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走马长城系列之四

  走马长城(11):珍罕古界碑湮没风雨中

  荒沟野路探古碑

  9月27日,从杀虎口归来,记者拜访了右玉县原政协主席、右玉古文化研究者王德功先生。王老告诉记者:“右玉长城最精彩的地方不在杀虎口,而在井沟。那里有三块碑,其中两块是明朝立的长城界碑。在现存的明长城上,这种碑很罕见。可惜第三块碑只剩下个碑额,无从知道它上面记录了什么。”记 者决定去寻访古碑。王老又叮嘱道:“那儿几十里内荒无人烟,根本就没有路,你最好找个越野车,备好高腰球鞋,带上干粮。”

  9月28日早6时,记者从右玉县城租了一辆越野车前往丁家窑乡井沟村。路旁的树叶已是半绿半黄,不时看见一群野鸡在红黄点缀的沙棘丛中觅食。车一过威远镇,路就变得坑坑洼洼,走了三个多小时才来到井沟村。井沟村北是层峦叠嶂的圣山,山上的古长城依稀可见。

  记者将车停在井沟村,准备步行上山。说起古碑,正在山沟里放羊的村民姚婴孩十分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起来。记者请他带路找碑,他告诫记者:“穿上高腰球鞋,也得时时注意脚下哩,这里毒蛇很多,经常咬死羊……”他吩咐同伴看好羊,手持放羊铲大步上山。

  风雨剥蚀显沧桑

  沿着断断续续的长城,我们翻过一道又一道山梁。这里的长城又窄又矮,就像田间的土圪塄,如果不是墩台衬托,很难辨认出这就是长城。沟里的泉眼咕咚咕咚直冒水,溪流清澈见底。老姚用羊铲开道,别看他年过五十,却身轻如燕,记者被他远远地甩到了后面。正在记者走得气喘吁吁时,忽听得老姚喊了一声:“快点!我看见碑了!”记者一阵惊喜,赶了上去。

  眼前的沟底以沙沟河河道为界,西北———东南走向的长城在此断为两截,远远地看见两块碑分立在东西两道山坡上,两块碑直线距离仅200米左右,像是各自守卫着自己的一段长城。先来到东坡的碑前,它面向西北,碑略向东南倾斜,其上被风雨剥蚀得斑斑驳驳。碑上的字迹模糊不清,掏出尺子量了量,高3米,宽0.9米,厚0.2米。再来看西坡的那块碑,面向东南,字迹非常清晰,上面是楷书“大同中路分属西界,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记者注)季秋吉日立”,字体粗旷,碑高3米,宽0.88米,厚0.28米。再返回东侧,记者推断出这块碑上写的是“大同威远路分属东界,万历二十七年季秋吉日立”。

  在沟边,记者发现了第三块碑的基座,一小块残碑碑额躺在河谷的泥沙中,上面写着“大同”二字。老姚说,他十几年前曾见过这块整碑,现在可能让泥沙埋住了。

  中国长城“唯一发现”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期大同镇长城分为八路镇守,其中威远路管辖长城29里9分,大同中路管辖124里。但从史料上看,明万历二十七年,大同镇既没有大规模修造过长城,也未进行过长城勘界。这两块碑到底代表着什么呢?记者拨通了本栏目顾问、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主任郎保利先生的电话。郎先生说,几年前,他曾经在这里见过这两块碑。从界碑上的文字分析,这两段长城可能于万历二十七年进行过小规模的修葺,两块碑是威远路和中路防御区间的分界线,它们是迄今为止中国长城唯一发现的界碑,十分珍贵。

  返回时,记者向西远眺,不见了高山上长城的形体,只看到一个个坟堆般的墩台。传说当年修长城的多是军卒,他们殉职后被就地埋在城墙里。从这一角度看,这三块碑又仿佛是他们的墓碑,是对为保家卫国而献身的英灵们永远的纪念。

  走马长城(12):一个文管所长的焦灼与无奈

  修路取土古长城墙脚被挖

  9月29日上午,记者离开右玉,沿109国道前往朔州市平鲁区二道梁,再次探访那里的长城。

  “走马长城”之前,记者曾到二道梁附近的长城调研。当时还是8月份,绿油油的庄稼紧贴着长城疯长,一些庄稼甚至“爬”到了比较低矮的城墙上。在与内蒙古清水河县交界的地方,长城与国道并行。当时,约六七十米长的长城墙基刚被“美容”过,新培的土还是湿的,但并未完全遮盖住挖掘机铲过的痕迹。据平鲁区文物管理所高平如所长介绍,右玉公路段今年6月修补109国道时,在长城警戒线内取土,对长城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长城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有关法规,其两侧各300米内为保护范围;50米之内为警戒线,严禁从事建设工程以及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受平鲁区科技文体局委托,平鲁文管所已于6月27日对右玉公路段做出处理决定:责令其立即将取土范围内长城墙基恢复原貌,并罚款5万元。

