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城市系列之六:阳泉,遥望清泉秀丽

  阳泉,古称“漾泉”。阳泉市境内枣烟等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距今约10万年前)是迄今发现的阳泉历史的发端。境域最早见诸史籍是《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关于春秋时期建于盂城盆地的仇犹国的记述。从西汉起,境内曾先后设置过上艾县(后改称石艾县、广阳县、平定县)、原仇县(后改称盂县)、苇泽县,还设置过受州、承天军、平定军、平定州、盂州和平定直隶州。1947年5月,阳泉全境解放。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5月平定解放后,阳泉镇从平定县境划出设为市。

  桃河边老郭幸福生活

  2004年7月的一天,晚饭后,年近六旬的阳煤集团二矿老矿工郭士奎,带着老伴到门前的桃河公园里遛弯儿,这几乎成了他每天雷打不动的“固定节目”:“这每天不到桃河公园里转转,我这晚上都睡得不香!”说完领着老伴悠闲地向公园深处走去。

  第二天一大早,老郭又穿戴好练功服,提上宝剑向桃河公园走去:“和几个老朋友约好去练太极剑!”

  可就在两年前,老郭并没有这些习惯。

  2002年7月,记者第一次来到阳泉,行车途中,出租车司机手指马路右侧的一条几近干涸的小河告诉记者:“这就是桃河!”沿河举目而视,就见河道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而那时的老郭说对桃河,就只皱眉头:“桃河虽发源于寿阳,但它横贯阳泉市区。历史上桃河美丽清秀,是哺育千秋万代阳泉人的母亲河。不过从清朝后期开始,桃河逐渐变得乱石滚滚,垃圾乱堆、污水横流、满目疮痍,黑黑的河水抹去了它往日清秀的面庞。仅上下游就有145个排污口,年向桃河排入高达3000万吨的污水。因此整治桃河,成了几代阳泉人的夙愿。

  2002年9月1日,老郭的大儿子走上了桃河城区段综治工地,加入到这项阳泉有史以来最为宏伟的工程。桃河公园是以桃河综合治理为目标建设的生态型公园,全长9公里,概算总投资2亿余元,其工程量大约相当于40幢10层点式楼。正常情况下需要3年完工的这项工程,仅用了10个月就顺利竣工。2003年7月18日,老郭一家早早的来到桃河公园,看着这条昔日的污水河焕然一新,看着种植着百余种绿树、乔木、花卉,以及装点着亭院灯、草坪灯、射树灯等斑斓的灯光,看着音乐喷泉、儿童戏水广场、生态岛等36处景观,看着公园内绿草如茵、花团锦簇、雕栏玉砌,老郭不禁喜上眉梢:“看看我们阳泉这桃河公园,哪点比南方那些城市差哩?”

  治理后的桃河,“白蝶狂舞伴尘扬”的灰蒙蒙景象不见了,成了山城百姓休闲的好去处。连老郭3岁的小孙子也整天缠着大人,稚声稚气地央求:“我要去桃河公园,看水幕电影!”

  2003年夏天,经人介绍,老郭的小女儿认识了一位男青年。从此,桃河公园两岸留下了两个人的足迹。“徜徉在桃河公园,不仅可以饱览如画的美景,吹着丝丝晚风,还可以欣赏到世界名曲,比去电影院谈情说爱强多了!”老郭的小女儿还告诉记者,她去年9月底结婚了,婚纱照还是在桃河公园里拍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桃河里各式灯饰大放异彩。幸福的老郭一家步入桃河景区就如走进灯的海洋,真可谓大文豪郭沫若笔下的阳泉胜景:浑如到香岛,仿佛遇桃源。老郭欣喜地对记者表述他的感受:“头顶一片蓝蓝的天,看着清清的桃河水,心情舒畅地走在整洁、有序、美观的公园里,你说幸福是啥滋味?”

  城市印象:路过山城

  如果说它是依山的走势而建,不太贴切,如果说它根据河的流向而筑,又欠妥当。在阳泉这座城市,你看不到一条正南正北的街道,也找不见一条正东正西的马路。正如天津依海河走向而建筑,桃河两侧有房屋随着河道蜿蜒曲折。也恰是重庆看山势行走,山腰中有若干高楼耸立。

  因为有山,山性使人塞。阳泉有些土,满眼遍布的人群里,看不见招摇和鲜艳的服装,也一样看不见花枝招展的笑,即使有一两个知道装扮的,笑容里也夹杂着山民的淳朴谦恭。然而又有桃河,水性使人通,阳泉通达的“借”,借山水之势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高高低低的建起来一座城市,在两山之间,一水之上,桃花笑春风。

