蓄、平和。

  永济的饮食该是我们最能深挖出新东西的一种文化。山西面食不是全国有名吗?晋南的面粉可是山西之最。用这些面粉做出的山西面食岂非是“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看永济”?届时,从民间挽救回来的火画、烫画、烙画、麦草画、手工面人、农家粗布等民俗文化或许也会用一条街的阵容迎接着八方客人的到来。

  无言的歌哭

  “在中国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有一些东西是一种无文字的文化,是一种无语言的歌哭。”不管你愿不愿意,这类东西,已经不可拒绝地渗透到你的生命与血液里。只是,随着岁月的变更,这类东西又在不可抗拒地改变,或变得更好,或变得更沧桑。

  蒲津古渡,就是这样不可抗拒地改变着,改变了……

  我知道我与蒲津古渡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是在我五岁。那时,常随母亲去黄河滩挖一种叫甜菜吃起来却很苦的野菜。每逢阳光明媚得令人振奋的早晨或者对岸的灯光闪烁得人心痒难耐的夜晚,我都会向往渡过面前这条日夜奔腾不息的河,去对岸看看另外一番景象。妈妈说:”没有桥,我们又没有船,你怎么过呀?要是那个浮桥还在,你也许能过去看看呢。对岸可是皇上住过的地方。”那时,我知道它与我生在同一块土地上。我们的根都扎在这苦涩的盐碱地上。后来,我陆陆续续地听说了关于它的一些传奇故事:《铁牛叫,河水涨》、《怀丙和尚捞铁牛》、《蒲津铁牛走陕川》等。最让我兴奋的一个故事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话说当时小日本从晋中一带一路烧杀抢掠而来,走到晋南,想祸害一番再过河去西安。就在禽兽们过河的当晚,人们听到黄河滩上有牛的哞声彻夜不息,还听见黄河的浪涛声空前绝后。第二天,人们发现小日本们灰溜溜地顺着来路滚蛋了。听这个故事时,我已经十岁了。当时的兴奋与崇敬不可言喻。我飞快地跑到河滩上,在大人描述的那块地方上寻找铁牛的痕迹。可是……没有。除了一望无际的泛着盐碱花的贫瘠沙地,除了孤独地自生自灭的叫甜菜的苦菜,除了“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白毛风,除了凄苦而稀疏地散落于河水中的几根苦芦,我找不到在我心中越来越伟大的蒲津古渡,找不见人们说的古渡遗存的铁人铁牛铁山铁柱。人们传说的那只裸露出沙地之外的牛角也如那些故事一样,只存在于人们茶余饭后、炕头地角的闲谈中。

  1989年,我在当时的永济县广播电视局做新闻节目的文字编辑、记者。有一天,准备编稿的我在筛稿时忽然看到一条让我振奋不已的消息: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经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当地老人,并通过探杆探测,发现并发掘出土了唐代大铁牛等文物。我迫不及待地驱车前往现场。看见了,终于看见了!四人四牛四个铁夯墩、排成七星状的七星铁柱、呈“山“字形的两座铁山。刚出土的这些文物,乌亮可鉴,光滑如镜。在苦叫的黄河上,铁牛、铁人呈现出令人称奇的硕壮与优美。专家们声称,所有铸件栩栩如生,比例适度,搭配和谐。牛体之宏、分量之重,铁质之优、造型之美、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历史之久,实属千载难逢,千古佳作。

  后来,虽然我离开了永济,离开了山西,但我知道,在生我养我的那片盐碱地上,与我一奶同胞的蒲津古渡正以他让世人称奇的姿态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来客。他是历史的见证人,他见证了这里曾是联系古都西安与古都洛阳的交通枢纽,他也见证了蒲州古城当年不可否认的繁华与重要。

  可是,坏消息并不以人们的善良而自行消失。当一句“好好的东西糟蹋了!”从故乡人嘴里惋惜地吐出后,我的心有被挖空的空落与痛楚。回故乡后,我看见原本浑圆而健壮的牛与人,瘦成了病入膏肓的老人。他们身上往下一片一片掉着锈迹斑斑的叶片,其状目不忍睹。是啊,没有钱,铁牛只能裸露在无边的沙滩风与苦涩的盐碱中。潮湿也是他的天敌,他不可抑制地快速苍老了。

  我的铁牛呀!

  当我准备写这篇关于铁牛的稿子时,我痛心疾首地说了我的担忧。我的老师冯浩问我:“你多长时间没见铁牛了?”我想想说:“两年多了吧。”“这就对了。”随后,我的QQ上出现了他发过来的以下文字:“人家现在处理得很好、很漂亮。国家已经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了补救。眼下,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现在的铁牛,看上去很美!”

  他的话让我的心重新高涨起来,我渴望最近能有时间再去看望一下这个与我同生在一片盐碱地,如今看上去很美的同胞。因为,它是历史在岁月手中演变的见证,我是它在岁月手中变更的见证。

  如果你有时间,何不也去看看?我们也许能从铁牛的变更中悟出点什么。 

本文摘自《山西晚报》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6-01-01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 山西城市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