  两个月过去了,记者一直惦记着这段长城,它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进入二道梁地界,记者看到,长城墙基两侧的庄稼都已收割,修公路时被破坏的长城墙基上重新培的土已经发白。在新土的上方,没有完全恢复原貌的墙基露着一道道灰黑色的印痕,就像给长城穿上了一条破裤子,露着屁股,很不雅观。

  权限不够文管所护城乏力

  在平鲁区文管所,高平如向记者介绍,1996年,他和同事们用米尺一米一米丈量了长城。全区长城总长37.07公里,其中洪水冲毁1710米,修路破坏360米,上世纪70年代搞农田水利建设破坏40米,上世纪80年代农民挖窑洞破坏70米……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共计2180米。现在,9年过去了,这个数字又增加了许多。

  对长城正日渐遭受的自然和人为破坏,高平如十分心疼,但却是干着急没办法。由于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没有强制手段,他们对破坏长城的行为很难进行处罚。去年12月,他们发现在阻虎乡亥子峁附近的长城保护范围内有人挖掘铁矿石,便向公安部门报了案。不料,区公安局回函说,根据刑法及文物保护法规定,此行为尚不构成犯罪,“建议你所对违反文保条例的有关行为人根据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而在长城的另一侧,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的公安机关却对同类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高所长拿出一份2005年7月26日的《内蒙古晨报》,上面报道说,6月份有5位农民在清水河县北堡乡长城保护范围内挖铁矿石,被当地乡派出所民警逮个正着,车辆被扣,还被罚了款。“作为一个事业单位,我们确实没有一点强制手段。如果请求上级单位文体局出面,倒是可以处罚,但结果肯定又是‘委托执法’,你想想,如果我们骑着自行车把处罚决定书送到现场,那些人会理我们吗?”高所长无奈地说。

  至于在长城上种地,高所长说:“那更是没法管,农民太穷,罚得重了,他掏不出来,罚得轻了,又起不到惩戒作用。”谈话间,高所长不时拨打电话,结果总是无人接听。一问才知,还是联系右玉公路段。“还没收回罚款?”面对记者的疑问,高所长满脸无奈:“为处理破坏长城墙基这件事,我已经给右玉公路段打了无数个电话,但人家总是说没时间,顾不上处理这件事,让我再等等。财政局开的罚款单早就送到对方单位了,可现在3个月过去了,罚款还没有交上来……”

  据了解,平鲁区文管所在职的职工仅3名,却担负着全区693处文物的保护工作,而全年经费仅1500元,连买取暖用煤的钱都不够。

  走马长城(13):穷困巍巍偏头关

  “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明人崔镛的《偏头关》,形象地说明了偏头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它在当时边防中的重要地位。诗中这座偏头关,就是现今晋西北的偏关县城。

  偏头关西邻黄河谷地,东倚芦芽山脉,因地形“东仰西伏,似人首之偏隆”而得名。它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明代长城“外三关”,而且是“外三关”之首。偏关在明代共有6道长城,总长度达400多公里。东有内长城,北有外长城,在黄河东岸上还有一道“黄河边”。从这一点来说,偏关也许是全国拥有长城最多的县了。

  三面长城环抱

  10月19日中午,记者来到偏关古城。县城位于一个山坳中。穿过窄窄的街巷,来到现在仅存的南门,老远就看见青砖筑就的城墙托起一座三檐三层的雄伟建筑,硫璃瓦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光,朱红的柱子,雕刻着各种图案的横梁和栏杆,不禁使人想起这座关城曾经的辉煌。从城楼上的碑记可知,这座关门是1997年重修的。

  史载,明洪武二年(1369)设太原五卫,镇西卫置偏头关;明宣德四年(1429),偏头关更置总兵官,辖营堡二十九个,设兵万余;直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太原镇总兵移驻宁武关,100多年间偏头关一直处于军事上的鼎盛时期。站在1997年重修的这座城楼上,但见四周岩壁立,东有内长城,北有外长城,西临黄河,在黄河东岸上还有一道“黄河边”。位居三面长城的中央,偏头关扼咽喉而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石头上的村庄