  阳泉市闹市区,在20世纪初期尚且是桃河岸边的一片荒滩,人称“沙江口”。最早的阳泉是正太铁路上一个小站,客商来往,逐渐成为晋东的物资集散中心。阳泉市的前身是平定县的阳泉镇。1947年5月平定解放后,阳泉镇从平定县境划出设为市。多多少少,这里是沾了车站的便宜,而车站又借了煤的光。

  如果不是因为煤,桃河依然有幽幽碧水和炫目的桃花,但是如果不是因为煤,阳泉依然是一个不足千人的小山村。煤炭和硫铁孕育了这个城市,滋养了这个城市,也糟践着这个城市,空气中有呛鼻的味道,风中有飘飞的沙尘,天上有驱不散的黑云……两山夹一河,束缚着城市的发展,挖矿赚钱和高度污染也让阳泉人左右为难。

  而阳泉人又是大胆的,据说有人提议将与河北接壤处几个高耸的山头炸平,把风吹进来,将浓雾和烟尘吹散……无论是街头巷尾的议论,或者是阳泉哪个部门的提议,都不得不让人钦佩,的确,愚公移山让人最多汲取的是一种精神,有了精神才会改变。

  城市性格:从普通话说起

  20多年前,阳泉人说普通话的很少。有人说普通话,很可能遭人讥笑。听过个阳泉人学说普通话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说一个平定学生到北京念了半年书,放假回家,他妈问多会儿上的火车,孩子学着京腔说昨儿晚上。他妈一听就动了气了,说“坐碗上,你还坐锅上哩!”上大学以后,同学们都学说普通话,我却怎么也张不开嘴,朗读的时候还凑合,平时说话依然是阳泉话。但是在外地生活总要和当地人说话,再难为情也得学着说,否则难以交流。于是就自己定了原则:和陌生人说普通话,和同学熟人还是说阳泉话。以自己学说普通话的体验,一方面,咱阳泉人确实有保守的一面,连口音都不愿意轻易改,敢于外出闯荡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换个角度看,也说明咱阳泉人朴实、靠实、含蓄,不会装腔作势。

  改革开放以来,人员流动性大了,和娘子关外的接触多了,阳泉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说普通话上就可以管申窥豹。现在你到大街小巷随便走走,都可以听到盂县味的或者平定味、郊区味的阳泉普通话,也可以听到各种外地人学说的普通话。星期天到广场去散步,常常可以听咱阳泉的爷爷、奶奶们不得不跟孙子说普通话,尽管那味道还是很阳泉的。爷爷奶奶都在变,你说阳泉人能不变吗?

  那天上网搜索了一下“阳泉人”这三个字,计算机显示了近千个相关条目,有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有著名运动员管建华,有省部级领导干部,有教授、研究员、画家、作家、教师、律师、打工者,有罪犯,有著名人体艺术摄影模特……在一个BBS里对山西人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有说憨厚老实的,也有说心智精巧的;有说小气抠门的,也有说朴实大方的;有说男人保守胆小很少在外闯荡的,也有说女人要面子很少做小姐的……最让人不舒服的是一则新闻;中国市长协会客座教授某某某为阳泉人洗脑。一个教授,为咱们一百二十万人洗脑,他洗得过来吗!

  城市地理:桥上的风景

  阳泉人一说市里的天桥,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年过五旬。天桥最初留给我的印象虽已久远,但也常常在脑海里浮现。它是沟通上站与下站的小桥,长顶多三十米,宽也就是十五六米,下面有“正太线”穿过。桥身是用木板搭成的,桥的两端各有一段路是用不规则的青石铺成的,时间长了磨得溜光。它处于市中心,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以前,阳泉的街面不算大,天桥附近是最繁华的,人们转街总要经过天桥。孩提时代的我,对什么都好奇。每次经过桥上,总要透过木板与木板的缝隙看桥下急驰而过的火车,还故意用脚跺桥上的木板,使它发出咚、咚的响声。恰逢蒸汽机火车头冒出的“白烟”袭击,如坠雾里之中,似入仙境一般,每当这时总要欢呼雀跃,觉得太好玩了。桥东西两面的木板围墙上张贴着电影广告、布告及宣传品,人们常常驻足观看,显得桥上的人格外拥挤。

  上世纪60年代初,我正在上小学。记得一次在现在的城区电影院看电影《雷锋》,未看前,老师就布置了一篇观后感。开演之后,我被雷锋的先进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散场后出来,大家的眼睛还是红红的,当时已近傍晚,老师宣布各自回家,我和几个同路的小朋友刚走到天桥下,只见几个搬运工人正用“加长小平车”拉着铁锅上天桥。他们一人拉着一辆很吃力地在爬坡,我们几个红领巾毫不犹豫地上去推车,推了一辆又推一辆,一推就是好几趟,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过路的行人不时啧啧称赞。这样既看了电影又做了好事,那篇作文自然是既真实又生动了。

  我喜欢买书,那时的“新华书店”在现在的“电力大厦”处。每次去买书必经天桥,在此总要多逗留一会儿。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这座桥才由木板桥改为现如今的钢筋水泥结构桥。刚修起的时候,大概是农历六月下旬,我们几个少年相约去看桥,近前一看,桥不但加长加宽了,而且比以前更坚固美观了。桥的两端用绳子拉着,不让人过。桥头的路上还堆着一些石子,我们在旁边足足欣赏了个把小时才离去。

  不知哪天桥通行了,我走在上面觉得很惬意。桥上不断有爬在栏杆边“看火车”的人,我算是一个在铁道边长大的孩子,对火车已司空见惯。看见远郊人临县的过路人在那里瞪着眼睛,一惊一乍的样子,很是可笑。慢慢的,桥两端的路也改变了模样。后来,我在天桥看辩论、看贴大字报、看大批判专栏,“五四”时,这里成了“人言可畏”的地方。打倒“四人帮”后,我在这里看到游行队伍从桥上经过。人们举着小旗,振臂高呼,让我激动不已。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桥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让人留连忘返。阳泉人逛街也一改过去的单调乏味,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天桥,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桥。虽然没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闲情逸致,也没有“天堑变通途”的恢宏气势,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见证着阳泉的古往今来。每次远行归来,从天桥下经过,总有一番感慨,回来了!天桥就好象一个“老熟人”、“好朋友”在那里迎候我!(文:崔润芝)

  城市表述:说说自己的阳泉

  ·创新能力不够

  阳泉人的心胸狭隘,不开放,自我封闭。这种病态的心理,一方面表现为自满自足,不容他人,盲目排外;一方面表现为自卑自欺,联外拒内。这两种心理派生出了许多根深蒂固的不健康,通俗地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条:一是看小不成大,光怕当家发财;二是因循守旧,画地为牢不思进取,第三是小富即安,容易满足,萎缩不前,仰人鼻息,怕犯错误。这么几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没有创新能力。

  为什么我们没有大的发展?根本的原因是地下有资源。因为有资源,不愁没吃的,于是思想僵化,不再动脑筋寻出路,这种资源型文化孕育出的人,为人做事统统都围绕自我。这种文化导致我们弊病丛生———我搞了个企业你就不能搞,你一定要搞我就用各种手段不让你搞,不让你搞成。你克服困难搞起来了,我不得已联合外面的人共同对付你,一定要把你挤垮才拉倒。企业如此,职场竞争也是这样,阳泉人对外地人的态度也是这样。我们不是大叫人才短缺吗?据说,阳泉籍的大学生仅有20%回来,可是,有谁问过回来的到安排的又有多少?回来的大学生,十有八九是有背景的,因为回来后,生活有着落,可以省多少力啊。所有的表现,都显现出资源型文化的“特点”。可以想象,和我们一墙之隔的石家庄,因为没有资源,就和我们的表现不大相同,他们被“逼”出了许多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阳泉人应该有什么精神品质呢?我想应该从铲除这种资源型文化给我们带来的自豪、自傲、自我陶醉、依赖、依附、自我封闭的心理上开刀。要树立弃燕雀小志,慕鸿鹄高傲的志气。阳泉人要放开自己的胸怀,真正打开视野。要大讲特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并从制度上、机制上真正使青年人具备这样的品质,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这是我所希望的。

  ·城市意识薄弱

  从地域文化来说,阳泉人比较复杂,平定人、盂县人、郊区人各有各的特点,市里居住的人也有自己的特点。从时间上来说,超过三代城镇户口的阳泉人比较少,大多带有农村习气的残余。阳泉人总体来说偏于保守,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是阳泉人的共性。同时阳泉人开拓和进取能力相对较差,许多人有钱存入银行,不敢也不愿花钱去投资。

  城市想要文明,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做基础。改革开放之后,人员流动加快,阳泉人的特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打招呼时经常说“吃了没有”,而现在见面握手说“您好”的人多了,以前人们只知道存钱,现在也开始想办法挣钱了,以前孩子们说得都是本地话,而现在说开普通话了。总的来说,社会的进步也在逐渐引导阳泉人向前发展。