  20日上午,记者从偏关县出发,前往县城西北的老牛湾堡。这是长城和黄河在山西境内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老牛湾堡是一个奇特的村庄,全村的房屋全部就地取材用石头垒成,而且整个村庄就建在一块大石头上。村民屋内的“地板”就是天然的石头。从堡后北行约50米,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敌楼,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护水楼。该楼建于明嘉靖二十三(1544)年,高23米,以条石为基,砖砌而成。登上护水楼,崖底的黄河水在千丈峭壁间平静地流过。万里长城起伏于河东岸的山崖上。据了解,这样的护水敌楼在全国长城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记者正在护水楼前徘徊时,从村中走出一位老人,和记者攀谈起来。她叫乔桂香,66岁,有两儿三女。儿女均已成家,有些不一般的是二儿子也“嫁”出去了。“没办法,住在这又穷又偏的地方,没有姑娘肯嫁到这儿来,只好招出去。”老人言语中带着抱怨。老两口和大儿子种着两亩旱地,平时大儿子就在黄河里打渔。“也挣不下个钱,打不到大鱼,最大的才一斤多重,和我们小时候的黄河鱼不能比。”

  风景那边独好

  隔河而望,内蒙古一侧也有一个村庄。乔桂香说,那里也叫老牛湾,大部分是过去“走西口”的偏关老牛湾人的后代。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公路已经通到村中,而且还修了一道“新长城”。和偏关苍老的长城相比,那段“新长城”十分气派。乔桂香说,那是个渡口,一个姓任的内蒙古人在开发。“人家内蒙古比咱重视,走在咱前头了。咱的路修了好几年了还没修通呢!”

  黄河水从长城脚下静静地流过,在老牛湾画了个大大的“S”。晚秋的阳光下,无论长城还是黄河,都默不作声,无言地注视着脚下的老牛湾堡。

  注视了几百年,老牛湾还是老样子。

  走马长城(14):穿过风尘寻访“保护长城联合会”

  “三不管”长城的尴尬

  记者9月中旬在朔州平鲁区采访时,区文物管理所的高平如所长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当时隶属雁北地区的平鲁县、忻州地区的偏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曾自发组织了一个“保护长城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这是记者在长城采访过程中第一次听到为保护长城而建立的地区性组织。

  偏关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刘忠信当时任“联合会”秘书。记者于10月19日抵达偏关后,采访了刘忠信。

  刘忠信今年60岁,他在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三十余年里,走遍了偏关县的长城及城堡,是偏关长城的“活辞典”。据他介绍,位于偏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交界处的长城长达150公里,平鲁与清水河县交界处的长城也有37公里。这些长城全部为明朝修筑的外长城。1987年之前,同一道长城由三家共同管理,表面看管理单位很多,实际却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协调起来难度非常大。1986年10月初发生的一件事对大家触动很大,内蒙古清水河县一个农民赶着驴车到平鲁一侧长城挖土,平鲁县想处理,人已回了内蒙古,如果由清水河县处理,人家挖的又是山西一侧的长城。大家觉得很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机构来管理三地的长城。“那时候大家都年轻,心劲儿足,都想干点事儿,设机构、订章程、刻公章,1987年6月,保护长城联合会成立了。”

  “联合会”曾经红红火火

  联合会成立的当月,在清水河县召开了第一届大会。选举产生了联合会的领导机构,制定了章程。确定由各县分管副县长任本县长城保护工作组组长,各县文化局长和沿长城各乡镇乡(镇)长为组员。各县文化局负责长城保护日常工作,并负责组织会议。联合会成立以后,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三县轮流做东。会期为3天,第一天由主办方做一年来三县长城保护情况的工作报告,第二天大家分组讨论这个报告,第三天形成决议,制定新一年的长城保护工作计划。每次参会的有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的副局长、三县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文化局长、沿长城各乡镇的乡(镇)长,人数在七八十人。

  联合会在当时对长城保护起了很大作用。首先,参会人员中有乡镇主要领导,他们在平时和沿长城各村接触最多,在做其他工作时就可以捎带着宣传保护长城。事实证明,那段时间,由于乡镇宣传工作到位,村民很少有人破坏长城。其次,三县信息渠道通畅,大家互通信息,统一行动,对发生破坏长城的事,不管是在哪个县一侧,都能及时得到消息,极大地提高了保护长城的力度和效率。

  无言的结局

  然而“联合会”在转了两轮之后,却中断了。刘忠信说到这儿,满脸黯然。“可惜了,断了,再组织就难了!”