  ·爱要面子

  阳泉人受山西文化影响较深,除了具有山西人的一般特点外,虚荣心很强,特别爱面子。这一点表现得特别突出。

  以前阳泉人待客,本来没有条件招呼客人吃饭,不能明说,偏偏主家又很爱面子,于是再次追问客人:“吃了没有,到底吃了没有?”结果客人只好说“吃过了。”虽然这是个笑话,但多少反映出了阳泉人虚荣心旺盛的一面。还有个笑话,某人本来吃了玉米糊糊,却在嘴上抹点油,出去后说吃了油条。为了面子,即使肚子饿得咕咕叫,阳泉人也不会出去讨生活。

  因为爱面子,阳泉人的消费也挺超前。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北京等地流行喇叭裤,阳泉街上也很快有了。因为爱面子,阳泉人不愿意拉下脸来做小本买卖,炒瓜子、卖面皮、贩猪肉这些买卖中很难寻到阳泉人的身影。等到别人挣了钱后,才后悔不已。

  其实爱面子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过头了,就不大好了。(文:王海堂 李建富 张炜生)

  城市故事:岁岁过年,年年不同

  在阳煤集团二矿小南坑紧挨商店的一栋点式楼一层,住着一位在井下工作了一辈子的老矿工。他叫郭宠奎,年近七十,但身板硬朗,只是牙掉了不少。他喜烟嗜酒爱喝茶,没事的时候,常常自斟自饮喝它几盅,然后泡一杯浓茶。有关过去和现在过年的情形,他一说起来就象撤去闸板的哗哗流水……

  “现在过春节那才叫真正是过春节。一进入腊月门,我们一家就张罗开了:买生肉,割熟肉,时令蔬菜好几种往家里买,燃放的爆竹准备了几千响……”

  “过去哪能这样啊!我是家里的独子,父辈40岁时,才有了我,所以小名叫‘四十则’,到矿上工作也就二十几岁。那时不时兴计划生育,结婚后一不留神生了二男二女。按说,我是个大级工,一个月开大几十块钱工资,可架不住人口多,除了自己吃喝花销,能均给家人的钱是有数的几个。那时,咱又是村里的‘经济来源户’,妻子和几个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要拿现钱的,所以日子过得很是不易。但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总得过吧。怎么过呢?说出来不怕你们年轻人笑话。大年初一9点多10点吃早饭,四盘菜加肉少菜多的胡萝卜水饺:一盘凉拌绿豆芽,一盘热炒黄豆芽,一盘炒豆腐,一盘猪头肉。这一盘猪头肉还是喂出的猪,年前宰杀卖肉后剩下的副产品。午饭要到下午3点多4点才吃,四盘菜和早饭一样,主食是白面与白玉米面各半的‘馒头’,再有就是一锅由众多白菜粉条和少许豆腐、猪肉做的烩菜。稍好一些,也就顶多加两个土豆垫底的所谓‘红烧肉’。原因只有一个:没钱!说实话,那时我是最怕过年的。一来是回家过年就得准备年货,得到亲朋好友那里走一走;二来是来回的路费加其他花销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要命的是,那时村里的人们都不富裕,怕碰上相好不错的向你借钱:不借给吧,怕驳了人家的面子,今后指不定还要用着人家;借给吧,咱又口袋扁扁,实在没有钱外借。那时,我是最怕年前家人来信催的。

  “过年的心情好起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方面国家给了矿工特殊的政策,家属和孩子全都迁来了阳泉,免去了我牵肠挂肚;另一方面,也是党和国家的政策,使我的几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他们不再‘盘剥’我了,而且每年都能给我一些进项。二儿子还在组织的关怀下,入了党,提了干,当上了建筑工程队的领导,不仅在阳煤集团搞建筑有些名气,得过好几个优质工程,而且进军到了柳林,他们在那里接的工程,现在还没有完工,年后还要去干。你们也看见了,我和老伴同大儿子住三室两厅,二儿子一家住两室一厅,离这儿不远,生活都过得有滋有味。现在别说过年,就是平时的生活,也和过去过年没有什么两样。大米、白面不用说,过个年光买鱼、肉、菜就花好几百元。现在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大闺女嫁在了农村。不过,这些年农村也活了,她想养牛,我出钱资助,她想养鸡,我也出钱资助。前不久,外甥来信说:“年的春节准备得比往年都好,鱼、肉、菜不一定就比你们城市差。”

  “我是个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识一口袋,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我知道,自从改革开放,我家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因此,我常常告诫孩子们说:‘你们知足吧!’”(文:郭映普) 

阳泉娘子关

本文摘自《山西晚报》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6-01-01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 山西城市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