  他说,主要是缺钱。开一次会,费用要两三万元,虽然这钱不是很多,但这三个县当时都很穷,拿这点钱很难。1993年转到清水河县时,突然不开了。从那以后,大家联系就少多了。三县长城保护工作又回到了1987年以前的局面。

  “那时参加会议的人现在大多已经退休了,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曾经有过一个保护长城的联合会呢?”刘忠信边说边轻轻叹了口气。

  “偏清平长城保护联合会”这枚公章,也随着刘忠信的退休而搁置在了他的抽屉中,成为刘忠信们保护长城岁月的一个见证。

  走马长城(15):“老文物”轻抚长城诉心声

  河曲县博物馆前任馆长马福善带我们走近“守河十墩”

  10月24日,记者来到河曲。

  县里的人说,河曲没有文物所,只有博物馆。记者找到河曲县博物馆,馆长却说他不了解河曲长城,让找前任馆长马福善。

  花甲老人迷长城

  马老今年62岁,瘦瘦弱弱的一个老头儿,他是一位敬业的“老文物”,近几年虽然退休,但仍心系着河曲的文物事业,特别是长城。提起长城,马老就特别认真。原来曾有一位全国长城专家来过河曲,但在他的书中却没有介绍河曲长城。马老一说起来这件事就连声说遗憾:“河曲的长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介绍全国长城的书中不能不介绍河曲长城!”

  随后,马老说,河曲石梯隘口是内长城的起点,与记者一起去河曲的施建飞说:“不对吧,应该是外长城。”马老立刻就跟他急了,怒目圆睁地说:“没有你这种说法,史料上都说这是内长城!”

  “守河十墩”护河曲

  从城北的梁家碛,到城南的石梯子,再到城西的西口古渡,马老花了整整一天时间,陪记者去看长城。马老说,河曲县长城的亮点在“守河十墩”,就是县城附近“黄河边”上的十个敌台。墩台并不罕见,但之间的距离只有一二百米的墩台就罕见了。这样近的距离,主要是便于军士打仗时互相照应,各墩台靠放箭就能封锁城墙。

  据清朝同治年间《河曲县志》记载,入明以来,鞑靼、瓦剌等部族趁黄河结冰时不断南犯,河曲成为前沿战场,故明朝在正统至万历年间修筑了“黄河边”,从偏关老牛湾直到河曲石梯隘口,全长100多公里。期间不断加固完善,并在每年冬季从偏头关调兵万余名“冬防”。明王朝和蒙古军有记载的大型战事达数十次,最惨烈的一次战事是嘉靖三十八(1559)年,瓦剌部入侵河曲,守城八百士卒奋起抵抗,全军覆没。但在大多数的战斗中,明军凭借“守河十墩”的坚强堡垒就可展开积极防御,蒙古军始终未能攻下河曲。

  残破敌台历沧桑

  县城中相邻的两个敌台是第八墩和第九墩。尽管直线距离很近,但由于被房屋街巷分割,仍需绕半天才能到达。第九个敌台是砖砌空心的,方梯形,底部边长21米。因四面有十八个箭窗,又名“九窑十八洞”。马老说,这里面可以驻兵一百多人,适合长年驻守。敌台门被改成了小木门,台顶部已塌落,看得出里面曾有人住过,外墙大部分被扒去包砖,而与敌台相连的城墙已踪迹全无。第八个敌台蜷缩在县城一角,是砖砌实心的,但砖被扒得只剩下半截了。

  马老领着记者逐个看“守河十墩”。第六个敌台是土夯墩,被挖开做了两间宽敞的住房。“这些墩台遭的劫难,大多数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马老说。

  在城北的北园村,马老指着开阔的平地上一字排开的五个敌台说:“那就是‘守河十墩’的前五墩。”顺着一片黄黄的玉米地望去,一道低矮的长城出现在眼前。在它上面骑着的敌台或砖砌或土夯,或空心或实心,有的建在长城之上,有的建在长城之外,有的高达十五六米,有的却只有七八米高,但仍然高出城墙四五米。

  马老一遍遍地摩挲着长城粗糙的皮肤:“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比我孙子都重要,因为孙子还可以生,长城却再也生不出来了……” 

本文作者:梁保忠,摘自《山西晚报》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6-01-01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 走马长城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